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戏说BAT的本质
BAT的本质是三家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多元化业务模式和强劲盈利能力的科技巨头。
编辑于2024-09-20 01:34:51戏说BAT的本质
前言
经常看到名为“XX的本质”的书籍或文章。说实话,如果讨论XX的本质,还要写成长篇大论甚至一本书,我认为作者就已经败了
如果真正看透事物本质,作者写出来的应该就像穿衣吃饭一样简单,三言两语、刀劈斧剁、一针见血,读者读了应该是一拍大腿——“原来就这么回事儿!”
当然,既已写成文章(甚至限于篇幅,还要分上下两篇),我也已经落了俗套,所以在题目中加上“戏说”二字,以为自嘲。
百年的变化,万年的不变
1
从人类社会诞生时起,就一直存在某些最原始的活动,比如生产食物和用品、交易物品、记录信息、交换信息、传播信息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之后的上万年里,科技与文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社会的活动也更加丰富、更加复杂,但这些最原始的活动却依然存在。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但从人类活动内容的角度看,人类只不过一直在打转转,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吧
新科技赋予社会新面貌,也带来了很多新概念。然而,就是这些新概念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于是在这些所谓的“新事物”面前,有人迷惑不解,有人争论不休,忘记了事物原本的样子
2
最近一百年,如果评选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新技术,我认为电子信息技术应该当之无愧。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两部分最主要的内容,一是计算机,二是互联网
计算机在于信息的产生和处理,互联网在于信息的传播。最近出现的区块链、AI等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不能挑起下个时代的大梁,仍然是信息技术的附庸,是在上面两个领域里不断深化而已。
3
从19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初50年,主要还是用在军方和学校,那是属于极少数高精尖人才的游戏。直到1990年代,信息技术才开始走进商业社会。又过了30年,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司空见惯又不可或缺的部分。
尤其最近的20年,互联网在中国横空出世,赶上了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助力,所以发展迅速。不但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造就了三大互联网公司巨头,一以电商著称、一以社交闻名、一以搜索见长,合称BAT。
成长史总结下来大体是“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三巨头的今天大家更不陌生,他们三足鼎立、纵横捭阖,让中国互联网产业、乃至中国社会热闹非凡。然而,对于三巨头的未来,却很少有人述及,一是这的确是个复杂的问题,二是说不好就要贻笑大方
本着吃瓜群众“只评论、不负责”的精神,就“戏说”一下三巨头的本质。也许只有看清了本质,才能谈论未来
阿里的本质
1、阿里的本质
世人都说阿里是电商,但马云却说“阿里巴巴不是电商,阿里巴巴帮助别人成为电商公司”。回顾马云这几年的讲话,他更喜欢将阿里称之为“赋能平台”。
读到这里,你千万不要认为马云只不过玩了一个高明的文字游戏,马云是非常认真的。
从人类诞生以来,就需要互相交易物品。最初就是部落成员约定俗成,找一块空地,你换山羊,我换大米。后来有了货币,你出钱,买我米。后来有了固定的集市,专职的生意人,老百姓定期来赶集。再后来空地建起了房子,不用担心雨淋日晒,房子里还设置了保安,保障买卖公平、防止盗抢,也就是现代的市场或商场。再后来,容纳交易的集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就是阿里,线上的市场。
从人类诞生以来,就需要互相交易物品。最初就是部落成员约定俗成,找一块空地,你换山羊,我换大米。后来有了货币,你出钱,买我米。后来有了固定的集市,专职的生意人,老百姓定期来赶集。再后来空地建起了房子,不用担心雨淋日晒,房子里还设置了保安,保障买卖公平、防止盗抢,也就是现代的市场或商场。再后来,容纳交易的集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就是阿里,线上的市场。
如果阿里不是“电商”是“市场”,那么电商是什么呢?电商的本质是市场里面的商户,小一点的就在市场里租个摊位或设个专柜,大一点的就建一座房子做自己的门店,再有懂IT技术的就在网上也开一个自己的门店——这不就是京东嘛。
2、阿里的野心
阿里自1999年成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上零售商品市场。
2016年,阿里上的交易额已经超过3万亿,但相比当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万亿元,仍然不及1/10。剩余的90%的消费品交易量落入谁的手中,将决定阿里未来20年的成败。
