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2023】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2-29 17:29:4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信息安全技术(2022最新版本)》是一本全面介绍信息安全领域知识的教材,它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大纲(2022年版)》编写。以下是该书的主要内容概述,方便您发布到社区共享给他人: 1. **信息安全保障概述**:包括信息安全保障的背景、基础、体系框架以及基本实践方法。涉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影响、信息安全的发展阶段、含义、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信息安全技术。 2. **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涵盖密码技术(包括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哈希函数、数字签名、密钥管理)、认证技术(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模型和访问控制技术)以及审计和监控技术。 3. **系统安全**:探讨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的基础与实践,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基础以及安全实践方法。 4.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安全基础(TCP/IP协议架构和网络协议)、网络安全威胁技术(扫描技术、网络嗅探、网络协议欺骗等)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PKI、V。
《人工智能导论》是一本全面介绍人工智能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的书籍。它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本书内容涵盖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知识表示与推理等多个子领域。此外,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等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这本书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者阅读,帮助他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AI人工智能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总体上归类于计算机学科之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教程——信息安全技术(2022最新版本)》是一本全面介绍信息安全领域知识的教材,它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大纲(2022年版)》编写。以下是该书的主要内容概述,方便您发布到社区共享给他人: 1. **信息安全保障概述**:包括信息安全保障的背景、基础、体系框架以及基本实践方法。涉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影响、信息安全的发展阶段、含义、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信息安全技术。 2. **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涵盖密码技术(包括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哈希函数、数字签名、密钥管理)、认证技术(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模型和访问控制技术)以及审计和监控技术。 3. **系统安全**:探讨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的基础与实践,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基础以及安全实践方法。 4.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安全基础(TCP/IP协议架构和网络协议)、网络安全威胁技术(扫描技术、网络嗅探、网络协议欺骗等)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PKI、V。
《人工智能导论》是一本全面介绍人工智能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的书籍。它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本书内容涵盖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知识表示与推理等多个子领域。此外,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等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这本书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者阅读,帮助他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AI人工智能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总体上归类于计算机学科之下。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01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共性)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
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情感过程
情绪
情感
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注意(伴随状态)
个性心理(个性)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02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认知
认知也叫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地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知寄相思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人的心理活动的内部推动力量,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再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动力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意志
有意识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目的需要通过克服和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意志不等于行为
(四)能力和人格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人格
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相对稳定性
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03总结: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情感:情绪、情感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心理活动的动力
能力: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
气质和性格:人格的特征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01心理是脑的机能
见ppt1,20-21
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科学事实,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心理是社会的产物)
心理学思想
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独立的科学心理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01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西方
希波克拉底: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盖伦:提出气质
东方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人性本善
荀子:人性本恶
世硕:有善有恶
告子:无善无恶
02学派纷争
(一)构造心理学
冯特构造铁钦纳,铁钦纳很忙
冯特、铁钦纳
意识由什么构成来说明人的心理现象 (观点: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实验内省法
评价:标志着 心理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安慰母鸡
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创始人为杜威、安吉尔 动物、儿童
反对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机能心理学主张,意识是一个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心理与意识在人适应环境过程中起了哪些作用
内省法
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评价: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华斯班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抛开意识,研究行为,查明刺激S与反应R的规律性 观点: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行为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环境决定论
其他: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韦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观点:整体性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
实验法 、自然观察法、现象学研究方法
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整体不等于部分1+部分2
评价:唯心论,对于直觉、学习以及思维等研究与成果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五)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弗荣阿
弗洛伊德(创)、荣格、阿德勒
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并以潜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提现意识结构和人格结构。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用焦虑和其他防御机制来解释三“我”之间的矛盾冲突
自由联想、个案法、释梦
评价:重视动机的研究是潜意识现象的研究,但是过分强桥潜意识的作用(冰山理论)
其他:心理学第二势力
0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自我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强调 自由和责任
"来访者" 中心疗法
评价:冲淡了纯学科色彩(相信人的潜能), 被誉为心理学第三势力
(二)认知心理学
奈瑟 、西蒙 | 皮亚杰、奈瑟尔
把人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注意、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活动
实验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法
评价: 补充:奈瑟 1967年 《认知心理学》标志 开始
(三)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评价:交叉和综合性学科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01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客观性
辩证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0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观察法
科学研究:应用最 广泛 的方法
调查法
优点:运用起来较为容易 ,手机数据比较快 缺点:不够严谨 ;只能得到相关关系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 受采访者主观因素较大
问卷法
访谈法
个案法
实验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01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1. 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叫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和脑 2. 中枢神经系统 + (感觉和运动器官) = 外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 神经系统是有神经细胞(神经元)组成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组成
细胞体(中心)
树突(短)
轴突(长)
划分
(传入)感觉神经元 (传出)运动神经元 (联络)中间神经元
功能: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神经元(划分)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到效应器官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解刨角度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功能角度 (两者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躯体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 (1. 支配内脏器官 2. 和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交感神经(调动有机能量)
副交感神经(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干
间脑
小脑和端脑
脊髓
柱状, 自上而下越来越细;是中枢神经最低级的部分 ; 分为 灰质和白质
0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从解剖上划分
脑神经
脊神经
从功能上划分
躯体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是把神经中枢与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联系想来的神经机构
PPT1,56
(二)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从功能划分)
躯体神经系统(调节身体骨骼肌的动作)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
交感神经系统:应付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系统:抵制过度兴奋
PPT1,58
0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等
脑
脑干: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
延脑
桥脑
中脑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被大脑两半球覆盖着
丘脑:除嗅觉器官以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的重要的神经中枢,它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小脑
位于延脑和桥脑的后方
功能
保持身体平衡
调节肌肉紧张度
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大脑
04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脑的结构——端脑/大脑
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
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纵裂的底上有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它把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
大脑灰质(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外层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占全脑重量的40%)
灰皮皮
大脑白质:大胸的内容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
基底核:大脑白质内有灰质核团
结构
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 、中央沟等为界限为四个叶
额叶(中央前回)
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约占1/3
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中央后回)
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
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
顶枕沟之后
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极
颞(nie)叶
外侧裂之下
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大脑皮层特点
PPT1,68
倒置——脚上头下
部位的敏感性与大脑面积——正相关
对侧传导——左脑对右身
边缘系统
大脑底面与大脑半球内测缘皮层-边缘叶以及皮层下脑结构个共同构成
内脏功能和集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中枢; 情绪的调节中枢 ; 本能活动 ; 记忆的活动 
0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860年布洛卡的发现证明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左额叶)
20世纪60年代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01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受自主神经支配)
垂体腺

垂体前叶(控制生长速度、生长持续时间)
垂体后叶(控制泌尿、血压、影响分娩和乳汁)
肾上腺

组成:肾上限皮脂 和 肾上腺髓质
甲状腺

位于气管下端两侧,分泌甲状腺素
功能:机体代谢、发育
胸腺
胰腺
性腺

生殖腺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01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大脑皮质活动规律),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的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条件反射学说或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一)兴奋和抵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两个
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的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状态
(二)反射(规律性)、反射弧和反馈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
条件反射
后天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狗)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 小白鼠
02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

(三)相互诱导

(四)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知觉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01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按刺激来源)
外部感觉 注:视、听、味、嗅、肤
视觉(看)
听觉(听)
味觉(尝)
嗅觉(闻)
皮肤觉(触、压、震动、温、冷、痛) 注:冷、热、触、痛、压
内部感觉(内脏感觉)
运动觉(动觉)
平衡觉(静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0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 下限与上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反比关系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
韦伯定律

第三单元 各种感觉
01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可见光),即光波。
(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丘脑、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觉神经细胞
日追夜赶
锥体细胞——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明视觉器官,强光下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其附近,暗视觉器官,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对弱光敏感
(三)颜色视觉
1.颜色的特性
单色光饱和度为百分百(彩虹)
彩色
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
明度——取决于光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 灰色 所占的比例
非彩色
灰-没有色调、饱和度为0 , 只有明度一种特性(黑 →白)
2.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 红+绿 ; 黄 +蓝 颜料混合: 黄 + 蓝 = 灰 or 绿
颜色混合
多种颜色混合产生新的颜色
色光混合
加法原则:混合色强度增加
颜料混合
减法原则:混合样色互相吸收
互补的颜色
颜色失去色调变成灰色
3.色觉异常
色弱:能分辨颜色,其感受性差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全色盲:无法看到颜色,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
色觉异常(包含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的产生原因:绝大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男性色盲多
02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感受性
适宜刺激:16~20000Hz的空气振动
声波
最敏感刺激范围:1000~4000Hz的空气振动 , 对这一范围声音耐受性最高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特点:高频—低频—中频
2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岁年龄增长感受性降低
听觉现象
1.听觉适应: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2.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
3.听觉疲劳: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
4.职业性耳聋:听觉疲劳不断积累 ,长期得不到恢复,导致听力永久性丧失
(二)听觉器官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听觉的感受器:内耳的科蒂氏器官——听觉神经集中的地方
(三)听觉的特性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量)
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03嗅觉
最古老的感觉
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感受器: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细胞
人的嗅觉不如动物灵敏
04味觉
适宜刺激: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
感受器:味蕾 (上颚)
最基本的味觉:甜、咸、酸、苦
辣是痛觉
舌面的不同部位对味觉刺激的感受性不同

05皮肤感觉+痛觉
 
皮肤感觉: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痛觉感受器: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
内部和外部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
怕不怕疼: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
特点:痛觉没有适宜刺激
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
痛觉最难适应
06平衡觉
平衡觉(静觉):反映了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

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07运动觉

运动觉(动觉):反映身体种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紧张程度。
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08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 >性质模糊 、定位不准确;又叫 “黑暗" 感觉
感受器:内脏器官壁
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第四单元 感觉现象
01感觉适应
(一)感觉适应定义: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二)视觉适应——典型的感觉适应
考点:感觉适应的情况下感受下 提高或者降低都存在
对光适应:从暗处到高处。快(1-2分钟) 是视觉感受器在强光刺激其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感受性降低感受阈限提高
对暗适应:从高处到暗处。慢(30-40分钟) 是视觉感受器在弱光刺激下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感受性提高感受阈限降低
02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叫感觉后像
正后像: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
负后像: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反
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 黄色 负后像 蓝色 红色 负后像 绿色
03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其他:包含了 视觉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温度对比
04联觉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联觉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01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来源于感觉 , 知觉和感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感觉:个别属性
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选择性:人们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
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
恒常性有条件限制: 超出条件限度 恒常性就不存在 80m 以外超出人们用视觉判断距离的限度
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01空间知觉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视像的大小和物体距离观察者的距离是结合起来起作用的!
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形状知觉
视网膜提供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了动觉 信息,手的触摸供了触觉信息,信息的结合形成了形状知觉。 例:茶杯的椭圆形茶杯口视网膜成像s
方位知觉
不同方位:时间和强度 会有差异
距离知觉
  
