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思维导图,含有基础理论 中华民族历史观、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等内容,知识点详细且全面,制图不易,欢迎点赞收藏!
编辑于2024-05-23 15:57:3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基础理论
基本概念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本理念
十二个必须
四个共同
四个与共
四对关系
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
民族解放、平等、团结、融合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组成部分
民族融合(核心要义)
必要政治统一
必要人心相通
必须建设真正的共同体
大一统历史传统
奠定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逻辑
夯实政治共同体的制度与文化基础
塑造和谐相处之道与文化认同之道
奠定共同体多元一体基本格局
“两个结合”理论成果
共同体的巩固和发展,与马中时化历史进城紧密交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特进入新时代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实践,根植于中华大一统历史传统的现代转型, 是对西方传统民族国家理论的全面超越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文明的 突出特性
连续性
创新性
统一性
包容性
和平性
推进中华民族 共同体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 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经济建设推动
政治建设保障
文化建设引领
社会建设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优化
党的建设统领
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民族与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地理与文明
地理环境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复杂的地理结构同时孕 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与对外开放的包容性
催生各种经济领域共存互惠的经济结构 经济共同体的繁荣需要统一的政治制度保障
中华文明是复合型文明
中华地理能够产生多元人文,中华制度能够保证多元 人文在 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内交往交流交融
夏商时,中国从“古国”时代进入“王国”时代, 夏商周交融形成的华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雏形
国家与民族
文明是共同体形成的基础 国家是共同体形成的主脉
政治共同性
以“天下”统摄
中华文明就有突出连续性, 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
既注重大一统, 也注重因俗而治
古代中国得以周期性巩固与壮大,中华民族在 周期性 政治大一统中获得层层递进的向心力
经济共同性
建立在各族群需求互补与区域经济联动基础上
得到国家制度力量的强力推动
文化共同性
突出包容性
各地方文化充分交融混合成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 各地文化共塑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反哺各地文化 不是单向的同化,是多方的互化
文字是维系文化共同体的基本纽带
包容性决定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
稳定的共同价值观
民本品格
和平品格
包容品格
社会共同性
人口分布格局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族群界限
大分裂时期,共同性依然继续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多元与一体
一体是主线、方向,反映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等各层面的共同性和统一性
多元是要素、动力,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内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多元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 源自于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多元性对一元性有清晰追求,一体性对以兼容多元来促发自我提升有清晰认识
中华民族传承和壮大的关键在于有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主动性
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 真正能与“民族国家”对应的“民族”,只能是国家民族,即由全体国民凝聚而成的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先锋队 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先锋队与中华 民族救亡图存
主心骨
中华民族大团结
先锋队与中华 民族团结进步
重构共同体的现代国家形态
民族平等作为立国根本原则之一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先锋队与中华 民族共同体建设
复兴路上充满风险挑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必然要求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根本遵循
突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
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各民族共塑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
文明初现与中华民 族起源(史前时期)
中华民 族起源
中华文化圈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
中华大地早 期人类与文化
旧石器时代,在人类体质演化和文化演变上表现出显著连续性和统一性
早期中华文化圈 的形成与发展
条件:农业、陶质技术、人口激增、定居聚落
9000,形成一定范围文化区和区域交流
8000,连结出更大文化关联区,开始萌芽
6000,文化内涵逐渐丰富,分布范围扩大, 内部联系增强(长江中下游与华北)
不同文化要素出现空前的跨区域交流传播,大部地区文化交融 联结成一个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圈,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