2016年,阿里上的交易额已经超过3万亿,但相比当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万亿元,仍然不及1/10。剩余的90%的消费品交易量落入谁的手中,将决定阿里未来20年的成败。
在以上四个象限里,阿里要向何处去?谁是阿里的朋友,谁是阿里的敌人呢?在我看来,阿里选择了拓展线下商户作为未来的方向。
过去的20年,阿里在线上笼络扶持了一大批商户,自己也成为最大的线上市场。而未来20年,阿里还要在线下笼络一批商户加入自己的体系。
然而,阿里并没有大肆建立线下市场、招揽线下商户入驻。对阿里来说,建立线上市场,为线上商户聚集流量,只是为线上商户赋能的方式之一。对于线下商户而言,阿里并不会照搬线上的做法,而是结合线下商户的痛点,为他们提供其他赋能手段。
这正是马云不把阿里称为“市场”,而是称为“赋能平台”的真正深刻之处。马云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市场”的形态,而达到了“市场”的本质。
为此,我把阿里的战术动作总结为“两翼防守,中间出击,多路夹击”。
首先,在两翼防守方面,2015年8月,阿里投资苏宁云商,在“线上商户”领域布下一子,对京东贴身防守。其次,2017年1月,阿里收购银泰百货,在“线下市场”领域对万达广场步步紧逼。
其次,在完成了两翼防守后,马云在2016年12月的云栖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向“线下商户”进行中路出击。2017年11月,阿里重金投入大润发、欧尚的母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外,阿里还战略投资酒店商超信息系统服务商石基信息、收购石基零售38%股份,入股连锁超市三江购物、新华都、联华超市,开设全国第一家无人超市。
此外,为了牢牢抓住这些线下商户,阿里为之赋能的不仅仅是流量,还采取多路夹击的策略,为之赋予金融服务能力、物流能力、计算能力、科技能力等。
阿里的心目中,未来的新零售,应该既包括线上商户,也包括线下商户,应该既有网购一样的便利,又有逛街一样的体验。此时,阿里的野心,已经不只于线上的市场,它要成为线上线下商户的赋能平台,他要成为消费品流通的必经之路。
3、阿里的隐忧
2017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互联网大佬们的两个饭局传遍网络,而这两个饭局都没有马云的影子。恰好湖畔大学已开设了三期,又赵薇被证监会处罚,于是网络上再次把阿里和一家书院联系在了一起。
在汉语中,市场的“市”字有几种含义:
1.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
2.买;
3.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
4.一种行政区划;
5.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
交易带来繁荣,也带来规则和权力。
如果有一天,阿里真的成为消费品流通的必经之路,他无疑会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将对无数人、无数商户拥有巨大的权力,必须承担起制定规则的重任。
而制定规则的权力,以前属于政府。
阿里要做赋能平台,做赋能平台就要构建商品流通的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原本属于公权力的范围。
建立线上市场奠定了阿里过去20年的辉煌,构建赋能平台事关阿里未来20年的成败,而如何对待赋能平台带来的权力,则事关阿里的结局。
当然,这不仅是阿里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政府和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当下的信息时代,乃至未来的智能时代。每一次技术的重大革新,都会带来基层设施的重建,于是引发权力的重构。
与此同时,政治的形态,社会的文化,也在与时俱进。
处理不好此中关系的社会,将在商业与政治的激烈碰撞中衰落,而找到和谐共存之法的社会,则将如17世纪的英国一样,引领社会的进化。
腾讯的本质
1、腾讯的本质
有人说腾讯的本质是以社交和游戏之名,行收税之实
腾讯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它有更本质的特性,赋予了他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腾讯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仍然从人类社会最原始的活动说起。
从人类社会诞生时起,人与人就需要传递信息。最初是口耳相传,有了文字之后则是书信往来。后来寄信太慢,但可以通过专人把文字变成“滴滴滴”的代码发给对方,再由专人翻译成文字,这就是电报。后来专人翻译太麻烦,直接对着话筒说就行了,这就是电话。再后来担心电话脱口而出、口说无凭,于是可以在电脑上字斟句酌、白纸黑字,发给对方,这是电子邮件。守着电话不自由、不方便,就有了手机。等待邮件回复太慢,就有了即时通信——这就是QQ。后来电脑换成了智能手机,QQ也换成了微信。
在书信的时代,提供通信服务的是邮局;在电报电话的时代,提供通信服务的是电报局、电话局;在手机时代,提供通信服务的是运营商;而在QQ和微信的时代,提供通信服务的,则是腾讯。腾讯的本质也是一家通信运营商,与电话局没什么区别。
有人会说,腾讯做的是“社交”,因为腾讯有群、QQ空间、朋友圈,用户可以展示想法,别人还可以点赞互动,这不正是社交吗?
