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一字一句整理,准确性高。概括了民歌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汉族和少数民族分别有哪些音乐类型都进行了介绍和概括。
编辑于2021-07-19 10:09:38民间音乐概述
民间歌曲
汉族民歌
号子
一领众和
搬运号子--黑龙江《哈腰挂》河南、陕西、山西《走绛州》刻画了扁担的音乐形象
工程号子--湖南常德《打硪歌》
农事号子--湖北潜江《嗺咚嗺》
船渔号子--河北《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
山歌
户外演唱,艺术特征: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自由悠长的节奏和节拍、高亢的曲调
一般山歌
陕北-信天游
《蓝花花》《脚夫调》《我的哥哥当了红军》《赶牲灵》《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山西-山曲
山西西北、陕西北部 内容多为情歌《提起哥哥走西口》《人家都在你不在》《想亲亲想在心眼上》
内蒙古-爬山调
甘肃、青海、宁夏-花儿、少年
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与少年》《一对白鸽子》甘肃花儿《下四川》
四川-晨歌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康定情歌》
湖北-赶五句
云南
《赶马调》《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放马山歌》
安徽-慢赶牛、挣颈红
田秧山歌
放牧山歌
小调
吟唱调
谣曲
诉苦歌 --陕北《揽工调》河北《小白菜》
情歌--陕北《三十里铺》
生活歌--山西《看秧歌》
时调
十大时调
著名作品
江苏《茉莉花》四川《八月桂花遍地开》
孟姜女调
中国流传范围最广、变体最多、影响最大的 一种
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绣荷包调、杨柳青调
北方少数民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
长调《辽阔的草原》《牧歌》 短调《森吉德玛》《嘎达梅林》《金杯》
朝鲜族民歌
《阿里郎》《道拉基》
维吾尔族民歌
《送我一支玫瑰花》
哈萨克族民歌
《玛依拉》《美丽的姑娘》
藏族
南方少数民族民歌
藏族
谐-是歌舞的意思
《在那库玉山上》
鲁-是歌曲的意思
《年轻的朋友》
侗族
大歌“嘎老”
小歌“嘎拉”
彝族
歌曲粗犷奔放《阿细跳月》《快乐的罗梭》
民间舞蹈音乐
秧歌(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广场上表演)
地秧歌
东北秧歌具有地秧歌、高跷、二人转三种表现形式
高跷
花灯
云南花灯、贵州花灯、四川花灯、湖南花灯
云南花灯《绣荷包》《十大姐》《鲜花调》《采茶》
四川花灯《黄杨扁担》《采花调》《正月看灯》
采茶
《采茶扑蝶舞》采茶流行于南方产茶区
花鼓
以鼓伴奏而得名《凤阳花鼓》是流传于安徽的一种民间歌舞曲
维吾尔族
赛乃姆
木卡姆-意为大曲,现存十二套,又名“十二木卡姆”
藏族
舞蹈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堆谐、弦子、囊玛、热巴、锅庄
朝鲜族
农乐舞《桔梗谣》《阿里郎》
长鼓舞
蒙古族
硬腕、柔肩是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的基本舞姿
说唱音乐
汉族的说唱曲种大致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主曲板腔体类
鼓曲类(京韵大鼓、西河大鼓、鼓儿词、清海平弦等)
弹词类(苏州弹词、江苏评曲等)
道情宝卷类(河北渔鼓、浙江宣卷、河南坠子等)
数唱类(金钱板(四川)、天津快板、太平歌词、锣鼓书)
曲牌体类
牌子曲类(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聊城八角鼓)
时调小曲类(天津时调、常德丝弦)
琴书类(山东琴书、四川扬琴)
走唱类(二人转、二人台、三棒鼓、凤阳花鼓)
南北方主要曲种
京韵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丑末寅初》《重整山河待后生》
单弦牌子曲(小岔曲《春景》大岔曲《松月绕》单弦牌子曲《杜十娘》
北京琴书
河南坠子(《凤仪亭》《送梳子》
天津时调
苏州评弹(老三调有俞调、马调、陈调)代表作《宫怨》《蝶恋花 李淑一》
四川清音《断桥》《昭君出塞》《放风筝》《绣荷包》《布谷鸟咕咕叫》
戏曲音乐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戏曲要求演员掌握唱、念、做、打。
戏曲唱腔分为抒情唱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 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
戏曲乐队的组织分为文场(管弦乐部分)武场(打击乐部分)
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戏曲的主要剧种
昆剧(“百戏之祖”“中国戏曲之母”)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又叫《还魂记》梁辰鱼《浣纱记》清代洪昇《长生殿》
京剧
三鼎甲有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前三杰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为老生后三杰
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主要唱腔西皮和二黄
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四大名旦-梅兰芳、陈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艺名麒麟童
红脸-忠勇、黑脸-公正、蓝脸绿脸-草莽英雄、黄脸-骁勇凶猛、白脸-阴险狡诈、金脸银脸-神秘/神妖
(以皮黄腔为主,中国国粹,约在1840年后正式形成)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甘洒热血写春秋》
