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专著之一,阐述了管理的本质、何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及其实施原则。
编辑于2021-07-14 15:34:2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第5章:要事优先
卓有成效的秘诀——善于集中精力,first things first,do ong thing at a time .
推陈出新: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时,一定要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控制组织膨胀,保持组织“瘦且有肌肉”。
确定优先次序的原则:
(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容易;
第6章:决策的要素
决策的5个要素:
(1)了解问题的实质,如果是经常性问题,建立规则或者原则以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及其条件,再考虑必要的妥协及让步
(4)决策方案要同事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你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第7章:有效的决策
反面意见的作用:
(1)唯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落为组织的俘虏。
(2)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套方案”。
(3)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第8章: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德鲁克名言——美国莱蒙特大学附近-德鲁克纪念馆(故居改成) ——在一个多元的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中,使我们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任地、高效地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有绩效的、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专制的唯一选择。
管理是博雅技艺(liberal art)——博雅,因为他关切的是知识的根本、自我认识、智慧和领导力;技艺,是因为管理就是实行和应用。
管理的本质:
(1)管理的根本问题是管理者如何看待与处理人和权利的关系。只有上帝和造物主才有权利,人能拥有的只有授权,授权就必须要承担责任。
(2)人彼此平等,都有价值,都应该被鼓励去创造;
(3)知识就是权利,但权利必须与责任捆绑,必须要以绩效和成果做检验,凭绩效和成果问责的权力是正当合法的,否则就是强权。
(4)管理需要把伦理道德的诉求和经济目标,设计到同一个工作流程和模式中;
(5)管理首先是一门“技能”,另一方面优势一门涉及主观判断的“艺术”。
第4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意义: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
识人用人:不必与同事下属保持亲密关系,要看工作表现,而不是是否顺从自己。
卡内基墓志铭:这里躺着的人,知道选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
发挥他人长处的4个原则:
日本“终身雇佣”-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而把他开除或者降级,所以只能更多的是去发展其优点,而不重视考评制度,虽然极端,但是有参考意义;
(1)职位是人设置的,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要合情合理。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适做综合培养)。
(3)用人时,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忍人之所短。
第3章:我能贡献什么
有效性的表现: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工作标准及其影响。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上司、同事和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和报告等
正确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自己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上都注重贡献,工作也因此而富有成效;
要极大的激发他人工作热情,令人乐于亲近,把人际关系建立在“贡献”的基础上。
有效的人际关系4项基本要求:
(1)互相沟通
(2)团队合作
(3)自我发展
(4)培养他人
第2章:掌握自己的时间
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
记录时间
管理时间
统一安排时间
管理者要想有效,就要将时间整块的运用。
第1章: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工作动力: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能否有所成就。
有效性:要提高管理者的绩效和成就,是工作大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不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管理者: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对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趋势转变:对于外部的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才是好决定一个机构及其努力的成败关键。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好习惯
(1)知道如何分配时间
(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为成果而工作。
(3)善于利用自己及他人长处。
(4)集中精力于少数领域。
(5)善于做有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