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比较文学研究入门》读书笔记
本图带你了解张隆溪教授的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的知识内容,缘起、前言、引论、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比较文学研究典范举例、中西比较研究典范举例、参考书目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比较文学入门 张隆溪
缘起
历史
学术史
方法
通行有效 模仿
视野
本领域基本&深入的论著
前言
第一章引论:回顾产生以来历史(尤其是二战前后)带来影响
第二章专论:中西比较文学,挑战&文学理论的意义和关系
第三章讨论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影响的著作
第四章专论中西比较研究成功范例
第五章提供研究基本书目
1、引论
何谓比较文学
本体论;斯宾诺萨:一切认定都是否定
特点不在比较,在其研究范围超出在语言上和政治上统一的民族文学
欧美主导
审美历史主义、法国影响研究和美国平行研究
德国:赫德尔的思想为基础
世界主义兴趣
歌德读《好逑传》《玉娇梨》
一与多、同与异、合与分
伏尔泰/休谟:普遍人性&人类行为的普遍性
赫德尔/维科:人性总是不断变化的
不同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奠定审美历史主义基础
依据其本身发展的程度来判断其价值
赫德尔批判温克尔曼的刻板古典主义;强调”移情“:尽量体验他人境况,达到同情理解
维科:三种“永恒而普遍的习俗”,宗教信仰、婚礼、葬礼
法国:伽列”事实的联系“,影响、交往、国际关系
美国:哈利·列文,诺斯罗普·弗莱;广泛的人文研究
文学理论的兴衰
20c初,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英美
罗曼·雅各布森
文学性&语言学
使文学成为文学的东西
语言突出诗性功能,不算指向外在现实,而是尽量偏离实用目的
维克多·施克洛夫斯基
陌生化
捷克 穆卡洛夫斯基
日常语言的“自动化”
文学语言“突出”自身
20c40s-50s,英美新批评
文萨特&比尔兹利
意图迷误
作品意义并非作者意图的表现
感受迷误
作品意义无关读者的解释
韦勒克“具有特殊本体状态的独特的认识客体”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
外部研究:社会历史思想作者生平等
内部研究:语言和修辞,音韵节奏意象比喻象征
20c50s末,弗莱《批评的解剖》神话和原型批评
意象,原型,主题,体裁
批评独立于作者意图:现象学→阐释学→德国接受美学→美国读者反应批评
罗兰·巴尔特“作者已死”
20c60s-70s,结构主义&符号学
索绪尔 语言中二项对立原则;言语和语言
语言学转向:文本细读→语言深层结构
集中研究抽象的文本性而不是具体的文本
20c70s后,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化研究
解构主义批评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
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突出身份认同和性别政治
全球眼光与多元视野
齐尔蒙斯基:诗句一旦尾韵占主要,平行对应和头韵必然逐渐衰退
结语
5、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英文书目
4、中西比较研究典范举例
理论的理解和表述
朱光潜
中西诗论的融合
朱光潜《诗论》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普遍的美感活动
爱恶参半,柏格森”谑而不虐“
谜语,隐语
克罗齐&王国维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对自然爱好的三个层次
感官愉悦
心有所感,”情趣的默契忻合“
泛神主义
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杨周翰《攻玉集》
巴洛克流派
《失乐园》的空间感,历史感,时间感
弥尔顿的悼亡诗/西晋孙楚、潘岳的悼亡诗
王佐良《论契合》
中西会通的范例
钱钟书《七缀集》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
比较中西诗画的批评传统
《通感》《诗可以怨》
提出两个重要的批评观念
《林纾的翻译》《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
文学翻译和接受
讹,媒,诱
《管锥编》
包孕最丰富的片刻
结束语
了解研究现状
了解已有主要观点
3、比较文学研究典范举例
知识准备与范例的意义
语言
文论
终结、意义和叙事
弗兰克·凯慕德《终结的意识》,构想结尾,呈现意义
彼得·布鲁克斯《为情节而阅读》,把时间人化
弗洛伊德”原初场景“”原初幻想“
多元的世界文学新概念
帕斯卡尔·卡桑诺瓦《文学的世界共和国》
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1827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
达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
是民族文学简略的折射
是在翻译中有所得的著作
不是一套固定的经典,是一种阅读模式;是超脱地去接触我们时空之外的世界的一种形式
《吉尔伽美什》
2、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从边缘走向中心
洛里哀《比较文学史》傅东华;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
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传统意义上作为人文学科的比较文学已经死亡
罗兰·巴尔特“文本的快乐”
中西比较面临的挑战
没有事实联系
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本质差异
文学理论与中西比较
纪廉“超民族”比较研究三种基本模式:有某些“共同文化前提”,有”有共同社会历史条件“,从”文学理论“去探讨共同问题的比较
中西比较方法浅论
原理论问题:在语言表达理解解释等方面,如何表述和处理这些问题
道与逻各斯
德里达:西方有贬低书写文字的倾向,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
辩不若默——含蓄
讽寓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