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0037自考《美学·第一章绪论》考纲·考题
这是一篇关于第 一 章 绪 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美学的学科属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第 一 章 绪 论
第一节 美学的学科属性
一、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审美意识
含义
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美学思想
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美学学科
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 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美学学科确立的标志:
①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②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③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了《美学》一书,他也被后世尊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美学在中国形成一门学问的时间:20 世纪 ·途经1: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和传播,德国传教士花子安(花之安)的《大德国学校论略》《教化仪》 ·途径2:转借日本的翻译,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文翻译的《维氏美学》。
二、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的学科属性
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1)美学最初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各种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影响,从而使其学科属性变得复杂化了。 (2)从美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着眼,我们认为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美学学科的综合性
美学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相互的渗透、影响和综合。
(1)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必然包含着哲学的品格。(哲学) (2)美学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并且不断从各种艺术之中汲取营养。(艺术) (3)美学不断受到科学发展的推动和科学方法的启迪。(自然科学)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差异
①研究对象不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审美活动) 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呈现为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 人文学科则更多关注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信念、价值等; ②研究方式、方法不同。 (美学研究要求主体亲自体验和参与,社会科学则要求排除主体的情感介入。) 社会科学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人文学科则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往往要求研究者的参与和投入。
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1)美学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而是要求研究者(主体)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遇中,去体验、感悟、揭示审美活动的来龙去脉。 (2)美学研究无法采用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多彩、幽深微妙的审美精神现象。 (3)美学与其他许多学科密切相关,所以美学研究应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众多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美和美的规律
(1)柏拉图: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2)《大希庇阿斯篇》: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
艺术
(1)黑格尔(2)《美学》
审美经验
·维特根斯坦:“词语的意义即用法”“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是个伪命题 ·杜威:实用主义,《艺术即经验》 ·托马斯·门罗:新自然主义 ·李泽厚:《美的历程》
审美心理(心理学角度)
·费希纳:《实验美学》《美学入门》 ·弗洛伊德:无意识 ·荣格:集体无意识 ·布洛:距离说 ·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
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1)蒋孔阳(2)《美学新论》: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2)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3)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即人的审美活动。
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
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2)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3)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审美活动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审美现象的主要形态
(1)艺术美(2)自然美(3)科技美(4)日常美
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
美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1)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多元的。 (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哲学方法是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1)美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2)首先,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 (3)其次,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 (4)再次,美学涉及到人的生存等本源问题。 (5)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所要进行的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都离不开哲学思考。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1)首先,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从来没有脱离哲学。 (2)其次,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需要哲学方法的参与。 (3)再次,美学涉及到人的生存等本源问题。只有靠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4)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所要进行的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都离不开哲学思考。
美学的哲不同学基础
(1)柏拉图:理念论 (2)康德:先验主体论 (3)黑格尔:绝对精神论 (4)海德格尔:现象学 (5)中国当代美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1)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批判地继承了西方传统的实践概念。 (2)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生成性,人类总体的实践造成了人向人诞生和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行程和整个人类的生活世界。 (3)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实践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3)最根本的,马克思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存在论
美学研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1)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论维度,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构成了美学的哲学基础。 (2)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3)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
自由是美学与实践存在论之间的中介
(1)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 (2)自由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 (3)人生在世一旦达到自由状态,审美情境就会应运而生。
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和美的规律。 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 ③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 ④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材料
论述
简答
名解
选择
思考题
应用
领会
识记
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不明晰的审美追求。 ②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现象的理性认识。 ③第三阶段是美学学科的建立,它是从整体上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