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第五章水泥与水泥混凝土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必备复习资料分享,复习用、预习用,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4-22 14:26:24第五章水泥与水泥混凝土
第一节 水泥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一、水泥概述
1.常用水泥品种
(1)硅酸盐水泥
P*I型与P*II型的区别?
其中完全不掺混合材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I),掺入量不超过5%的称为I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II)。
(2)普通硅酸盐水泥P*O
掺入5%~20%的混合料材料
(3)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与PSB区别
当矿渣掺人量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为A型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A);当矿渣掺入量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70%,为B型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B)
(4)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人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和石膏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20-40粉煤灰和石膏
(6)复合硅酸盐水泥PC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两种以上活性或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入量 占20% ~50%)与适量石膏加工制得的硅酸盐水泥(代号P*C)。
掺入20%以上
2.生产工艺
原材料:石灰质原料、黏土质原料、校准材料
铁矿石之类的校准材料
煅烧温度:1450度
煅烧过程:两磨一烧
加3%的石膏:调节水泥凝结速度
3.混合料材料
活性:具有水化胶凝能力——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
非活性:无胶凝能力—石英砂、黏土
4.水泥矿物成分
硅酸二钙——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硅酸三钙——强度高
铝酸三钙——水化热大、干缩性大
铁铝酸四钙——抗侵蚀性好
二、水泥技术性质
1.物理性质
细度
细度粗细程度对水泥的影响?
细度的大小反映了水泥颗粒粗细程度或水泥的分散程度,它对水泥的水化速度、水泥的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率和强度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开始于水泥颗粒的表面,水泥颗粒越细,水泥与水发生反应时的表面积越大,水化速度就越快。所以水泥的细度越大,水化反应和凝结速度就越快,早期强度就越高,因此,水泥颗粒达到较高的细度是确保 水泥品质的基本要求。但如果过度提高水泥细度,不仅带来水泥需水量的增加,使硬化水泥的收缩变形明显加大,而且还会对水泥构造物的耐久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过细水泥不易长期存放,增加水泥粉磨成本,因此水泥细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检测方法

标准稠度
定义:规定贯入深度时,水/水泥质量
意义:是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的可比性基础
检测方法
标准维卡仪法(试杆法)—距底板6±1mm
代用维卡仪法(试锥法)一沉入深度30±1mm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开始失去塑性——不宜过短
初凝时间太短,不利于整个混凝土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
终凝时间:完全失去塑性——不宜过长
又不利于混凝土结构的形以及影响到养护周期时间的长短等
安定性
意义:表示体积不均匀变化
这些成分在水泥浆体硬化后,缓慢地与水及周围的介质发生反应,伴随生成产物体积的不断增加,由此引起水泥内部不均匀的体积变化
引起因素
游离氧化钙
能检测
游离氧化镁
因为Mgo要在加压蒸煮条件下才会使其加速熟化
三氧化硫
石膏中S03的危害则需经历更长时间的高温沸煮考验才能表现
无法检测,生产控制
检测方法
雷氏夹法(标准法)
试饼法(代用法)
沸煮,加速病害发生,有争议以雷为准
2.力学性质
材料组成
水泥:砂:水=1:3:05
试件尺寸
40mmx40mmx160mm
强度等级
硅酸盐强度等级有42.5、42. 5R、52. 5、52. 5R、62.5、62.5R六个等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有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级各划分为32.5、32.5R、42. 5、42.5R、52.5、52.5R六个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则不包括32.5等级,其余与此类水泥相同。
硅酸盐水泥6个
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4个
矿渣、火山灰和粉煤灰水泥,6个,复合硅酸盐水泥则不包括32.5等级
3.化学性质
有害成分

不溶物

烧失量
烧失量是指水泥在950^0高温下产生的质量损失。水泥煅烧不佳或受潮都会使水泥在规定温度下加热时,增加其损失的质量,表明水泥的品质受到了不良因素的影响。
氯离子
氯离子錐存接,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造成严重的锈蚀
碱含量
但碱性成分含量偏高,有可能与集料中的活性氧化硅或活性碳酸盐在水的参与下,发生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造成结构性破坏
三、通用硅酸盐谁水泥要求
凝结时间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细度

