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
介绍了诗歌的发展、 如何读懂诗词、 诗歌的分类等。诗歌在人类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诗歌
诗歌的发展
诗(不合乐)
诗经(现实主义)®楚辞(浪漫主义)®汉赋(有节奏,铺排)®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代表: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
歌(合乐)
乐府:自秦以来设立的机构,收集整理民间诗歌,汉时扩建,成为体裁
中国古典诗歌
诗
古体诗
近体诗
成于隋唐,律诗(八句四联)绝句(四句五或七言)
词(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
可无题但必须有牌
有格律,字数,音韵,上景下情,有过渡
韵:字的韵脚,韵脚:押的那个字
按字数分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节数分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曲
散曲(小令,套曲),剧曲
如何读懂诗词
综合全篇(题目,注释)
1、明意思(词明古今义,诗上下表义)
看体式(例代言体)
了解诗歌特点
近体诗(起承转合)
了解诗家语
把握词性的改变
炼字 例:山光悦鸟性(使动)
用词性的改变反映手法,人物,动感,静感的变化
还原语序
炼意
将倒装转换为正常语序
补充省略
将副词,助词补充如诗句
诗歌的分类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代表(谢灵运)
田园诗代表(陶渊明)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淡清雅,语言清丽洗炼
送别惜别类
意象: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话别
情感
直接抒写离别之情
借此机会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态
对友人劝勉鼓励安慰
形式标志:别,离,送
主题:思念,勉励,坦白心志,离别后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
思乡怀远诗
思乡缘由:战乱频仍,久戍边关,山长水阔,宦游不归
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怀乡,闺中怀人(代言)
注意情感的起伏转折变化悲喜转化
表达:触景伤情,感时生情(日著思归,伤春悲秋,中秋望月,登高重阳)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
边塞诗
起源于先秦,唐达到鼎盛,代表人物:岑参,高适,王昌龄
题材:1、边地生活艰苦,战争场面,将士情绪2、边塞风光,民族风情
情感1、主战思乡(建功立业的豪情,讴歌士兵的奉献精神,批判侵略者)2、反战情绪3、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盛唐——爽朗,豪放,一往无前,积极建功立业 中晚唐——悲壮婉伤 宋——报国无门,压抑
咏史怀古诗
从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论,感慨,以此感怀身世,借古讽今,怀古论今
由古到今,由人到己,今夕对比:对盛衰无常的对比
鉴赏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慨,凭古吊今,怀古伤今,表达怀才不遇,悲叹韶华易逝,壮志难酬
咏物诗(某一物)
描写-特征,思想-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内容-对人或物的评价,彰显品格,手法-托物言志,象征(用具体事物象征抽象精神),比喻,拟人,对比,烘托(环境)
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
命题方式:刻画怎样的形象?怎样特征?分析谁的形象
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特点(思想性格,人物身份)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指出形象的意义及包含的作者感情4、注意分点
人物鉴赏方法:1、联系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分析人物形象2、描写,分析人物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外貌,内在精神)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4、抓住人物思想的句子
常见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6、故人送别,思念故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8、爱恨情长
景物形象(景情关系)
意象:诗中作者赋予情感的物 意境:整体情景,多个意象,情感氛围
命题方式:什么景物?什么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了诗歌中所展示的图景和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借助景物抒发的情感(手法)例:本诗通过描写什么的景物,营造了什么的氛围,表达了什么的情感(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具体分析)
手法
表现手法:1、烘托(表现环境氛围)2、渲染(突出强调)
描写(表达方式):1、白描(描写简练,粗糙)2、工笔(描写具体,细致)
修辞:对比(比较突出的不同)2、衬托(凸显主次)3、比兴(说A以B说起)4、象征(具体事物背后表现抽象精神)5、借代(用典型局部特征代整体事物)6、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用典(间接抒情),对偶等
观察和描写角度:正侧,动静,虚实,远近,高低,俯仰(放在手法里答)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答题思路1、解释该字,词在诗中的含义,词性,用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解释诗句(讲情境)3、点出该字或词的具体作用,效果(具体分析)
炼字角度:修辞,形象,主题,意境,比较,意蕴
答题答结构和主旨上的作用:刻画了意象怎样的特征,烘托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突出什么艺术手法
诗歌语言鉴赏——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平淡,工丽,绚丽,直率,委婉,清新,明快,自然,清幽,雄奇,豪放,悲慨,凝练,沉郁顿挫
答题步骤:1、术语点名语言特色(格调,色彩,境界,风格)2、对具体诗句分析3、点明情感
诗歌语言鉴赏——表达效果
内容®特点®技巧®作用和效果
答题步骤:1、概括诗句内容2、简单分析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点3、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具体分析)
诗歌语言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
代言体,闺怨诗
描写
景物描写
写景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写景顺序:远近,高低,上下,俯仰
写景手法
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烘托:借助描绘环境氛围突出主要对象
衬托:正衬,反衬,区分主次
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虚实结合:写想象中的场景,但抒情不为虚
白描:用简洁的语言,不加细致的修饰
工笔:细致描写,用动词或形容词修饰
人物描写
答题思路:1、指出诗歌手法2、结合具体描写内容,是怎样描写的,说具体3、说明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情感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物,借景,用典
答题思路:1、抒情手法2、分析3、作用和情感
议论
修辞手法(比拟,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对偶,反问,设问,衬托,用典)
比喻:找共同点,化抽象为具体,平淡为生动,深奥为浅易
比拟:把某一物比做另一物写(不局限于人或物)
夸张:浪漫,突出醒目,烘托气氛,引发想象
对偶:整齐有序,有音乐美,画面感更强
借代:局部特征代整体,例“朱门酒肉臭”朱门指权贵之家
反问,设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互文:言简意赅,例“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
构思技巧(照应,过渡,悬念,伏笔,铺垫,抑扬,跌宕,总领,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画龙点睛)
提问角度: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表达技巧?鉴赏某联?如何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
答题方式:1、运用什么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其在诗句中如何运用3、指出运用此种手法的艺术效果4、适当可以写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