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游资炒股悟道心法-徐翔成名心法
徐翔的悟道心法强调了顺势而为、集中投资、长期投资、控制风险、独立思考和勤奋努力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想要在股市中获得成功的投资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编辑于2023-12-22 20:43:56游资炒股悟道心法之—徐翔
人物简介
姓名:徐翔
出生年:1976年
出生地:浙江宁波
入市时间:1992年
资金:200亿以上
徐翔,1976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私募一哥'、"中国股神”。徐翔不是普通人,旗下管理着数百亿元资产,足以让他以“傲视群雄”的姿态站在众多投资者面前。他所管理的私募基金,就雏业绩最差的,5年的投资回报率也高达800%,业内无人能敌。但至今为止,这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头号人物一直很低调,基本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2012年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况下,他管理的泽熙瑞金1号私募基金的收益仍能达到25,20%。
1976年,徐翔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工人家庭,家庭条件极其普通,他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一般。平时非常喜欢读商业领袖的传记。在阅读了大滥的传记之后,徐翔得出一个结论:在当代社会,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亿万富崇,就必须依靠资本市场,要么把公司做到上市,要么通过买卖股票来创造巨额财富。当然徐翔选择了后者。
92年,徐翔16岁,还是个高中生的他带着父母给的3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一年后便决定放弃高考成为职业股民。
至96年把3万元全部亏完,对别人来说绝对是惨到怀疑人生,但对徐翔来说热身赛才刚刚完成,封神之路即将开启。
这一年,徐翔拿着借来的10万元再次入市,到年底,账户上的数字已经达到300万。这一年他才20岁,已经凭借独门秘技在江湖上威名远播。
徐翔对股市热点的把握非常敏感,个人资产迅速累积,成为营业部高手。徐翔曾表示“我学习股票,看书,听券商培训,也看国外投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宏观经济,也懂一点”。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祖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被“敢死队”选中的股票,大进大出,高起高落。这批人以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成员20人左右,核心是徐翔、徐晓、张建斌等。这种超短线玩法极其拼操作,资金需要在两天尾盘早盘之内快进快出。这一手,徐翔玩得特别顺畅,既是天赋也有努力。涨停板敢死队就靠这种刀尖薛血的玩法打出了名气,所谓“炒股不跟解放南,纵是神仙也枉然飞徐期在成名后更被媒体封为“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至02年,徐翔资产已上亿,这一年他26岁,入市刚好10年。超过某个界限,钱就不再是钱而只是数字。OS年徐翔身家6亿,07年大举扩张至70亿,到09年成立私募时过百亿。
至此,徐翔第一段人生结束。如果此时退役,未必称不上是圆满。
那年他刚30出头,春风得意。即便被股民痛骂割韭菜,但多半愿赌服输。合理利用规则也要有过人胆识,才能把自己练成一把锋利的剪刀。
后来,徐翔离开宁波去上海成立泽熙私募,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段人生。
2015年时,他的家庭财产达到约210亿。
涨停板敢死队的由来与命运
1996年12月16日起,A股开始设置每日涨跌幅限制,每天涨跌幅不能超过10%。徐翔就是以此为基础摸索出了涨停板交易策略。那么这种涨停板交易策略简单点说,就是某个公司哪怕发生再大的利好消息,当天该公司的股票般多也只能上涨10%,但这10%并不是上涨的天花板,高出的部分则会在后面的若干个交易日内兑现。这就造成,预期上涨超过10%的股票,第二天还可能继续上涨.徐翔就在这个时候追击涨停板,很快就荣获了“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的称号。
可有那么多人在追涨停,为什么只有徐翔出名了?那是因为徐翔够狠。对他来说,要么全部资金买进,要么全部资金卖出。而徐翔之所以如此胆大,跟他平日的勤奋是分不开的。熟悉徐翔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位职业股民,他的专注度极其高,即便后来个人资产达到200亿以上,他每天研究股市的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口除了股票,几乎没有任何爱好。根据徐翔身边朋友的统计,从1993年到2015年,在长达23年的时间内,徐翔只有一天未能出现在交易屏幕前。其中半天是早年生病,实在无法看盘,剩下半天则是亲人做重要手术,必须家属签字。
