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文史一
这是一个关于古文史一的思维导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和文学现象。
编辑于2024-10-05 20:39:28古文史一
第一编先秦
上古传说
神话
神的故事,想象,征服自然,远古时代
特征:人的生存主题,英雄气概,浓烈情感,集体创作
影响:后世文学提示方向,题材源泉
诗经
西周初年,春秋中叶,诗歌中的经典总集,305篇,国风106
风,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王地区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舞曲
形成
班固采诗说 献诗说 国语 删诗说 史记
分类
婚恋诗,静女,鸡鸣,风雨 人生感慨,巷 园 离 政治讽喻 新台 瞻仰,之交 赞美,海棠 史诗,大公生皇棉 农事,七月
成就
情感真实,坦率直白,叙事
赋比兴 赋直接叙事 比 比喻 兴 起兴,发端
四言诗典范,音韵和谐
章法重章复沓,双声叠韵
先秦散文
尚书,历史文集,记言为主,诘屈聱牙
春秋,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微言大义,新闻标
左传,编年史,左丘明,与公羊谷梁为三传,详细生动,最具文学色彩
叙事艺术:文学剪裁功夫,让事件故事化,情节化 全知的叙事视角,引入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增强故事性和趣味(叙写战前谋划和战争场景)
写人艺术:外交辞令,记言文字,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引句经典
国语,国别史,齐鲁吴越,记言为主,风格质朴平实,春秋外传
战国策,铺张辩丽,把握对方心理,善用寓言
先秦诸子
论语,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语录体
老子,道家,韵散结合,说理
墨子,由小及大,逐层推理,质朴无华,墨家儒家显学
孟子,王道,仁政,雄辩色彩强,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成服对方,寓言说理(揠苗助长)
庄子,内7,外15,杂11,内篇庄子作,其他弟子后人所作 文学色彩,股市异彩纷呈,想象奇幻诡异,文风空灵飘忽,风格谐趣和讥讽横生
荀子,儒家大师。论题集中,逻辑严密,少用寓言(劝学)
韩非子,寓言最多,冷峻峭拔,善于分析(郑人买履)
屈原楚辞
离骚,浪漫奇幻,美政,深沉的爱国情感。理想,九死不悔,嫉恶如仇,坚韧,路漫漫
艺术成就,浓烈的激情,奇幻想象 主人公独立不曲 比兴手法的拓展 语言采用民歌和方言
天问,最奇特,对自然,神话,历史,社会提出170多个问题,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批判精神
招魂,为楚怀王,结构精密
九歌,君,鬼,魂共11篇
民间祭神歌舞,神与人的恋爱故事,清新幽渺,凄艳怅惘
九章,抽思涉江共9篇,平实朴素
楚辞,屈原开创,早于西汉
产生的原因:楚生楚歌,巫风巫歌,楚地风物,方言,南北文化交流
特征,类似于诗经,并有所改造,长短不拘 诗风,想象丰富,铺排夸饰 语言,楚语楚声
楚用兮,多议论,抒情,赋少用虚字,客观咏物
宋玉
九辫,自愤生平之作,铺排描摹,长短不拘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秦代散文和李斯
吕氏春秋,吕不韦及其门客编撰,文章短小,杂家代表,特征是事实说理,平时不求华丽
谏逐客书,李斯,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不利于统一大业,秦国趋于灭亡 奏议文铺陈排比,纵横之气 刻石文四句为句,三句为韵,气度宏大
贾宜,早错,西汉初期散文
贾宜,文章风格气势犀利,情感激扬,铺排渲染 过秦论,仁义不施吊屈原赋,鸟,云赋
兆错,切实中肯,擅长分析,提出建设性对策 论贵栗梳,句式铺排,战国策遗风
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董,春秋繁露,天人相感,逻辑严密,引句经典,冷静沉稳
刘,新序,说苑 内容琐事逸闻,富有劝诫训教之意,艺术上简短描写人物言行,精神
报任安书
司马迁,叙写个人怀抱,真挚浓烈的情感,感人至深
盐铁论
桓宽,政论文,直切时事政策,采用对话体
东汉散文演变
东汉前期散文:疾虚妄,崇实诚
张衡,归田赋,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之作
王充,论横
桓谭,新论29,陈时政梳,抨击虚妄之先河
东汉后期散文
并丽方向发展 王符,潜夫论,两篇,切时中弊,富于情感