判断距离远近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
1. 肌肉运动线索:. 眼睛调节 和 双眼视轴辐合 2. 单眼线索 3. 双眼线索
0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1.时间知觉线索
计时器、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
生物钟: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人的行为节律性,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2.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听觉>触觉>视觉
0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置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真动 —— 物体的运动被知觉到时,产生了运动知觉
似动现象(动景现象)——建筑物上的电灯 ; 电影 、霓虹灯
诱导运动——会动的月亮(实际风吹着云朵运动)
自主运动——暗室的点燃的香烟 , 盯着一幅图片
04错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了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
错觉是客观存在的,是有规律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
如果只有某个人出现错觉 ,那么是 病理性 错觉
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第四节 记忆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01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我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人类智慧的根源 ,人类心理发展基石
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按照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按照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 瞬时记忆(1s 1s)(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容量较大、 短时记忆(1min以内 7+-2个单位) 记忆广度=短时记忆容量 长时记忆(1min以上),种类、数量无限
短时记忆趾的信息是能被意识到的
短时记忆:听觉的编码
(三)记忆的过程
识记 →保持 →在现(回忆)→再认 注: 1. 回忆和再认 都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知识形式不一样 2. 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
三个环节
识记
保持
再现/再认
再现(回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再认: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
第二单元 遗忘及遗忘规律
01曼德拉效应
大众对历史的 集体记忆 与史实不符!
02遗忘及遗忘规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1、艾宾浩斯 记忆与遗忘 创始人 ,记忆成果著作《记忆》 2、以自己为 主试 和 被试 , 记忆材料 无意义音节 (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的音节) # 遗忘进程 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 ,随时间推移呈负加速形 (学习要及时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保持曲线
第三单元 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01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遗忘的原因
自然衰退: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痕迹越来越淡薄,最终导致了遗忘
干扰:新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和已经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相互干扰,使其强度减弱,因而导致遗忘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谭咏麟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导致遗忘的重要原因
系列位置效应
记忆材料 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 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叫做 系列位置
开头材料:首因效应
末尾材料:近应效应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01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已知推断出未知)
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开成概括性的认识。(总结规律)
0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
第二单元 思维种类
(一)根据思维形态划分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玩乐高)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画家作画)
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本质特征:以词为中介反应现实 ,动物和人类区分
(二)按照探索答案方面的不同划分
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思维
(三)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
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01概念的形成
(一)概念的形成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人工概念是人为制造的概念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越浅 外延越广 ; 内涵越深 外延越窄 ;
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反比关系
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
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掌握)
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概念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02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问题解决: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
2.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3.定势: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
4.补充:动机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01语言与言语
1.语言
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2.言语
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02言语活动的形式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言语
独白言语
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
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言语的减缩性
速度快
03.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言语活动是大脑皮层 各个部位 共同活动的结果
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
说 ;受损时说话迟钝、费力——表达性失语症
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听 ;受损时听不懂——接受性失语症
颞上回
视觉性言语中枢
读 ;受损时看不懂——失读症
顶叶和枕叶交会处的角回
大脑皮层角回
书写性言语中枢
写 ; 受损时不能写字——失写症
额中回
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
不能写、画
失写症
第五单元 表象与想象
01表象与想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得事物的形象在大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上是可以被操作的,就像一个物体可以在手里被摆弄一样。表象的形象可以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表象的可操作性。正是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
想象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面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注:属于思维的范畴 二者区别: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 ,想象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 ,属于思维的范畴
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
02想象的种类
想象
无意想象 梦是极端例子,幻觉是异常状态下的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
幻想 与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01意识定义
意识的定义: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或者说是觉知
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 对身心系统具有 统合、管理和调节作用
冯特: 自我观察法的「内省方法」来研究意识 ;
无意识: 是相对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意识—无意识:意识状态分为不同层次和水平 ,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过程 ,一种意识状态也会转为其他状态
02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梦
(一)睡眠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脑电波的变化规律
睡眠的四个阶段
 
非快速眼动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五阶段):梦境开始出现
(二)梦
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最主要的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01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感觉器官容量有限,会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心理活动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
注意不是心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
02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新异刺激: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新颖的刺激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间接兴趣
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做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01注意的广度(注意范围)
在同在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
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
注意范围受制于 刺激特点 和任务难度 等多种因素
0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1. 注意的起伏(动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
2. 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03注意的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至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
04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的条件
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
两种活动不在同一感觉通道,不能同一种心理操作完成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01需要与动机概述
第1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二)需要的种类
需要产生的角度
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
有机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密切关系!
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密切的关系 饮食、休息、求偶
动物和人都有自然需要,但 满足需要的对象与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
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 求知 成就 交往
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考点: 【动物】是没有社会需要!
满足需要的对象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
(二)动机的产生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维持机体内部平衡
内驱力(驱力)
由生理需要引起的 ,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生理性动机
诱因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情绪
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
(三)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需要(引起)动机(导向)行为(达成)目标(反馈)需要
动机不同,行为相同
动机相同,行为不同
动机与效果会有不一致
(四)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
驱力、内驱力
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包括交往动机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兴趣 爱好
兴趣
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品质
倾向性
广阔性
持久性
效能
能不能 推动 人活动的力量
爱好
当人的兴趣不只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兴趣便成为爱好
差异: 爱好 相比 兴趣 更加广泛 ;培养良好的兴趣 和爱好 是推动人努力学习 、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单选题: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有意识动机
意识到行为活动 、行动目的
无意识动机
常见于婴幼儿身上,成年人 定势作用 人们意识不到
没意识活动目的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 个体内部需要
外在动机: 外部环境影响
0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1968年提出
生理需要
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安全需要
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人要求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
缺失性需要
自我实现
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生长性需要
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较低层次 基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层次越低出现得越早
层次越低需要力量越强
缺失性需要
较低层次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生长需要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1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0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以及联系 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强调 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情绪是情感反应的过程 , 脑的活动过程 (情境性、 易变性) 情感是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社会情感(热爱、仇恨 、欣赏)
(一)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表情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表情包括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0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动机功能
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
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
信号功能
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第2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
两级性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不同的维度,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级对立的特性
变化维度
动力性
情绪和情感动力性有增力 和减力
机动性
激动和平静两极
强度
强和弱的两极
紧张度
紧张和轻松两极
第3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生物进化的角度
基本情绪
原始情绪
人和动物共有,不学而会 快乐 愤怒 悲哀 恐惧——情绪的基本形式
复合情绪
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哭笑不得
按情绪的状态划分
心境
微弱、持久、具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
激情
强烈、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一般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
应激
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按情感的状态划分
道德感
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美感
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4单元 意志
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
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
意志行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确立目的中遇到的动机冲突的形式(勒温)
双趋冲突
鱼与熊掌
双避冲突
前有狼后有虎
趋避冲突
有利有弊
多重趋避冲突
选哪条路
意志品质
自觉性(独立性)
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做决定、自觉支配行为(不屈服于别人的压力)
受暗示性与独断性
武断从事
单选题考到:自觉性相反的是??
果断性
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优柔寡断
鲁莽草率(武断)
坚韧性
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虎头蛇尾(动摇)
执拗
自制性
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能力(排除干扰和诱惑)
怯懦
任性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能力定义:
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心理条件
智力
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关系
知识是人类经验总结概括、技能是完成活动动作方式和系统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能力分类
一般能力(智力)和 特殊能力(特殊领域)
液体能力(先天禀赋) 和 晶体能力(社会文化因素)
液体 先↑ 后↓
认知能力(智力)、操作能力(支配肢体) 和 社交能力(从事社交的能力)
模仿能力(消防他人) 、 再造能力(遵循现成) 和创造能力(不依据现成模式)
能力发展个体差异
一般能力发展水平
正态分布
能力类型差异
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
能力发展早晚差异
“早慧” 和 “大器晚成”
影响能力发展因素
环境和教育条件决定了遗传的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遗传因素
素质是能力发展自然基础和前提,决定了能力发展的速度和可能
环境和教育因素
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能力理论
智力因素说
独立因素
桑代克
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
一般能力(G因素)和特殊能力(S因素)
智力多元理论
加德纳
智力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三维结构
内容 、操作 、产品
智力信息加工理论
智力三元论(罗伯特-斯滕伯格)
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过程;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其中元成分起着核心的作用。
智力情景亚理论
智力是指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包括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智力PASS模型(鲁利亚)
概念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定义
PASS 模型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①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②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③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活动最一般、最普遍的加工过程,三层系统间呈动态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合作保证智力活动的完成。
成功智力理论
定义
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主要包括包括: ①分析性智力:涉及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②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③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第二单元 人格
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合,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特征
独特性
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天因素相互作用
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综合性
多种成分构成有机整体 ,受内在自我意识的调控
功能性
性格决定命运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
人格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形成, 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
结构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式的心理特征 ;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第三单元 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式的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学说
希波克拉:最早提出 划分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

希波克拉
黄胆汁—胆汁质
精力旺盛 ,外向、脾气暴躁
血液—多血质
活动好动、敏捷、外向 ;注意力分散
粘液—粘液质
反应速度慢 ,内向 ;踏实
黑胆汁—抑郁质
多疑 , 行为极端内向,胆小孤僻
体型说
克雷奇米尔
血型说 — 古川竹二
激素说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平衡 + 灵活 = 活泼型 平衡 + 不灵活 = 安静型 不平衡 = 兴奋型
基本过程 兴奋和抑制 ; 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三个基本特征
特性
感受性和耐受性
反应的敏捷性
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可塑性
情绪的兴奋性
情绪表现强弱程度
指向性
如何看待?
稳定也有可塑性 , 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第四单元 性格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相应的 ,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行为方式)
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反应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结构
静态结构
态度特征
意志调节(调节行为)
情绪特征(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已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理智特征(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 ,想象的现实性 ,思维活动的精确性)
动态结构
静态结构的几个方面彼此关联、相互制约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0509268 一、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潜意识;冰山模型;本我、自我、超我模型;防御机制。 2、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荣格八维。 3、阿德勒:创造性自我;自卑动力;生活风格;社会兴趣。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 1、霍妮:神经症需要;神经症人格;神经症冲突;亲近他人、反抗他人、回避他人。 2、弗洛姆:社会变革理论。 3、沙利文:人际关系。 4、艾里克森:注重自我;生理、心理、社会相互作用影响人格;心理历史法;发展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学派 1、斯金纳:强化理论;操作行为;泛化和分化。 2、多拉德和米勒:学习四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冲突理论(接近与回避,选择)。 四、人本主义学派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 2、罗杰斯:现象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自我协调;来访者中心疗法。 3、罗洛梅:人性有善有恶:存在主义。 五、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 (1)人性观: ①不赞成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行为主义的机械论; ②认为人格不断发展,人可以主动选择人生方向; ③人受未来目标的影响,大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 (2)个人倾向:首要倾向、中心倾向、次要倾向。 (3)完备的动机理论的四条标准:动机的当前性、多元性、认知特征、具体性。 (4)机能自主:持续机能自主、统我机能自主。 2、卡特尔: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卡氏16PF(16种人格问卷);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生物社会均数的强制性原则;量化精神分析、综合治疗;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 3、艾森克:心里测量学与生理学的复合体;人格层次模型;人格维度模型(外向、内向;神经质、稳定性;精神质;超我机能);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示范疗法。 4、五因素模型:大五模型(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六、认知学派 1、凯利:建构;人即科学家;角色建构测验、固定角色疗法。 2、班杜拉:交互作用论;观察学习;自我强化;自我调适;自我效能。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动力理论

荣格—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首要特质: 占绝对优势
中心特质: 决定一个人一类行为:5~10
次要特质: 特殊场合表现
卡特尔(因素分析法)—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该理论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如下图所示。 人格特质层次结构图 (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独有的特质,通过兴趣、习惯、态度等形式体现。共同特质是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个别特质用于解释个体的个性化本质,共同特质则用于解释人格在人性或群体层面的差异。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且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如“焦虑”是害怕考试和体育比赛时双腿发抖的同一原因。在这里,“焦虑”就是一种根源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从根源特质可以区分出这两种特质。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这三种特质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位于模型最底层。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指表现在知觉和运动等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指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卡特尔于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它适用于具有阅读能力的青年人、成年人及老年人。卡特尔根据自己研究所确定的16种人格根源特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的表现,编制成16组题目。根据得分绘出人格剖面图,从而了解受测者人格。 3.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 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例如词汇、一般信息和审美问题等。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定义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8 麦独孤(英)《社会心理学导论》
1908 罗斯(美)《社会心理学》
侧重于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F·H奥尔波特,1924)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G·W·奥尔波特,1954)
侧重于社会学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艾尔乌德)
本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体情境中的个体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和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心理学之父 - 勒温:B行为=f(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内外关系,紧密相连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
社会化
自我意识
社会知觉
态度
社会动机
社会学习
人际层面
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
从众
社会助长与惰化
社会层面
风俗
时尚
国民性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三阶段
一、哲学思辨 启蒙期
1.时间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
根据哲学思辨以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内容
团结着“人性”的哲学争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4.代表人物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教育环境决定论)——德国哲学家康德 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卢梭
人性本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生物本性决定论)——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里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人性本恶
5.评价
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 形成期
1.时间及地点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欧洲
2.特点
在观察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3.重要学术思想
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学 人类学)
德国 民族心理学 冯特 《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
法国 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模仿律》
英国 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12种本能) 《社会心理学导论》
奥地利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4.评价
1908年 美国社会学学家罗斯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专著的分别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三、实证分析 确立期
1.时间
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
2.特点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评价
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社会心理学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当面对反社会的价值观时,咨询师要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 实事求是
系统性原则
不仅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伦理原则
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需要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
1.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并征得被试者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3.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0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
自然观察
参与观察
调查法
访谈法
问卷法 (最普遍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
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的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干扰小,工作量大)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的主要流派
01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精神分析论
(一)简史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二)学习的机制