早期中华文化圈是一个有中心、有主体、有层次的多元一体结构
区域文化的早期交融
黄河、长江中下游为核心的文化互动圈,具有强烈辐射力
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马家窑
中原文化为核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 分层次联系的重瓣花朵似的格局,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华夏初立
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表现为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形成阶级、王权、都邑性城市,这些文明特征是逐步出现和汇聚的,以国家为集中表现形式。
邦国林立
5800-5300,开始出现零星文明迹象,部分地区进入文明社会
5300,黄河长江流域国家文明形态开始出现(良渚文明)
4300,社会复杂程度和整合性进一步提高,陕北石岇
古国时代,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刻,形成广幅的社会网络,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趋势形成
王国初统
黄帝进行多方位改革和创新
夏王朝的建立是史前文化从诞生到“早期中华文化圈”形成,再到中华文明起源, 最后统一于广域王权国家的结果,中华文明从此进入成熟的“王国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特性 的基本形成
史前时期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初步展现
连续演化
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创造组织生活
思想创新为中华文明增添精神内涵
包容开放
内部文化互通互融
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承续传统文化
从分到合
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
政治统一是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1949--2012)
重塑现代中国
捍卫国家统一
领土
政协会议、开国大典、民主联合政府
抗美援朝
香港澳门
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大团结、民族关系
西藏
社会形态
自觉捍卫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确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有深刻的历史逻辑与群众基础)
纵横联动的各级政权组织(全面领导体制、组织体系)
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的根本保证
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得到各族人民忠心拥护、全力支持
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
深化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
民族识别(为制定实施民族平等政策提供依据)
纠正称呼、尊重习俗、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优惠政策(政治、经济、教育计划生育)
加强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主线)
云南、广西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推动民族互助( 优良传统、民族关系保障)
帮助克服生产生活困难
共同参与国家建设
改革开放后对口支援
特别行政区发展
促进民族和谐(本质)
交往扩大、联系增多、通婚比例
和谐社区
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
经济跨越式发展
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政治文化认同大凝聚
十八军进藏
艺术形式表达认同
改革开放后,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断增强
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加速
国家工程
人口迅速增长、大规模城市化进城、人口分布格局
文化共享共传迅速发展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卫生、优秀文化、基础设施
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检似的新挑战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面临挑战
国家统一
争取人心,强化认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挑战
外
霸权国家
“泛民族主义”倒灌
民族分解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
内
差异化支持政策固化民族差异
有的少数民族历史越写越远
有的人固守落后的生话方式和陈规陋习
少数民族文化“标签化”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面临挑战
不平衡不充分
民族工作还存在短板(治理观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思路
确立民族工作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基本方法
人民至上
自信自立
守正创新
问题导向
系统观念
胸怀天下
抓好重点工作
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建构科学 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坚持“两个结合”
优化学科设置
专家学者
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理论路线方针教育
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优秀传统文虎传承发展工程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以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
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理论、成就、愿景
传播方式、内容、渠道
中外学术界、民间
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共同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成就
政治上更加团结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个答案