腾讯所谓的社交,只是通信的一个应用而已
2、垄断的力量
通信行业具有天然垄断的特点,运营商可以凭借垄断地位损害用户权益。因此在任何一个国家,通信运营商都是政府重点监管的对象。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被美国政府数次拆分,中国电信也被中国政府拆成了移动、联通、网通等公司,都是为了更好的垄断。
其实早在2000年,马化腾就说过腾讯要做像电话公司一样的“运营商”,当时还被人们当做笑谈。然而2010年3月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1亿,2017年微信用户突破9亿,腾讯终于成了互联网通信的垄断者。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腾讯就是像电话局一样的通信运营商,也没有意识到腾讯的垄断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腾讯弱化“通信”而突出“社交”,隐藏了真实身份。另一方面,腾讯与其他通信运营商不同,QQ和微信都是免费的——我都免费了,你还能指责我垄断吗?
垄断的力量虽然没有直接用于收费,但仍然无比强大。作为当今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如果不用微信,就意味着和很多人失去联系,所以腾讯对用户有高度粘性,而且能直接触达每个用户。微信不但垄断了通信网络,而且垄断了线上触达用户的触点,这正是腾讯王国的基石。
凭借对线上触点的垄断,腾讯向用户推介游戏、虚拟产品和推送广告,这构成了腾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游戏与社交互相促进,腾讯成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游戏公司。
如果中国移动直接拨通你的电话,向你推荐产品或广告,你一定会深恶痛绝。然而腾讯把它们巧妙的隐含在公众号里、朋友圈里,悄悄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你便欣然接受了。其实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此外,腾讯还借助对用户触点的垄断,压制其他互联网产品,很多面向C端用户的互联网产品都存在被腾讯“山寨”的焦虑。这种情绪终于在2010年集中爆发,《计算机世界》刊登封面文章《“狗日的”腾讯》,直指腾讯的“山寨”行为,腾讯的公众形象也跌至谷底。
腾讯终于意识到“拥网自重”只会葬送自身。2011年,腾讯推出了“开放平台”战略,将自己触达用户的渠道与合作伙伴共享。通过这一调整,腾讯得以平息众怒、稳住阵脚。随后,腾讯大量投资互联网相关企业,用入股代替抄袭,用招安代替对抗,形成了自己的“腾讯系”。
然而另一方面,腾讯仍在推送自己的产品,甚至利用社交加速其传播。去年《王者荣耀》风靡全国,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很多批评者认为,这款游戏让青少年沉迷其中,腾讯视而不见,忽略了社会责任。
通信网络历来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家的“公器”,一旦用于私利,或用于恶意,后果不堪设想。腾讯掌握亿万用户的通信渠道,就好像掌握了亿万用户的家钥匙,已经不能再用普通的商业公司看待。《王者荣耀》事件,为社会敲响了警钟,也为腾讯敲响了警钟。
3、腾讯的野心与无奈
自从互联网公司诞生以来,大多数时候互联网公司只需要通过线上的接触,就可以服务好用户。比如电子邮件、在线游戏、视频直播等,电商尽管需要线下收货,但仍以线上交互为主,线下交互非常有限。
而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更多的消费活动,则需要企业和用户经过线上、线下的一系列接触,提供一系列信息、产品和服务,才能完成整个服务过程。
