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文学思维导图
外国文学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包括概述、德国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英国文学,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先秦文学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期末复习考试必备。可以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综合素质中学教师职业道德部分,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知识点突出且版面整洁,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综合素质中学职业理念部分,内容有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等,知识点突出且版面整洁,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
背景
欧洲自然科学催生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写实精神
风格特征
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现象作了广阔的描写和深刻的批判
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与繁荣
法国文学
30-40年代
特征
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
描写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流露出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代表人物
斯丹达尔
世界上第一个自觉运用心理分析的作家
《拉辛与莎士比亚》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的第一部宣言书
《红与黑》
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
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高老头》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奠基人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
具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
善写异国题材,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
代表作
《嘉尔曼》
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嘉尔曼
19世纪中期
强调科学精神
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社会批判减弱
福楼拜
零度风格
承前启后
小说客观、冷峻的叙述风格具有现代意义
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颇具特色
《包法利夫人》
《圣·安东的诱惑》
《情感教育》
19世纪后期
继续弱化对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的批判
科学化和自然主义描写进一步深化
短篇小说达到高峰
阿尔封斯·都德
《小东西》
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
英国文学
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最先表现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厚
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具有极其独特的地位。并塑造许多丰满的人物形象
狄更斯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
“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作品描绘了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广阔的社会图景
早期
《匹克威克外传》
成名作
英国现实主义第一部杰作
英国文学最杰出的滑稽史诗
《雾都孤儿》
中期
《游美札记》
《大卫·科波菲尔》
晚期
《荒凉山庄》
抨击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黑暗
揭露贵族的昏庸没落
《艰难时世》
《远大前程》
《双城记》
第一部《复活》
第二部《金钱》
第三部《暴风雨的踪迹》
萨克雷
讽刺作家,认为道德训诫是作家的重要职责
忠实于生活,语言细腻、叙事风趣
《名利场》
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
“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盖斯凯尔夫人
《玛丽·巴顿》
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
俄国文学
总特征
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
形成和发展始终得到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时期划分
40年代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与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
批判封建农奴制度及其残余力量,并表现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
果戈里
确立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死魂灵》
别林斯基
主张艺术是生活现象的再现
论述了俄国自然派文学的起源
《文学的幻想》
50、60年代
快速发展时期
强化对农奴制度的批判,对社会政治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体察
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1859)
塑造了俄国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屠格涅夫
小说通常以爱情故事来构建情节主体
《父与子》
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征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表现了“多余人”—“新人”转变过程
表现了民主主义—贵族自由主义的胜利
俄国生活的“艺术编年史”
《罗亭》
《贵族之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小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怎么办?》
副标题“新人的故事”
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新人形象
借新人表达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农奴制的政治主张
《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855)
阐述唯物主义美学思想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
《大雷雨》
卡杰琳娜形象
托尔斯泰
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俄国革命的镜子”、全人类的骄傲
《复活》
《安娜·卡列琳娜》
《战争与和平》
19世纪末
现实主义文学达到鼎盛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逐渐加强
陀思妥耶夫斯基
早期创作
《穷人》
书信体
主人公杰符什金
《两重人格》
主人公高略德金是作者后来塑造的双重人格形象的先驱
《白夜》
中期创作(流放结束后)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作家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杂志
《时代》
《时报》
《地下室日记》
创作社会哲理小说的初步尝试
《罪与罚》
《白痴》
一部预言性的悲剧小说
晚期创作
《群魔》
《少年》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气质
偶合家庭
谢德林(原名萨尔蒂科夫)
讽刺小说家
“伊索式”语言
《戈洛夫略夫一家》
反映地主阶级腐化堕落、必然灭亡
契科夫
中短篇小说取得重大成就
《变色龙》
德国文学
现实主义思潮产生较晚
以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和诸侯割据为主
以普法战争的胜利为标志,德国现实主义文学走向繁荣
海涅
格奥尔格·毕希纳
1834年组建地下革命组织“人权协会”
1834年7月发表《黑森林使》
19世纪欧洲最革命的宣言
《丹东之死》
罗伯斯比尔
丹东
后期
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为标志
文学创作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格奥尔格·韦尔特
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诗歌饱含着对无产阶级的苦难和不幸的深切同情
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组诗《兰卡郡之歌》
揭露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歌颂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