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基础的详细概览,公式、技巧、方法兼备,高三全面复习或者高一预习都可以使用。本文提炼课本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书中的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详细梳理高中化学重点章节以及基本反应原理,助力总复习,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高中物理核心物理量以及其公式、单位的整理!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适合总复习时使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含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详细梳理、分类,包含常考题型答题模板、套路和基础计算题的方法梳理,助你更清晰地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整理了很久……希望各位能够驻足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化学研究基础
物质的检验
原则:一看二嗅三实验
常见气体检验
氢气
方法:点燃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点燃有尖锐爆鸣声
说明:若是甲烷、一氧化碳等,可通过产物排除
氧气
方法:带火星木条
现象:复燃
氯气
方法:湿润碘化钾试纸
现象:黄绿色气体能使试纸变蓝
说明:臭氧、二氧化氮也能使该试纸变蓝
二氧化硫
方法:品红溶液
现象: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
说明: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不恢复
氨气
红色石蕊试纸→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浓盐酸→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看到白烟
二氧化碳
方法:澄清石灰水
现象:变浑浊
说明:二氧化硫也有此现象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刻变为红棕色
二氧化氮
水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溶液并产生气泡,水溶液显酸性
常见离子检验
沉淀法
气体法
显色法
物质的制备
常见气体制备
参见超链接里
氢氧化亚铁
注意事项
1.氢氧化亚铁有强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色,所以用于配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蒸馏水常常通过煮沸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2.将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液面下,再将氢氧化钠挤出
在空气中的颜色变化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乙酸乙酯
现象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油状液体产生,有水果香味
提高产率措施
加入过量乙醇(廉价)
加入较多浓硫酸吸水
将反应物移出
先加乙醇,边滴边振荡入浓硫酸再加乙酸(易挥发)
碎瓷片防止爆沸
导管不要深入碳酸钠液面以下(防倒吸);长导管→导气、冷凝
温度不要太高(小火慢热)
防止反应物大量挥发
加快反应速率
将生成的乙酸乙酯移出
改进措施:水浴加热,球形干燥管防倒吸等
浓硫酸作用:吸水剂、催化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增大密度差有利于分层
化学实验方案和设计评价
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要点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
选择合适仪器、药品
设计实验装置、步骤
记录实验现象、数据
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科学性
安全性
可行性
简约性
实验方案评价
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步骤是否安全、合理
操作是否简单、方便
效果是否明显、准确
绿色化学
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原料利用率以及制取物质产率是否较高
制取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要防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气体点燃前先验纯)
冷凝回流(长玻璃管、冷凝管)
操作顺序、连接顺序
物质分离和提纯
物理方法
固+固
加热升华:如氯化钠和碘单质
加水
均易溶→结晶法:如氯化钠、硝酸钾
难容+易溶→过滤:如氯化钠、氢氧化镁
其他:如磁铁吸引
固+液
互溶
萃取
蒸发结晶
蒸馏
不互溶→过滤
液+液
互溶→蒸馏法,如石油的分馏
不互溶→分液
气+气
洗气法:如通过饱和食盐水去除氯化氢气体
灼烧:如通过灼热铜网去除氮气中的氧气
化学方法
生成沉淀法
生成气体法
氧化还原法:如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可通入氯气;反之可加入铁粉。
正盐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如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可以灼烧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溶质可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利用物质的两性:如往氧化铝+氢氧化钠
物质的量浓度
也可表示单位空间内气体的物质的量
表达式:c=n/v 单位:mol/L
注:V是溶液体积
概念: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
溶液的稀释和混合
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
溶液质量守恒(体积一般不守恒)
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
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换算
容量瓶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刻度线。
常用规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写容量瓶一定要注明规格
检漏过程:装水塞盖→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一定角度→倒立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置过程&所需仪器
1.称量(称量纸、电子天平)
2.溶解(玻璃棒、烧杯)
3.转移(一定规格容量瓶、玻璃棒)
4.定容(胶头滴管)
5.摇匀
常见误差分析
视角
仰视:溶液体积偏大
俯视:溶液体积偏低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不必加蒸馏水
容量瓶不必干燥
量取液体溶质的量筒不需要洗涤,否则所配溶液浓度会偏高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
概念:物质中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单位摩尔mol
基本公式
标况下
阿伏伽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有的质量,单位g/mol(写-1次方)
数值:当威力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从微观角度看,因素为微粒之间的距离、微粒大小、微粒数目
对于固液:主要是微粒数目
对于气体
宏观:温度、压强
微观(主要):微粒之间的距离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体积,单位是L/mol
标准状况下(1个标准大气压、0℃),Vm为22.4mol/L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
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公式:PV=nRT、PM=ρRT
推论
T、P相同时,n1:n2=v1:v2
T、V相同时,n1:n2=P1:P2
T、P相同时,ρ1:ρ2=M1:M2
T、P相同时,V1:V2=M2:M1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 =M1*V1%+M2*V2%+M3*V3%+……+M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