碱含量
不得超过0.6%
不合格品
当不满足化学指标(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氯离子,三氧化硫)、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指标中任一项。
第二节 水泥试验检测
一、水泥细度
1.负压筛法
45um方孔筛,4000-6000PA,称量10g,,
2.水筛法
称量50g。倒入标准筛,0.05MPa±0.02MPa ,冲洗3min
3.比表面积法
试验步骤
U型压力计
蒸水高度约三分之二,低于第二道刻度线
试样前处理
标准水泥
110°C±5℃下烘干,冷却室温,装瓶,摇散
试样
110°C±5℃下烘干,过0.9mm筛。
确定试样量
试验操作

试验结果计算
当密度、空隙率相同,但试验的温度差值大于±3℃时,

当密度、空隙率相同,且试验的温度差值不大于±3℃时,

说明与注意问题
不同水泥检测细度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采用比表面积法,而矿渣、火山灰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既可采用筛析法(大多是负压筛法),也可采用比表面积法。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
试验目的
标准维卡仪法(试杆法)
仪器

在采用调整用水量法时

代用维卡仪法(试锥法)
调整水量法

固定用水量法
水泥用量不变,仍是500g。而拌和用水量固定采用142. 5mL
说明与注意问题
采用代用法时,固定和调整用水量有冲突时,以调整为准
采用固定用水量法不适宜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的水泥
当水泥全部加人搅拌锅时,应记录下这一时刻所对应的时间,以备随后的凝结时间测 定时用
三、疑结时间
试验目的
水泥从加水时刻起,到水泥开始失去塑性和完全失去塑性产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来指导水泥拌制混凝土施工时的适宜施工周期
试验用仪器设备
湿气养护箱:可控温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试针
长针:50±1mm,初凝
短针: 30±1mm,带环形附件。终凝。
可滑动部分的总质量均为300g。
试验方法与步骤
初凝
试针下沉至底板4mm±1mm
终凝
试模大端朝上,每隔15min测定一次
沉入水泥试件表面0.5mm。环形附件的圆环没有痕迹
沉入时间30s;用"min"计
注意点
达到凝结时间时,要立即重复测定一次。两次结果一致,才可认定
避免试针位置。避开试模内壁至少10mm
四、安定性
试验目的
游离氧化钙引起对水泥体积的变化
试验仪器设备
雷氏夹
铜制,300g砝码,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17.5mm±2.5mm
试验方法和步骤
雷氏夹法(标准法)
操作过程
刀插捣3次,试件养护24h±2h
沸煮箱水始终没过试件,不可中途补水,在30min±5min内开始沸腾
恒沸180min±5min,立刻防水,打盖冷却,测量
结果处理
(C-A)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合格。否则以复检结果为准
试饼法(代用法)
试饼:直径70 ~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薄且表面光滑,养护同上,沸煮同上
恒沸后,钢尺测量没有弯曲透光时,合格
说明与注意问题
当雷氏夹法和试饼法试验结果相矛盾时?
当雷氏夹法和试饼法试验结果相矛盾时,以雷氏夹法的结果为准
五、水泥胶砂强度
试验目的
通过采用ISO法,测定水泥的实际强度,并以此确定水泥强度等级
试验方法和步骤
胶砂组成
水泥:标准砂:水=450g:1350g: 225mL
胶砂制备
低速30s+第二个30s(加砂)+高速搅拌30s0+停90s+高速60s.(共240s)
胶砂试件成型
分两层
每层振实60次
锯割动作,一次刮平
试样养护
水平(竖直)放置,20±1
水面超过试件5mm,不允许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强度试验
3根试件抗折——50±10N/S
6根断块抗压—2400±200N/S
试验结果计算
抗折强度

数据处理:
3个试件取平均值。有一个超过平均值±10%,取其余两个平均值
抗压强度

数据处理:
6个试件取平均值。如一个超过平均值±10%,剩下5个取平均值。如5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过五个结果的平均值± 10%,则该次试验结果作废
说明与注意问题
强度试验时试件的龄期确定