其余时间,哪怕是老婆生孩子,徐翔依旧坚持在屏幕前盯盘。如果你读懂了徐翔的勤奋与专注,那就理解了他敢于孤注一掷的勇气与力虽的来源。
2003年2月,中国证券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涨停板敢死队“,从此以后,以徐翔为首的宁波解放南路的涨停板敢死队名震江湖,甚至还惊动了证监会。不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后,发现并无违规之处,敢死队这才敢重新露面。而徐翔此时的资产已经从当时的300万增长到上亿。这一年他才刚过27岁。对于徐翔来说,随着事业的愈发成功,他也不再满足于只当一个牛散,毕竟他的梦想是成为东方索罗斯。
于是经过几年的筹备之后,2009年圣诞节,徐翔在上海成立了泽熙投资有限公司。自此,资本市场诞生了一个新的神话。为了将业绩做上去,徐翔不惜花重金,招聘了大量研究员,组成了30多人的研究团队,覆盖多个行业,并前往全国各地做调研,根据自己的研究向徐翔荐股。当然最后所有的买卖都由徐翔一人决定。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非常严格:1>推荐的股票要是能上涨,最好是马上就涨;2>如果要涨,涨幅必须超过沪深300指数;3>买入后还不能下跌超过10%,否则无条件止损,并且不允许补仓。这套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考核办法,确实残酷。这里体现了徐翔的投资哲学,那就是以绝对收益为基础,以相对收益为目标,以严格止损为纪律。所以泽熙的研究员非常辛苦,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国各地做调研,调研的密度和深度远远高千行业平均水平,然后再加上徐翔对市场独一无二的敏感性,最后才创造了奇迹般的业绩。数据显示,从2010年徐翔成立私募以来,泽熙一期和三期在五年时间内,累计涨幅都超过了30倍。这样的收益率,就算是股神巴菲特也望尘莫及。
如果只是业绩好,徐翔最多也就是一个知名基金经理,真正使他走向神坛的则是2015年股灾。回到2014年9月,已经在地上趴了5年的A股,突然躁动起来。时任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的任泽平,发表了著名的文章《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文章告诉大家,国家出手打熊,手握改革利剑,破旧立新,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将开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随后他便哦出了那句可以让他吹一辈子牛B的口号:5000点不是梦。在他的挥舞呐喊下,整个A股的股民,都在疯狂的加杠杆。短短十个月,A股从2266点,涨了129%,飘升到5178点。就是如此狂热的行情,徐翔却一直在降低仓位,在私募排行榜里,各大私募的收益率都在不断的创新高。可泽熙旗下的基金都只是小幅度的上涨。更麻烦的还在后面,不管投资者还是同行,接下来纷纷打电话给徐翔:这么好的行情,捡钱的时候到了,你怎么能空仓呢?你不是敢死队总舵主吗?你也有怕的时候?那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时光,每天下午收盘后,徐翔都是孤零零一个人走出交易室,有时他会绕路到二环边的绿地公园,面对一大片盛开的鲜花,一言不发。所有的投资者都在问他,你为什么不买股票,而他的回答简单明了:会爆掉的。果然在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从5178点掉头向下,牛市崩盘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下跌了45%,可徐翔管理的泽熙一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逆势大涨了31%。这是为什么?根据泽熙内部入士的说法,7月8日早上,也就是大盘下跌33%的时候,徐翔走进交易室,指挥资金开始抄底。但股价直接跌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徐翔并没有慌张。7月9日早上,徐翔继续命令操盘手,打光剩下的子弹,总共150亿,2天时间全仓买入。结果到了中午收盘,抄底的股票有的已经翻红,有的直接冲向涨停板。短短3天时间赚了30个亿,泽熙的资产规模更是突破了200亿,这是徐翔作为交易员的巅峰时刻。因为包括专业机构在内,几乎没有人能在那轮股灾中幸免。徐翔却以高达217.54%的平均收益傲视群雄。成功全仓抄底,并在高点清仓,完美逃顶。这是中国股市的一个奇迹,也是徐翔最后的辉煌。
2015年11月1日晚,一张照片刷爆了整个互联网,身穿白色阿玛尼上衣的徐翔被抓了,这是徐翔在公众面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直人照片。徐翔自己肯定也没想到,首次露面,居然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既是首次的登场,又是最后的谢幕。
