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扁形动物门
大学动物学扁形动物门详细思维导图,普通动物学—扁形动物门基本框架。扁形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无脊椎动物,是一类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的动物。已记录的扁形动物约有15000种。生活于淡水、海洋等潮湿处,体前端有两个可感光的色素点(眼点)。体表部分或全部分布有纤毛。
包含外部形态、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和尾、体型有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皮肤和骨骼系统、裸露,表皮仅发生轻微角质化等。
包含代表动物-水螅、生活环境、外型、体壁、摄食与消化、呼吸与排泄、神经系统(感觉与运动)、生殖等等。
大学动物学节肢动物详细思维导图,医学节肢动物是指危害人健康的节肢动物,有时不严格地称为“医学昆虫”。包括蛛形纲、昆虫纲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扁形动物门
两侧对称
解释
通过动物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作用
1| 身体明显的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2| 体背面发展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
3| 神经和感觉系统向前集中,使动物的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意义
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胚层的形成
1| 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2| 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3| 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集中为梯形神经系统
4| 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使动物耐饥饿和抗旱
动物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体壁
来源
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结构,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互相紧贴而组成体壁
1| 保护作用,强化运动机能,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迅速有效摄取食物或避开敌害
2| 体内所有器官都包埋与来自中胚层的实质组织
消化系统
与一般腔肠动物相似
1| 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仅单咽目涡虫有临时肛门)
2| 不完全消化系统
3| 除了肠以外没有广大的体腔,肠使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4|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纲)或完全消失(如绦虫纲)
排泄系统
原肾管排泄系统
组成
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具有许多分支的排泄管组成,由排泄孔通体外
每一小分支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的焰细胞形成盲管
功能
1| 主要调节体内的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2| 一些真正的排泄物如含氮废物是通过体表排出的
神经系统
1| 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神经索
2| 梯型神经系统,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
3| 比腔肠动物高级,但是又是原始的,因为神经细胞不完全集中于“脑”,也分散在神经索中
生殖系统
1| 大多数雌雄同体
2| 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形成了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及一系列附属腺
3| 具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
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