进行抗压试验时,破坏荷载在设备量程多少?
20% ~ 80%为宜
六、水泥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 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

试验目的
用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国家标准176已经删除此方法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本试验所用试剂应不低于分析纯
试验准备
四分法,过0.08方孔筛,剩余密封保存
试验方法和步骤
试验结果计算
公式

误差

七、水泥三氧化硫含置试验方法 (硫酸钡质量法)

试验目的
用硫酸钡质量法测定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的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本试验所用试剂应不低于分析纯
试验方法和步骤
称量0.5克,加40毫升水(分散),加10毫升1+1盐酸,煮沸,过滤,滤液稀释至250毫升,压滤纸,滴10毫升氯化钡,煮沸3分钟,常温静置12-24小时,过滤,洗涤,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高温灼烧。
试验结果计算

修约精度
试验结果以两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精确至0.01%。试验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扣除空白试验值。
八、水泥碱含量试验方法 (火焰光度法)

试验目的
火焰光度计测定水泥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l.5829g已于105 ~110^烘过2h的氯化钾(KC1,基准试剂或光谱纯)及1.8859g已于105 - 110烘过2h的氯化钠(NaCl,基准试剂或光谱纯),精确至O.OOOl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人lOOO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存于塑料瓶中。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lmg氧化钾及lmg氧化钠
火焰光度法工作曲线的绘制
吸取每毫升含lmg氧化钾及lmg氧化钠的标准溶液0mL、2. 50mL、5.00mL、10.00mL、15.00mL、20. 00mL 分别放人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
试验方法和步骤
称量0.2克+铂金皿+水+(5-7)毫升氢氟酸+(15-20)滴硫酸(1+1)。加热。 加40-50毫升水+1滴甲基红+氨水(1+1)+10毫升碳酸铵。加热微沸20-30分钟。 过滤,收集滤液,1+1盐酸 检测
试验结果计算

试验结果以两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精确至0.01%。试验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扣除空白试验值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技术性质
一、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定义
又称和易性
流动性
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坍落度试验适用于塑性混凝土
三层,25次,刮平,提桶,侧向敲击,敲击时突然倒塌?坍落度试验适用于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坍落度值大于10的混凝土拌合物
维勃稠度试验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
时间作为维勃试验的结果,以秒为单位。显然,维勃时间越长,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就越小
可塑性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不发生脆性断裂的性质
稳定性
在外力作用下,集料在水泥浆体中保持均匀分布,不会产生离析或出现泌水现象的性能
易密性
经验观察法
影响因素
(1)原材料特性
水泥细度和品种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合物的工作性相对较好; 矿渣水泥的流动性较大,但黏聚性较差; 火山灰水泥拌合物流动性小,但黏聚性较好等。 水泥细度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和离析的程度
外加剂
粗集料形状
乱石与碎石?针片状含量?
如采用卵石配制混凝土的流动性比碎石混凝土要大,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少,接近立方体的颗粒较多,且级配较好时,在同样的水泥浆数量下,混凝土拌合物可获得较大的流动性,同时黏聚性和保水性也较好
(2)单位用水量
决定了水泥浆的数量
当水灰比一定,水泥浆量增加或减少?
当固定水和水泥用量的比例,即水灰比一定时,单位用水量过小,则水泥浆数量就会偏少,此时混凝土中集料颗粒间缺少足够的黏结材料,拌合物的黏聚性较差,易发生离析和崩坍现象,而且也不易密实;但如果单位用水量过大时,虽然混凝土的流动随之增加,但黏聚性和保水性却随之变差,会产生流浆、泌水、离析现象。同时单位用水量过大还会使混凝土易产生收缩裂缝,影响到混凝土耐久性产等问题
(3)水灰比(水胶比)
定义:水/水泥质量(胶凝材料)
水灰比的大小则决定了水泥浆的稀稠程度。水灰比小,则水泥浆稠度大,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小。当水灰比过小时,在一定施工方式下有可能难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成型。相反,若水灰比过大,水泥浆稠度较小,虽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相比有一定增加,但可能引起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和保水性不良。而且当水灰比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拌合物将产生严重的泌水、离析现象。同时过大的水灰比在水泥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随着多余水分的蒸发,形成大量毛细孔洞,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决定了水泥浆的稀稠程度
(4)砂率
由水、水泥和砂组成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中起着润滑作用,通过这种润滑作用来降低粗集料之间的摩阻力,以产生所需的流动性
定义:砂/(砂+石子)
合理砂率:获得最大流动性而且保持良好黏聚性和保水性
砂率不断增加,流动度的变化?
内因 外因是气温,湿度,风力,时间等
二、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强度类型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尺寸:150x150x150mm
在标准条件下(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至28d龄期
抗弯拉强度(抗折强度)——试件尺寸:150x150x550mm(或600mm))直角棱柱小梁
该强度在道路和机场跑道中有着重要意义
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14个等级。C15 C20----C80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于标准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即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影响因素
(1水泥强度和水胶比
随二者如何变化?
(2)集料特性
碎石比卵石,强度高,流动性差
增大最大粒径
获得更好的工作性
降低界面强度
双重影响
( 3)浆集比
定义:水泥浆体积/集料体积
最佳浆集比
在水灰(胶)比相同的条件下,达到最佳浆集比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混凝土浆集比的增加而降低
(4)养护条件
潮湿环境比干燥环境好
适宜的提高养护温度有利于强度
(5)试样条件
同样的压力试验,尺寸越小的试件测得的结果就会越高,原因在于加载时上下压头对偏小试件上下面产生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尺寸小,强度高
加载快,强度高
第六节 水泥砂浆试验检测
水泥砂浆拌和及稠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砂浆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材料,稠度试验适用于稠度小于120mm的砂浆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砂浆稠度仪

