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版数学五上知识点
人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包含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植树问题等详细知识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编辑于2024-07-07 10:28:09人教版数学五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 计算方法
1.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注意
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 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末尾对齐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 0 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 0 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二、小数乘法规律
1.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积不变。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3.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如:0.23×1.04﹥0.23 3.5×7.3﹥7.3
4.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如:3.2×0.88﹤3.2 0.13×4.76﹤4.76
三、 求 积 、 商 的近似数
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 “ 四舍五入 ” 取近似数 。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近似的方法
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2. 注意
(1)最后两种方法多用于解决问题,可以直接用约等于写出答案。
(2)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四、小数四则运算顺序、简便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模一样的
1.方法
一 看(观察算式)
二 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
三 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2.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 × b=b ×a
乘法结合律: (a × b) × c=a × (b × c)
乘法分配律: (a+b) × c=a × c+b ×c 或 (a-b) × c=a × c-b ×c
减法性质: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 a ÷b÷ c=a ÷ (b × c) a ÷b ÷ c=a ÷c÷b
去括号: a+(b-c)=a+b-c a-(b-c)=a-b+c a × (b ÷ c)=a ×b÷c a ÷ (b ÷ c)=a ÷b×c
第二单元 位置
一、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二、作用
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
三 、表示位置的方法:(列、行)
四 、意义: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五 、特殊情况
同列不同行,如:(2,4)和(2,7)都在第 2 列上。
同行不同列,如:(3,6)和(1,6)都在第 6 行上。
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 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六、图形平移变化规律: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1)图形向左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图形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2) 图形向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图形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一、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按 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二、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 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 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
1. 向右移动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
2.除法过程中,要移一次,除以一次,不够除以,商 0 再移。
三 、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
3.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 反之除以或乘几。
4.①一个数(0 除外)除以大于 0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例如:4.25÷1.01﹤4.25
②一个数(0 除外)除以大于 0 且小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例如:0.99÷0.99﹥0.99
四、 循环小数
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 6.3232……的循环是32.
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一、 可能性: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二、可能性的大小: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可能性较大;
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可能性较小。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一、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二、解方程:(因为有检验、方程不会错)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法一: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二: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法二:利用四则运算的运算关系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例如:x+120=176 58+x=90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例如: x-3.3=8.9 73.2-x=52.5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例如:x×4.5=90 6.2x=124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例如:x÷78=10.5 8.8÷x=4.4
三、简写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注意点
a×a 可以写作 a·a 或 a²,a² 读作 a 的平方
2a 表示 a+a 或 2×a
1a=a 这里的“1”我们不写
四、列方程解决问题
方法步骤:设——列——解——验——答
1. 行程问题 : 路程= 速度 × 时间 速度= 路程 ÷ 时间 时间= 路程 ÷ 速度
练习 :1、甲乙两人从相距 50 千米的地方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6 千米,乙每小时行 4 千米,当两人之间的距离是 10 千米时,他们走了多少小时?
两列对开的火车在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了 6 秒钟,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 45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36 千米,则乙车全长多少米?
2. 价格问题:总价= 单价 × 数量 单价= 总价 ÷ 数量 数量= 总价 ÷ 单价
例如:小敏买了两套丛书,两套丛书的本数相同。科学丛书每本 2.5 元,发明家丛书每本3 元,共花了 22 元。每套丛书有多少本?
3.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1)农田里二台播种机 6 小时可以播种 2.4 公顷,照这样计算 3.56 小时 3 台播种机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2)李村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 80 米,而实际只用 25 天完成,比原计划提前 5 天,实际每天修多少米?(用算术法和方程解)
4. 倍数问题:像这类的应用题在几倍前都会有一个 “ 的” ” “ 比 ” 字,如果 “ 的 ”“ 比 ” 字前得这个量就是问题 ,为 我们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设这个量为 X. 列出方程。
(1)某钢厂有职工 1800 人,其中男职工是女职工的 2.6 倍,这个钢厂男、女职工各有多少人? (2)学校图书馆购进故事书 720 本书, 比科技书的 3 倍少 48 本,购进科技书多少本?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各个图形面积公式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 字母表示:C=(a+b)×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长方形 的 面积= 长 × 宽 字母表示: S=a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表示:C=4a
正方形 的 面积=边长 × 边长 字母表示: S=a²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字母表示: S=ah
4、 三角形的面积= 底 × 高 ÷2 字母表示: S=ah ÷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5、 梯形的面积=(上底+ + 下底) × 高 ÷2 字母表示: S= ( a+b )h ÷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 - 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6、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割补法
7、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拼凑法
8、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拼凑法
9、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0、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2 倍。
注意点
1.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2.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3.常见计量单位及进率( 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4.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分割法或割补法或剪移(旋转)拼,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 植树问题
一、 方法
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
二、 公式
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1)两端要栽: 棵数=间隔数+1 1 ; (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走楼梯,敲钟声,两端插旗......)
(2)两端不栽: 棵数=间隔数-1 1 ; (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
(3)一端栽一端不栽: 棵数=间隔数; (类似问题有:各种封闭图形)
提示:对于植树问题,还是得多画图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常见的其他问题
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 或者是(边长-1)×4; 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 速度=总长÷时间
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 计算时分成两部分。 (1)标准部分。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 (2)超出部分。超出数量×超出单价。最后相加。
练习 : 1、一张桌子坐 8 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 12 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 16 人……照这样计算, 六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如 果一共有40人,需要多少张桌子并成一排才能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