制度基础不断夯实、制度实践不断深化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上更加共富共享
全面小康
收入水平普遍提高
对口支援,经济社会大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
科教文卫、民生保障、养老、医疗、住房、就业创业
基础设施
交通网络体系
“一带一路”
赋予西部地区新的区域发展定位和经济发展功能
文化上更加创新交融
“两个结合”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推进
新的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不断生发
文艺作品涌现
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建设制度保障不断强化
社会上更加互嵌共融
人口大流动
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日益形成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导向更加鲜明
生态文明上更加持续发展
理论不断深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减贫推动精准扶贫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向
超大规模现代化之路
强大根基和超大动能
市场、政治与社会功能、人口流动
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物质基础和本质要求
区域化支持政策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之路
鲜明特色和重要保障
人文精神和共同体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实现途径和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生态理念和智慧
和平发展之路
世界愿景和格局担当
开放包容、胸怀天下
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变局与中西治理
世界格局变迁
“地理大发现”,基督教文明、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性制度创建
法国大革命、大国协调与列强共治成为19世纪国际政治主流
20世纪前半段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
21世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增强,改变国际力量对比
中西治理体系比较
政党治理
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协商合作型,天下为公、贤能政治
西:特权阶层或利益集团代表,选举受资本、绪论操纵、引导
民主治理
中:全过程人民民主
西:票决民主,选举疲劳、低投票率
法治实践
中:依法治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追求整体化治理效果和人民的认同
西:分权制衡和司法独立,运行形式化,“长臂管辖”的制度帮凶,双重标准、司法公信力下降
社会治理
中:“家国同构”传统,平衡与集体团结,合作协同,责任伦理、多元基础上社会有机整合
西:个人至上、独立竞争,个人权利,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对立
宗教治理
中:礼乐文化、世俗秩序,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西:数千年冲突以及不同教派间的政治冲突
对外政策
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西:维护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民族和族群治理
中:多民族区域性统一到多民族全国性统一,“分”到“合” 天下大同秩序、构建多元一体格局,塑造高度同质化的现代“民族”观念和身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
西:古罗马帝国体系和基督教神权政治中分化割裂而来,“合”到“分”历史趋势 同化和压制少数民族和外来移民
学科和知识生产不同演变轨迹
西:人种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野蛮人”即非西方群体,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歧视色彩
中:民族学本土化,建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
现代国家认同困境
西方
族群分化日渐明显
社会撕裂日渐明显
现代国家的认同困境日渐明显
内部民族治理危机和全球性民族治理危机
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治理理念
法治
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全人类共同价值”
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
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世界意义
天下大同情怀,注入和平基因
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提供基本原理
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价值引领
追求秩序和谐与社会稳定,提供治理方法
坚持人民至上,提供底层逻辑
坚持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提供重要参照
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提供生态实践支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
积极推动国际减贫事业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机制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世界文明互鉴
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特点
倡导文明发展新原则
资本逻辑转向人民中心
开辟文明发展新路径
经济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构建文明发展新格局
“所有人造福所有人”
引领文明发展新境界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发展、利益
人类文明新路的中国探索
与非西方文明心意相通
各领域交流、共同探索现代化路径
与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必将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文明携手同行,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 演进(夏商周时期)
孕育
夏商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早期国家初创时期中华文明核心区初步形成
