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
这是一篇关于三大文明的思维导图。该导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内容包含了渔猎文明、游牧文明以及中华文明三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文明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渔猎文明
渔猎文明很需要个人技术,特点主要是技术特长
渔猎文明的资源是猎物资源是不断获取,获取了很快消耗完的,就像耗材。主要是如何从环境当中采集到足够的生存物资问题
附带问题是物资的保存,还有个物资种类问题,这个要通过交换解决。
物资保存问题就需要香料,这个就是从香料路线发展到现在的世界体系史。
要从环境当中采集到足够多的物资,就得经常去探索不同的环境,这个发展到后面就是探险和殖民。
为什么五眼联盟的情报部门都来自英国?而英国的情报部门来自皇家地理学会?就是从探险家和殖民者那儿来的。
还有一个就是建立在采集基础上的上层建筑问题上层建筑问题主要是指人群怎么组织起来:渔猎文明当中比较典型的是雇佣兵制,要把猎人们组织起来,要靠花钱。另外就是对采集来的东西要进行展示和分类,所以从古代起,西方的权贵就会建立博物馆,这个是树立自己地位,也就是说组织别人的手段。西方现代科学的基础:一个是从渔猎→航海发展起来的现代天文学,另外一个就是从博物馆发展出来的分类学
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搞畜群管理很需要数学和自然科学能力
子主题
游牧文明主要表现在亚欧草原,阿拉伯半岛,还有非洲萨赫勒地带,对游牧文明来说,自然环境比较贫瘠,环境中生存资源的密度不够,所以牲口群至关重要。游牧文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牲口群活着,并且提高产出。
要让牲口群活着,得有可用的牧场,所以就要不断去找牧场,扩张疆土。一遇到天寒地冻,自然环境灾害什么的,就得冒着生命危险去攻击农业文明的土地,为了提高贫瘠资源条件下的产出水平,是需要一些黑科技的。
真正的科学天才主要是游牧文明的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游牧文明条件下怎么形成组织?要把牧民们组织起来,需要的是特别强大有力的象征物。所以我们看到游牧民族的特征主要是修建异常庞大的建筑,还有特别巨大的武器什么的,比方说俄罗斯人就是喜欢搞特别大个的东西。再比如说迪拜,再比如说,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城市。另外游牧民族普遍有领袖崇拜,因为不这样,牧民们就组织不起来,所以说游牧文明是象征主义的文明。搞抽象画派的也是游牧文明的人。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特点:工程能力无与伦比工程的难点是规划和人力组织
中华文明的文明算法,对资源是采取【深耕易耨】伦理态度的,即精耕细作、精细管理。
中华文明是靠天文学发展起来的,先有了天文学基础上对时间和空间的规划,然后才有了组织起来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大体处在北温带,要解决的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主要是精耕细作能够增加产出的问题,所以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是开发出了合作劳作的技术。
除了东亚稻作文明圈之外,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以不劳而获为荣、以勤劳朴素为耻;这是有比较深刻的人类行为学道理的。对于狩猎捕鱼民族来说,有收获跟你是不是天天出去没什么必然联系!西方人反强制劳动,甚至主要不是反强制,而是反劳动!
西方的契约社会,是一种固化,有了契约,无法改变,与你勤劳与否无关,在契约的有利位置就是不劳而获。中国则是一直博弈,勤劳就是积极博弈,博弈就有上升机会。所以把契约社会给无限高尚化,也是有问题的。
文明的基础问题:是人跟环境的关系问题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