仲长统,昌言,崇尚实用,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
东汉构思散文特征
王,仲为代表
两汉散文发展
前期关乎治国,反思秦亡,针砭时弊,贾,错
中后期平时沉稳,极少感情波澜,董,仲,报任安书
东汉,虚妄,实诚,王充, 切中时弊,情感浓郁,王符
司马迁两汉散文
司马迁史记
第一部传记体
本纪,历代帝王兴衰,纲领
世家,王侯各国状况
列传,古今特殊人物集团
表,年月摘记大事
书,经济,制度,文化
精巧的教材和安排
通过剪裁,保证叙述完整真实,人物命运性格揭示
互见法,人物在本传中表现主要经历性格,其他人传记中描绘次要事件和性格,既突出主要性格,又丰富人物形象
人物刻画
个性化语言,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矛盾成图冲突等特定环境下凸显人物性情,细节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精神风貌(自己说,别人说,作者说)
班固汉书
第一部传记体断代史,西汉史
叙事平实稳健,结构组织严谨,语言典雅凝练
本纪,传,表,志
文学价值
精彩的细节场面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神貌
通过所处环境,语言,行为,细腻揭示人物微妙的心理,曲折心态
东汉其他散文
吴越春秋,赵烨,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故事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对唐传奇小说表示深远影响,更具文学性
越绝书,袁康,各篇独立,地理,占气
两汉辞赋
两汉辞赋
既如诗歌,又如散文,句型自由,大赋状物叙事,骚体赋抒情说理,诗歌与散文的结合体,抒情小赋,篇幅缩短,抒情增加
贾宜
吊,鸟,云
特点:抒情述志,情感浓郁 直抒胸臆,写景状物,文采可观
汉大赋出现
枚乘七发,汉大赋形成
特点,铺叙描摹,夸饰渲染,与真情实感,走向繁难华丽,主客问答形式
西汉初期辞赋: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骚体到赋体的发展,铺排描摹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统称天子游猎赋
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 丧失真情实感 空间极度排比 语言更加繁难癖涩
长门赋
陈皇后遭遇结合自身悲凉巧妙送个,抒发悲郁,首发纯熟,情景交融
杨雄大赋的拓展
拓展了大赋题材领域(祭祀,京城外的繁华,传统田猎)
加强了劝百讽一劝的色彩
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西汉中后期的骚体赋
李夫人赋,遂初赋(纪行赋开山之作),班自导赋
西汉中后期抒情咏物短赋
答客难东方塑,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王褒洞箫赋,咏物自况,遭遇情感融入洞箫描述中,全文只写乐器音乐,全文写音乐先河
东汉辞赋发展演变
东汉骚体赋,显志赋,铺写愤郁不平,象征手法 蔡,述行赋,前半吊古,后半伤今
东汉辞赋
班固两都赋与汉大赋异同:题材内容以京都为主。谋篇布局加大了讽喻劝导的部分
张衡二京赋特色贡献
加入市井生活,汉大赋绝响
除了田猎,宫室,还写游侠,街士等,都市生活全景图,细致描绘,规模容量篇幅超越前人
抒情小赋,归田赋,张衡,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无夸饰,书写怀抱情致,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重大转变
赵,鹦鹉赋,反讽,比喻象征,委婉表白自己的困厄无奈,正言曲说,深沉悲郁
两汉诗歌
五言诗起源
最早于诗经,西汉乐府歌谣,东汉初期,最早成型五言诗(班固咏史),想和你同声歌渐趋成熟
古诗十九首
游子思妇,思乡怀人,闺思愁怨,人生失意,挫折
表现特征:意蕴无穷,表现自然,情景交融
两汉乐府民歌
音乐行政机关,最早分类蔡用,最受推崇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12类
文学价值
题材
反应人们厌倦战争,战成南
讽刺达官贵人,鸡鸣
表现爱情婚姻,江南,有所思
反映社会问题,陌上桑,上山采蘑菇
表现生活艰难漂泊,东门行,孤儿行
表达人生哲理,长歌行
特色
增加叙事性情节,刻画人物形象,陌上桑,孤儿行
与诗经一脉相承
善用比兴,抒情真挚
形式语言
突破诗经四言,杂言和五言
没有了重章复沓
语言直白,口语,表现力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诗歌