由于徐翔本人从来不在公众场合露面,也不在互联网发表任何观点。以下内容来在于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叶展的回忆整理。
三年前,我加入了泽熙投资,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投资者。做职业投资者一直是我的理想。在股市中用眼光和头脑寻宝的游戏本身就足够让我痴迷,何况还有财富这个副产品。想到自己能近距离地观靡一名股市大作手的投资,确实令人兴奋。
泽熙的业绩已经不需要我再赘述了,这么多年来,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市场的焦点,每年到年底盘点业绩的时候,排行榜上总少不了它的名字。掌门人徐翔被冠以“私募一哥”的称号,江湖上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关千他的传说,但是他总是保持神秘低调,不愿过多暴露在公众面前。
幸运的是,在三年的泽熙生涯里,我经常和徐翔在一起工作,尽管他不算健谈,但仍然让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在泽熙学到课程。
1.专注
唯有专注,可以让人保持警惕,尽管过程会枯燥艰苦疲惫,但想要获胜,这是必不可少的代价。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徐翔是一位非常专注的投资者,但到泽熙以后,他的专注程度仍然让我吓了一跳。
通常情况下,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一早,泽熙开始展会,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开盘后进入交易室,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下午继续交易,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
他每天研究股市超过12小时,几乎没有娱乐和其他爱好,据我所知,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20多年。亳无疑问,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相比起很多投资者,除了股票以外,还要关心足球、明星、旅游、高尔夫等。徐翔可以算是股市里的苦行僧。唯有无与伦比的专注,才有超乎寻常的回报,这是我学到的第一课。
现在,我也养成了盯盘的习惯,交易时间尽量不离开盘面,日复一日,市场的呼吸和节奏慢慢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直到形成交易直觉。股市是一个胜者为王的丛林,充满了危险,如果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成为猎食的对象。
2.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有多长,而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投资生涯有多长。只有把投资当成终身事业来做,你的心态才会长期,行为才会理性,才不会为了追逐一时的利益去冒无谓的风险。
很多经典书籍强调长期投资,认为这是战胜市场的重要武器。我也同意长期投资,不过,我眼中的长期投资概念可能有点与众不同。
泽熙素以凶猛彪悍的投资风格著称,经常参与大盘的短线交易,市场甚至以“敢死队”名之。那么,泽熙到底是一个短期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我认为是后者。
如果以持股周期衡量,泽熙的仓位中有大量快进快出的品种,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长期投资者的概念。但是,长期投资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从持股周期上来衡量吗?自从1993年入市,徐翔用20多年的时间在证券市场中搏杀,在实战中形成了快准狠的投资风格,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这种坚持,才是长期投资者的根本特征。
投资之道,万千法门,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在证券市场中存活。但是,很多投资人入市的动机,只是想短期捞一票,从未设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跟风,赌博,这种短期心态,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3.绝对收益重要还是相对收益重要
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很重要。如果硬要划分一个先后顺序的话,我的选择是,先取绝对收益,再兼顾相对收益,但无论是哪种收益,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到底绝对收益重要还是相对收益重要?见仁见智。但两者不可兼得是市场公认的真理:要想获得绝对收益,应当尽盘回避风险;而要想战胜指数,又必须勇于承担风险。这本身就是悖论。
