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幸福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人生的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幸福人生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编辑于2024-11-02 22:08:17这是一个关于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行动和运用才真正有用,否则就是白看白学,要大量实践和练习,才能形成习惯真正吸收,触发自己真正做出了行动和改变才是真理!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人生的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幸福人生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这是一个关于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的思维导图,该书通过深入剖析有钱人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揭示了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显著差异。作者指出,许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常常受到错误的思维束缚,如“努力节俭存钱”、“等待机会降临”等。而有钱人则拥有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勇于冒险,并注重持续学习和成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行动和运用才真正有用,否则就是白看白学,要大量实践和练习,才能形成习惯真正吸收,触发自己真正做出了行动和改变才是真理!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人生的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幸福人生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这是一个关于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的思维导图,该书通过深入剖析有钱人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揭示了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显著差异。作者指出,许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常常受到错误的思维束缚,如“努力节俭存钱”、“等待机会降临”等。而有钱人则拥有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勇于冒险,并注重持续学习和成长。
幸福人生
不幸福的原因
什么使人不幸福?
动物只要没生病,吃得饱,就是快乐的,人也应该是这样的
每个不同群体都有自己的烦恼。在上班族那里,你看到焦虑,过度专注,肠胃功能失调,丧失了竞争之外的其他兴趣,丧失了娱乐能力,意识不到同类的存在。在双休日主干道上,你看到追逐快乐的男男女女,生活宽裕,其中一些还相当富裕。他们追逐快乐的步伐整齐划一,即随着汽车蜗速行进;他们既看不见前路,也欣赏不了风景,因为左顾右盼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所有车上的人的心思都是超车,但在车流中无可奈何;没在开车的人有时可能神思游移,被莫名的无趣侵扰而隐隐面带不悦
社会制度的产物。如何改变社会制度来提升幸福感,如何终结战争、经济剥削、冷酷恐怖的教育
这些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它们毁掉了人们原本可能有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
我享受生活,我对生活的热爱几乎可以说是与年,源于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并且在不断地获得
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缺陷不再那么介意,而是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外部事物上:世界局势,各种学科知识,我喜欢的人。没错,对外部事物的关注也会带来各种痛苦:世界会陷入战争,某种知识很难掌握,喜爱的人会离我而去。但是这类痛苦不同于由自我憎恶而生发的那种痛苦,它不会摧毁生活的核心。
只要兴趣不减,这种活动便能充分抑制苦闷
典型的不幸福的人都是年轻时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他会因此更看重这些满足而不是别的,这让他的人生只有一个方向可走,同时,他过分强调了成功却将与成功相关的活动放到了对立面。不过,如今还发展出一种相当普遍的新形式,一个人被挫折彻底打垮,不再寻求任何满足,只剩消磨和遗忘。结果他变得玩世不恭,企图通过麻醉自己来忍受生活。例如,酗酒就是短暂的自杀,它所带来的快乐都是消极的,只是暂时停止了不快乐
拜伦式的不幸福
以痛苦为荣,认为痛苦是宇宙的本质,并且是被启蒙的人唯一明智的态度。他们以痛苦为荣会让那些单纯的人怀疑这种痛苦的真实性,以为享受痛苦的人其实并不痛苦。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富有洞见,这无疑是稍许补偿,但它决不足以弥补因此损失的简单的快乐。
聪明人会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尽情快乐,如果他发现思考宇宙会让他过于痛苦,他就会去思考别的问题。
我又潜心研究智慧,研究疯狂和愚昧:我发现这也是一种精神烦恼。 因为越有智慧就越悲伤,增加知识就增加痛苦。 他的智慧似乎令他困扰,他想摆脱但无功而返:
我自己时常会体验到“万事皆空”的情绪,我是靠着势在必行的行动而不是任何哲学来摆脱这种情绪的。如果你的孩子病了,你会不高兴但决不会觉得一切都是虚妄,无论人生有没有终极价值,让孩子恢复健康才是当务之急。
当一个人可以轻易满足自己的任何一点小愿望时,他会认为,如愿以偿并不能让自己幸福,就会认为,人生本质是痛苦的,即便得偿所愿,人还是不会幸福。但他忘记了,保持对一些东西的渴望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似乎将爱情看得很重,而老于世故的现代人却把爱情看得很透,了解太多,看得太透,思想越复杂,人越不幸福
竞争
