导图社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本思维导图罗列了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特征、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编辑于2021-07-08 17:02:05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
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0-1956.12)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过渡性社会形态
过渡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经济方面
国营经济
领导地位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占比最大
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成分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形式
主要经济
政治方面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文化方面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主要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解决方法: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
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仍是一个具有两面性和两重性的阶级
两面性
既有剥削工扔的一面
又又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两重性
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
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主要任务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在完成土地改革之后的农村,及时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总路线
提出
1949,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主要内容
主要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也可喻成鸟的“主体”和“两翼”
“主体”----“一化”
“两翼”----“三改“
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提出总路线的必然性
农村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
理论依据
1、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工业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执政后的目标
中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对个体经济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为中国工业化的推进提供足够的动力
2、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
存在过渡时期
转变方式:暴力执政,和平模式
列宁
存在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转变方式:赎买和镇压相结合:通过合作社形式实现整体化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轴互相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相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相合作的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段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
使农业合作化有了件事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三个发展阶段
互助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高级社
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取消土地分红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赎买方式
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和平赎买的作用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设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进行和平赎买的原因
1、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3、 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策,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二、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
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国家资本主义的、具有初高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
内容: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
内容: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三个步骤
1、 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使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2、 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3、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基本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三、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政策:“包下来“
原则:“量才使用,适当照顾”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时间
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段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954.0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阶级关系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官僚资产阶级 ——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地主和富农 ——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民族资产阶级 ——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工人阶级 ——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和其他隔离劳动者 ——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
知识分子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劳动人民 ——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
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的成为国家的主人
进一步改变了师姐真正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