联想
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狗)
强化
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 究其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
模仿
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经常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成分: 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过程
过程
注意过程
对榜样的知觉
保持过程
示范信息的储存
动作再现过程
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动机过程
从观察到行为
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1) 直接强化 (外部强化):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受到强化。 (2) 替代性强化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 自我强化 :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02社会交换论-经济学视角
霍曼斯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命题
1.成功命题
得到奖赏-重复这种行为,奖赏越多-频率越高
2.刺激命题
相同刺激-相同或相似行为
3.价值命题
行为结果有价值-重复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4.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
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愤怒情绪-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有价值,反之亦然
03符号互动论
1."符号“
语言 文字 记号 个体的动作和姿势
2.基本假设
个体对事物的行为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
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
04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概念
1.意识与潜意识
2.力必多(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本我、自我、超我)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意识与潜意识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怕蛇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观点
1.霍妮”文化因素“论
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 社会化
概述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的阶段
早期社会化
儿童及青少年期
继续社会化
成人时期
再社会化
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0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遵守社会规范
树立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03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约13-25年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
04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重要他人 起关键作用
家庭
学校
学龄阶段特点 、 地位正式性、管理严格性 社会规范 ,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
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
规范 | 比较
05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语言社会化
语言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
性别社会化
你有小弟弟,要勇敢坚强,要保护妹妹
性
生理学 男女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性别
心理学 男女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性别角色
社会学 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面的期待
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
个体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
01定义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到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02分类
角色获得方式
先赋角色
父母
成就角色
教师
角色规范化程度
规定型角色
公务员 军警
开放型角色
朋友
角色的功能
功利型角色
银行家、企业家
表现型角色
学者 教授
承担者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
演员
不自觉角色
性别角色
03角色扮演
角色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社会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04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角色互不相容、出现矛盾
角色间冲突
同一主体两个或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
角色内冲突
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角色不清
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
角色中断
退出旧角色而来不及建立新角色
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渎职下台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01自我
(一)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1.主我
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
2.客我
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
镜子里的自己
3.镜我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C·Rogers)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以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 的方式
(二)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
个体如体看待自己身体的层面
心理自我
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社会自我
是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 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的层面
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三阶段)
生理自我
8个月到3岁
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占有感 支配感 爱护感 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社会自我
3岁-13、14
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
心理自我
青春期到成年(10年)
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02身份
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地位身份是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
处境身份是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它相对来说是易变的
特点
客观性
是他人和公众认可的
主观性
身份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
多重性
一个人在社会中往往具有很多身份
稳定性
契约性
规定了身份的权利、义务
03自尊
(一)定义
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的需要
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詹姆士《心理学原理》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 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2.行为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01概念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01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经验不同,对同一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用“图式“来解释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图式
图式的作用-影响
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记忆
自我知觉
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
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同样地,能满足认知者需要和符合其动机的事情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和认知的对象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用消极的”眼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01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事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社会知觉过程称为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情景→按经验归类→明确意义→行为定向)
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模式认为,人们经常仅仅根据对象的几个( 对个体意义大、重要)特征对其形成总体印象。
0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一)首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第一印象作用机制
不熟悉的人
少见
(二)近因效应
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最新印象作用机制
熟悉
亲密
(三)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以偏概全
(四)刻板印象
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作用,会使人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0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形成总体印象
(一)加法模式
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析的总和
(二)平均模式
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三)加权平均模式
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不是简单平均,而是加权平均
(四)中心品质模式
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04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整饰 印象控制
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形成
他人
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
自己
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二)常用的印象管理的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自我隐藏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投其所好
第三单元 归因
01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02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内因:人格、品质程度等
外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机遇、他从影响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稳定性:人格特征、能力
易变性:情绪气候条件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制性原因
可控性:努力程度
变化的预测
不可控性:智力因素、工作难度
准确的预测
03控制点理论 罗特
罗特 个体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解释,将人们分为内控者和个控者
内控者
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相信未来会有所改善
外控者
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04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
海德: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海德)
特定原因 一定引起 特定结果
2.折扣原则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凯利)
特定原因 不一定引起 特定结果
3.协变原则
凯利的三维理论
一个高贵的主人,请三个高贵的客人,去特高雅的环境
特异性信息
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一致
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05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
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自我防卫策略+动机性归因偏差
对自己
自我防卫策略
成功内归因
失败外归因
对他人
动机性归因偏差
成功外归因
失败内归因
影响因素
观察位置
往往把原因归于凸显的、有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时间因素
随时间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01定义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协调个体的行为,使之走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自然动机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
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
02动机过程
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动
目标
需要满足、紧张解除
新的需要
03社会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启动行为
指向功能
社会行为指向某一定目标
维持与调节功能
04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01社会动机
亲和动机
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
(一)亲和的起源
依恋
(二)亲和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
情境压力越大,亲和动机越强
2.情绪因素
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
3.出生顺序
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
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成就动机重要性:个体发展有赖于一定的成就动机
(二)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目标的吸引力(正比例关系)
成败与风险的主机概率(倒U型曲线)
个体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正比例关系)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权力动机
概念: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两种权利动机 (温特)
积极的权利动机
竭力谋求领导职位
消极的权利动机
害怕失去权利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
社会控制的需求
控制水平越高 优势越大 有安全感 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无能的恐惧
无能 自卑感 设法补偿 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侵犯动机
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侵犯行为
含义
侵犯 攻击行为 暴力行为
有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一)侵犯行为的三因素(侵犯动机构成)
伤害行为(身体伤害、言语伤害)
侵犯动机(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
社会评价(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弗洛伊德)
费洛伊德
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
洛伦兹
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
2.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受阻后的谩骂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起可能发生
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3.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力
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
4.社会角色与群体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灰太狼)
利他动机
含义
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
行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亲社会行为
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不同,助人有回报)
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行为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
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2.社会规范论
交互性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
噪音等恶劣环境的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
时间压力
利他对象的特点
长得漂亮的女人往往对男人有吸引力,一般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
心理愉悦 看法积极 利他行为
内疚
内疚 补偿 减轻压力
出轨丈夫变好
人格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成正比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01社交情绪的定义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02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消极的情绪体验
定义: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原因:源自对评价的恐惧(非常关注负面评价,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
伴随的生理表现
出汗
脸红
心慌
个体常用的回避方式
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二)嫉妒
妒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特点
针对性
持续性
对抗性
普遍性
(三)羞耻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动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消极作用
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和怀疑
积极作用
健康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四)内疚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 想象的 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提醒我们调整人际,适应社会生活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
01态度
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内向: 心理状态→态度(桥梁)→ 向外:预测行为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
内在的心理倾向
对象性(针对性)
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
稳定性
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改变
(二)态度的成分(ABC模型)
当ABC不协调时,情感A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取向
A- 情感成分affection
核心 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B- 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al endency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C- 认知成分congnition
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 (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
(三)态度&行为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它不能完全决定行为
举例: 想要减肥/健康饮食 ; 仍然吃炸鸡和啤酒
(四)态度&价值观

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更稳定、不易改变 ; 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02态度的功能
注意:经常以多选题出现
(一)工具性功能
倾向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二)自我防御功能
(被动保护)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三)价值表现功能
(主动表现)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四)认知功能
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03态度的维度
(一)方向
态度的指向 是否 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
(二)强度
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三)深度
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四)向中度
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
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04态度的形成-凯尔曼
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 ,是以 【理智】 为基础的
(一)依从
行为上按照他人要求做,但是内心不认同
(二)认同
内部接受了某些标准
(三)内化
发自内心的接受一些观点,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第二单元 态度的转变
01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 霍夫兰德 发生在接受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
传递者
沟通信息
接收者
情境
02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 (沟通信息提供者)
传递者的威信/相似性
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传递者的立场 中立|牺牲
说服意图
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最直接原因 )
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
对于威信较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畏惧
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倒U型曲线)
信息倾向性
文化水平高→ 正反论证
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收者(态度转变的主体)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人格因素(依赖、自尊、社会赞许动机)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个体的心理倾向
人们通过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
笼统拒绝
贬损来源
歪曲信息
论点辩驳
情境
预先警告
原有态度不坚定→ 促进 ; 与重要利益相关→抵制
分心
不能获得沟通信息→削弱效果 ;减弱防御→ 促进
重复
频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 说服
03转变理论
(一)海德- 平衡理论

概念: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费力最小原则“尽可能少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P-O-X模型 P-O关系最重要
负负得正 PO肯强 否弱
(负负得正,最终以一个+ 出现就是平衡状态 ,否则就是不平衡状态)
(二)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 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消除失调动机→ 改变态度 认知失调四种原因:① 逻辑矛盾 ② 文化价值冲突 ③ 观念矛盾 ④ 新旧经验相悖
减少失调
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的一方
引起或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偏 经济视角
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个人对得失权衡和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的形成与改变) 注: 有利↑ → 趋向 ;不利↓ →回避
态度是肯定(得)因素和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01方法

量表法(测试态度的方向和强度)
态度量表
投射法
投射测验
行为反应测量法
行为反应测量
测谎仪工作原理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01沟通的定义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02沟通的结构
沟通结构要素- 多选题
障碍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信息接收者
反馈
背景
03沟通的主要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04人际沟通的分类
按组织系统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按信息流动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信息流动方向)
以信息源于接受者位置关系: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两种基本语词沟通形式: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对身份和角色把握的区别: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现实沟通 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体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
虚拟沟通 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
05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就形成 了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沟通
01目光与面部
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
目光与面部表情
身体运动与触摸
姿势与装饰
人际距离
(一)目光
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
瞳孔的变化
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 表达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 是目光
(二)面部表情
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一致 (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
02身体运动与触摸
身体运动: 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
触摸:个体在与他人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深
03姿势与妆饰
姿势: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 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装饰: “女为悦己者容”
赢得好感的态度
体态稳重,切忌乱动
干脆利落的动作
目光直视对方
干净整洁的服装和得体的发型
手势与语言相配合
04人际距离
(一)公从距离 12-25英尺(3.6~7.5)
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 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二)社交距离 4-14英尺(1.2~3.6)
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 咨询题师与来访者
(三)个人距离1.5-4英尺(0.4~1.2)
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
(四)亲密距离 0-18英寸(0~0.45)
亲人、夫妻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01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特点
个体性
弱化社会角色
直接性
情感性
人际关系基础,主要成分
阶段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03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自我开放):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尝试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四个水平:
情趣爱好
态度 (人的看法,实时政治评价)
自我概念与个人人际关系状态 (家人关系)
隐私方面(性经验)
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自我暴露(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
04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
2.交换性原则
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社会交换论 趋利避害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4.平等原则
态度上的平等大于地位上的平等
05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 FIRO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包容需要
支配需要
情感需要
舒茨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式
被动包容式
主动支配式
被动支配式
主动情感式
被动情感式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01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
亲合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窘境
喜欢
爱情
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0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距离美
2.相似与互补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互补的形式
需要
社会角色和职业
人格
3.外貌
4.才能
5.人格品质
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要人格品质是真诚
真诚受人欢迎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01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
形式
合作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基本条件
目标的一致性
共识与规范
相互依赖的合作氛围
竞争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
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
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赢一输), 也可能双赢
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竞争是有理性的)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
个体行为的目标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积极肯定依赖关系-合作(队友) 消极否定的依赖关系-竞争(竞技体育)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01定义
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从众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真实存在&想象)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意识到&意识不到)
3.从众行为是个体自愿而非强制性的(自愿)
02功能
1.社会的需要
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
2.个体适应的需要
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功能
03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 :表里如一
内心√ 行为√
2.权宜从众:最普遍,行是心非
内心? 行为√
3.反从众,心是行非
内心√ 行为 ×
04从众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避免对的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05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因素
1.群体一致性
2.群体凝聚力
3.群体规模的影响
个体人格因素
4.个体的要格因素(自我评价、独立性 依赖性)
情景明确性
5.情境的明确性
其他
6.性别 智力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01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实际在场
想像在场
隐含在场
1.结伴效应
2.观众效应
有他人在场观看,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用
- 社会干扰(社会抑制)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
02优势反应强化说 扎荣克——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 ,优势易于表现 弱势受到抑制
促进简单熟练工作
干扰非熟练的复杂工作
03社会懈怠
(社会惰化作用、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的规模增大,个人努力水平会持续下降(磨洋工)
原因
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责任意识降低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01模仿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
特点
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性
分类
有意模仿
无意模仿
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适应作用
促进群体形成
发展趋势
从无意模仿-有意模仿
从游戏模仿-生活实践
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对内部实质的模仿
塔尔德的“模仿律”

