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本人是初中生,学过之后借助工具书整理的思维导图,《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以纪实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历史画卷,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国际影响。希望对大家有用😊
编辑于2024-08-22 11:55:40红星照耀中国
一: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解答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谁?
中国共产党的日常生活如何?
共产主义运动是什么?
民族统一战线是什么?
开往西安的慢车
①午夜从北京登上火车
②到达郑州(换乘陇海路车)
③到达西安府(两天两夜的火车)
④在西安拜访了杨虎城将军
⑤访问了陕西省邵力子主席
汉代青铜
①在西安府某路段等待王牧师来访
②王牧师把作者介绍给邓发同志
③一行人在西安城外见面,安排陕北行程
穿过红色大门
①黎明离开西安府
②路径渭南,宗蒲县,洛川后到达延安
③越过两军之间的无人地带苏区
④刘火龙接待并安排作者进入安赛
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 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 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二: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①进入安塞途中被白匪追逐
②国民党通过白匪对地方进行统治和镇压
③途中遇到姚战士并带领他到达安塞
造反者
①周恩来接待斯诺,安排他采访红区旅程及项目
②详细介绍了周恩来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贺龙二三事
①讲述斯诺去保安路上的见闻趣事
②贺龙同志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红军旅伴
①年轻的红军战士及其家庭因长期被剥削压迫
②红军战士不堪重负参加红军和热爱红军的故事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道路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叙述国民党通过 “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 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 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三: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讲述毛泽东对斯诺的初步印象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①国共合作时两大革命原则
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
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
②十年国民革命斗争
导致农村的破产,国土资源遭受日本的侵略
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革命
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无法实现
③为争取民主生存的斗争
共产党愿意与抗日军队和爱国团体结合,停止内战
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南京共同建立民主的。代议制政府
④苏维埃政策的主要任务
抵抗日本帝国主义
反抗日本侵略斗争
反对日本经济和军事征服的斗争
⑤对于友邦
中国愿意和平谈判互利的条约
其他国家可以保持广泛的合作
可以与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缔结反帝,反法西斯的联盟
论抗日战争
①三个条件保证打败日本
②战争的长久依国内外形式发展而定
③日本也会发生革命,苏联会和中国握手
④人民必须有组织自己和武装自己的权利
悬赏两百万的首级
①28岁的指挥员林彪担任校长
②学校基本以窑洞为教室
红军剧社
①人民抗日剧社
②剧社的创建与成长
③特点:露天剧场,道具简单
④性质:以宣传抗日和革命为主题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经历过人 ,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建。红军大 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四: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童年
①讲述毛泽东学习生活劳动的经历
②求学读书阶段
③心灵之中萌发反抗意识阶段
④16岁到湘乡县新市学堂读书阶段
在长沙的日子
①讲述毛泽东在长沙求学和从军的经历
②求学阶段
③投军半年阶段
④看广告找学堂,自修阶段
⑤师范学习阶段
革命的前奏
讲述毛泽东在1918年到1920年人生经历和思想的转变过程
国民革命时期
讲述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的人生经历
苏维埃运动
讲述毛主席参与组织建立苏维埃政府的人生经历
红军的成长
讲述毛主席等领导的红军成长的经历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 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是重要章节。
五:长征
第五次围剿
①蒋介石如何发动的第五次围剿
②讲述红军如何突破围剿的过程
举国大迁移
两万五千里长征
①原因:地盘太小,遭受经济封锁,领导上“左”的错误和第五次围剿的失败
②困难:敌军围攻,内部的矛盾,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少数民族的不信任
③经历: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
④精神:探索与冒险的精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大渡河英雄
讲述红军如何强渡大渡河的简要过程
过大草地
红军战胜困难最终抵达陕北根据地
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 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度大渡河、过大草地等艰难 英勇的事迹。
十一:又是白色世界
兵变前奏
①讲述兵变前张学良的东北军与蒋介石之间不断紧张,尖锐的关系
②东北军积极要求联合提出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奔赴前线
③蒋介石不顾一切反对和警告,再大力准备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
总司令被捕
①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②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和和平解决
③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④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蒋、张和共产党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经历,共产党做了积极主要的贡献
“针锋相对”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为了他本人或南京政府的威望而又能同反动派及其共产党等和解而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
友谊地久天长?