此时,互联网公司如果只在线上触达用户,则无法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比如互联网医院能完成线上问诊的环节,却无法提供线下化验、治疗的环节;汽车电商可以完成线上订单的环节,却无法提供线下维修保养的环节,他们的服务都是不完整的。
2014年前后,正处在三足鼎立、多头混战中的阿里和腾讯,几乎同一时间认识到这一点。于是腾讯和阿里相继做出重大战略部署,腾讯推出了“连接一切”战略,阿里制定了“赋能平台”战略。可惜当时百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终和阿里、腾讯渐行渐远。
阿里的“赋能平台”战略是为线下商户提供客流、数据、金融、物流等支持,阿里希望用户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商品,都要经过自己
腾讯的“连接一切”战略,则要布局线下触点,届时无论用户在线上或线下的活动,都能藉由腾讯的网络触达。
在此背景下,微信先后推出了电子会员卡、电子发票、小程序等产品,试图利用线上的流量优势,吸引线下商家将信息系统与微信打通,从而成为微信在线下触达用户的触点。
其中,小程序被寄予最大的厚望。微信对小程序的定位是线下随用随走、线上不设入口,目标就是帮助微信建立线下触点。但至今小程序定位模糊、推广乏力,说明即便强大如腾讯,在线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尽管已经有餐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点餐,有的医院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挂号,但距离腾讯的目标仍然非常遥远。
更加现实的方式,也许是寻找行业合作伙伴,由他们完成线下触点的布局,并与腾讯打通。腾讯负责线上触点,合作伙伴负责线下触点,大家共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过程的全触达。
4、腾讯的对手与终局
2010年起,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逐渐从PC变成手机,QQ历时十年建立起来的通信网络,眼看就有被弃置的危险。
当时米聊正在迅速占领手机,QQ一旦失守,腾讯通过QQ建立的通信网络、网络上的用户触点、触点衍生的业务、业务搭建的腾讯帝国,都有土崩瓦解的危险。紧急关头,腾讯棋出险招,内部孵化出微信,及时击退米聊,建立了手机上的即时通信网络,完成了惊险的一跃。
如果互联网接入设备再出现一轮更迭,腾讯还能否立于不败?
这一定是马化腾心中最重要的问题。
因此,腾讯一边布局线下场景的用户触点,另一方面始终紧盯着线上接入设备的演变动向。
汽车被腾讯寄予厚望。早在2014年,腾讯就在BAT中率先进入车联网领域,推出了OBD设备腾讯路宝。在2017年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造车领域之后,腾讯更是重金投资特斯拉、蔚来、威马,显示出对于智能汽车——这一潜在下一代网络接入设备的重视。
然而,就在BAT抢占汽车入口的同时,还有一家公司却在用另一个思路悄悄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入口,这就是小米。
小米的布局没那么显眼,手机、净化器、音箱、电视等等,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家电。就算是造车,小米也是这个路数,与北汽合作仅3.9万元的低价电动汽车,与BAT价格几十万的新能源跑车相比,非常寒碜。
我相信雷军的布局背后,有他对下一代线上入口的看法。物联网的时代,用户在不同场景切换,使用不同的设备,但需要始终保持在线。用单一的设备保持在线,显然不如直接用每个场景的设备更高效。所以下一代接入设备,不是一个,而是一组,这也许正是雷军的逻辑。
BAT也许以为争夺汽车,就是争夺下一代入口的终局,而小米则以为,争夺汽车只是战争的开始,他已经在周围的各个山头布下了埋伏。
如果真的有一天,用户80%的时间都是通过小米的手机、电视、音箱等等接入互联网,即便汽车占有剩余的20%,是否也得乖乖就范?
那时,用户可能还会通过阿里购物,但是否还有腾讯的位置?
