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十二章:抗真菌药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十二章:抗真菌药的思维导图,内容包含影响真菌细胞膜的药物、影响真菌细胞壁的药物和其他抗真菌要。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化学》的思维导图,详细整理了第九章:非甾体抗炎药,适配复旦本科、考研,重点整理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化学》的思维导图,详细整理了第七章: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适配复旦本科、考研,重点整理。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化学》的思维导图,详细整理了第二十一章:抗肿瘤药,适配复旦本科、考研,重点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
影响真菌细胞膜的药物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概述
由从链霉菌的培养液中分离而得到的一类多烯类抗真菌药
广谱抗真菌药,对新隐球菌、白色念珠菌、芽生、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等有较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
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从而改变膜通透性,最终导致真菌生长停止或死亡
细菌的细胞膜不含固醇,故对细菌无作用
药动学
口服及肌注均难吸收
一次静脉滴注有效浓度可维持24h以上,半衰期约24h
蛋白结合率大于90%
不易进入血脑屏障
消除缓慢,经尿排泄
抗菌谱及临床引用
广谱抗真菌药,首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如真菌性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局部用于眼科、皮肤科和妇科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较多,主要为发热、寒颤、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
长期用药可出现肾功能损害
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两性霉素B脂质体
目前有3种供临床使用
减轻两性霉素B的毒性,尤其是肾毒性明显减少
输液反应发生率比传统两性霉素B低
制霉菌素
抗真菌作用和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似,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局部外用治疗皮肤、黏膜浅表真菌感染
口服吸收少,仅适用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注射给药时毒性大,故不宜用做注射
口服后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唑类
分类
三唑类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咪唑类
酮康唑
咪康唑
益康唑
克霉唑
联苯苄唑
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常用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及胃酸的影响,迅速分布于体液、痰、唾液、皮肤、甲板及脑脊液中
90%由肾排出,半衰期25h
临床用于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食管、口腔、阴道)
对多数真菌性脑膜炎(隐球菌、假丝酵母菌、粗球孢子菌等)可作首选药
与氟胞嘧啶合用可增强疗效
不良反应少
抗菌谱广,体内外抗真菌活性强,可有效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
治疗组织胞浆菌感染和芽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口服吸收迅速,血浆蛋白结合率90%,半衰期36h
组织中结合高,皮肤中浓度高于血浆4倍,停药后甲板中有效治疗浓度仍可持续数月
广谱抗真菌药,抗真菌活性为氟康唑的10-500倍
对多种耐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真菌深部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
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90%,半衰期6h
组织分布广,可透过血脑屏障
临床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菌、足放线菌属及镰刀菌属感染
不良反应少,最常见的是可逆性视觉障碍(光幻觉)
第一个口服的抗真菌药,口服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亦可局部用药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
与食品、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服,可降低酮康唑的生物利用度
不良反应多
常见恶心、厌食和呕吐且与剂量有关
大剂量抑制甾醇合成,导致产生男性乳房发育
偶见严重肝毒性,可致死亡
怀孕、哺乳妇女禁用
目前仅局部应用
口服吸收差,不良反应众多且严重
仅局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皮肤黏膜、口腔或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
广谱抗菌药
口服时生物利用度很低
临床主要局部应用治疗阴道、皮肤或指甲的真菌感染
因皮肤和黏膜不易吸收、无明显 不良反应
丙烯胺类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使角鲨烯生成麦角固醇受抑制,导致麦角固醇合成障碍,而产生抑菌或杀菌效应
抗真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性小
临床用于抗浅部真菌感染
口服或外用可治愈大部分癣病
不良反应少且轻
药物有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
吗啉类
阿莫罗芬
选择性抑制甾醇14位还原酶和7、8位异构酶,阻断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膜结构受损
广谱抗真菌药
全身给药无活性,仅局部应用治疗甲癣和真菌性皮肤感染
不良反应轻微
影响真菌细胞壁的药物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阿尼芬净
供静脉注射用
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β-(1,3)葡聚糖合成酶,导致真菌细胞壁葡聚糖缺乏
临床用于假丝酵母感染,或用于不能耐受或其他抗真菌药物疗效不佳的曲霉菌病
其他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
又称5-氟胞嘧啶,抗深部真菌药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82%,半衰期3-5h
在真菌的细胞内脱氨基而形成5-氟胞嘧啶,再转变为5-氟脱氧尿苷酸,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断DNA合成
主要用于隐球菌感染、假丝酵母和着色霉菌感染,疗效不如两性霉素B
易透过血脑屏障,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隐球菌、假丝酵母引起的脑膜炎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