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发展思维导图。边文招教,教师编重点知识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1. 教育学的概述与发展
1.1. 教育的概述
1.1.1. 教育的概念
1.1.1.1. 一定环境之下,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1.1.1.1.1. 分为广义(社会家庭学校)狭义(学校)更狭义(德育)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1.2. 教育的构成要素
1.1.2.1.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也就是教育中介
1.1.2.2. 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矛盾
1.1.3. 教育的属性
1.1.3.1.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1.1.3.2. 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历史,继承,相对独立性,长期性,民族,生产性
1.1.4. 教育的功能
1.1.4.1. 按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1.1.4.2. 作用方向,正向和负向,好心办坏事
1.1.4.3. 按呈现方式
1.1.4.3.1. 显性和隐性,也就是计划内和计划外
1.2. 教育的历史发展
1.2.1. 教育的起源
1.2.1.1. 神话起源,朱熹,宋
1.2.1.2. 生物起源论,源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第一个正式提出,否定社会性也就是人和动物共有,利托尔诺沛西能
1.2.1.3. 心理起源,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1.2.1.4. 劳动起源,中国,苏联米丁斯基,凯诺夫
1.2.2. 教育的历史发展
1.2.2.1. 原始社会的教育
1.2.2.1.1. 1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密切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2.2.2. 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2.2.2.1. 古代中国
1.2.2.2.1.1. 学校萌芽于夏代,主要有序和校
1.2.2.2.1.2. 商代出现大学小学庠序等,大学小学之分,表明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上有了要求,划分了不同阶段
1.2.2.2.1.3. 西周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学校氛围。国学和乡学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1.2.2.2.1.4. 春秋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孔子,是教育的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
1.2.2.2.1.5.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稷下学宫是养士的一个缩影。基本上是私学,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1.2.2.2.1.6. 两汉时期,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1.2.2.2.1.7.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设置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1.2.2.2.1.8. 隋唐时期,重振儒术,儒道佛三教统一的文教政策,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1.2.2.2.1.9. 宋元明清时期,宋代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实习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亦春秋宋代书院盛行,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松阳书院,茅山书院。
1.2.2.2.1.10. 明代时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形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1.2.2.2.2. 古代印度。
1.2.2.2.2.1. 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1.2.2.2.3. 古代埃及。
1.2.2.2.3.1. 以then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
1.2.2.2.4. 古代希腊罗马。
1.2.2.2.4.1.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2.2.3.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1.2.2.4. 近代教育。
1.2.2.4.1. 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开始免费。三。教育的世俗化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1.2.2.5.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1.2.2.5.1. 一,教育的终身化,二教育的全民化,三交于的民主化。四,教育的多元化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六,教育全球化。七教育信息化八教育具有科学性。全民多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