中华文明核心区
夏朝处于早期国家初创阶段,早期政权异动频繁
中后期突破地域限制,对周边区域产生文化影响,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核心区已在中原形成
“内服”与“外服”(商)
直接统治“内服”
一般不干预“外服”内部事务
“天下”未形成一个完全将各邦族 囊括在内且稳定有序的政治实体
文字与青铜器
文字的使用打破语言的界限
青铜器大规模使用加强商朝与周边族群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
各族群地域意识加强
发展
西周:“天命观”、“华夷之辨”、分封制、路网
周初分封
族群拆分与迁徙客观上打破聚族为邦、一族一邦的局面,使“天下”合族群大规模混居杂处
文化和礼俗发展逐渐趋同
族际联姻
周礼秩序
初步完成疆域统合和族群统合
政治版图由列国、邦国构成,列国须行周礼、尊宗法
周天子共主地位明确
“周道”路网 (主要服务于政治)
金属矿料运输需要
说明周朝是具有相当集权程度的统一王朝
为贸易提供客观条件
成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族群大融合的时代,列国林立最终被统一多民族王朝取代
从“诸夏”到“华夏”(意 味着内部个体界限逐渐消弭)
齐桓公“尊王攘夷”
列国兼并
杂处与通婚
“同文”与“共祖”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 初步形成(秦汉时期)
构建大一统政治秩序
秦国顺应时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
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确立“黄帝”称号
推行郡县制,奠定大一统的制度基础
汉初郡国并行,后加强对诸侯王国控制
是多元一体超大规模政治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伴随官吏广泛流动,彰显包容性、多元性
藩属治理体系
属邦之制
持节领护
“和亲”
“纳质”
册封
边疆政权演化
以长城为分界线,呈现出农耕、游牧社会持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壮观景象
形成统一经济体系
统一货币、度量衡、经济律法,道路系统
统一度量衡
货币
经济制度:“均输法”、“平准法”
车同轨
陆路
水路
关市不乏
边关互市(经济互补性)
催生城镇、驿站
既是经济活动,也是汉朝治理边疆扩大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重塑社会生活
编户齐民
登记户籍掌握人口信息,建立起有效的纵向控制体系,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是对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组,打破血缘关系,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行同伦
秦立法纠肃民风
西汉齐整风俗实现国家整合
人口迁徙
中原内部
中原到边疆
周边族群向边郡或中原流动
北方流民南迁与江南地区开发
民间族际通婚成为常态
汉人形成
族源构成上: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族群大融合中形成的华夏共同体
文化心理上:除农耕外吸收多样文化元素
价值追求上:儒学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进而构成大一统观念与制度
深化文化交融格局
书同文
统一字形
规范用字、规范名物称谓及避讳
推广“通语”
儒学正统
董仲舒
皇权与儒家官僚体制逐渐形成相互支持并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
列国文化交融
中原与边疆互动
儒家思想由中原向边疆传播
文化与艺术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 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并立与政制趋同
政制趋同
中原王朝授予周边族群首领官号爵位 周边族群向中原王朝遣送质子
朝贺礼仪
“五胡”政权建有胡汉杂糅的官僚体制
中华认同的扩大
“天命授权说”
“五德终始说”
从胡汉分治到胡汉一体
北魏“太和改制”
彻底改革基层组织
百官俸禄制、官员考课制
迁都洛阳
学习中原礼仪制度、祭祀制度
官方无语与社会风俗改革
府兵制
分立政权下的经济交往
游牧与农耕互补
内迁故人实现定居化、农耕化
平原与山地联结
跨族群经济发展
中外、中原与西域
均田制
社会变迁中的结构重组
北方部落制的解体
“离散部落”政策
南方族群的编户化
南方“蛮夷”部落地区的郡县化、编户化与“蛮人”酋帅的官僚化
侨州郡与本州郡户籍统一
南北族群的双向迁徙
汉魏内迁胡人数量与分布范围持续扩大
“五胡”政权人口政策:彻底大迁徙、大融合、大编户
北方汉人也大量北迁、西迁、南迁
动荡时期的文化发展
北朝时期西域华化
佛教传播
出土文物
儒释道文化交融
律学和法制
佛教本土化、中国化
初步理顺佛教与政权 佛教观念与伦理观念 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形成道教的完整体系
双向的:文学、乐舞、语言、墓葬壁画
夷夏共主的历史书写
胡人君主主动认同华夏祖源
史书撰写也多承中原王朝修史传统
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 繁盛(隋唐五代时期)
共构政治格局
共融的政治秩序
国家政治权力深入地方社会
边疆族群主动归附成为趋势
中华认同随唐朝政治秩序的建立传播四方
隋唐政治制度被周边部族政权效仿
兼容的社会治理
政治核心团体的族群交融意味着族群互动与交融是隋唐统治的重要特征
边疆族群各政权自觉认同中原的核心地位和“中国”正统
隋唐大量吸收北朝的政治法律制度
开放的选官体系
科举制
人才选拔和使用打破华夏之隔
柔性的区域治理
大一统的实现以德化和恩义的政策先行
地方官员
政治失序与社会紊乱是五代十国主要特征
统治者以统一为政治追求
周边各国向中原王朝称臣
共塑经济秩序
经济重心南移
均田制、租庸调法
推动南北经济交融
周边政权通过朝贡贸易加强与中原政权的经济联系
参天可汗大道
丝路贸易
共享社会文化
兼爱夷夏
以德化之
多元族群交错居住
文化鼎盛
胡汉互鉴,胡风浸染
开放的文化教育政策
文艺、服饰、唐诗
唐番互动
和亲会盟、舅甥友好
西域新发展
都护府
经济
汉文、儒家经典
冲突与融合
突厥、契丹……
唐中晚期的政治文化发展
安史之乱
募兵制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原因
造成文化创伤和心理阴影
五代十国的唐风遗韵
过渡期
唐作为文化共同体,给周边族群留下永恒文化印记
文字
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 (辽宋金夏时期)
竞逐“中国”正统
共尊“中国”认同
辽宋金夏
其他政权
共筑“中国”版图
共承“中国”之制
礼仪、官制、行政、科举、律法
共享经济之利
区域经济交融
不同经济形态深度融合
作物、农具、市场网络体系、海外贸易、纸币
榷场贸易网络
边境互市、贡赐贸易、民间走私
“宋钱”通行四方
货币铸造与流通制度
融合社会生活
族群迁徙
多向度迁徙、人口流动
族际通婚
礼俗嬗变
婚丧礼俗
民间信仰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姓氏
融聚“中国”文化
儒释道之合
汉字之用
各官方和民间通用语言文字
文艺之融
宋代文学、金人文学风格、音乐绘画艺术、建筑艺术
