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年级上数学总结
数学规律总结,内容涵盖了加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二年级上
运算
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注意进位和退位。
简便运算
连加时,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但若有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数,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数放在一起先加
连减时,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差减去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减数相加,再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减法的性质)。
单位
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人民币的面值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5,2,1的规律)。
人民币加减法
如果单位相同,可以直接将数字相加减,单位不变
如果单位不同,可以先换算成相同单位再加减:分和分加减,角和角加减,元和元加减,注意小单位满十要转化成大单位,小单位不够减时向大单位借一再减(就像竖式的进位和退位一样)。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有米、厘米等等。
1厘米大约有指甲盖的宽度那么长,1米大约有双臂张开那么长。
单位换算
1米=100厘米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大单位换小单位,末尾添0
小单位换大单,去掉末尾的0,添加和去掉的个数由进率决定。
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
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剪纸)
旋转:物体围绕一个轴或一个点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如陀螺、电风扇的转动)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如升国旗、拉抽屉)
乘除法
乘法的意义
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几个几相加)
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平均分)
②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包含除)
③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几倍)
定律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越大,积就越大
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反而越小。
公式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乘数×乘数=积
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口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