百度的本质
1、百度的本质
百度是一家做什么的公司?大多数人会想到“搜索”。百度首页上那个鲜明的搜索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搜索框只是百度和用户交互的工具,并不是百度的本质。
百度说自己是“连接人与信息”,我且不说这有没有攀龙附凤之嫌,但就这个表述本身,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百度不生产信息,只是信息的搬运工。
从这个角度看,与百度类似的角色有很多,比如公告栏、报纸。还有一本杂志叫《读者文摘》,上面每一篇文章都是“摘”来的,但这本杂志却读者众多。
一本《文摘》顶多十几篇文章,杂志里不是每篇文章读者都想看,翻一翻就能找到想看的。一套《合订本》最多几百篇文章,也可以通过目录筛选。然而如果一本杂志收录了1000万篇文章,你要怎么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就连目录本身可能也有10000页。
此时,另一个可行的方式,就是给你一个搜索框,这就是百度所做的。
因此,百度与一本杂志并无区别,只不过《百度》杂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厚,它包含的文章数以十亿计,必须给读者提供一个搜索工具来找到感兴趣的文章。
所以,百度的本质与杂志一样,是一个媒体。
2、百度的兴衰
很多人认为,是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我认为技术进步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因是社会需求的升级。二者往往交错前进,需求引发了新技术,而技术又催生了新需求。
百度的兴起离不开搜索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互联网在90年代进入中国时,用户不多,网络上的信息也很少。90年代末互联网开始普及,互联网上的内容也开始爆炸性增长,人们需要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百度成立,随后逐渐成了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入口。
百度搜索到的文章成千上万,仍然让人不知所措。所以到了2005年前后,在某些领域,开始出现专业的垂直媒体,由经验丰富的编辑人工筛选更高质量的文章,呈现给读者。比如2005年,汽车领域的著名垂直媒体汽车之家成立。
到了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手机的便携性让微博、视频、音频等媒体形式有了更适合的场景,网络上的信息数量、含量、形式进一步增加。信息含量的增加,让新浪微博、喜马拉雅、秒拍等媒体也能形成一个小生态,有了独自存在的条件,就像当年的垂直媒体一样。另一方面,对于视频、音频的搜索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像文字一样搜索,这也限制的百度的作用。
随后,互联网上的信息继续爆炸,靠用户自己看、自己挑、自己搜,仍然不够方便。于是2012年,基于智能推荐算法的媒体今日头条成立,百度的地位进一步削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度作为中国曾经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地位开始动摇,其市值也与阿里、腾讯渐行渐远。
3、百度的突围
百度的本质是媒体,只不过是用了搜索算法的媒体。因此百度有两面,一面是媒体,另一面是算法
如果把媒体比作钉子,把算法比作锤子,那么百度就是拿着算法的锤子,砸媒体的钉子。
在2000年前后,正当媒体行业出现变革,百度掌握着算法锤子,无往而不利,一举把自己砸成了中国第一大的媒体。然而到了2012年前后,随着互联网信息量、信息形态的变化,百度搜索算法的锤子没那么灵光了,反而今日头条拿着另一个锤子——推荐算法,占据了上风。
于是一个问题摆在了百度面前——如何突出重围,再获新生?
我猜此时百度内是出现了两派的,一派是媒体派,一派是算法派。
百度也的确试图换锤子,2014年,百度推出新版首页,其中悄然上线类似今日头条的推荐功能。然而,此时用户已经形成了牢固的认知和使用习惯,百度就是搜索,今日头条就是推荐,百度再难撼动今日头条的地位。直到2017年,传出百度想收购今日头条失败,应该就是换锤子的最后一次尝试。
另一方面,算法派的人想,百度是一家算法公司,不是算法这个锤子不行,是媒体这个钉子不行,咱们换个钉子。何况,李彦宏就是执掌搜索算法这个锤子的,如果真换个锤子,那不是要改朝换代了?
最终,算法派占了上风,百度要拿着算法的锤子,找一个新钉子——自动驾驶就是这个新钉子。
4、百度的隐忧
2016年Google的AlphaGo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引爆了AI的热潮。当时百度急于找到下一个钉子,既然百度对标Google,进军AI就在情理之中。何况汽车据说是下一代互联网入口,百度错失了智能手机,怎么能再次错过智能汽车?于是,百度推出了Apollo计划,高调进入无人驾驶。
如果一位米其林大厨,因为刀工精湛,就去做外科医生,你会不会觉得不靠谱?实际上百度就这么做了。
尽管百度擅长算法,但本质上仍是一家媒体公司,转型做自动驾驶汽车,跨度不可谓不大。从2017年到2018年,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自动驾驶事业群负责人邬学斌等高管的先后离职,虽然又有陆奇的加盟,仍说明百度这一次转型困难不少。
百度的掉队始于智能手机普及,百度可能以为是因为没重视新一代互联网入口,所以此次如此重视智能汽车。但我认为真实的原因是百度忽视了互联网开始与线下深度融合的趋势。
当马云意识到,阿里平台上的全部商品交易量,也只占全国消费品零售交易量的10%时,他提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战略。当马化腾意识到,微信、QQ虽已占据用户大部分线上时间,但还有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线下日常活动,他提出了“连接一切”的战略,为的是在线下触达用户。
百度呢?尽管手机百度APP达到了极高的占有率,但当人们通过手机吃饭、打车、看病、逛街时,都是在用阿里和腾讯的产品,谁会想起百度?