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元朝时期)
重建一统
统一全国
铁木真、忽必烈
元接续中华正统、实行汉法,延续文官体制
行政大区制
“腹里”
“行省”
新疆、吐蕃、西藏
多语言政务
两种以上书面语言处理行政事务
译吏
礼文习儒
儒家经典、科举取士
释道文化
汉文经典著作蒙古文翻译
经济统合
驿路体系
交通网络
大运河
商旅
发行纸币
统一南北货币
赐钞赈灾
调控货币投放
农奴整合
东西、农奴
阶层固化色彩(资源刚性管制、世袭职业身份)
胡汉一家
族际交融
族际通婚
“四等人”
大迁徙大混居
文化交融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手工业生产、语言文化、文学创作 汉藏文化交流、外来文化成分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 (明朝时期)
巩固统一 政治格局
接续大一统
华夷无间
教派
构建二元疆域治理体制
行政
军事
进一步完善土司
明蒙互动
招抚政策、怀柔之策
藏传佛教
共击外敌侵扰
农商并举的经济形态
边疆屯田与新作物传入
生活环境、原有生活方式变化
封贡互市与茶马贸易
中原与蒙古、中原与西部
白银流通与市场统一
“白银时代”
商品流通
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体系
疏通华夷的社会风貌
北方族群的内附
北方诸族南下、招抚
农奴混合社会的成长
南方多元社会的发展
移民西南、移居南方海岛
南方族群交融
互鉴交融的文化气象
儒释道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阳明心学
社会普遍推崇自然人性、重视世俗生活
儒学教育的推广
西南:土司
边疆
吸收中原
故事传说
多元文化融聚
藏汉、语言文字
文学艺术通俗化
宗教、建筑、绘画等文化领域
饮食、服饰、藏传佛教、回回人
中外文化交流
郑和
路上丝绸之路
伊斯兰教中国化、回儒群体
西方教派传入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政治一统
疆域鼎盛
共同抵抗外来侵略
大一统政治观
天下一家
因俗而治
经济一体
边疆地区的新开发
移民屯垦
催生村庄聚落、市镇体系
改土归流
农业新发展与人口激增
开垦
作物
“摊丁入亩”
边疆地区驿站系统建设
政治军事大一统
族群经济文化交流
贸易——城镇
国内贸易体系成熟
旅蒙行商群体、民间集市
八旗制度
茶马贸易——茶叶贸易 (为边政、财政服务)
手工业品、农产品
货币供应、商业化稻作
三级城乡市场网络体系
抑商、限制外贸
社会整合
人口流动
人口激增、地力有限
交错杂居
原有族群界限被冲破
族际通婚
巩固统治重要手段
形成联姻制度
满汉上层、各族间、蒙汉、西南地区
文化交融
道统与治统
塑造读书人的认同、“帝王经学”
“同文”之治
跨越语言与族群界限
编撰多语种辞书
语言、服饰、文学、艺术
蒙古、新疆、西南
藏传佛教的治理
寺庙和宗教领袖纳入地方行政体系
封赠和废黜权、“管”理藩院的地方各级官吏管理
金瓶挚签、修建庙宇、藏文撰述
忠义精神的推崇
“关帝”崇拜
源于“忠君体国”、“事主之忠”
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1840--1919)
从帝制到共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过程
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逐渐产生
晚清政府的“自救”
外部主权危机、内部合法性危机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重构各族群政治大一统新秩序
辛亥革命与国民肇建
“五族共和”
现代国家认同
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中华民族”话语的出现
近现代中国认同
共同体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思想动力
边疆史地、近代国际关系(思想资源)
“主权中国”“中国人”
共同维护民族生存与发展
国旗
“中华民族”族称的出现
“中国向何处去”论战
梁启超“整体特性”“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 ”,具有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一体”属性
民族大同
推翻清王朝是强烈的反帝国主义思想
报刊
国家建设的初步构想
3个重要问题
政治框架、政治制度
所有中国人具有共同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
社会主义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
走向自觉
共抗西方列强
帝国主义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激起各族人民共同反抗, 中国人现代国家意识开始萌发,民族整体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民族、边疆、台湾、新疆
国际法则应对
教会
区域经济互通
边疆开发、生产技术
内地与边疆农工商贸
区域经济互通格局
社会文化发展
满汉民族杂居、“移民实边”、放垦
风俗习惯、文教事业
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1919--1949)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国民性、新文化运动
一战、十月革命、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共同体建设进入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新阶段 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革命新局面
二大联合战线、三大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工人运动复兴
大革命期间初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逐渐形成
革命新道路
土地革命与长征
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参加革命斗争
长征期间在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先锋队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
六届六中全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全民族抗战
东北、蒙藏、华北、新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边区民族治理
“三三制”、协调不同抗战主体经济利益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中国命运的抉择
解放战争
接受中共领导有一个过程、民族区域自治
民国时期的民族治理及其局限
边疆治理
重申领土主权、开发西北边疆
发展边疆经济、文化、卫生、教育、 加强国家宣传,创新治理方式
社会交融
文化共同性、共享文化符号、现代传媒、共同记忆
民族扫墓节
知识界、通用语言文字
治理局限
共和政体扭曲走样
军阀混战、政府权力频繁更迭
法律上承认民族平等、无视统一多民族历史和现实
国家机器成为国民党独裁专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