简述国共合作之后苏区和国民党地区一些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进步
红色天际
①斯诺从对国共两党十年政治斗争的过程,目标,结果,经验等总结自己的观点
②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详细讲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 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十:回到保安
路上的邂逅
简述斯诺回到河连湾的所见所闻
保安的生活
①简述斯诺回到保安后的二十多天的生活情况②
②新兵教导团的训练,红军大学的努力,群众教育的新运动
俄国的影响
①简述俄国共产党对红色中国的积极影响
②中国青年崇拜列宁,爱戴斯大林
③崇拜俄国苏联,分享俄国革命的集体经验
④中华苏维埃政府宣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是他的忠实盟友”
中国共产党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中俄关系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苏联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
那个外国智囊
讲述了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别了,红色中国
简述了斯诺离开保安返回西安府的一些见闻趣事
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 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九:战争与和平
再谈马
简述了斯诺回预旺堡的路上对红军防空演戏和对骑兵队的见闻感受
“红小鬼”
简述斯诺对少年先锋队“红小鬼”的访谈及对他们的总结和评价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关于朱德
讲述了斯诺对朱德总司令的访谈:他的个人经历
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勤劳、聪明、耐心、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 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 魅力
八: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①讲述了正规红军的人员构成及特点
②讲述了和红军在一起的事件
③红军不叫“兵”,称自己为“战士”
彭德怀的印象
讲述彭德怀对于作者的深刻形象和人生经历
为什么当红军?
写彭德怀的思想转变至成为“赤匪”的过程
游击战术
简述彭德怀总结斯诺访谈的有关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及发展
红军战士的生活
讲述红军战士日常的生活,重点叙述“列宁室”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课
简述斯诺参观访谈红军在“列宁室”上政治课的见闻感受
红色窑工徐海东
①简述了红军十五车团司令徐海东的人生经历和给斯诺的印象
②给斯诺的印象是红军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人
中国的阶级战争
日军如何在围剿期间对鄂豫皖苏区犯下的罪行
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 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 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 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七: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军民谈话
①斯诺上前线以来一路上同心地善良,股勤好客的贫苦穷人谈话的经历
②提现红军对百姓的关爱及对农民革命宣传的深刻影响
苏区工业
①简述了南北苏区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其特色
②江西苏区工业比较繁荣
③西北苏区工业相当落后
“他们太能唱了!”
①简述了斯诺参观考察西北地区吴起镇的工业中心的见闻感受
②兵工厂设在安全的窑洞里
③工人获得健康自由,有希望
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 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六:红星在西北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讲述刘志丹在西北开创苏维埃的历程及人生经历
死亡和捐税
讲述斯诺在西北大荒年的绥远之行所见到的男女老幼活活饿死的情景
苏维埃社会
西北共产党苏维埃社会运动的组织,以及受到群众拥护的原因
货币解剖
①讲述了苏维埃行径运动方式,货币流通使用情况及财政开支的来源
②西北苏区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混合
③西北苏区一律流通苏区纸币,除边界可用白币
④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林伯渠)解决红军财政收支平衡问题
人生五十始!
讲述了徐特立的教书经历和人生经历,及苏区的教育问题
描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观察并介绍了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等方面政策。
蔡树潘
极可爱、极风趣的独臂将军
机灵,易冲动
善于言辞
常用风趣的语言把人哄开心
朱德
沉默谦虚
极端温和
质朴无华
负责任
喜欢运动
热爱读书
红军小同志
活泼
乐观
勤劳
努力学习
身上寄托着中国的未来
四大马
四大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统治地界:青海,宁夏,甘肃北部
简述西北四大马封疆的统治,回民民族的由来
回民发对四大马的理由和共产党对回民的诺言
讲述以马鸿逵为首的四大马的剥削压迫,遭到回民百姓的仇恨
共产党提出的七条诺言
徐海东
善良真诚
勇敢无畏
重视体力
“阶级意识”强
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发展迅速的原因
共产党领导人的坚决果断
游击队的扩充
适应了地形
采取游击战的原因
农村经济的破产
内地的落后
战略中心空隙多
革命思想的传播
部队和群众打成一片
彭德怀
率真爽朗
开门见山
精力过人
爱惜部下
吃苦耐劳
富有才智
红军
团结友爱
严守纪律
淳朴可爱
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徐特立
精神矍铄
健步如飞
为表明实行宪政的诚意斩去小指
能继续为新社会添砖添瓦喜极而涕
刘志丹
出生于保安中农之家,在榆林上学
1933年初组织成立陕北第一个苏维埃
1935年7月25日整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总司令
林彪
顽强无畏
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威名远扬
毛泽东
好学进取
爱国爱民
一丝不苟
廉洁奉公
知识渊博
善于思考
贺龙
英勇善战
威望高
口才好
军事才能高
暴躁
谦虚
周恩来
平易近人
温和有礼
头脑冷静
细心热情
生活朴素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 照耀着中国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客观的向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使西方人全面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对中国工厂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展示中 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奉献牺牲的崇 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作品影响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 ,后于1928年到达上海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产生了冒着危险进入红区 采访红军的想法。所以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 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72年,斯诺在瑞士日内瓦病逝,按本人遗嘱,其中一部分 骨灰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作者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纪录了 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 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
作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