模仿是“基本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不是模仿”
下降律
几何级数率
先内后外律
选本国明星代言
02暗示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三个环节
暗示者
暗示信息
被暗示者
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来源
他人暗示
自我暗示
2.按暗示者的目的
有意暗示
无意暗示
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
直接暗示
间接暗示
4.按暗示效果
暗示
反暗示
吸烟有害健康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有明显影响
被暗示者的独立性、自信心、知识水平;被暗示者的年龄和性别
被暗示者的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
03社会感染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有其它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特点
双向性
爆发性
接受的迅速性
分类
个体间的感染
大众传媒的感染
大型开放式群体的感染
重要特征:循环反应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定义
人际吸引中最强烈的形式。 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特点
相异性(同性也能发生)
狭义爱情:专指 异性
成熟性 生理、心理 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高级性 高级情感
生理性:性爱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利他性: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
爱情vs 喜欢区别
爱情不是喜欢的特殊形式, 而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1.依恋
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
2.利他
觉得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
3.亲密
身体接触的需求(情感依赖+身体接触 = 性爱)
爱情的发展阶段(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者把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
1.取样与评估
(收益与成本) 盈余> 期望值
2.互惠
交换收益
3.承诺
关系固定、一对一频繁交往
4.制度化
契约-订婚、结婚手续
爱情的形式
lee
1.浪漫式
2.好友式
3.游戏式
4.占有式
5.实用式
6.利他式
哈特菲尔德
把爱情分为两种:伙伴爱 、激情爱
激情爱: 强烈的情感状态 、海誓山盟 、山崩地裂 伙伴爱: 深刻的卷入感 - 亲人
(罗伯特·斯腾伯格)爱情的三角理论

激情
迷恋
魅力与性吸引
亲密
喜欢
重视彼此喜欢、理解与期待
浪漫的爱
承诺
空洞之爱
开始爱一个人的决心(短期承诺)、长远经营天长地久的一种至死不渝(长期承诺) 决定发展的稳定关系
完美爱情 = 激情+亲密+ 承诺
第二单元 婚姻
01定义
男女结成夫妻关系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婚姻动机
爱情(包括性)
繁衍
经济
现代社会的婚姻动机: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
夫妻关系类型
爱情型
人格相似性
功利型
物质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责任
建设型
目标一致
惰性型
失望型
一体型
第三单元 离婚
定义: 依法解除婚姻关系 ,往往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
夫妻间心理冲突
需求不满
1)自我价值得不到承认 2)一方或双方性方面不满足 3)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 4)经济需求得不到满足 5)休闲、爱好 ;双方需求差别过大
价值观念不一致
言语沟通 x 行为方面
“自我”的远离
利益差异、各自利己
夫妻性差异
男-冲动型 女-积累型
离婚原因
定义:离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龄结婚
未婚先孕
恋爱时间段
家庭离婚史
婚前性检验
夫妻不平等
性生活不和谐
第四单元 家庭
定义: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特点
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初级社会群体,成员间互动合作 ;相比其他社会关系更为密切
家庭结构
结构要素
家庭成员数量(1x) 、代际层次 、夫妻数量
结构模式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 、夫妇无孩
主干家庭Linear Family
父母,已婚子女及第三代组成 传统
联合家庭Composite Family
由核心家庭及其较近的亲戚组成
叔叔
其他
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单亲
单身
同居
同性恋家庭
家庭功能
经济功能
性的功能
生育功能
抚养与赡养功能
教育功能
感情交流功能
休闲娱乐功能
影响家庭因素
社会环境
家庭成员素质
家庭成员人际距离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1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心理发展的内涵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
(比较心理学)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变过程上的心理发展
(名族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种族比较)
(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
个体心理发展:人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性质
整体性
1. 整理心理活动 有其独特 质的规定性 ,不等同与 各种心理现象相加 2. 各种心理发展过程: 紧密联系 ,相互制约
社会性
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种实现
活动性
主客体 相互作用结果 ,桥梁→ 活动
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两个发展加速期
婴幼儿期是第一发展加速期
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0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
年龄阶段的根源是由心理过程或是特征的变化所规定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问题
4.“关键期”问题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状况
解释 解释心理发展现象及变化的原因
预测 通过现有发展规律推测研究对象未来发展
控制 对环境变量加以严格调控,以保证研究的预期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年龄增加而发展变化,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称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0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横向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
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03研究方法新趋势
跨文化比较研究
发展相似性: 比较研究
发展差异性: 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学科、领域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法整合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心理发展的动因
高尔顿 、霍尔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普系调查法
遗传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爱遗传因素决定的
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因素的自然显现
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华生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行为主义创始人
环境决定论
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后期学者 二因素论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二因素论
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企图揭示各大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社会这习获得行为发展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
社会学习理论
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产方式
观察学习(观察-模仿)
替代性强化(奖励-惩罚)
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认同
维果茨基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前苏联
文化-历史理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心理机能分为
低级
动物与人类共有
高级
人类特有
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儿童主体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交往)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儿童掌握了语言,才能真正使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
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的差距
教学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要引导发展和促进发展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开始形成而尚未成熟时)
皮亚杰 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
先天遗传可被环境改变
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智力的本质是适应
1.图式认知结构
2.同化 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量变)
3.顺应 适应环境的需要(质变)
4.平衡 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
社会环境
平衡化
自我调节 ; 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影响认知发展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01心理发展过程
连续论
阶段论
不同于其他阶段 - 质的规定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不平衡性与心理发展联系性和阶段性统一
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联系性和阶段性统一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 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 0-2
感知运动图式
靠感知觉和动作去适应外界环境
前运算阶段2-6 7岁
泛灵论
认为毛娃娃也是具有情感
自我中心主义
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思维的不可逆性
缺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表象图示演化为运算图示
守恒性
脱自我中心性
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
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三山实验
皮亚杰的守恒实验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
新精神分析学派 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主要观点
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作用
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危机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称为 心理发展社会阶段
主张:人的一生分为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

八个阶段:以不变序列发展,每个阶段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社会危机
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特点
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
二维发展阶段说
不只是一维纵向(时间)发展 、还包括横向维度人格发展
动态过程 个人维度上成功与不成功两级间有变化的空间
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得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关系
内动力(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所具有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 (自我调节 、自我组织)
外动力
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外在环境和教育需要通过内在动力而发挥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和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
主要观点: 儿童早期发展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 1. 个体早期发展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 2. 儿童早期发展 既 迅速又显著 3. 个体发展早期对负面影响最敏感 ,早期不良教养持续终身 4. 关键期 动物心理学提出 洛伦兹“印刻印象”
窄窗口
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助难以弥补
宽窗口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 错过,学习较为困难
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儿童心理学诞生基础
诞生的研究基础: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1882 普莱尔 《儿童心理》-诞生标志
儿童心理学发展
涌现先驱者 、不同学派论述与纷争 、演变与增新
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演变
1957 美《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第二节 婴儿的心理发展(0~3)
发展2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新生儿的发展
产前期
受精卵开始,经历约280天的胎内发展
产前期三个阶段
胚种期0-2周
胚胎期3-8周
胎儿期9-38周
新生儿
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独立发挥生理技能,建立节律 维持生命机能重要时期
01-1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无条件反射
分类
I类反射:具有明显生存意义
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定向反射
II类反射:没有明显适应价值(4~6个月自行消退)
抓握反射
行走反射
游泳反射
围抱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意义
适应环境与保护自身
发展早期社会关系
是各种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01-2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感觉 、无条件发射、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
02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
新生儿的睡眠
睡眠不规律可能是异常问题的征兆
新生儿的觉醒状态
每天2-3小时
新生儿啼哭的意义
新生儿将需求信息传递给看护人的一种交流手段
影响成人行为的强有力手段,起到成人照顾他的导向作用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01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可塑性
婴儿大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
大脑的发展是 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 两者结合的产物
可修复性
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修复性
类似学习过程,一定程度上的修复
02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是评估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
手的抓握技能的发展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婴儿的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大小原则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的发展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婴儿的学习
婴儿生来就具有学习能力,这是来自先天的生物学准备
婴儿学习活动的最早表现在胎儿末期
模仿学习
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普遍性) 注:出生(2、3~20天左右)模仿 面部表情
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同一刺激反应强度减弱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
婴儿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一)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技能的发展(辨识度与追踪等)
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觉察和是视觉敏锐度
听觉技能的发展(声音辨别与视听协调)
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觉、试听协调能力
(二)婴儿知觉的发展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手眼协调
最明显
视听协调
2.模式知觉
同部分组织成整体的能力(人脸图案)
3.深度知觉
吉布森 “视觉悬崖装置”约从六个月开始具有深度知觉
02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一)婴儿的注意
婴儿注意的最早表现-注意内容选择性
先天的定向反射(将头的扭向声源)
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 : 偏好人脸
受知识经验的支配: 喜爱与原经验不匹配的新刺激
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 根据要求调整注意指向
(二)婴儿的记忆
人类个体记忆的发生时间——胎儿末期
12个月之前
主要是情绪记和动作记忆 (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是 感知动作)
12个月之后
感知活动内容内化为表像,具有一定符号表征(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导)
(三)加工整合信息能力发展
同类刺激的习惯化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8~11 问题解决历经三个阶段: 无效尝试 - 有效尝试 - 直接成功
第五单元 婴儿言语发展
01婴儿的发音
(一)婴儿发音的阶段性
简单发音阶段
单音节
连续发音阶段
多音节
学话萌芽阶段
无明确意义
(二)婴儿发音的特点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婴儿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
婴儿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第一批词出现时才能开始
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02婴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量的发展
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数量在50-60个之间
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
(二)掌握词汇的特点
婴儿的词汇是从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所涉及的词汇范围有人、食物、玩具、动物、交通工具等
婴儿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或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或部分与成人的理解重叠
03婴儿句子的发展
(一)单词句到多词句
(二)简单句到复合句
04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
手势
婴儿与成人的言语交往
婴儿对成人说的
所知道的东西、表达以及愿望
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
成人对婴儿说的
交流内容-语言教育课 ; 语言交流技能- 言语交流内容-感叹词;语用技能-简短;互动方式促进发展策略:辅以姿势/演示、问答式对话
05 语法获得
定义: 1.5 ~2.5 婴儿掌握母语基本语法关键期
不同解释
后天学习理论 (环境)
先天成熟理论(遗传)
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第六单元 婴儿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01 婴儿的气质
气质类型-托马斯、切斯
维度归纳为五种
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心境、反应强度
三种类型
容易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展缓慢型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教养的关系
出生后第一年: 稳定性 连续增长
气质稳定性中等程度稳定性(环境影响)
02 婴儿基本情绪发展
婴儿兴趣发展
先天反射阶段(百日前后): 兴趣-反射
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前后) ;兴趣-快乐
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 (一岁阶段)兴趣—认知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自发性微笑阶段
无选择社会性微笑阶段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自发性哭
应答的哭 ; 不适应的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
主动操作性的哭
分离焦虑
最初阶段
啼哭\悲伤、愤怒抗议
第二阶段:减少啼哭 、出现情感冷漠
第三阶段:寻求陌生人,适应新环境
情绪对婴儿生存发展意义
早期适应环境首要心理承担着
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驱动力(本能性、心理社会性)
社会性参照功能 ;分辨情绪,指导行为
03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
第一阶段: 无差别社会反应,喜欢所有人
第二阶段:有差别社会反应
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络 , 将妈妈作为安全基地
第四二段:互惠关系形成 ; 妈妈暂时离开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

