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得到听书新上线栏目《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此次内容主要介绍鲁迅的《野草》,包括鲁迅的生平内容。
编辑于2023-12-27 21:03:53
《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导读
1
什么是经典?如何定义经典?
博尔赫斯
从阅读角度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理查德·罗蒂
文学经典不仅关系到每个人关于现实的具体认知,甚至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
文学经典的力量也正在于它赋予人的生命、存在尤其是未来以“超乎想象的意义”。
2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时间界定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
标准界定
1949年之后至今仍没有作家能超过老舍、曹禺,更不用说鲁迅和沈从文
即使就艺术感受力和文字表达功夫来说,也没有人超过张爱玲和萧红。
3
现代经典独有的特质是什么?
与中国古代相比,现代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与我们今天的生存密切相关。
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的创作
深入到了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世界之中,探究人存在的秘密
来源:得到听书名家讲书系列《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分享作品介绍
鲁迅
鲁迅最华彩的文学乐章,也是相对来说最深奥的文学作品。
一种诗性的哲学,诗一般的思想
朱自清
通过你当年学过的这篇课文,谈谈经典的一个重要品质——常读常新
老舍
京味小说文学史上的经典。一个时代的悲剧,亦是当下社会的缩影。
老舍三十年代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之,于市井日常生活中书写中国文化命运。
闻一多
中国新诗史的一座里程碑,首创诗歌“三美”理论;爱国情怀与新月派诗歌的典范结合。
萧红
萧红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来源:得到听书名家讲书系列《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鲁迅个人经历(1/2)
少年时期
1881年
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学名周樟寿
1892年
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1893年
祖父周介孚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避难于乡下
1896年
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奋力求学
1898年
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899年
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爱读书骑马
1902年
3月,与厉绥之、钱均夫一同赴日本公费留学
1903年
剪辫。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4年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肄业
1906年
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1908年
从章太炎先生学习,为“光复会”会员
迷茫困顿
1909年
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1年
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
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1917年
7月7日,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
1918年
1月,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文坛先声
1918年
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1920年
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
1923年
8月,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4年
7月,赴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来源:百度百科
鲁迅个人经历(2/2)
民主战士
1925年
“女师大风潮”进一步升级,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佥事职务
1926年
“三·一八惨案”发生。4月,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1927年
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
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
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
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28年
与创造社、太阳社大部分成员就“革命文学”问题展开论争
同时开始提倡革命美术,倡导现代木刻运动
1929年
9月27日,许广平生子,鲁迅为其取名“周海婴”
年底,与冯雪峰多次磋商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盟主
1930年
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931年
柔石被逮,鲁迅离寓避难。28日回旧寓。
1932年
1月29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
2月6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
1933年
1月,蔡元培函邀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2月17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1934年
1月,与郑振铎合编的《北平笺谱》出版
5月,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1935年
2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
6月,集成《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长序
1936年
1月,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来源:百度百科
《野草》| 一部让你读懂鲁迅思想的作品
1
鲁迅的历史地位
2
鲁迅的陌生化的文学表达技巧
3
“历史中间物”
来源:得到听书名家讲书系列《钱理群·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鲁迅的定义
一切事物在转变中都存在中间物,既是旧世界向新世界的过渡环节,也是终将被超越的环节
特征
来自旧营垒,来自旧的生活世界
从旧营垒中觉醒,与旧世界决裂但仍有联系
留有旧世界的痕迹和影响
案例
《狂人日记》狂人,是历史中间物,是新旧世界之间的过渡
《影的告别》影子,表达了对“黄金世界”的否定和自己作为历史中间物的孤独体验
陌生化概念
通过特殊的文学表达使熟悉的事物显得奇崛和不寻常
陌生化描写
陌生化描写并非追求出奇制胜,而是遵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
陌生化意义
以反母语的方式丰富了母语,即激发古代汉语的新生命力
背后的意义
别致表达背后是对精神性的考量和追求
两棵树的孤立象征他孤独心理的投射,反映了独孤个体生命哲学
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代表,逝世后盖在身上的旗帜上写着:“民族魂”
20世纪中国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缔造者,是中国民族根性的批判者和改造者
20世纪世界文化的巨人,在文化思想和生命哲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文学艺术方面,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
是时代的思想者,历史的负荷者,民族的受难者的形象
《野草》是鲁迅内心最深的思想的真实流露,也是开启他心灵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