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这是一篇关于导图1的思维导图,包含国内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模式等。
编辑于2024-09-22 19:58:53注意事项
需要视频
你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电动汽车
类型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优势
降低尾气与噪声污染
提高能源利用率
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大类
集团汽车
如各种公共交通客车、小巴等;环卫部门使用的街道清扫车、垃圾清运车、道路清障车、冲洗车、洒水车;邮政部门使用的邮政配送车辆;电力供水等部门使用的电力工程车、工程抢修车等。
社会服务车辆
私人及政府乘用车
其他
包括场馆车、小区服务车、旅游景区观光车等,尤其是那些对环境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区域,如:风景名胜区、城市水源保护区等地方的区内用车。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的原则
车站一体的原则
短期与长期相统一的原则
充电设施的规划要符合局部与整体相协调的原则
充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环境与安全的相关规定
充电设施站点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城市交通的畅通
充电设施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本区域的输配电网现状
国内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交流电充电(交流慢充)
接口
速度
慢充的充电功率以及电流都比较小,因此充满电大概要6到8小时
慢充使用普通的家用交流电进行充电。值得注意的是,车载电池具有正负极性,因此对其进行充电的电源也必须是具有正负极性的直流电源。当使用220V家用交流电充电时,电流会通过车辆内置的“交流变直流(AC/DC)”转换器进行转换后再进入电池组。由于车辆自身的限制和要求,车载的“交流变直流(AC/DC)”转换器的功率相对较小。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直流电充电(直流快充)
接口
速度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汽车电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八成左右的电量,大概1小时左右即可充满。
快充技术允许电动车使用高功率的直流电进行快速充电。这需要在非车载的直流充电桩上完成。配备快充功能的电动车能够满足迅速补充电量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仅需约30分钟的充电时间,电池就可以达到80%的额定容量。为了保护电池,避免过度放电而损害其寿命,当电量降至20-30%时,电池系统会发出低电量警告。当电量超过80%后,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因此从80%充至100%所需的时间会相应增长。
缺点
长期使用大电压大电流进行快充可能会对电池寿命产生一定影响
其他
无线充电,不使用电缆的情况下,利用嵌入道路和停车位的无线充电板进行充电,该方式安全快捷。国内首条“超高速”公路-杭甬高速(杭州宁波高速)将于今年通车,根据规划,未来杭甬高速将支持自动驾驶和无线充电
换电,因换电需直接更换电池,换电站较充电站投入成本更高,并且各车厂使用的电池包也不统一,因此目前换电在C端市场还在不断探索中。
直交区别
在使用快充时,地面的充电桩直接输出直流电,无需经过车辆内置的“交流变直流(AC/DC)”转换器。因此,可以使用体积更大、功率更高的“交流变直流(AC/DC)”装置,从而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技术原理的限制,通常所说的快充实际上是指电池组电量在20%-80%阶段的快速充电过程。
浮动主题
充电桩运营模式
政府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
政府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即政府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投资主体,政府组织汽车厂商、电力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代表国家如日本和美国。但是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投资需求增大,政府财政将难以支撑,且该模式由于缺乏市场竞争,会导致充电桩效率低下。
电网企业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
电网企业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即电网企业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投资主体,负责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充电设施具有完全的商业化性质,代表国家有法国和德国。电网企业建充电桩固然拥有电力资源优势、网络传输优势和技术标准优势,但是缺少终端销售网络和充电桩的运营经验。
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
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即汽车厂商为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需要自己投资建设充电桩,如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通用、丰田都是自己建设运营充电桩为用户提供商业化的充电服务。但是当充电桩大规模增加时,提供的电力和技术可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充电桩运营的利润受到电价波动的影响。
充电模式
常规充电
优缺点 常规充电模式的优点为: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从而降低充电成本;充电时所用功率和电流的额定不大,因此充电器和安装成本比较低;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充电效率。 常规充电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充电时间过长,所以难以满足车辆的紧急运行需求;由于进行常规充电的时间较长,所以充电站的建设规模一般较大,以便能够为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
适用范围 这种充电模式通常适用于:由于常规充电以相当低的电流为蓄电池充电,因此在家里、停车场和公共充电站都可以进行;设计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尽可能大需满足车辆--天运营需要,利用晚间停运时间充电。
快速充电
优缺点 快速充电模式的优点为:充电时间短;没有记忆性,可以大容量充电及放电:由于对电池进行短时间(约为10~15分钟)充电就能使其储电量达到80%~90%,因此,快速充电站可不配备大面积停车场, 相对常规充电模式,快速充电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充电器充电效率较低;充电电流大,因此对充电技术方法以及充电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工作和安装成本较高。
适用范围 这种模式适用条件为:车辆电池组设计标准化和易更换;车辆运营中需要及时更换电池来满足运行,充电站中电池充电和车辆可实现专业化快速分开。
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站
常规充电
蓄电池在放电终止后,应立即充电(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24h),充电电流相当低,大小约为15A,这种充电模式叫做常规充电。 常规充电制度是依据1940年前国际公认的经验法则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培小时规则”即充电电流安培数不应超过蓄电池待充电的安时数。这样才可保证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产生气体和温升的状况符合要求。因此,常规蓄电池的充电方法都采用小电流的恒压或恒流充电,一般充电时间为5~8小时,甚至长达 10 至 20 多个小时。
快速充电
快速充电又称应急充电,是以较大电流短时间在电动汽车停车的20分钟至2小时内,为其提供短时充电服务,一般充电电流为150~400A。在现有的充电技术水平下,高效率为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当电池组电量处于30%和80%之间时,以大电流充电,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蓄电池的放电得到补充。
电池快速更换系统
通过电池租赁方式,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来达到为其充电的目的,这种充电模式叫做电池快速更换系统。 对于续驶果程长而又没有时间及时充电的顾客,可以到蓄电池更换站更换电池,采用地面充电系统对卸载下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出于电池组重量较大,更换电池的专业化要求较强,更换站需配备专业人员借助专业机械来快速完成电池的更换、充电和维护。所以这种模式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能实现电池的快速更换以及备用电池组存储空间。
场景
交互流程
UI
品牌服务
APP
结构技能
子主题
通用
车
场景
具体场景
广义场景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