大家所说的“生存斗争”实际上是“成功竞争”。人们在进行这种竞争时,担心的不是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而是不能比邻居吃得更好。
如果不仅渴望成功,而且真心相信追求成功是男人的责任,凡逃避者都是可怜虫,只要他仍然这么认为,他就仍然会过于紧张、过于焦虑,永远都幸福不起来
成功只是幸福的一个部分,如果为了得到这一部分而不惜牺牲其他部分,那代价就太大了
在平衡生活的理念下,接受清醒而恬静的娱乐。
人人都奋进,人人争第一的时代,你的神经总是紧绷,于是你的身体开始好收不到平淡生活的鸟语花香,因为你变成了一台机器,而非一个有血有肉快乐的人。
平静才是生活大多数的状态,学会享受这种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要时刻都去激情澎湃,激情要用对地方不然就是空虚和焦虑
愿为任何一种没有经济价值的教育而费心,不读书,不欣赏文学艺术
无聊与兴奋
无聊的本质之一,是现实环境与令人心向往之的更惬意的环境之间存在反差。它的另一本质是人的机能没有“全力以赴”
行将被处死的人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勇气超人
生活幸福的基础是要拥有一定的忍受无聊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年轻时的必修课之一。
有些能够随意选择生活方式的富人,由于惧怕无聊,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另一种更加难以忍受的无聊。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宁静的生活,唯有宁静的气氛才能蕴含真正的幸福。
疲劳
单纯的身体疲劳,只要不过度,往往可以带来幸福感,它让人呼呼大睡,胃口大开,想去享受假日的欢乐。但如果疲劳过度,就会是一种严重伤害
在目前的发达社会中,神经性疲劳是最严重的疲劳。奇怪的是,这种疲劳在富裕人群中更加显著,比起商人和脑力劳动者,为其所苦的工薪阶层则要少得多。
成功来临之时,他已经是个神经系统千疮百孔的人,已习惯于焦虑,即使再也无须,他也告别不了焦虑。他们带着工作上的烦恼睡觉,在本该养足精神去应对明天难题的夜里,
理智的人只在有目标的时候才会反复思考他的困难,其他时间里他会关注其他事,而在夜里他什么都不想
忧虑不能帮我解决任何问题,还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而现在我就可以将这段时间另做安排
而他们应对恐惧的方式却可能是错的,一旦感到恐惧,他们就努力地去想别的事,用娱乐、工作或其他来转移恐惧感。由于没有被正视,各种恐惧反而变得更加糟糕。刻意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直视它,恐惧的幽灵却因此变得更加可怕。应对各种恐惧的正确方式是全神贯注,理性、镇静地思考它,直到你彻底了解了它。这种了解最终会消减恐惧,当整个问题变得索然无味时,我们的注意力也就转移了,但不是像先前那样靠意志转移,而仅仅是因为对这个问题失去了兴趣。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任何事情都容易操心多想,那干脆变本加厉地往多里想、往深里想,直到这件事情的致命诱惑最终荡然无存
嫉妒
嫉妒是正常人性中最令人遗憾的一种性情,善妒之人不仅希望制造不幸,若能逃避惩罚便会付诸行动,而且他自己也会因为嫉妒而不幸福,不因自己的拥有而幸福,却因他人的拥有而不快。
不过,幸好人性中还有一种叫作仰慕的情感可作补偿,凡想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一定都希望增加仰慕,减少嫉妒。
明智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有别的东西就停止享用自己的快乐,打比方说,我挣着一份可以满足我需要的薪水,我理应满足,但听说有人挣着两倍于我的工资,而我认为他绝不如我。如果我是一个善妒的人,那原本的满足会立刻消散,不公平的感觉会将我吞噬
享受你当下的幸福,做你必须做的工作,不与你想象的——也许是非常错误的——比你更幸运的人攀比,这样,你就能克服嫉妒。
罪恶感
人有可能体验到两种痛苦情绪:一种叫懊悔,徒劳无益;一种叫忏悔,可以洗刷罪恶
多多少少会遗憾自己不是个圣人,实际上,他关于圣洁的标准在正常生活中基本不可能达到。他常常带着罪恶感生活,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最好的东西,而他最高洁的时候是脆弱地忏悔自己的时候。
受害妄想
只要患者能够正确诊断自己的问题,认识到其根源在于自身,而非假想中的他人的敌视和恶意,这种问题就还可以由患者自身来解决
受害妄想一直根植于对自我价值的过分夸大
第一条: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象的那么无私。第二条:不要高估自己的价值。第三条:不要指望他人能像你关注自己那样关注你。第四条:不要以为大多数人都怀有特别的意图设法迫害你
舆论恐惧
除非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观大致得到了与自己有社会关系,特别是和自己共同生活的人的认同,否则很少有人能感到幸福。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人们在其中被分成了不同的群体,群体间存在着道德观和信仰上的深刻差异
对世界的无知使人承受了大量无谓的痛苦,有时只限于青年时代,但贯穿一生的也不在少数。这种孤立不仅制造痛苦,而且让人浪费了大量精力来保持精神独立以对抗周围的敌意,最后还让人十有八九不敢遵循自己思考得出的逻辑结论。
他一辈子都得强迫自己在朝夕相处的人面前隐藏自己真正的嗜好和信仰。
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找办法减轻或避开舆论压迫,这样有智识的少数人才能相互了解,并从交往中获得快乐。相对于不以为意的人,舆论对那些显然畏惧它的人要暴虐得多
所以,只要有可能,感觉自己与环境不相容的青年人就应该努力寻找其他工作,让自己有机会遇到志同道合者,
这种人如果换到一个不以他的观念为怪论的群体中,就可能变得判若两人。他会从不苟言笑、羞怯、退缩变成愉快、自信,会从生硬变成随和易处,会从以自我为中心变成外向、善于交际。
一个人对舆论的尊重程度应以自我生存和不伤害他人为限,过度的尊重其实是自甘臣服于不必要的专制,而这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幸福感
遵从社会也是有度的,不盲从,以不伤害自己生存和别人权益为界限,就是很好的标准
以消费为例,很多人花钱并非由着自己的性子和趣味,而是仅仅考虑能否得到邻居的尊重,这取决于自己是否有一辆好车,以及家里是否有丰盛的晚餐
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正在失去这种社会自由的源泉,所以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整齐划一的危险性
幸福的本质在于我们能够从心所欲地生活,而不是听命于我们的邻居,甚或我们的亲戚的想法和愿望
幸福的原因
还能有幸福感吗?
