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这是一个关于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思维导图,包含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等。
这是一个关于七上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的思维导图,总结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 远古的传说等知识点。
这是一个关于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的思维导图,包含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等。
这是一个关于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思维导图,包含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时间
11世纪以后
14世纪中叶以后
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建立租地农场
性质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特点
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分离
雇佣经营
土地集中
面向市场
关系
契约关系
货币关系
雇佣关系
原因
人口增多,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
垦殖运动
手工工场
农副产品市场化,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为市场而生产
雇佣劳动
分工合作
生产效率高
集中生产
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认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共同点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面向市场
生产方式
自己经营,生产分散→生产资料和劳动分离,生产集中
经营方式
人身依附关系→雇佣关系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实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意义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杰出人物
但丁
《神曲》
作品特点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
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
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代表作
《蒙娜丽莎》
以现实人物为主题
人物形象神态自若
富有生命的活力
《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反映了时代风貌的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探寻新航路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背景
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地圆说的传播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新航路
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王室支持
方向向东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 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
1497年
绕过好望角,从非洲东海岸北上, 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的支持
方向向西
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支持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早期殖民掠夺
葡萄牙与西班牙殖民掠夺
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
英国的殖民扩张
政治
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经济
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三角贸易的影响
对非洲
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
对美洲
增加了劳动力,促进美洲种植园的经济的发展
对欧洲
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影响
荷,法,英殖民争霸
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速了物种和商品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