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播类型
一篇有关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需要可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实务的思维导图,讲述了写作、采访、编辑、评论、报道策划、新闻评论内容,赶快收藏下图了解吧!
这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导图,内容涵盖了唯物观、意识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传播学的发展脉络的思维导图,包括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
定义及特点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特点
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
反映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
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相关理论
米德主我和客我
主我 自身的意愿和行为主体
客我 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
布鲁默自我互动
主我+客我构成自我
从自己出发 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
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内省式思考
传播过程模式
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
定义
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认知体系)
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分类体系
对信息的判定和处理
阿克塞尔罗德
新事物——基模被激活——与认知基模吻合/与认识基模不吻合——强化/重新反馈
例子:在四川见到丁真——联想到新闻报道——确实如新闻所见/非新闻所说的阳光,而是抽烟——形成对丁真的全印象
详尽分析可能性
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强烈的认知需求或较强的责任感,并且具备相应认知能力之际,人们会沿着“核心路径”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
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传递和接收的信息渠道多,方法灵活
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非制度化传播(比如聊天想怎么聊怎么聊)(大众传播是制度化的)
媒体
核心媒体是语言
姿态也是重要手段
外观形象
动机
首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得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一个基本动机
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功能
库利镜中我
社会互动的过程当中了解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和态度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
过程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自己对他人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比较
库利——米德(主客我)——布鲁默(人的交往)=从研究他人——研究自我形成——研究自我的不断深化
群体传播
群体定义、分类和社会功能
本质特征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 共同性
eg:我们新传考研er
作用
对社会
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对个人
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群体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群体生存条件
共同目标和关心事项
协作意愿: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
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作用: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线
产物: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
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群体目标与现实的合意:群体感情,不仅指由各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群体归属感
群体归属感: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群体规范
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的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通过规范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主要作用:排除偏理性意见,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效率.
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个人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正确率药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任,个人对多数人持有的意见会较为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
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对孤立的恐惧)
集合行为
定义及发生条件
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基本条件
结构性压力,如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等危机状态下,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焦虑和紧张情绪
触发性事件,由某种突发事件或突然信息刺激引起的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动化
例子:疫情期间抢双黄连
在互联网下演变
网络暴力—集体攻击
特殊传播机制
群体暗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群体感染:情绪的感染
群体模仿: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匿名性: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流言定义及发生条件
流言和谣言的区分
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集合行为的信息流)
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现在常用的公式:R=I×A×U(与问题的关联度(人们与该问题关系越密切,越有卷入流言传播的可能)×社会成员的不安感(强调流言发生和传播的心理条件)×环境的不确定性(权威信息渠道不畅通或公信力缺少所导致的信息紊乱))
组织传播
定义及功能
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
传播过程
组织内
正式渠道
横向传播
纵向传播
上行传播
下行传播: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非正式渠道
交流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组织成员工作之余的闲谈
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兴趣小组或联谊会中的信息交流
组织外
信息的输入
信息输出
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