安全性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性依恋
早期教养对依恋的重要意义
人格特征:安全性具有高自尊,信任持久
内在工作模式: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与人交往基本态度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反应性
正确婴儿发出信号意义予以反馈
情绪性
社会性刺激
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
04 婴儿自我发展
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8个月前没有自我意识,,一岁前后,显示抽主体我的认知 ;将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2岁前后 照片中认出自己 ;利用代称 “你 我 他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节 幼儿的心理发展(3~6.7)
第一单元 幼儿期的游戏
01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主导认知社会性发展
学习通过游戏活动进行
教育最佳途径
02 游戏的发展(游戏体现认知水平为依据)
机能游戏
亲子游戏 和模仿游戏
象征性游戏 (过家家)
特点
主题游戏为主
现实事物相仿
建构虚拟情景
富有创造性
重在活动过程
规则性游戏(外显)
童年期以及以后规则
03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 (独自游戏、旁观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过渡形式)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
①协同游戏 (言语沟通、情景交流)
②合作游戏 (有目的)
04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活动和情感愉悦精神寄托
认知发展社会发展重要渠道
幼儿之间社会交往园地
实现自我价值最佳载体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01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特点
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发展较迅速
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二)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基本没有记忆策略(5岁之前)
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 ,9岁)
主动、自觉运用记忆策略(10岁后)
(三)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
定义:5岁以前儿童难以运用记忆策略,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反复不断地注目于目标刺激
复述策略 不断地口头重复
特征定位策略 捕捉突出的、典型的特点
02幼儿思维的发展
特点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特点
可塑性
动态性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由近及远
由表及里
片面到比较全面
由浅入深
自我中心现象
皮亚杰 三山实验 :幼儿缺乏观点才择能力
有一定计划性和预见性
词概括和言语调节,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和过去的经验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是什么2-3岁
为什么4-5岁
幼儿概括能力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后期本质属性概括
实物概念
名词概念-功能-内外部特征
类概念
分类能力
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转导推理: 最初特殊-特殊
人喝水肚子疼,小鱼喝水肚子疼
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03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 有意想象日益丰富(意向性、目的性)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新颖性
神奇性
超越性
未来指向性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01言语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帮助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
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推动力(助推器)
幼儿期是儿童掌握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02幼儿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的增加
3-4岁1000 6岁3000 7岁4000
(3~4岁)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年龄段
高频选择题
词类范围的扩大
实词-虚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
词义的深化
词汇特点: 笼统含糊→具体→概括性
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消长
理解正确使用词汇指标:理解 、自发使用词
03句子的发展
理解句子的策略
语义策略
词序策略
非记言主策略(知识经验)
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简单到复合句
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
04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
情境语-连贯语
05语用技能的发展
语用技能是指个体根据交谈双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一系列技能,包括沟通的手势,说的技能和听的技能。
表现
早期沟通的手势
听的语用技能 (摆脱直观形象依赖)
说的语用技能
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景因素十分敏感
对同伴的反馈易于做出积极的反应
能够有效地参与谈话
第四单元 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个性的初步形成
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能力差异
性格特点表现
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生理需要相联系(愉快、愤怒)-社会性情感体验(自尊、羞愧)
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
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的影响
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认同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 相似性或一致性
认同带给儿童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 对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
儿童认同对象通常具有较高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
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3~4岁)
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3-4岁
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点
特殊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认知、言语、活动行为特点
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正常现象
第一逆反期是正常的矛盾点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
游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了解特长和优势 民主型
第四节 童年斯的心理发展(6.7~12.13)
定义:为一生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和学习能力 (如何去学习)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特点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 有目的有计划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 智力、个性、社会性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发展
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
复诵策略
组织策略
系统化策略 (体系关系)
巧妙加工策略 (联想、谐音、拆分、重组)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
本质特征: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 质变过程(过渡)
思维变化转折年龄:9-10岁 小学中年级阶段
思维形式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 (外部感性特征→内部本质)
直观形象水平
取决于事物的外表直观形象
形象抽象水平
概括取决于内部本质+外表直观形象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事物本质特征+内在联系
词语概念的发展
不能理解实验要求→ 功用性和具体形象描述→ 本质定义
推理能力的发展
演绎推理能力(三种水平)
概念直接感知→ 言语表达事实→ 直接运用演绎解决抽象问题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略微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童年期新思维结构形成
掌握守恒:概念掌握和概括能力发展不再局限于事物空间特点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特进行抽象概括
掌握守恒
6-8 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
7-9 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
8.9-10面积守恒 重量守恒
11-12 容积守恒
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恒等性
可逆推理
两维互补推理
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皮亚杰 三山实验
李文馥 “三山实验”用绒毛玩具代替
定义
4-7 具有自我中心现象,并不是认知主要成分
9岁以后正确认知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拜托自我中心影响
8岁 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
常出单选题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外表、行为、成绩、运动、社交 1.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 学的作用最重要。 2. 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3.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实验)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罗滕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 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及时满足,学会等待。 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二有显著提高。 2、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1)认知和策略 (2)榜样的作用 (3)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道德发展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情感满足内心体验
皮亚杰采用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了研究。
前道德阶段
只能接受行为的结果
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他律道德阶段
权威任务制定规范、不能改变 ; 好坏评定只能根据结果
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 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动机。
自律道德阶段
规则可以改变 ,好坏判断依据主观动机
道德判断的标准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支配。 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 对行为好换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道德行为的发展
定义:道德行为是以道德准则为指导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 分享 、合作 、帮助 、救助
攻击行为:敌视性、 伤害性、破坏性
欺负:特殊的攻击行为 直接身体、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亲社会行为的获得需具备的条件
动机
着想能力
行为能力
小学儿童欺负行为的发展特点
1. 年级升高而下降
2. 言语欺负 →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最低
3. 性别差异:男身体欺负为主、 女言语欺负为主
4. 预测适应不良
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 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2. 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 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改善人气特点的方法:直接干预、提高学习成绩、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
友谊的发展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一)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
1. 朋友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 2.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 3. 情感上的共鸣 4. 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 5. 增加快乐和兴趣
(二)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3-5岁
短期游戏 伙伴关系
6-9岁
单向帮助关系
9-12岁
双向帮助关系
12岁以后
亲密而又相对 持久的共享关系
(三)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 相互接近 2. 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 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 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 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6岁前
父母控制
6-12岁
共同控制
12岁以后
儿童控制
(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1. 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 2. 允许孩子做出决定,但同时监督并指导孩子的决定
(三)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1. 既要给儿童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又不能放任自流 2. 善于处理亲子间新矛盾和冲突 3. 不过分控制儿童,也不过分溺爱和保护 4. 在与儿童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能力
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 而上升,之后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11~16)
第一单元: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1. 身体成长加速(身高、体重) 2. 生理机能发育加速(脂肪和肌肉、脑和神经系统、体形和面部特征) 3. 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性功能成熟)
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全球性提前的倾向
心理发展矛盾性特点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初中时记忆广度:11.04,能够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十五六岁达到最高峰,十七八出现略有下降的现象。
思维的发展
少年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一)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 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二)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1. 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趋势 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 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第一次:三四岁时候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 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的变化
(一)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二)情绪变化的特点
1. 烦恼增多 n 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 n 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 n 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独特自我
独一无二 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
假象观众
制造“假象” 观众
第二逆反期 :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11~15岁)
少年逆反期的表现
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的主要对象
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也会受到情绪性的迁移。
反抗的形式
外显的反抗
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具 突发性,难以控制 事后会后悔,但易复发
内隐的反抗
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不顶撞,内心压力大,痛苦 会内化为不良心境,难以转移
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共同点
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长大感”and“成年感
不同点
第一逆反期:2~4岁,多在3岁左右 第二逆反期:10~11岁至15~16岁的青春发育期 第一逆反期: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 第二逆反期: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
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
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里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成瘾
成瘾表现
强迫性、满足感、成就感、不良反应、强化
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发展过程
精神依赖→ 躯体依赖→ 心理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的成瘾原因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自杀倾向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8~35)
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一.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达到成熟水平 二. 进入成人社会,享受社会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三. 生活空间扩大 四. 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
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
通过对知识和真理相对性的认知,并通过比较来审视不同的观点。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
既能坚持用约定俗成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问题,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的立场调整认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相对、实用性)
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
初一~初三: 掌握→迅速发展→趋于优势地位
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因素
知识 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
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思维监控
将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进行积极主动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青少年自我思维监控能力发展表现
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
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哦啊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
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第三单元: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特点
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
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二)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主要途径
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一)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自我分化与整合统一的过程
1. 自我分化是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2.通过自我接纳(积极肯定)和自我排斥(消极否定)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3. 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4. 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学者马西亚)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混乱(扩散)/角色混乱
(二)同一性症候群(小此木启吾)
1. 同一性意识过剩 2.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3. 与他人距离失调 4. 时间前景的扩散(时间意识障碍) 5. 勤奋感的丧失 6. 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三)延缓偿付期
社会给予青年人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这个缓冲的时期叫做延缓偿付期,比如大学学习期间。 在这个时期,他们要经历复杂而艰难的同一性确立和对社会生活的选择。 1. 他们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心理上的延缓) 2. 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社会性的延缓)
青年期的发展是自我发现、自我意识形成和人格再构成的时期 ,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时期
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二)青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
(三)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 个体成熟因素 2. 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 3. 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经验 4. 个体自我调节因素 5. 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早于的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柯尔伯格)
柯尔伯格:道德推理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 开放式的两难故事(海因兹投药):
海因兹偷药:海因兹的妻子病危,而他却无法支付高额的药费。在药商既不肯降价,又不答应延期付款的情况下,他为了救妻子而破门偷药。
前习俗水平阶段(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
阶段1:惩罚和服从阶段: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 阶段2:功利取向:以是否能满足个人需要作为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快乐定向阶段)
习俗阶段(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阶段3:“好孩子”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的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 阶段4:“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遵守社会规章制度
后习俗水平阶段(道德标准内化于己)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为公众的权利和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 需要的便应遵守;如果不适宜,就可以按多数人的意愿修改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个体的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 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以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个要点
道德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第六阶段的道德水准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却难以实现。
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35~60)
第一单元:中年期的更年期
中年期(35~60岁)
更年期:年龄在50岁左右 、女性早于男性 , “第二个”青春期
女性更年期(妇女性腺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
多数发生在45~55 ,一般延续8~12年 特征:第二特征退化、生殖器官萎缩、雌性激素代谢有关逐渐退化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畏缩、性功能由旺盛到衰减)
特征:性能降低 伴自主神经循环技能障碍 精神状态和情绪的变化
第二单元:对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中年转换期
莱文森: 40~60-中年期 , 40~45中年转换器 ,55~60中年高峰期
中年期是人生 特殊时期
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第三单元: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思维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
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中年期智力发展
早期中老年智力发展趋势观点
中年期智力发展-特殊智力学说
液态智力 下降 : 加工处理能力和问题剞劂的呢里
晶体智力 上升: 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第四单元: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
1.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2. 自我是第一“组织者” 3. 自我的改变是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4. 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1尊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个体服务从社会规则 2公平水平:社会、外化的规则内化为个体的规则 3自主水平: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4整合水平:不仅正视内部矛盾、冲突、还会积极解决这些矛盾
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
年龄因素、 受教育水平、认知水平发展
中年期的人格特点
中年期人格结构稳定性
人格结构构成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
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性人格基础上表现出温柔、敏感 女性人格基础上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
男女同化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模式阐述)
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初级控制(通过控制环境从而控制环境)
次级控制(通过改变自己从而适应环境)
成年期初级控制水平稳定 、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基本稳定 次级控制水平策略丰富而宽广,随着年龄增长、个体运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次级控制策略来适应环境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60~衰亡)
第一单元:老化的原因和老年心理变化观
老化的原因
以个体变化为重点的老化理论
遗传学说
行为老化学说
强调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学说