汗末魏初 特点,慷慨任气,悲凉为美,强烈主观 语言,词彩华美,不假雕饰 三曹,曹操,草呸,曹植 建安七子,成就最高王璨诗赋,孔融散文,反应社会动乱现实,慷慨悲凉
曹操诗歌成就
拟乐府,多用乐府旧题,悲凉沉雄 不出厦门行,第一首啊果然写自然景物山水诗 改造文章祖师
曹植
曹操死为界,贡献五言诗 前期进步理想,抱负,白马篇 后期壮志难酬,压抑愤闷,赠白马王彪 游仙诗创始人
艺术特点
内容军旅,抒情,送别,游仙等
等个,骨气奇高,词彩华茂,体被文质 对称回环,语言锤炼,出现律句,善于起掉 建安最高峰
曹呸
七言诗,燕歌型,逐句押韵,清峻悲凉
王璨
赋最佳,七哀诗,文多,辞少
蔡文姬
悲愤诗,长篇叙事诗,心理活动刻画真是细腻,,复杂微妙,注意细节,气氛渲染,烘托主题,540字,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史诗效果
正始诗歌
魏明帝~魏元帝,崇尚老庄,玄风
阮籍咏怀诗:意蕴深沉,情安逸玄远,融情理哲思为一体
嵇康,散文,把庄子诗化,四言另辟蹊径
两晋诗歌
太康诗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繁文绮合
陆机,中作,文赋为名篇,诗存最多,凄若繁弦 潘岳悼亡诗,婉转凄测 左思,三都赋,出现洛阳纸贵,咏史,第一诗人,笔力雄迈,文以典怨 左思风力,继承建安风骨
刘琨,少负壮志,纵横之才
游仙诗,始于曹植,求仙长之意,愤世嫉俗之言,郭璞成就最高,风格感情真实,形象生动,对现实失望不满用游仙方式表达,求长生
玄言诗,魏正始,东晋成熟,孙綽,玄理入诗,老庄哲学,脱离社会生活,玄乎寡淡
陶渊明
内涵
恬美意境,农耕生活,乐观心态,农夫野老,挚友往还
境界
冲淡之美,诗人心境平和之语言质朴,真情实感,纯净之美
成就
开创田园诗,极浓的冲淡之美,丰富的多样性
平和冲淡,饮酒 金刚怒目,荆门,山海经 散文,桃花源记,虚构,社会理想 赋,闲情赋
南北朝诗歌
元嘉诗歌,情思代替玄理,感情为主,艺术表现寡淡,山水题材进入,抒情化,人生感慨,代表诗人谢灵运,爆照
谢灵运,清水芙蓉,水水诗成就最高 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缘起,路线,描写,议论感悟。局部景物描写。景物的声光色生动描绘
爆照,浓艳之美,词藻淫艳 南朝诗人成就最高,才秀人微 内容有社会不公平,边塞,游子思妇等 代表作,拟行路难,七言 诗歌特点,锤炼字句,民间口语,想象和比喻
孙綽,天台山赋,后世山水游记之祖
永明体
沈约,谢脁 让五言诗从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特点是声律严格要求,讲究四声配合
竞陵八友
文章八友,谢脁,沈等
谢脁
写自然景物,情景交融,风格清新明丽,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梁陈诗歌
重功利,主质朴,裴子也
尚自然,主风力,吴均
重娱乐,尚轻艳
宫体诗
写闺阁情怀,重声律,词彩轻艳,发端于齐梁,尚娱乐,重写实,文字觉醒表现,代表人 徐陵父子,庾信父子,徐庾体,玉台新咏,诗风绮艳
北地三才
温子升,鹏举,北魏成就最高
邢邵,北间第一才子
魏收,模仿南朝作品
庾信
前期绮艳之作,词藻华丽,山池 后期故国倾覆,军民罹难,沉痛真挚,拟咏怀
特点,南北诗风结合,前期词藻华丽,入北后格调苍劲,集南北诗歌之大成,千古绝唱哀江南赋,抒情,音韵和谐流畅
南朝乐府诗歌
郭茂倩清商曲辞,内容男女之情,华山 特色,鲜丽凝聚次,清新流丽,双关比喻,五言四句,西州曲艺术最高
北边乐府民歌
郭茂倩梁鼓 特色苍劲好卖,率直真爽
木兰诗,西州曲,双壁 篇幅长,浅畅明快,顶真,比喻,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刚健清新
魏晋南北朝
骈文 均衡对称,讲求对偶,用典,声律,辞藻,代表作与陈伯之书,华而不实,语言华丽,修辞繁复
刘腮文心雕龙,儒家
钟荣,诗品,五言诗
水经注,力道元,地理著作山水散文,语言真实准确
洛阳伽蓝记,杨铉之,描述洛阳佛寺建筑兴废 历史笔记,写景状物,散文,四六,典丽清拔
魏晋南北朝小说
志怪小说
起源于巫师,方士影响,佛经故事,宣扬宗教鬼怪,有民间故事传说,搜神记等,推动后世小说发展
搜神记
思想,积极意义的神话,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宣扬鬼怪反应人民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正义,勇敢智慧
风格:结构完整,审核模糊,初具短篇小说,故事离奇,想象浪漫,刻画人物性格,情节曲折,华丽
特点:鞭打恶势力,揭露官吏嘴硬 反映战乱灾难,向往美好生活 反应封建桎梏,摧残自由婚姻,追求美好爱情 赞扬斗争精神
志人小说
记录人物言行片段的人,兴盛原因是士大夫阶层讲究名士风度,有意学习名师言谈举止,崇尚玄理不谈政事,品评人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西京杂记,笑林