试锥连同滑杆的质量应为300g±2g
试验准备
温湿度
试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不小于50%。砂浆拌和用原材料应放置试验室内至少24h。
砂粒径要求
砂应过9.5mm的方孔筛,4.75mm筛上分计筛余不超过10%,且砂料应翻拌均匀;水泥及掺合料不允许有结块,使用前应用0.9mm过筛
砂含水率要求
砂料应为干燥状态,含水率不超过0.2%
称量精度
水泥及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0.5% ;砂为±1%
试验方法和步骤
预拌,不少于30%容量,倒出
砂料、水、水泥及外掺料,不少于120S,有外加剂不少于180S,一次拌合容量30%-70%
湿布擦筒,润滑杆
一次,低于口10mm,中至边25次,四部位,5-6次
10S后立即拧紧固定螺丝
圆锥筒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
水泥砂浆分层度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砂浆分层度筒

试验方法和步骤
制备砂浆,测稠度
一次装入,四方敲
小刀磨平,开计时30
上搅1分,倒掉他
润锅
下搅2分,测稠度
试验结果计算

第六节 面层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 (2023教材删除此项)
设计要求
摊铺工作性(和易性)
弯拉强度
耐久性
经济性
水泥要求
不宜大于420kg/m3,使用掺合料时,最大胶凝材料不宜大于450kgm3
铁铝酸四钙,通常不低于16%
铝酸三钙,要求不超过9%
设计步骤
目标配合比设计
施工配合比设计
设计方法选择
正交试验法(各级公路)
经验公式法(二级及以下公路)
第五节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或设计
—、材料技术要求
1.水泥
高湿水下环境—矿渣水泥
严寒地区—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
快硬、C40以上混凝土——硅酸盐水泥
抗渗要求——普通硅酸盐、火山灰水泥
耐磨要求—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强度=1.0~1.5倍水泥强度
2.粗集料
最大粒径
即混凝土用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且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于实心混凝土板,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1.5mm
级配
连续级配水泥消耗量高
间断级配——更为密实,容易离析
有害物质
集料中活性氧化硅、活性碳酸盐
水
水泥中碱性成分
三个条件引起膨胀开裂
力学性质
岩石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或集料压碎指标来表示
3.细集料
细度模数
粗、中、细三种类型
级配
I区
粗砂
提高砂率
I I区
中砂和部分偏粗的细砂
最好
Ⅲ区
细砂和部分偏细的中砂
降低砂率,提高水泥用量
4.水
海水可以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拌制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
二、配合比设计概述
1.配合比表示方法
单位用量—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kg)表示
相对用量——以水泥的质量为1,其他材料针对水泥的相对用量
2.设计要求
(1)强度要求一配置强度>设计强度
(2)工作性要求
(3)耐久性要求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4)经济性要求
3.设计步骤
1初步配击比
2)基准配合比
3试验室配合比
4)工地配合比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
1.初步配合比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根据构件种类选择塌落度
混凝土配制强度

