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申论知识导图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功能。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详细的归纳了会计的基础、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存货等知识内容!
公考面试题型及答题思路详解。根据粉笔网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申论
一、申论基础
说在前面
申论客观性较强,绝大部分答案要点都来源于资料
申论更注重对阅读、分析、写作等能力的考察,而不是专业技能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关键
第一节、申论能力考察
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读懂资料、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再用通顺、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的能力
第二节、申论答题要素
构成答案内容的元素称为答题要素
一、问题
最常见的答题要素
主要指负面的现象或事件,问题往往通过消极的词汇来体现
如:不良风气、腐化思想、错误行为、落后观念等
问题常以”名词+否定“的形式呈现,如”规划不科学“,”监管缺失“等
一般情况下,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深层次的,也是以消极词汇为标志的,也是以“名词+否定”的形式进行表述的。
二、危害
危害是指问题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恶劣的社会影响
强调的是一种不好的结果
标志性表述有:不利于……,影响了……,损害了……,导致……等
三、意义
意义指事件或政策所带来的好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
标志性表述有:有利于……改善了……促进了……缓解了……等
四、对策
对策是针对问题所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建议、举措等
表达方式通常为动宾结构,如加强……提高……建立……制定……完善……强化……等
五、事例
题目中出现“论据充实、有理有据”等字眼,要注意将资料中的事例作为论据
资料大篇幅描述案例,案例可能占分值。要予以概括,简洁明了,无需赘述
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反应了其什么品质”的逻辑进行概括
六、态度
指对某种现象、某种观点进行表态
题干中出现:”观点明确“这样的字眼时,往往意味着要表态
常见表态形式(3种)
赞同: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支持的
反对: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不支持的、偏颇的、偏激的、绝对的、片面的
辩证看待:未知的——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的,有待考证的、尚未定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
通过题目信息无法判断明确态度时,要结合具体资料来确定
第三节、申论基本题型
单一题
有的直接告诉作答要素,提问明确,需要作答一个或较少要素的题目
综合题
提问要素模糊,或同一问中包含较多要素的题目
如:谈谈对……的理解
公文写作题
写一份材料,如提纲、编者按、倡议书、通知、新闻稿等
披上形式的外衣,增加了对格式、语言的要求
文章写作题
第四节、申论答题步骤
一、申清题意——确定作答方向
1、审作答范围——资料范围
依据资料X,只看资料X
资料X提到**,重点看资料X,并兼顾全篇资料
2、审作答主题与结构
主题即题干围绕什么话题展开,提示要找的信息是关于什么的
结构则是根据题干对答题内容进行预判,如答什么要素,怎么排布等
审清主题与结构,作答才会有方向,答案才会有效
3、审作答要求
通常更为细致、具体,提示怎样回答才能得高分
二、宏观阅读——定位材料
对于资料,首先从宏观上阅读
着重把握每段资料的大意,把握主题。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5分钟左右时间
把握资料的整体逻辑
三、微观阅读——挖掘关键词
挖掘出得分关键词——即要点
关键词特征
出现频率高
高度概括
高度规范
直接与题目相关
挖掘技巧
1、直接摘抄
自然段首尾处
总括性核心句,总分总
有观点的句子
政府、专家、群众、媒体等的观点
中央、省部观点往往是答题依据,一般是正确观点
基层政府观点可能不完善或有错误,应辩证分析
学者观点应一分为二,辩证分析,抓住主要倾向
老百姓观点代表基层利益诉求,注意把握其利益诉求点
有关联词的句子
关联词本身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词引导的句子
转折关系
强转折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
弱转折
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只是
重点往往在转折词之后
并列关系
又、此外、另外、同时、即、有的……有的
前后并存,前后信息同等重要
因果关系
因此、所以、可见、综上所述、导致、由于
到底是因重要,还是果重要,取决于所问的问题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更、甚至、尤其、重要的是
前后信息同等重要
子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