世说新语
最高成就代表,记述汉末东晋的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人物玄虚清淡,语言精炼,简约含蓄,隽永传神,口语➕雅句,一言一行展示人物精神风貌
隋唐五代文学
北齐,北周旧臣
卢思道,从军行,边塞生活,思妇征夫, 杨素,粗旷深沉的悲凉情思,慷慨呜咽 靴道横,昔昔盐
杨广
南北诗风并存
贞观诗坛
李世民,重声律辞彩,贵族化宫廷化
上官体
上官仪,六队,八队 风格婉媚,工整,五言
王绩
野望,五言律诗,平淡自然,表现生活情感不施脂粉的朴素美
初唐四杰
王勃,卢照邻,杨浻,骆宾王
风格刚健骨气,慷慨悲凉,思索人生哲理与,题材走向市井
两个名字五言律诗,三个名字七言律诗
文章四友
杜审言成就最高 特色早春的气息,丰满圆融之美
李侨,苏味道,催融,杜审言,五律居多
宋之问,沈全期
律诗的定型,七言律诗成熟之作,初唐七律样板
陈子昂
复归风雅,追求风骨,比兴,感遇38首 骨气端详翔,音情顿挫,壮伟,豪侠之气
吴中四世
初,盛唐之交, 张若虚,贺之章,张旭,包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的事
刘希姨
白头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
盛唐诗人
王维,诗佛 山居秋暝为例,写秋山雨后晚景,清新明爽 从平凡事物发现美,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鲜明形象写出景物中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 画中有画,诗中有诗,空山的宁静 宁静之美,自然景物创造无我意境 佛心蝉趣,摆脱世俗的宁静心境
孟浩然 山水诗特点:自然平淡,冲淡闲远,从高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情思交融,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
王翰,多描写少年,玲珑女子,对歌饮宴,表达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凉州词二首
王昌龄,七绝圣手,豪爽俊丽,讲究立意构思,多写旅居生活,诗风苍凉悲壮,语言含蓄雄放,意境高远深沉
崔皓,黄鹤楼,唐人七律之首
古今七律第一是杜甫,登高
边塞诗人
高适,唯一高官封候之人,燕歌行 慷慨悲壮,七古为胜
陈参,歌颂将士战争生活,表现唐军威武气势 记叙汉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团结,和睦相处 西北边地奇异的自然景色和边塞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特点是边塞风光,三句一转,节奏急促,声调激越
王之奂
五言诗,边塞诗,风格悲壮
李白
乐府:借古题写现实,借古题写己怀
歌行: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笔法多变 充分体现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气势凌厉悲中见豪,语义新奇
绝句:自然明快,蕴含深长 七绝中山水诗,送别诗 五言绝句中,简洁明快,自然含蓄 受乐府民歌影响,具有乐府民歌风格
乐府诗歌艺术成就
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豪迈气概,很少对客观事物细致描述
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纵横变幻
意象壮美,山河,日月 语言清新明快,色调爽朗,多用白色
杜甫
杜甫的史诗性质,写实手法 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提供史的认识价值 以时事入诗,写实,借纪事以抒情,爱国忧民精神
律诗成就 五七律兼擅,七律第一位大家 以律诗写组诗 打破固有律诗谱式
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杜甫晚年,沉郁是感情悲壮沉厚,顿挫是感情的起伏波澜,其他风格平淡简易,含蓄委婉 集大成,个人情怀引向民生疾苦,理想引向现实 承前启后的作用,忧国忧民的崇高人格
大厉诗坛
韦应物
早期追求理想,昂扬开朗 后期闲淡简远,山水诗多,看破世俗
刘长倾
孤独落寞,时运不济,特定时代衰败景象
十才子
钱起居首等十位诗人,诗风相似,大厉初年,多为题增送别之作,与刘长青为钱刘
艺术特色,清雅闲淡,意象凄清,寒冷,萧瑟 多为山峰,寒雨,落叶,灯影
顾况
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格调通俗明快,古诗乐府诗结合
李益
