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电影史-探索时期(1923-1927)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第二章《探索时期(1923-1927》思维导图。电影语言方面,由于欧美著名导演如格里菲斯、卓别林和刘别谦的广泛影响,中国导演也开始认识到镜头剪切和近景拍摄的重要性,做出许多探索,使中国电影的舞台剧色彩有所减弱。
这两张思维导图主要参考了北电“小灰皮”《外国电影史》(郑雅玲、胡滨)和《外国电影史纲要》(虞吉),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起到框架作用。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其历史尽管很短,但是并不平坦,也不算单薄。我们可以从这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勾勒出一条诞生于非常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一步一步回归本体、回归本性、艰难行进的轨迹。
本思维导图根据黄芳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法和句型训练》制作,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其中词法部分分为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动词九章,句法部分分为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种类、基本句型和时态四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探索时期(1923-1927)
“明星”公司
郑正秋、张石川的影片
批判遗产制度和其他封建习俗
《苦儿弱女》
《好哥哥》
《玉梨魂》
《最后之良心》
《小朋友》
描写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命运
《上海一妇人》
《盲孤女》
《二八佳人》
《挂名的夫妻》
郑正秋的编剧
人生阅历、经验丰富,对人情世故洞察透彻
尊重观众的心理
对于演员的精确的鉴别
深谙中国传统小说及戏曲的叙事方式,注意戏剧性张力的铺陈
张石川的导演
开创了中国电影导演艺术的基本形态
以戏剧观念处理电影场面,以再现戏剧化场面为导演创作的中心
构图
机位
景别
善于造就明星演员
“明星”电影学校
包天笑的编剧
鸳鸯蝴蝶派文人
《苦儿流浪记》→《小朋友》
《空谷兰》
《良心复活》
洪深的创作
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申屠氏》
爱情题材
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镜头调度
对电影剧作的发展贡献很大
《申屠氏》
第一次以“景”为单位
“长城”“神州”与“民新”
长城派
“长城”公司
问题剧
较多受到外国戏剧的影响
舞台剧风格
要求观众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
侯曜
文学研究会
主张以艺术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美化人生和调和人生
现代气息
《弃妇》
《摘星之女》
《爱神的玩偶》
《一串项链》
《伪君子》
之后加入民新
神州派
神州影片公司
汪煦昌
追求“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强调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描写情感见长
《不堪回首》
象征和对比的镜头
《花好月圆》
李萍倩
《难为了妹妹》
民新
上海民新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黎民伟
欧阳予倩
春柳社
较多受到戏剧观念的影响
《玉洁冰清》
《三年以后》
《天涯歌女》
纪录片
南国电影剧社
田汉
《到民间去》
《断笛余生》
《湖边春梦》
成功拍成影片
“大中华百合”公司和“天一”公司
“大中华百合”公司
“欧化”
西式布景
“天一”公司
邵醉翁
尊奉传统道德
中式布景
上海影戏公司
但杜宇
追求银幕造型
讲究构图与光线
史东山
《杨花恨》
画面、布景、造型设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