疏离学说(脱离)
适应学说 (人际交往增多减少不安感)
第二种:两种老年心理变化观
老年丧失期观点
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老年期随年龄增长而衰退 是心理发展总趋势
毕生发展观
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任何时候发生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
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
个体心理发展是多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 ,但各个系统对不同时期影响强度有明显区别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衰退是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视觉退化
视觉减退
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
听觉减退
50~60 听力减退 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
味、嗅、触觉逐渐迟钝
6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年龄趋势
70岁以后
特点
机械记忆衰退尤为明显、意义记忆相对缓慢
再认能力逐渐老化 ,再认比回忆保持要好
再认 :选择
识记和回忆“姓氏” 最难
老年人主要记忆障碍
1. 信息提取困难、 2. 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结果、 3. 较少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4. 文化因素对记忆影响显著
意义练习法、分类法 联系实际法、想象法
老年期记忆减退解释
加工速度理论
工作记忆理论
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不意味着以同一速度衰减
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多于变化)
人格特征的变化
人格变化的因素(生物学衰老、心理上老化、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一坦然面对的勇气 ·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子女关心体贴老人:经常与老人交流沟通,相互理解; 子女为人正派,有上进心,努力工作 夫妻关系和睦,互敬互爱,情感上相互依恋 ·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 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怨自艾型
第四章 人格心理学 (单选:15;多选:5;共7分)
第一节:人格概述
定义
人格是指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下, 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 行为倾向 的特征。
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典型性、差异性 2、稳定性——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 3、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意识三层次理论
意识:位于心理最表层,是指个体能够清楚的 觉知到的心理层次。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指深藏于个体内心,无 法直接触及的部分。
人格结构:三我结构
本我 -- 快乐原则
自我 -- 现实原则
超我 -- 道德原则
人格动力:心理能量
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能量就是心理能量。
等量原则:假如心理的某部分占用了过多的能量,另一部分便得不到充足的能量。 2、平衡原则:当两个心理系统的能量不等时,能量会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的系统,直到平衡为止。
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表现为通过寻求食物、水、空气等需要来实现个体和群体的生 存,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死本能是指将死亡的欲望转向其他客体而非自身的攻击性驱力,它会 使人们表现破坏、杀戮等毁灭性行为。
影响因素:童年经历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非常看重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
(一)童年经历——对人格起到长久影响 (二)父母教养方式——过度关注,过度忽视 (三)出生顺序——出生顺序影响人格。
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 关系
头生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犯罪”; 中间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更高成就; 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聪明。
人格适应
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区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自我在寻 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的超我要求之间的冲突中,会产生大量的焦虑,为了保 护自身,会发展出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应对方式,称为“防御机制”。
不同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征: 1. 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 2. 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压抑
否认
反向形成
投射
合理化
退行
转移
升华
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 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
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
代表人物:霍尼、荣格、沙利文、埃里克森
人格结构:自我
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真实自 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个体在此时此刻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
真实自我——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只要环境 适宜,真实自我就能发展维健全的人格
理想自我——完美的自我意象。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 多 不切实际的期望。
荣格的潜意识学说:
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意识的三层次中,荣格认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
面具——个体依据社会习俗和职业要求,在公共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 开人格。 阿尼玛——男性所具有的女性阴柔性格 阿尼姆斯——女性所具有的男性阳刚性格 阴影——个人潜意识中的负面特征 自性——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完整的、连续的、充满 认同感的内心状态。 只有建立了同一性,才能获得健康而完整的人格。
人格动力:
安全感的寻求
霍尼认为个体从出生就会处于不安全状态中,他们感到自己渺小又无力,必 须依赖人才能生存,这种无助、孤独和不安的恐惧感就是基本焦虑。
亲密关系寻求
沙利文认为人格是一个假想的实体,实际上人格是由人际事件组成,因为人 格的观察离不开人际情境。人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需求,如果长时间断绝他 人的联系,人格就可能出现病态和异常。
自我的寻求
自我系统是最复杂、范围最广的动力机制。它是人们为了避免焦虑、维 持人际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
自卑与心理补偿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童年都会因为生来弱小无力而产生自卑感,自卑 感是因对自己某方面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无力和无助的失望心态。 心理补偿;社会兴趣
人格发展
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
阶 段 年龄 发 展 任 务 良好的人格特征 婴儿前期 0~1.5岁 信任对怀疑 希望 婴儿后期 1.5~3岁 自主对羞耻 意志 幼儿期 3~6岁 主动对内疚 目标 童年期 6~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力 青少年期 12~18岁 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诚实 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对孤独 爱 成年中期 25~65岁 繁衍对停滞 关心 成年后期 65岁以后 完善对失望或厌恶 智慧贤明
人格适应
弗洛姆认为,自由的代价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并称之为一种无法 忍受的、孤独的状态,面对这种孤立无助,人们只有两种选择:
1.逃避自由——回归到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状态 2.实现积极的自由——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
影响因素:社会因素
第四节:特质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卡特尔、科斯塔(Costa) 和麦克雷(McCrae)
奥尔波特的三层次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 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
特质学说建立在两个假设上: 1、人格特征在时间上相对稳定。 2、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最具概括性,最典型
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
次要特质:不明显,特殊情况下显现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表面特质——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观察 根源特质——行为的内在根源,支配一个人一贯的行为 根源特
质中主要成分:
1. 能力特质——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 2. 气质特质——由遗传决定的特质,决定对情境做出反应的速度,能量等 3. 动力特质——使人趋向于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是积极成分
大五人格模型
科斯塔(Costa) 和麦克雷(McCrae)提出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神经质(Neuroticism):也称情绪稳定性。 外倾性(Extraversion):人们心理活动的强度。 开放性(Openness):对经验持开放、探索态度的程度。 得分高者是 不依习惯的、独立的思考者。 宜人性(Agreeableness):意指人际互动的特征。 得分高者,乐于 助人、可信赖、富有同情心、为人亲和。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涉及控制自己、自律。
A、B型人格
典型的A型人格有克服困难的强烈动机,喜欢竞争、权力,也享受 奖赏的愉悦。这类人易怒而且好斗,喜欢有激情和高效的行事方式。相 反,B型人格者比较放松,做事不慌不忙,不喜欢竞争。
A型人格特质的三个主要成分:
1、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获取成就的竞争性。 2、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时间紧迫感。 3、A型人格者对挫折情境更易产生愤怒和敌意。
人格结构:特质
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
第五节:生理学流派
代表人物:艾森克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人格有三个维度:
内外倾(E): 内倾外倾 神经质(N) :情绪的稳定性 精神质(P) :高,自我中心的、冷酷的、不关心他人的等 低,温柔善良
(一)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抑制型儿童,自我控制良好、温和有礼,能良好行为控制能力的儿童。 非抑制儿童,进入新环境会很快探索新事物,很快开始说话。 抑制型儿童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焦虑,心理学家称为新异焦虑,是一种 在新环境中表现不自在,退缩的反应模式。
第六节:人本主义流派
代表人物:马斯洛
人格结构:自我
人格动力:奖惩系统
马斯洛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数人,都不是自 我实现者,主要原因包括:
1. 自我实现动机过于微弱 2. 害怕尝试,固守现状 3. 文化环境强加给人的特定规范 4. 自我实现需要依赖个体的潜能
人格适应:
(一)自我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接纳自己 的优势和劣势,同化到自我结构中。
(二)自我不协调 自我概念与实际经验之间出现差距时,就会处于不协调的状态
影响因素:自我
第七节:人格认知流派
代表人物:马斯洛
个体的主观经验差异
在对客观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人们的主观经验出现差异主要体现在:
1.知觉风格——人们对相同信息进行加工时,习惯遵循个人的编好方式或习惯。 2.心理表征——个体在感知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形式。 3.解释和归因——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归因,不同人有不同方式 4.目标和预期——对事件结果的预期、生活目标及人生理想。
个人建构论
假设: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真理,一个现象是否具有意义,依赖于个体 解释该现象的方式。
人们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来自于个体相对稳定的解释世界的方式,即, 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
信息加工理论
知觉风格
分析型——整体型知觉风格 场独立——场依存性
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外部事物在 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
心理表征包括: 1. 原型是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完成判断。 2. 脚本 是指某一情境中一系列被认为适当的或合乎规定的行为。 3. 图式 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
人格结构:构建
影响因素:认知因素
第八节: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流派
个体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经验的差异。
人格结构:行为
人格动力:环境
影响因素:环境
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单选:25;多选:5;共10分)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心理活动
正常心理活动
异常心理活动
心理异常群体
心理活动并不全是异常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的学科。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 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防与康复。
变态心理学:
研究内容:基本性质、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及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研究方式:心理学
精神病学
研究内容:诊断、治疗、转归、预后、预防、康复
研究方式:医学
第二单元:变态心理学学科简史
关于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始于20世纪,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论和方式, 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
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400年 - 希波拉克底 : 体液流向大脑 - 5~ 6世纪: 心理异常,魔鬼附身(宗教) - 自然 科学: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时的两个基本命题
u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u 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 以上述两个命题为基础,弗洛伊德推演出如下的判断:
①.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必多”。 早期:营养本能和性本能 后期:生本能(包括营养本能和性本能)和死本能 ②. “力必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 展 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 ③. 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 自我和超我构成。 ④. “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 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⑤. 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自我的功能。
3.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u 固着:接受的过多或过少刺激会造成“性心理”固着,产生异常。 合理的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 件。 u 焦虑:“自我”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 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体 验着焦虑。 u 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不克制,我们 会体验到痛苦,冲不破防御,冲突就会藏在潜意识,通过异常行为变相表达。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 的冲突造成的,神经衰弱和癔病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神经衰弱——兴奋过程的优势,抑制过程的薄弱。 癔病——抑制过程的优势,兴奋过程的薄弱。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认为心理异常是“ 潜 能” 趋于完善的特征受阻或“ 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也就是 “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理活动有正常和异常之分,正常的心理活动的功能如下: 1、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生物层面) 2、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个体层面) 3、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 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社会层面)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对于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有“四个标准”和“三个原则”需要掌握。
一、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提出“四个标准”
① 医学标准 ② 统计学标准 ③ 内省经验标准 ④ 社会适应标准 口诀:一统内社
1)医学标准:在这种标准下,精神障碍是 躯体疾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 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 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障碍; 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 产生的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2)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 特征,在统计学上服从正态分布。这样,一个 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可根据其偏离平均值 的程度来决定。
(3)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内省经验,病人自己觉得有精神或者是情绪问题。 观察者的内省经验,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 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
(4)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 行事;异常心理的个体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
二、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提出“三个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 观环境保持一致。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所谓“自知力” 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 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 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如果在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人格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 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
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对心理异常患者的辅助性心理咨询需要满足三项条件:
一是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才能进行。 二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 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 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2. 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常 有感觉减退。
3. 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 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二)知觉障碍
1.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固定倾向的、对客观事物歪 曲 的知觉。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 觉常带有恐怖性质。(有东西,但是看错了)
2. 幻觉:幻觉的特点是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 事物引起,并且对此坚信不疑。(无中生有)
(1)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 幻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
①幻听: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是指患者声称自己听见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声音等。 - 言语性幻听:多见于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器质症、评论性幻听 和争论性幻听 - 非言语性幻听(较少) ③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称作原始性幻觉)、③幻嗅、④幻味、⑤幻触都是指患者声称自己看到、闻到、尝到、皮肤感觉到某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刺激。 ⑥内脏性幻觉:指患者的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内脏性 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与内感性不适作区分)
内感性不适
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
感觉障碍
内脏性幻觉
性质明确,部位具体
知觉障碍
(2)按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
①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清晰、生动,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②假性幻觉:患者的幻觉不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模糊、不生动,与客观事物不一样,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
(3)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
①功能性幻觉,是在某个感觉器官活动的同时出现的幻觉,与正常知觉有一定联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 ②思维鸣响(思维回响),是患者认为自己能够听到自己思考的内容,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而不是思维障碍。 ③心因性幻觉,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的因素密切相关。(仅见与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癔症)
(三)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主要有3种,分别是“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和“窥镜症”。
1“视物变形症”是指患者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属性的时候产生了变形,和正常人感知到的不一样,分为视物显大症和视物显小症。
2“非真实感”指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 是油 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3 体像障碍“窥镜症”:患者认为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 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
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常见思维形式障碍有13种。其中,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破裂性思 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需要掌握。
(1)思维奔逸--思维速度过快,是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 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 汇丰富,诙谐幽默 常见与躁狂状态或情感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思维迟缓--思维速度过慢,是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思维奔逸相反, 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语量少、语速慢。 常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精神障碍抑制发作
(3)思维贫乏--使用概念过少。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回答 得非常简单,语速不慢。是思维形式障碍
(4) 思维松弛:也叫思维散漫,(指思维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 常见于精神分裂早期
(5)破裂性思维 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是主题之间、语句之间、词句之间缺乏 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状况下,单独语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 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称为语词杂拌。
意识清楚
语词杂拌
意识障碍
思维不连贯
(6)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下的语词杂拌 常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 短 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 的 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 自 己的,而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为思维插入。若患者在思考 的 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力量掠夺走了,称为思维被夺。
(9)思维云集,又称 强制性思维 , 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 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患者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病理性赘述--使用概念过多。患者不能简洁明了的交谈,夹杂很多不 必要细节,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患者能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 示 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
(12)语词新作:患者会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 有时把几个无关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的词,以代表某种新的概念 或某 种新的含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患 者 的 推 理 过 程 十 分 荒 谣 , 既 无 前 提 , 又 缺 乏 逻 辑 根 据 , 尽 管 如 此 , 患 者 却 坚 持己见,不可说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有3种:妄想、强迫观念和超价观念。
(1)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10类: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 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 心被揭露感。
