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史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介绍详细,知识全面,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二战后的变化。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
这是一篇关于教资面试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梳理了教资面试的核心要点,从结构化考试到试讲环节,全面覆盖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教育理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世界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原因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主要原因/目的
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进程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绞肉机”“地狱”“屠场
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
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伤亡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美国和日本在战争中崛起
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战争与科技之间有什么关系
战争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科技是把双刃剑,合理利用科技
新式武器加剧了战争灾难
列宁与十月革命
1917年
背景
经济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相对落后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军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时间
1917年3月
地点
俄首都彼得格勒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15日)
领导者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特征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权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胜利
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工农联盟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
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苏维埃政权建立
1917年11月7日晚
会议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三年国内战争
1918-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
工业
中小企业国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