七绝第一,擅长边塞诗,情调悲沧低沉 两重性,有盛唐余韵,为中唐先声
🀄️唐诗歌
白居易
讽喻诗,秦中吟 感伤诗,成就最高,长恨歌 闲适诗,知足常乐 杂律诗,山水风光,友情,暮江吟
元嗔
新乐府诗,讽喻诗,叙事长诗,宫词,艳情诗悼亡诗,最具代表创作特色,酬唱诗
元和体
元和年间,两个诗人的诗相互映照,次韵相酬,长篇排律,小碎篇章
特点语言浅白,格调轻快
影响是突破了诗的传统,体现世俗化特征,诗到元和体变新
元白诗派,元真,白居易 诗歌内容新乐府,尚时,俗,平实
张籍
乐府诗,题材广泛,俗人俗世,社会缩影 近体诗,抒怀酬赠之作,也有写实
王健
乐府诗成就最高,题材广泛 俗语民歌入诗 七绝诗体,反映宫女生活
韩孟诗派
不平则鸣,尚怪奇,重主观
韩愈
杂文,赠序文,祭文,碑志,传记
诗歌特点,以文为诗,狠重奇险,以丑为美,清新自然
苦吟诗人
注重造语练字,构思奇特,孟郊,李贺
孟郊,苦吟,多表现凄凉寒苦的生活,幽僻,风格俏硬
李贺
长吉体,描写鬼混,主观色彩强,造句奇丽,神秘感
构思,意向,遣词,都很新奇独创 写鬼怪,死亡,游仙,来表现苦闷 想象已于常人,冷艳怪丽
刘俞锡
政治讽喻诗,咏史诗,最深刻,艺术最精湛,民歌体诗,与白居易为刘白,诗豪
柳宗元
贬適,思乡,清冷峭拔 田园诗
李商隐晚唐诗歌
与杜牧,小李杜
政治诗,悲壮沉郁,政治批判或肯定 无题诗,最广为传诵,诗无题,创造之举(寄托说,爱情说),寄情深微,朦胧婉曲
朦胧美
内容:感情哀伤,含蓄朦胧,托意空灵 形式:表达迷离恍惚,现实没有的形象,理性结构
艺术特色
七律,七绝,近体诗成就最高
情绪流露出蕴藉之情
反用典故,正反对照
也是七绝成就高,二十八字史论,大量七绝,史论笔法,追忆昔日辉煌,末世哀伤,人生哲理
艺术表现手法
题材细小化,意境朦胧化,情思深微化
杜牧
特点,抒发政治感慨,见识,立意高绝
许浑
五律,七律,怀古最出色,千首诗
贾岛
苦吟诗人,郊寒岛瘦,擅长五律,清奇幽微,有句无篇
姚合武功体
五律诗组,写山县荒凉,官况萧条,个人生活窘态
与贾岛不同处:题材上对生活情景写的更多,风格清稳闲适
皮日休
继承元白新乐府,反映民生疾苦,批判政治腐败
陆龟蒙
江湖散人
司空图
消极避世思想,冷清寂寥
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
拼文到散提,文体文风革新,提倡古文,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
韩愈
文以名单,不平则鸣,陈言务去,文从字顺
散文成就
杂文,自由随便,新颖奇妙
赠序文,借题发挥,切中时弊
短文,嘲讽现实,议论精辟
碑志传记,细节刻画人物,议论讽刺记叙为一体
柳宗元
文以明道,反对浮绘雕琢,更重视文学性和审美
文体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山水为精品,永州八记
艺术风格
寓言散文富于哲理意味
山水游记选取幽美小景物,精心刻画,记录艺术之美
总体沉郁凝练,冷落峭拔
讽刺小品文
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皮日休,陆龟蒙,罗隐
唐传奇
艺术成就
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肖像,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对比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文言文为主,兼用口语,插入诗歌 清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意义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小说作为独立文体的正式开端,太平广记
枕中记
繁盛时期代表作,沈既济,鄙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黄粱一梦
俗讲
讲经文,佛经,宣扬佛教
散句与诗句,说唱配合
变文
民间说唱艺术,讲唱佛经故事和人世故事,韵散结合
唐五代
曲子词,新诗体,菩萨蛮,亿秦鹅
敦煌曲子词: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体现女性词的审美特质,富于生活气息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钧,花间集,风格婉丽,词为艳科的基础
写美女体态体态妆饰,闺阁情思,静态描绘发挥抒情,暗示 由诗变词开创人物 风格浓艳香软
南唐词人
前期艳丽,后期反映宫廷贵族享乐生活,国运衰落,李益为代表
一冯二主
冯,词数五代之首,词风雅丽雅,深婉蕴藉 李景,凄美哀怨 李益,前期宫廷生活,华丽纯真 后期侧重内心感情,国破家亡之恨,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