秦腔
流行于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古老剧种,最主要体现剧种特色的是板胡、梆子两种乐器
《庵堂认母》《秦香莲》
晋剧
流行于山西中部、河北北部、内蒙古陕北一代。康熙年间形成,唱腔有乱弹、花腔、曲子三部分
《打金枝》《法门寺》《小宴》《卖画劈门》
河北梆子
以板胡和梆子为主《蝴蝶杯》《杜十娘》
豫剧
原名河南梆子,被西方称为”东方咏叹调“
五大名旦--马金凤、常香玉、崔兰田、陈素真、阎立品
《铡美案》《借妻》《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现代戏《朝阳沟》
评剧
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前身来自河北东部滦州的”对口莲花落“和东北二人转
《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
吕剧
山东省地方剧种,20世纪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
《王定保借当》《小姑贤》《李二嫂改嫁哎》
赣剧
江西大剧种,过场曲牌有唢呐曲牌、笛子曲牌、弦索曲牌
川剧
流行于云贵川重庆一代,高腔是其主要声腔,传统戏《秋江》《柳荫记》《活捉王魁》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
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
湘剧
湖南。有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代表剧《单刀会》
黄梅戏
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声腔有花腔、彩腔、主调。
著名演员严凤英,代表剧目《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打猪草》
越剧
形成于浙江绍兴,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著名演员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代表剧目《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
湖南花鼓戏
《刘海砍樵》《打鸟》
民间器乐
中国民族器乐的曲式结构大多以曲牌为基础,段落性很强
吹奏类器乐
笛子(常用舌尖上的技巧)民间艺人冯子纯是北派笛曲代表人物。整理改编演奏北派梆笛曲《喜相逢》《五梆子》南方 南方曲笛 《小放牛》《鹧鸪飞》魏显忠创作了《扬鞭催马马运粮》
唢呐
明代前传入中国《百鸟朝凤》《婚礼曲》《小开门》《大合套》《一枝花》
管子
古称筚篥,由双簧哨子和杆子构成,两只管子并列吹,称为”双管“双管独奏曲《江河水》,被编入《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中
笙
古老的中国乐器《凤凰展翅》《草原骑兵》
弹拨类乐器
古琴
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分类法中的丝。《广陵散》《高山》《流水》《潇湘水云》《酒狂》
古筝
又名秦筝,秦代开始流行于陕西,2000多年历史《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香山射鼓》等
琵琶
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又有文套、武套之分,文套善于文静柔美《夕阳箫鼓》《汉宫秋月》 武套善于英雄雄健《十面埋伏》
三弦
《十八板》传统独奏曲
扬琴
明朝(16.17世纪)传入我国
拉弦类乐器
二胡
又名南胡,刘天华《良宵》,近代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和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对二胡独奏曲做出了重要贡献
阿炳《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刘天华《空山鸟语》《光明行》《良宵》 黄海怀《赛马》
京胡
用于京剧伴奏的高音二胡《五字开门》《夜深沉》
板胡
《红军哥哥回来了》
中胡
中音二胡《草原上》
合奏器乐
丝竹乐
江南丝竹
流行于江浙安徽《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号称八大名曲
广东音乐
演奏及作曲家何柳堂、严老烈、吕文成。著名作品《雨打芭蕉》《旱天雷》《步步高》
福建南音
是一种说唱音乐,流行于闽南地区,南曲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 《四时景》《梅花操》《走马》又名(《八骏马》)《百鸟归巢》
潮州弦诗
《昭君怨》《平沙落雁》《玉连环》
吹打乐 浙江吹打《万年欢》《将军得胜令》晋北吹打《青天》苏南吹打《将军令》河北吹打《小放驴》
清锣鼓 打溜子是湘西土家族各县的清锣鼓形式
民族重奏乐 丝弦五重奏由二胡、琵琶、扬琴、柳琴、筝五件乐器组成,胡登跳创作《欢乐的夜晚》《阳关三叠》
大型合奏乐 又叫民族管弦乐代表作聂耳的《金蛇狂舞》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 螺丝结顶的结构C段 《春江花月夜》原为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
民歌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有三个基本特征:1.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紧密的联系,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创编,口头传唱而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3.民歌的音乐形式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活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