<C60,≥C6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以按经验或取值表
混凝土的耐久性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限制规定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步骤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2)确定水胶比

当计算求出取/B后,还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对耐久性要求的允许水灰(胶)比(见 表5-21)进行校核,必须满足规定的最大水灰(胶)比限定。
(3)确定单位用水量
塑性混凝土查表
坍落度
粗集料类型
公称最大粒径
确定用水量,表中为中砂,当分别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应分别增加或 少5~10kg。
外加剂

减水率
掺量
(4)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胶凝材料
矿物掺合料
水泥
(5)砂率确定—查表(坍落度在10~90mm)
水胶比
粗集料类型
最大粒径
表中数据是针对中砂选用的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加砂率 对于坍落度 >60mm的混凝土,应在表5-27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塌落度小于10mm,的需要通过试验确定砂率。
(6)粗集料和细集料确定
质量法

体积法

体积法工作量大,但精度高,国标采用质量法
2.基准配合比
工作性调整原则

3.试验配合比
制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制件3组
基准配合比+0.05(或0.03)
基准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0.05(或0.03)
子主题
用水量不变,增加或减少水泥用量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相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可以适当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砂率也可酌情分别增加或减少1%
强度测定和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建立水灰(胶)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强度对灰(胶)水比关系图,选定满足强度的点,转换成水灰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密度调整
修正系数

修正原则

(实测值-计算值)/计算值>2%
4.换算施工配合比

四、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P277)
第四节 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
一、拌合物工作性试验
1.坍落度试验
适用范围
通过试验,可以综合评价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坍落度仪法适用于坍落度值大于10mm,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混凝土。
拌料方式
机械拌和
相同的砂浆涮膛
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泥搅拌均匀后,加水
人工拌和
(水泥、砂搅)+石子+(一半水)+(剩余的水)
试验要点
分3层装入,每层由边缘至中间插捣25下
提坍落简,操作过程在3~7s内完成
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顶点的垂直距离
单位:1 mm
坍落扩展度
坍落度大于160mm
测出混凝土坍落扩展后最大,最小直径
直径之差小于50mm,取平均值,超出,试验无效
2.维勃稠度试验法测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1)先将盛样容器用螺母固定在振动台上,放入坍落筒,扣上漏斗。 (2)按照与坍落度试验相同的方法,分三层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填到筒中。完成后,移去漏斗,抹平混凝土表面后提起坍落筒,将透明圆盘放在混凝土上。 (3)—切就绪后,启动振动台,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仔细观察在振动过程中透明盘和混凝土之间的接触变化情况。当透明圆盘底面刚好布满水泥浆时,立即停止计时并关闭振动台。以秒表所示时间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试验结果,精确至Is
3凝土拌合物泌水试验方法
使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测定
实验室温湿度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小于50%
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
塌落度不大于90mm,用振动台振实,30±3mm,
使混凝土拌合物低于试样筒表面30mm ±3mm,并用抹刀抹平,抹平后立即称量并记录试样筒与试样的总质量m,开始计时
坍落度大于90nm,用捣棒捣实,2层,25次,边至中,30±3mm,称量,计时
盖好盖子
加水计时,60分钟内,10分钟一次。60分钟后,30分钟一次,吸前垫35毫米垫块
泌水量

