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礼退而省其身,
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
窒己之欲,而因以得民之所好也;
舍己之利,而因以得民之所趋也;
惕己之易,而因以得民之所忽也;
去己之蠹[dù],而因以得民之所患也;
明己之性,而因以得民之所同也;
子礼退而修其职,
平民之所恶,而因以惩己之忿也;
从民之所好,而因以窒己之欲也;
顺民之所趋,而因以舍己之利也;
警民之所忽,而因以惕己之易也;
拯民之所患,而因以去己之蠹也;
复民之所同,而因以明己之性也;
通过观照民众问题,通过治理地方,很好的看到了人性,也让自己去掉了很多不明和贪欲,这就叫为政即是为学
我何尝教尔离了博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
如问一词讼,
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
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
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
不可因自己失误烦冗,随意苟且断之;
不可因旁人谮(zen 四声)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唯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事非,这便是格物致知。”
博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反省是反省到起心动念,
还要明白起心动念他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
是故明明德,体也;亲民,用也
明德就是良知,明明德就是致得我们的良知,亲民是良知的自然发用。
止于至善就是止于良知,让心灵纯粹
吾乃今知学所以为政,
而政所以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焉
读懂自己,读懂他人,照见自己。反反复复明心净心的功夫要不断在心上练
请曰:“某过后甚悔,虽亟思改图,然不若得人预言,不犯为佳。
先生曰:“人言不如自悔真切”。
又来请:“身过可勉,心过奈何?”
先生曰:“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