幸福的奥秘在于:让你的兴趣尽量广泛,对你关心的人与事表达出更多友善,而不是敌意。
兴致
注意力向内的人往往感觉没什么值得关注的,而注意力向外的人偶尔内省时常会发现,无比丰富多彩的各种成分都已被分析并重组成了美妙的或具有启发性的形式。
对生活中各种事物保持兴致和探索欲,对偶遇之事都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无聊
情爱
最好的情爱是互惠性的生活帮助,彼此愉快地接受,不勉强地给予,因为这种互惠的幸福而感到世界更加有趣
家庭
母子关系里,她会一直记得为孩子做出的牺牲,几乎必然会更多地要求孩子回报,而关注琐事的习惯又会令她心胸狭窄、无事生非。这将是她蒙受的最严重的伤害:为家尽责却因而失去家人的爱,相反,如果她忽略他们,保持自己的开朗与魅力,他们反而会喜爱她。
工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工作不过量,哪怕再无聊也总比无所事事容易忍受。
人为了避免无聊是愿意工作的,无趣的工作固然烦人,但比起终日无所事事的烦闷就不足挂齿了。与此有关的另一个好处是,工作把假期变得格外美妙。但凡工作还没有繁重到耗尽了活力,一个有工作的人在业余时间肯定会比一个闲人更有兴致。
消磨时间和为个人抱负提供一些有限的出路,这两点就足以让做着平淡工作的人总体上来讲比无所事事的人更快乐
所有的技术工作都是有趣的,只要这技术是可变的,或能精益求精。如果没有了这些条件,当一个人的技能达到极致,乐趣也就戛然而止
闲情逸致
不能关注生活中的任何无用之事,这是痛苦、抑郁和神经紧张的根源之一
我们太容易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我们的圈子,我们自己的工作,以致忘记了它们只是人类生活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整个世界微不足道
丈夫从未跟妻子吵过架,没有父母从未为孩子生病发过愁,没有商人从未遇到过财务压力,没有职场人士从未经历过工作危机。在这些时候,能放下烦心事,有些闲情逸致,真是天大的福分。在这些时候,除了烦心无计可施,于是有人去下棋,有人读侦探故事,张三专注天文科普,李四去读巴比伦的考古挖掘资料。这些人都是明智的,相比而言,不明智的人则完全为烦心事困扰,无法分散注意力,真正需要行动的时候却力不从心
努力与放弃
长期来看,最令人疲倦和愤怒的莫过于每天都要努力去相信越来越不可信的东西。结束这种努力是获得牢固而持久的幸福的必要条件。
中庸之道是个反面典型:它是个乏味的道理,但在绝大多数事情上它是真理。在努力与放弃之间寻求平衡便是贯彻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这个世界充满着或能或不能避免的不幸,身体疾病与心理紊乱,斗争、贫穷与仇怨,要想幸福就得找到方法去应对诸多让人不幸福的因由。
放弃”在这里便出现了,对大多数人而言放弃不失为一个重要取向,因为在一个竞争社会中,显赫的成功只属于少数人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尽人事,听天命。放弃可分两种,一种出自绝望,另一种出自不屈不挠的希望。第一种有害,第二种有益
幸福的人
幸福,必然是部分取决于环境,部分取决于自身。本书关注的是自身部分,讨论至此,我们发现就自身因素而言,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
对于大多数人的幸福而言,有些条件不可或缺,但都是些很普通的事:食物与住所、健康、情爱、工作成就和同伴的尊重,对有些人来说生育繁衍也是必需的
只要外部环境不是极端糟糕,只要一个人的激情和兴趣是向外而不是向内的,他就有可能获得幸福感。因此,在接受教育和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沉溺自我的激情,而应获得那些能使我们免于自我沉溺的热情与兴趣
幸福的人是真实地生活着的,他们有着自由的情爱和广泛的兴趣,他们通过这些情感和兴趣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而这又让他们自身成为其他很多人的兴趣和情爱目标。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得到爱,但是索要爱的人是得不到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