但在泽熙,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放在一起的。泽熙的业绩最受人关注的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涨得快,长期远远战胜指数,第二是回撤小,即使在市场大幅下跌时,业绩也总能保持平稳。过去的5年中,净值回撤10%的次数只有3次。
如此锐不可当而又坚如磐石的业绩,着实让很多人大呼看不懂,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有必要稍微披露一下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有三条:推荐的股票要能涨,最好马上涨;涨幅要高过沪深300指数;买入后不能下跌超过10%,否则无条件止损,不允许补仓。
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考核办法确实残酷,许多研究员很久也适应不了,但这确实体现了泽熙的投资哲学,那就是以绝对收益为基础,以相对收益为目标,以严格止损为纪律。
要想达到泽熙的标准,既要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的研究,以挑选标的,又要对市场情绪有敏感的体悟,以寻找买卖点。
所以泽熙的研究员非常辛苦,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调研,调研的密度和深度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然后再加上徐翔对市场独一无二的敏感度,最终才造就了奇迹般的业绩。
4.逆向思维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已经变成股市中的众所周知的俗话,但知易行难,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泽熙的研究员压力山大,除了严苛的考核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研究结论被徐翔否定掉,尤其是做了很多功课,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满怀信心地阐述理由时,徐翔却淡淡地说:不。
但事后的实际走势证明,当徐翔与研究员结论不一致时,大部分时间,老板是对的。我仔细观察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发现多数时候,当研究员的意见与市场的主流意见趋同时,被否定的概率就显著增加了。显然,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徐翔是不认同的.
还有很多次,泽熙重仓持有的股票,在市场报告一片看好,股价凌厉上涨的时候,泽熙却在悄悄出局,而卖出的价格屡屡是市场的阶段顶部。
这种感觉,在反复多次以后,让我形成了现在的习惯,凡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和股票,总是特别警惕;凡是行情最火焙,涨停板满屏的时候,总是心生寒意。有很多次,这种习惯让我错失机会,但更多次,它让我避开陷阱。
查理芒格反复强调,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就是告诫投资人,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当市场的观点高度一致时,拐点也就即将来临了。
5.谨慎使用杠杆
在投资的长跑中,兴奋剂也许短期能让你跑得更快,但长远来看必将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014年以来,许多投资者眼见暴利在前,纷纷加杠杆,两融余额飞速飘升,分级基金抢手无比,还有很多杠杆极高的结构化产品诞生。
但是,我却没有见到泽熙加杠杅,相反,泽熙在年底大比例分红,将本已永远封闭的产品规模继续降了许多。难道是泽熙不想赚钱?显然不是。
对于在市场中拼杀已久的徐翔来说,杠杆并不陌生,但随着投资时间越长,他对杠杆的态度越发谨慎。杠杆有成本,杠杆有期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加了杠杆之后,时间不再是你的朋友,反而变成了你的敌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杠杆会使投资行为发生扭曲。在成本、期限和平仓的压力下,投资者要么变得更加激进,希望尽快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冒了更大的风险;要么变得更加保守,害怕因为下跌而导致平仓,从而失去一些投资机会。
还记得昌九生化的惨剧吗?有多少投资人因为加了杠杆,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即使股价之后反弹,也因为被强行平仓而错失纠错机会。杠杆的代价就是,哪怕你成功99次,最后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你回到起点,甚至连翻本机会也丧失。