妄想: 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妄想特点 1、毫无根据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不符合实际结论 2、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 ,不能纠正结论 3、自身参考
①关系妄想——把现实中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认为与本人有关系。 ②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某人对自己进行跟踪、监视等谋财害命活动。 ③ 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 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④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 的支配、控制和操纵,不能自主 ⑤ 夸大妄想——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 ⑥ 自罪妄想又称罪恶妄想——患者会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 行,甚至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以赎 其罪。 ⑦ 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 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 的信念。 ⑧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跟踪监视。 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 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 ⑩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 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
妄想种类(妄想内容不同划分)
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
(2) 按照妄想的起源与其他精神症状关系,可以将妄想分为两类: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指突然发生的,没有任何前因后果的妄想。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突发性妄想(最常见)、妄想知觉、妄想心境。
突发性妄想:是原发性妄想中最常见的,是一种突然产生,找不到原因的妄想。 妄想知觉是指,在现实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妄想。
妄想心境:的患者只是有不好的预感,并说不清楚周围环境具体发生了什么不 利的变化,而被害妄想的患者能够明确的说出可能被害的证据。妄想心境如果未 能得到及时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绪等异常为基础产生的妄想
2.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 中。(明知不必,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很苦恼)。 主要表现形式: 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 性对立观念。
3. . 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一般以某种事实为基础,由于强烈情绪存在,患者对事实做出超出平常的评价,并坚信这种观念不能自拔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
一切的心理活动都需要注意的支持,都是以注意为基础的,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 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 义,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1、注意减弱:指患者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 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 2、注意狭窄:指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可见于激情状态
(二)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主要有5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1. 记忆增强:一种病理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 回忆起来。
2. 记忆减退: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可以表现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3. 遗忘:分为病理性遗忘和心因性遗忘,病理性遗忘包括顺行性和逆行性两种。
1、顺行性遗忘: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 2、逆行性遗忘: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3、心因性遗忘症:心理因素引起的,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 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可见于癔症。
4. 错构: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 上 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
5. 虚构:虚构是指患者虚拟建构的记忆,会把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说 成发生过。
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是指患者同时出现多 种记忆障碍,比如记忆减退、错构、虚构、定向力障碍等。
(三)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主要有2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1.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或围生期或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 响, 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
2.痴呆:一种综合征(症候群)是指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损害,常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大多数痴呆是脑器质性的,但是也有一些痴呆患者的大脑并没有任何损害,是由心理应激引起的,称为假性痴呆。
自知力障碍
1.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评判能力。
2.神经症:有自知力,可以主动就医;
精神障碍患者:无自知力,不会主动就医。
3.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 及疗效 的重要指征之一。
自知力完整
自知力丧失
第二单元:情绪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
(一)情绪高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正性情感显著增强,过分愉快,喜笑颜开, 睡眠减少,爱管闲事,自我评价过高;易激惹,情绪易波动。
(二)情绪低落: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负性情感显著增强,愉快感 缺失,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有时长吁短叹。
(三)焦虑: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 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害怕,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 解劝也不能消除。
(四)恐怖:患者遇到特定的境遇或某一特定事物,随即产生一种与处境不符的紧 张、害怕的心情,明知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摆脱。
关于焦虑
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
1.客体性焦虑(恐惧):①原发的客体性焦虑;②继发的客体性焦虑,这不是客体 的 出现或再现所引起,而是它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 2.神经性焦虑:神经性焦虑是意识不到的焦虑,是阻抑于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 焦 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 3.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的患者认为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焦虑症状包括三个方面:
1. 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 2. 精神运动性不安。 3. 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
(一)情绪迟钝: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 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不仅指正常情绪反应量的减少,更具特征性的是患者的 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绪逐渐受损。
(二)情绪淡漠: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 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三)情绪倒错:患者的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
(一)情绪脆弱: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 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
(二)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三)强制性哭笑: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 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无任何内心体验。
(四)欣快: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高涨”,其患者经常面带单调 并且刻板的笑容,给人以呆傻的感觉
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
一. 意志增强:指患者意志活动的病理性增多,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二. 意志缺乏: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 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
三. 意志减退:意志活动的减少。
抑郁状态
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
四. 精神运动性兴奋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绪活动 和 环境协调一致。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行为增多与思维及情 绪 不相协调。
五. 精神运动性抑制
① 木僵 ② 违 拗 : 主 动 性 违 拗 ( 做 出 与 要 求 完 全 相 反 的 动 作 ); 被 动 性 违 拗( 不 做出任何反应) ③ 蜡样 屈曲 ④ 缄默:缄默不语,不回答问题,有时用手势或点头、摇头、写字与人交流。 ⑤ 被动性服从 ⑥ 刻板动作: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 ⑦ 模仿动作 ⑧ 意向倒错:一般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其行为无法为他人所理解。 ⑨ 作态 ⑩ 强迫动作:会作出违反本人意愿且反复出现的动作。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临床症状为精神病性的,心理咨询是要特别注意鉴别,及时转诊
一.精神分裂症: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 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
u 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 u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 u 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二.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的妄 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
u 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 u 个别伴有幻觉 u 病前人格特征: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 u 病程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察觉 u 有时人格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组起病急骤,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 短暂性精神障碍,多数病人能缓解或基本缓解。
u 两周内急性起病 u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u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u 在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
第二单元:心境障碍
各类心境障碍的特点:
一、躁狂发作: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抑郁发作: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三、双相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 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第三单元: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 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 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1、意识的心理冲突 2、精神痛苦 3、持久性 4、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 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 2、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的变形有两个特点:
1、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 2、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主要有3个方面: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
3分,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4-5分可疑病例 ≥6 分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对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3个月的状况才行。
第四单元:应激相关障碍
一. 急性应激障碍
患者在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 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主要表现: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 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 神运动性抑制。
二.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患者在遭受强烈的 或灾难性精神创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1、病程呈波动性,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多数可恢复, 少数可转为慢性,超过数年,最后转变为持久人格改变。 2、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闯入性重现(闪回)。 3、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4、麻木感和情绪迟钝后,继发快感缺失、回避等行为。 5、常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失眠。 6、伴随焦虑和抑郁,可有自杀观念。
三. 适应障碍:
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 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
主要表现:1、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2、抑郁心境、焦虑、烦恼,或这些情绪的混合。 3、无力应付的感觉,无从计划或难以维持现状。 4、一定程度的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受损。 5、可伴随品行障碍,尤其是青少年。
第五单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 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 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人格障碍的作用有限。
1. 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固执己见为特点。
2.分裂样人格障碍:以奇特表现,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4. 冲动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绪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
5.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 人注意为特点。
6. 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7.焦虑性人格障碍: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习惯性夸大日 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
8.依赖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常常感到自己无助、无 能和缺乏精力。
第六单元: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1.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
3.性功能障碍
第七单元: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 (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癔症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如下三类: 1.分离性障碍: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 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等。 2.转换性障碍: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 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
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的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许又新提出可以用三类标准衡量心理健康。
1.体验标准: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 2.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 3.发展标准: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和分析。 口诀:体操发展
郭念锋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指对于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3.周期节律性:指人的心理活动也有自己内在的规律。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第二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与内涵
概念的区分
1.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心 理活动。心理正常按照正常的程度又区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理论上, 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2. 心理不正常:就是“心理异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1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 的 正常功能; 2从动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 外 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 衡 过程。 3健康心理的内涵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 理活 动。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心理不健康状态可包含三个类型: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 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概述
用途
(一)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用途
1、使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相区分 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4、咨询方案的制定 5、疗效评估 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7、职业培训 8、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效度
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的条件
成因 由于现实刺激而产生内心冲突(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持续时间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短暂失去理智控制,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较重程度的影响
有无泛化 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 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出现“泛化”
神经症
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 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 2、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的变形有两个特点
1、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 2、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主要有3个方面: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
3分,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4-5分可疑病例 ≥6 分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对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3个月的状况才行。
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一单元:概述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第一,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二,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第三,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第四,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第二单元: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第八节: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的定义
♥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 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 ♥ 压力反应包括主体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假如一个事件发生了,但主体对其漠视,毫不关心,或已经意识到刺激 的存在,但认为不值得认真对待,这时,压力就无从谈起。
压力源的种类
按照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以分为三类:
① 生物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躯体创伤或疾 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② 精神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等 ③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 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战争等 • 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社会交往不良
压力源的测评
1.社会再适应量表 测量重大生活事件;得分高者,较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 和精神障碍等;
2.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 生 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
3.知觉压力的测评 知觉压力是个体意识到现实生活提出的并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
压力的内省体验
勒温和米勒将人的内心冲突分为四类:
1.双趋冲突:两件有强烈吸引力,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 2.趋避冲突: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 3.双避冲突: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 4.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
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种类
按照强度,压力可以分为三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某一时间段内,经历某一件事情并努力去适应它,其强 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可有积极作用) 2.叠加性压力:极为严重和难以应付的压力,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分为同时性 叠加压力 (四面楚歌);继时性叠加压力 (祸不单行) 3.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空难、遭受攻击等;破坏性压力的可 能的后果:战争疲劳症、创伤性应激障碍、灾难症候群等
经历了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个体的心理反应称为“灾难征候群”,共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惊吓期:可以理解为“失魂落魄”。 二是恢复期:受害者才从惊吓中慢慢回过神来,开始出现焦虑、紧张等反应,期间受 害者会有诉苦的表现,逢人便会诉说自己的遭遇。 三是康复期: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慢慢从创伤中恢复,心理重新达到平衡,恢复 健康。
压力的适应
塞利对压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将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呼吸、心跳加速、 汗 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2搏斗阶段:生理、生化指标表面上恢复;个体内在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 量 消耗;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强烈情 绪反应。 3衰竭阶段:此阶段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疾病 和 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在适应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
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曾经有两种解释:
1、体质、压力论 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在压力的作用下,脆弱的器官、系统更容易产生疾病。
2、器官敏感论 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1.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客观上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压力源。 只有被个体觉察、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 (漠不关心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2.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 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 中介系统包括: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调节系统(最主要的是免疫系统)。 两种功能: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弱。
(1)认知系统的作用
①认知评估作用。正确评估压力源、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压力的强度相对降低 ♥ 认知的结果有两种可能,即事件是否被判定为压力源。♥ 对事件严重性的评估。 ♥ 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②调节控制作用。当事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即是否能够自主地控制或调 解压力的出现与发展,是否能够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 行为的自我控制 ♥ 认知的控制 ♥ 环境的控
