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年级下册数学整册知识结构
这是一篇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整册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整册教材解读,教学实施建议,2、单元教材分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整册知识结构
1、整册教材解读
“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计算的一一个重要的承上 启下的单元。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完成了表内乘、除法的 学习,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将陆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 一方面可以拓展对表内乘、除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继续学习除 法的笔算打好基础。同时,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也能进一步拓宽用除 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 “认识万以内的数”主要是认识1000以内的数。和传统教材 比较,之所以要增加这个教学单元,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比较少,增加这个循环有利于学 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经验,从而为认识更大的数铺设台阶,提供帮助; 第二,课标对四则计算的笔算要求有所降低,加、减、乘、除的计 算结果主要集中在1000以内,加强对1000 以内数的认识,有利于 增强学生对四则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第三,由于认识1000以内 数时可以借助直观操作来学习,这便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 数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 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分米和亳米’ “认识方向”和“角的初步认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九单元“数据的收 集和整理”。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我们去 植树”“了解你的好朋友”。
2、单元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的含义与方法
平均分 例1、2、3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含义 例4、5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乘法口诀求商 例1、2
解决问题
例3
表内除法(二)
用7、8、9口诀求商 例1、2
解决问题 例3
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的顺序 例1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例2
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例3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引导列综合算式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法的关系
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例1
余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例3 试商 例4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例5、、6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千”“万”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例1
数的组成、读数、写数 例2
多角度认识1000,培养数感 例3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例4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例5、6、7、8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9
近似数 例10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例11、12
可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
用估算解决问题 例13
克与千克
认识质量单位
认识克及天平 例1
认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称 例2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运动(一)
认识轴对称图形 例1
认识平移 例2
认识旋转 例3
解决问题 例4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和整理
收集数据 例1
记录数据 例2
分析数据
经历统计过程
综合与实践
小小设计师
数学广角
推理
例一: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例二: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实施建议
(一)本册重点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方面主要是除法教学,要立足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小学第一学段,对除法概念的本质理解就是“平均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等分”还是“包含”的情景,首先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和辨析,突出对除法概念本质的认识。
2、画图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借助几何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既符合学生当前年龄段认知的特点,也培养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明晰数量关系、促进问题解决。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坚持“基本口算听算练、课前口算常规练、巩固新知当场练、辨析对比及时练、易错习题常常练”,多种形式夯实学生计算基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