我自己也曾经用过杠杆,有过暴利的经历,更有过惨痛的教训。现在,我想我是不会再愿意尝试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了。牢记巴菲特的话:稳健的投资者夜夜安眠。
6.股价有时与基本面无关
股市是多维度的,基本面只是其中的一维。正如巴菲特所说,股市长期是称重机,但短期是投票机。一个精明的投资人,既可以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赚钱,也可以用精准的心理学赚钱。
重庆啤酒一役,堪称泽熙的经典案例。在乙肝疫苗彻底失败,股价崩盘的时刻,泽熙却成功抄底,获取巨额利润,其中的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之处,比小说还精彩,而泽熙的投资逻辑,更叫人拍案惊奇。
2012年初,重庆啤酒发布乙肝疫苗临床揭盲结果,整个市场都傻了限:被寄予厚望的疫苗居然基本无效,公告一出,股价从82元连续跌停。在股价跌至28元的那天,奇迹发生了,巨批买盘一开盘就横扫于军,股价扶摇直上,盘中一度涨停。没有人想到,在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泽熙出手了。第二天,股价继续跌停。更意外的是,公司当晚公告,将继续停牌,直至发布另一份临床结果。
这一停牌就是一个多月,结果出来后雪上加霜:疫苗再度被证明无效。市场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破灭了,股价再度下跌,直至20元。
在此期间,市场对千事件的报道、传闻铺天盖地,结论基本一致:重庆啤酒将回归啤酒类公司的估值,按照同类公司比较,股价最多值15元,或者10元。
但就在此刻,股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20元开始,重庆啤酒股价快速反弹,一个多月股价翻倍。泽熙在35元上方顺利获利了结。
是什么造成了股价的大反弹呢?是基本面吗?事实证明,在此期间,公司没有发布任何利好,之后也没有。显然,股价此时与基本面已经毫无关联。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泽熙能猜中这轮反弹?徐翔事后的一番话解开了谜底。他说:“重庆啤酒不是股票,是彩票9第一次刮出来'谢谢你,'第二次刮出来还是'谢谢你',这时候大家都把它当废纸扔了,但彩票还没刮完,或者说有人相信它还没刮完,万一后面是个特等奖呢?这就是反弹的逻辑。”
这个案例足足让我思考了三个月,因为它完全颠援了教科书上的逻辑:股价是基本面的反映。它让我知道,有时,股价可以和基本面完全无关,而只跟群众的心理相关。
后来的昌九生化,禅子岛..”.屡屡重演了量庆啤酒的一幕,充分证明,在股市里利用情绪赚钱也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
7.不要被黑天鹅打倒
不要被偶然事件打倒。在失误面前,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做缩头乌龟也于事无补,冷静,然后勇敢地面对,直至重新踏上正确的轨道,并把教训变成未来的财富。
泽熙并不是神,泽熙也有被套的时候。某白酒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约在40元的时候,泽熙重仓某白酒股票,但黑天鹅不期而至,塑化剂事件爆发了。停牌,复牌,连续跌停,最低27元。损失惨重。
泽熙产品的净值受此影响大约回撤了0.1元,但不到一个月,便重新创新高。实际上,在该白酒股票跌停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泽熙基本出光了,然后是27元勇敢的抄底,直至反弹至31元,挽回了近半损失。如果够上同时抄底的其他白酒股,甚至还有盈利。
一般投资者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斩仓的已然不多,斩仓后还能抄底成功反败为胜者更是寥寥。没有钢铁一样的神经,很难做到这一点。
股市总是不缺乏黑天鹅事件,长期而言,想要完全规避黑天鹅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区别就在于,有人被黑天鹅击倒了一獗不振,有人在黑天鹅来临时面不改色,冷静认赔的同时,还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不要被偶然事件打倒,在失误面前,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做缩头乌龟也于事无补,冷静,然后勇敢地面对,直至重新踏上正确的轨道,并把教训变成未来的财富。
8.总结
在股市中,我们永远是学生,向高手学,向前贤学,向市场学。泽熙是我投资生涯的重要一环,有很多东西,不是上面7堂课所能概括完的。写下此文,不是为了揭秘,也不是为了鼓吹,仅仅是从投资的角度,与大家探讨砾沥。关千泽熙,请不要问我更多。徐翔有句话,股市里只有不断进化,才能不被淘汰。让我们以此自勉。
(如果你认为徐的成功只是依靠内幕,停留在这样的思维里拔不出来,那真的没有必要留在股市里。高手不等于强人,如果你是高手,很多事情都会主动找到你,除去自己的贪婪,更有自己身不由己的一面。我相信在更多人的眼里,徐是中国股市一个时代的闪耀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