③人格特征的影响。面对压力时,如何对待、理解和处理事件,都会受到人格特征的 影响。 ♥ 外控型人格 ♥ 内控型人格
内控型人格者,在遭遇到压力事件之后,很少抱怨,所以体验到的压力强度就比外控 型人格者低。
(2)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 物质上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增加应对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 * 给当事人精神支持,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3)生物调节系统的作用。
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 统。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3. 临床相阶段
临床症状又有及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两类。
1及时型的症状: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 床 症状
2滞后型的症状: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 质和 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类似事件出现 时, 积存的模糊观念被激活并赋予新的意义。
第六章 心理咨询概论 (单选:15;多选:5;共7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学的简史与现状
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学术背景(可能性、内部关键因素)
高尔顿(1882):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 自由联 想“方法建立 卡特尔(1890):《心理测验与测量》发表 韦特默(1896):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比内-西蒙(1904):智力量表 大卫 (1907):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 帕森斯(1908):职业指导运动
(二)社会需求背景(物质决定意识、外在因素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威尔森(明尼苏达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有关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 究成为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1954年,由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 询的专业杂志。 1955年,APA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 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001 年 8 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 业化工作,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 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 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内容,包括:
1.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 2.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没有处方权。 3.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只能是解决心理问题或者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者躯体症状。
心理咨询的操作定义
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 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廉森: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A,向在心 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A是咨询师,B 是求助者。
陈仲庚: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该做 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 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定义心理咨询范围包括:(1)轻度的心理 失常;(2)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是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 迷信、巫术。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整体性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绝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和人的整个 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在整体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方面出现问题,便可 “牵一发而动全身”。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相互联系的。
(三)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从服务对象来看,他只能服务于来访者。 从服务内容方面来看,只能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情绪感受、认识等方面 的问题。 2.时间上的限制 一周一次、每次50~60分钟 咨询结束,咨询关系终止 3.感情限制 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 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只能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方面,不 能有意无意涉及其他问题 4.咨询目标限制 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对咨询效果的预期,既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按实际情况做出比 较恰当的评估。
(四)历史— 逻辑— 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有无个人史原因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来访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五)中立性态度 心理咨询的中立性态度是指,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 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 中立性的态度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之中。 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对自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品格 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二)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 ☆ 对负面信息的心理“自洁”能力; ☆ 对自身冲突的心理“隔离”能力; ☆ 心理状态的相对“稳定”能力。既平衡自身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生活难题的能力. ( “进得去,出得来”:要及时转换频道,要善于保护自己。)
(三)善于容纳他人 只有善于容纳他人,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才能 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对求助者负责,面对求助者,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感到“雪上加霜”。 同时,咨询师应对求助者真诚相待,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当自 己能力有限,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时,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
(五)自知之明 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
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30年代,丁瓒——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的心 理健康问题。 1937年,参与翻译出版《青年期心理学》一书 1937年抗战爆发,使我国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工作陷于停滞。 50年代中期再起兴起: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 60年代中— 70年代初,再受摧残,销声匿迹(钟友斌等默默坚守) 80年代,重新受到重视。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一)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1.社会化水平 2.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 5.社会的认可 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出台 2001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二)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学科自身的发展 从业者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尚显不足
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
借鉴西方文化,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 完善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不断提高自身价值,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融为一体。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S.Frue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阿帕波特认为,精神分析学说大 致可以概括为5个观点,即:
分区观点 结构观点 动力学观点 发展观点 适应观点
分区观点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无意识) 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 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又把他的 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
结构观点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动力学观点
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 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 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 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性本能
营养本能
生本能
死本能
发展观点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个体 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或时期): 1.口欲期(0-1 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 自咬牙。 2. 肛欲期(1-3 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 3. 生殖器期(3-5 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 4. 潜伏期(5-12 岁),这时的儿童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 获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 5.生殖期(12 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 个成年期。
适应观点
两种基本应对方式:变相宣泄、自我保存本能 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 机制。 防御机制:否认、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钟友彬提出“中国的精神分析”——“认识—领悟疗法”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当属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桑代克的理论观点
使用观察记录老鼠走迷宫的方法,提出了“尝试-错误”定律
华生的理论观点
刺激-反应模式 R=f(S) 不考虑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中间过程。 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 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主张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 观内省,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 代之以行为。
托尔曼的理论观点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即刺 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变量。 公式如下:B=f(S、P、H、T、A) B为行为,P为生物内驱力,S为环境刺激,H 为遗传,T为训练方式,A为年龄。
斯金纳的理论观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R=f(S、A) A是控制变量, 也叫第三变量。 人的行为大都决定于先前行为的后果,而先前 行为的后果起到激励的作用,这就是强化的作 用,后果不同,强化的性质也不同。
班杜拉的理论观点
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学习理论” 三个重要概念: “替代学习” 或“观察学习”。人们能够操纵符号,思考 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可能的结果,而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 “自我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评价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提 供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或批判),而不必依靠外部强化; 行为自控,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 左右。
行为治疗的7个步骤
沃尔普定义行为治疗: 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 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目标是不良行为本身(外显),并不拒绝承认内在 认知和情感活动。(内隐)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如下7个步骤:
1.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 2.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3.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5.监测干预计划的实施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7.检验阶段。如有靶行为复发,可给予辅助性处理。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
1、系统脱敏
2、模仿学习
3、自我管理技术
4、角色扮演
5、自信心训练
6、厌恶疗法
7、强化法
8、行为-认知疗法
行为治疗的6个特点
1.注重形成靶行为的现实的原因、而不是它的历史原因。 2.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 以是内隐的。 3.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 4.用尽量客观的、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以便使治疗过程能够被重复。 5.精心发现靶行为,并认真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 6.对于每个求助者,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 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 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 前事件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行为主义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是不可 探索的“黑箱”。 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是一种研究趋势。认知心理学——恰恰是“黑 箱”中信息加工过程是最重要的。 认知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与精神分析不同,注重实验等实证手段,拒绝内省, 否定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值,个人的尊 严与自由。 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 “自我及自我概念”的理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非常重要。
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人性: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
人的三种基本属性:
生物属性 精神属性 社会属性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心理咨询的对象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心理正常且健康)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 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这类咨询叫进健康咨询。 (心理正常但不健康)
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心理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
心理咨询的任务,具体内涵有如下几点: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二)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四)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五)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 (六)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应对现实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 感性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 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这是一个 人 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 悟性反应是在人的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感性和理性反应 的 形式。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发展心理咨询
如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为选择合适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突破个人弱点等。 (心理正常且健康)
健康心理咨询
因各类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并且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 (心理正常但不健康)
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时程分类
短程心理咨询(1-3周) 中程心理咨询(1-3月) 长期心理咨询(3个月以上)
按规模分类
1.个体咨询 2.团体咨询
按形式分类
1.门诊咨询 2.电话咨询 3.互联网心理咨询
第四节:常用的咨询取向和方法
第一单元:心理动力学取向
常用的咨询取向和方法
一、心理咨询在临床上整合取向的4层含义:
第一,整合身体、情感、认知、情境和行为系统,建构了一种多维度的关 系框架,这个框架可以针对每一个个案进行重新建构。 第二,各种心理咨询学派理论和技术的整合。 第三,强调个人和职业的整合。 第四,研究和实践的整合。
二、心理咨询整合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心理咨询的整合性在实践层面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和关联沟通。 第二,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 第三,心理咨询整合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方法的折衷主义和标准 化策略,这真正加快了心理咨询的科学化进程。 第四,心理咨询目的的整合。
一、概述
心理动力学一般都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 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三、主要观点
(一)心理动力学意为动态的心理。 (二)心理动力学观点假设潜意识中的动态元素影响有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三)以心理动力学观点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称为心理动力学咨询与治疗。 (四)揭露和支持技术几乎用于每种心理动力学咨询与治疗中。
四、心理动力学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目标
(一)帮助人们将潜意识的事情有意识化 (二)确定在当前情境下,揭露法和支持法哪个帮助最大。 (三)不论揭露潜意识的内容还是支持其心理活动,都要以最受益于来访者的方式进行。
五、心理动力学咨询中基本的咨询作用原理
(一)潜意识意识化
潜意识是非线性且非言语的(例如,梦) 意识是线性且言语性的(例如,有意识的思想) 词语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二)支持薄弱的自我功能
自我既有在意识中的部分,也有在潜意识的部分 自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使发展再现生机
六、主要技术和工具
(一)维持分析的结构 (二)自由联想:鼓励来访者讲述出任何浮现在大脑中内容。 (三)解释:心理咨询师指出、说明甚至是教导来访者聚焦其梦境、自由联 想、阻抗以及治疗关系背后的行为含义。 四)释梦 (五)对阻抗的分析与解释:弗洛伊德将阻抗视为一种潜意识动力,人们通 过这种潜意识动力来防御那些可能产生的令人无法忍受的焦虑和痛苦。它是 一种抵抗焦虑的防御机制,但会阻碍改变。 (六)对移情的分析与解释:在精神分析中,对移情的分析是一种核心技术。
七、对咨询师的要求
心理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中,心理咨询师 往往采取一种无特色的姿态,这种立场有时被称为“空白屏幕”。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取向
行为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传统的行为主义,关注和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 新行为主义,关注外显行为,同时关注内隐行为,包括人的想法、态度、习惯等。 认知行为主义,关注人的内隐行为为主。
学科背景
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
常用方法
系统脱敏法
又称,交互抑制法,基本原理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 同时让来访者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减弱、甚至最终切断刺激 物与焦虑的条件联系。 操作过程: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系统脱敏
构建焦虑等级表
事 件 1.考前两周想到考试时 2.前三天想到考试时 3.考试前一天晚上 4.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 5.进入考场,坐在座位的时候 6.第一遍看考试卷子时 7.监考老师站在身边时
SUD 20 30 40 50 60 70 80
模仿法
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方法,认为,人有很多复杂 的行为,必须通过观摩、示范或学习,通过模仿才能获得。 示范法包括: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等。
生活示范:参照现场示范,让来访者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示范者适当的行为。 象征性示范:记录示范者或来访者本人适当行为的电影电视或录像、图书、 游戏等让来访者观看,以减缓焦虑或巩固良好行为。 角色扮演: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扮演生活中的一个或一系列情景,用以帮 助来访者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参与示范:由咨询师为来访者示范良好行为,而后引导,鼓励来访者表达 相同的行为。 内隐示范:想象模仿,让来访者对不可观察的行为示范,可通过咨询师的描 述,让来访者想象所要模仿的行
认知—行为疗法
着眼点放在来访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
认知行为咨询(简称CBT)有两种基本假设: 1.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 2.通过改变人的信念、态度或思维,便能改变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
.基本技术
认识自动思维
列举认知扭曲
改变极端的信念和原则
检验假设
积极的自我对话
三栏笔记法
等级任务安排
日计划活动
掌握和愉快评估技术
教练技术
咨询师的功能和角色
A 指出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 B 向来访者介绍不合理信念是如何让其陷入到情绪混乱之中的 C 帮助来访者修正其想法并减少其不合理信念 D 帮助来访者发展出理性的人性观 E 教授来访者如何用理性的信念与态度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和态度。
第三单元:人本主义取向
一、概述
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指出人应承认自己的存在,摒弃研究人的问题行为,转 而关注正常人,强调人的正面价值、本质和人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二、基本假设
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他们可以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咨询师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三、咨询技术
真诚、共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受
四、对咨询师的要求
态度第一、技术其次。强调咨询师的态度、个人特质以及咨访关系的性质是治 疗过程中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第四单元:其他取向和方法
完形疗法
(一)理论要点
1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充分认 识 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 2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当前的生活与感受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 人 的许多焦虑就是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 3使人积极面对生活。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 那 些未完成情结,这通常是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 留 下的不良情绪体验。
(三)主要概念
1.人性观:“重新拥有”个人曾经否定的部分。 2.此时此刻:充分认识和感受当下 3.未完成事件: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 痛苦、焦虑、 悲伤、罪恶、遗弃等。 4.逃避: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完成事件、避免去体验未竟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 情绪所使用的工具 5.接触:我们与环境接触时,改变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6.能量:可以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
(四)咨询目标
完形疗法的基本目标在于达到察觉的状态,以及经由察觉而获得更多的选择、 及肩负更多的责任。
(五)治疗技术
空椅子技术: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此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 者坐在其中一张,扮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失败者, 而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对话。
催眠疗法
催眠的方法与治疗步骤
1.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2.引导:引导进入催眠状态 3.深化:鼓励放松而进入深层催眠状态 4.建议:给予正面指导性暗示 5.唤醒:受试者从催眠状态中清醒过来。
正面积极性暗示必须遵循的6条准则: 正面而积极的语调、简单的句子、可相信的、可衡量的、使用现在式、可报酬的 例:从现在开始,每天早上7点,我会慢跑20分钟并觉得身体健康和强壮。
催眠状态下的反应
1.外在表现:眼睛闭上而眼皮闪动,呼吸的改变(通常是呼吸变慢),皮肤泛红 或蜡样僵直皮肤,动作减少,眼睛潮湿或有眼泪,眼睛会变红,吞咽的反射动 作,潜意识的躁动,整体性的肌肉松弛,睡意或者困倦的表现,强直,身体变 暖和。
2.内在反应:活动的意愿降低,时间扭曲,声音的淡出和淡入,感觉轻松自在, 感觉漂浮,感觉自己不存在,记忆遗忘,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增强。
催眠的用途
1.心理问题及心理问题引发的情绪、行为等症状。 2.躯体化障碍。 3.心理生理障碍。 4.协助治疗某些心身疾病。 5.应激相关障碍。 6.潜能开发
注意事项
催眠疗法具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点, 也有其缺点: 一是并非任何来访者都能成功地接受催眠治疗; 二是疗效往往不甚巩固,在使用时必须注意。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