5、百度的机会
其实百度作为一家媒体公司,如果定位于线上线下融合,那么百度的AI战略原本有很好的切入点。
在互联网媒体大行其道的时候,很多传统媒体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有一家线下媒体仍然稳如泰山,甚至逆势而上,那就是分众传媒。但分众传媒也有一个缺陷,互联网数字营销能知道用户看没看、点没点,能够精确获知广告投放效果,但分众传媒的楼宇电梯广告只能显示,却没法获得反馈。所以在2016年底,分众传媒宣布推出具有高精度摄像头、人脸识别等功能的新一代互动屏。
既然百度要转型AI,如果通过人脸识别等手段,将百度的线上流量、线上触达能力,与分众传媒的线下流量、线下触达能力融为一体,会不会创造出更加精准的营销效果?
或者,如果百度采用类似的摄像识别技术,用自己的AI能力、线上大数据能力,为众多线下大大小小的媒体赋能,会不会构建出一个无所不在的媒体帝国?
今天的百度转型自动驾驶,仍在“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未来的百度走向何方,不知会否应了那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AT的秘密
阿里、腾讯、百度,分别号称是“电商”、“社交”、“搜索”,而其本质,则分别与市场、电话局、杂志无异。由此可见,人类的需求亘古未变,但每一次技术变革都赋予其新的形态。
BAT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升级传统商业活动的典型代表,但在BAT之外仍有大量的传统行业,等待拥抱信息技术,焕发新的光辉。就像牛文文说的——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但所谓重做,不是将传统行业取代或颠覆,而是用信息技术优化、升级传统行业,为之赋能、助之连接。因此要尊重产业原本的一些规律,纯粹互联网思维不一定适用。
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互联网公司只需要通过线上接触用户,就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部服务,远如新浪、网易,近如BAT,皆是如此。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互联网企业(如果还可以这样称呼的话)则需要线上、线下的一系列接触,才能完成整个服务过程。今天多数互联网公司擅长线上的运营,能大幅提高效率,但不擅长线下的运营,通常比传统行业原有团队效率更低。那么,如果一项服务以线下为主,互联网团队来做可能成本不降反升。比如今天很多汽车电商、互联网医疗等公司在线上遇到瓶颈、走向线下又陷入困境,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此时,互联网公司更加明智的做法是,学习阿里、腾讯,甘心做线下企业的赋能平台和连接工具。赋能也好,连接也罢,隐含的意思都是:我不与线下企业竞争、不垄断你的上下游,我只给你帮忙。
而“帮忙”的核心,则是用信息技术,帮助线下企业建立触达客户和其他合作方的“管道”,建立资源流通的“管道”。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店,以前用户是骑着毛驴、走着土路来找你,费时费力,而互联网公司在你家门口修了马路,用户可以开着汽车来找你。于是你的生意更加兴隆,用户也更加便利。
但既然你用了我修的路,你就要给我过路费,每辆车10块(这就是淘宝),或者允许我在路上放广告牌、在你家门口开小卖部(这就是微信)。但我不会拦在其中,屏蔽你们双方,左手买、右手卖,坐吃价差(是谁不说了)。用户以前直接找你,现在还是直接找你。
阿里的“赋能平台”是“点”,腾讯的“连接一切”是“线”,点、线结合连成网,成为信息和资源流通的管道,即所谓“互联网是新一代基础设施”,企业使用基础设施,就要付出代价——这就是阿里和腾讯的全部秘密。
掌控基础设施,也就掌握了权力。而这种权力,不应该属于某一家企业、某一小撮人,而应该属于公权力。掌控基础设施,同样也就产生了义务,要维护道德、保障秩序。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履行公共义务,这将是阿里和腾讯未来最重要的课题。
然而阿里和腾讯都想掌控整张网,做点的想连线,连线的也想设点,这就导致了对彼此业务的入侵,做平台的也在做工具,做工具的也在做平台。腾讯奚落阿里,说自己是“去中心化的赋能”,阿里反击腾讯,也可以说自己是“更精准的连接”。
最终谁也不可能吞并对方,反倒还会在各个垂直行业生长出很多“局域网”,与阿里腾讯的“广域网”既共生共荣、又分庭抗礼,它们将共同创造一个数字空间里的平行世界。
中心与分布之别、效率与公平之辩,也就孕育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