泌水率

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体积密度测定
试验目的
通过新拌混凝土体积密度的测定,用于修正和确定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组成
试验仪器设备
试样筒

装料方式 已知容量筒体积
塌落度>90mm:人工插捣
5L简,两层装入,每层25下
外壁拍打5~10次,拌和物表面不出现气泡为止
坍落度≤90mm:振动台
一次性装满
混凝土低于简口,补加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出现水泥浆为止
装料方式 未知容量筒体积
校准试样筒
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
人工振捣
机械振捣
试验结果计算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测定
试验目的
通过采用贯入阻力的测定方法,明确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同境条件下的凝结时间变化规律,以此正确地控制现场施工进程。同时在使用外加剂的条件下,准确把握混凝土固化速度。
仪器
贯入阻力仪
测针
100mm2、50mm2、20mm2三种型号
贯入端25mm处刻有标记
圆形试模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为150
标准筛—4.75mm方孔筛
试验方法和步骤
4.75mm的标准筛尽快
装料一
坍落度s90mm:振动台
坍落度>90mm:人工插捣
表面低于边缘10mm
20±2,盖上玻璃
盖上玻璃板,将试件静置于温度20土2 (或与现场相同)环境中,并在以后的试验中,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20±2。除操作过程外,试筒应始终加盖
约1h后,吸管吸出表面泌水
从粗到细选择测针—判断条件:测孔周围出现微小裂缝,换针
10s ±2S,深度为25mm ±2mm,记下度数,10N,记录时间,温湿度
每个试件测试不小于6次
第一次: ≤3.5MPa
最后一次:≥28MPa
试验结果计算
单位面积贯入阻力

凝结时间取值
取平均值:3个试件
取中间值:—个试件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10%
试验无效:两个试件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10%
说明与问题分析
测针间距·
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
各测点的间距不小于15mm
只能筛出砂浆,不能直接按照砂浆配料做试验
试验环境可选择20±2,也可以选择与施工现场相同环境
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可按要求控制在20+-2:条件下,也可控制在与施工现场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且这样测得的结果与实际更为接近,更便于指导施工现场的进程控制。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 氯离子含量快速试验方法
试验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快速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试验方法和步骤
建立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曲线
活化电极2小时
配置两种浓度NACL标准溶液250毫升
清洗擦干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
测定在20+-2温度下,两种浓度2分钟的电位差
当标准液温度超出20+-2时,应对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曲线进行温度校正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步骤
4.75筛分,500克蒸馏水,2小时内
选择电极,活化1小时
过滤悬浊液
蒸馏水清洗电极
在标准曲线温度下,分别测量两份滤液的电位值
试验结果计算
每立方米水泥混凝土 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的质量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 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占 水泥质量的百分比

三、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
1.试件制作与养护
试件成型
坍落度<25mm ,一次,25mm插入式振捣棒
坍落度25~90mm ,振动台,90S
坍落度>90mm ,人工成型,2层
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试件表面与试模 表面边缘高低差<0.5mm
养护方法
拆模前(成型条件)
覆盖湿布,室温(20±5)℃、相对湿度大于50%,静置1~2d
拆模后(养护条件)
架子上10~20mm的间距,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2抗压强度试验
试件检查:蜂窝缺陷,可试验前三天用水泥浆填补修整,报告中说明
加载速度:0.5~0.8MPa/s (C30~C60的混凝土),C30以下,C60以上
计算公式
3.抗弯拉强度试验
试件检查: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等缺陷,试件废弃
加载速度:0.05~0.08MPa/s (c30~C60的混凝土)
计算公式
共同点
侧面为受压面
试件接近破坏,关闭油门
量程范围:20%~80%
结果处理
取平均值:3个试件
取中值:如有一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超过中值的15%
试验无效:两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都超过中值的15%
压力计示值换算,MPA换算为KN
抗弯拉试验特殊处理
-—个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两个平均:两个测值差值不大于较小值的15%
结果无效:两个测值差值大于较小值的15%
两个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一结果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