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历史复习九上1-4单元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内容实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11-12 13:41:29世 界 文 明 的 多 元 发 展
封 建 社 会
封 建 时 代 的 欧 洲
西欧 封建 制度
思想
基督教 兴起与发展
兴起:公元 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地区
传播: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其确立为 。
影响: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后成为阻碍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西欧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
法兰克王国 与 封君封臣制
建立:481年, 建立法兰克王国,皈依基督教,不断对外扩张。
发展:8世纪前期,确立以 封赐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制, 有严格的等级性,依次从属,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鼎盛:8世纪,查理成为国王,对内鼓励基督教发展,实行 ,对外扩张,800年,加冕称帝,建立了 帝国;
分裂: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经济
庄园制
形成
9世纪开始兴起,到11世纪遍布欧洲
性质
独立的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地位
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中世纪城市
兴起:10世纪时,西欧生产力得到发展,城市复苏,新兴城市兴起
自治:常用手段时金钱树买和物理斗争,从国王和领主手上获得“ ”
居民:周边的农民和农奴进入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被称为市民阶层, 形成。
教育文化
中世纪大学
兴起:12世纪,由于西欧社会需要,大学兴起被认为中世纪教育“ ”。 主要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东欧 拜占庭 帝国
发展历程
建立:4世纪末,东罗马帝国定都 。
鼎盛:527年,查士丁尼继任,后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形成《罗马民法大全》
衰落:面临外族入侵、十字军东征、财政枯竭等
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帝国灭亡
地位: 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
贡献
《罗马民法大全》
组成:将2世纪以来罗马皇帝的法令编成《 》、将罗马法学论文和著作汇编成《法学会纂》、编成指导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执政时的法令编为《新法典》。
影响:虽承认奴隶制,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奠定了欧洲 的基础
拜占庭文化
①对基督教文化、希腊罗马文化、西亚北非的东方文化 ,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②保存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为 提供精神营养
封 建 时 代 的 亚 洲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创立与发展
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其教徒称为 。 传播:随着阿拉伯帝国扩张向外扩张。
阿拉伯帝国发展历程
雏形: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出现。 统一与扩张: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后统一阿拉伯半岛,后扩张,形成地 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灭亡:1258年,蒙古人攻破巴格达,帝国灭亡。
阿拉伯文化
译著经典:设立智慧宫,翻译外国典籍; 数学:改造古印度人的计数法,形成 ; 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被奉为经典 ; 文学:《 》又称《一千零一夜》,描绘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
地位:充当了 角色,为世界文化做出突出贡献。
日本
大化改新
概况
646年, 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仿效唐朝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
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制度;
经济:废除部民制,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定期授田,不可买卖。统一赋税
性质
一场 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从 社会进入 社会
幕府统治
背景: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盛行;中央式微,地方势力强大;地方形成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开始:12世纪晚期,原赖朝获“征夷大将军”的称号,设幕府在镰仓,开启幕府统治时期。
奴 隶 社 会
古 代 亚 非 文 明
古 代 埃 及
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角 流域,河流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文明发展历程
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文明;强盛: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军事强国; 灭亡:公园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又被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先后占领
文明成就
政治:法老集军、政、财、神权于一身,实行 统治。 建筑: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社会发展情况,是古人 的结晶, 最大的金字塔是 历法:太阳历 文字:
古代 两河 流域
地理位置
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两河是 河和 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文明发展历程
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若干小国; 强盛: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建立了强大奴隶制国家。 灭亡: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所灭。
文明成果
《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表明人类 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 印度
地理位置
位于南亚次大陆,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
文明 发展 历程
产生: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年, 侵入印度。 鼎盛: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文明 成就
政治: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制度, 将社会分为 、 、 、 。 宗教:公元前6世纪, 创立佛教,公元前1世纪佛教外传到中国。 数学:阿拉伯数字; 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 代 欧 洲 文 明
古 希 腊
地理与经济
地理:环海多山多岛、平原少、耕地面积小,海岸曲折,港湾众多。 各地联系不便,影响统一;不利于农业发展,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城邦政治
城邦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城邦,其特点是 。 城邦居民是公民与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界限分明。
雅典 民主 政治
全盛: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表现:公职人员通过抽签产生; 是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津贴制度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王 率军东征,先后征服波斯帝国、埃及等, 建立起一个地跨 三洲的庞大帝国。
影响
积极:促进了东西方 和 的交流 消极:具有 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罗 马 兴 衰 史
罗马城邦
约公元前1000年,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罗马出现城邦。
共和国时代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 世纪 ),罗马建立共和国; 公元前73年,发生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罗马共和国,共和国衰落; 公元前49年,凯撒结束内战,控制元老院
罗马帝国
建立:公元前27年, 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鼎盛: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横跨亚非欧, 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达到黄金时期, 衰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 社会结束;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的政治
决策权归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民官有权否决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古希腊 古罗马 文化
文学
古希腊神话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古希腊文学体现了 精神
雕塑
宙斯像和掷铁饼者
建筑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古罗马:罗马大竞技场、方尖碑、凯旋门
哲学
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微小原子组成; 提出问答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 式的学者,创立逻辑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法学
开始
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 》。 意义:①使量罪定刑有了依据,一定程度上 ; ②是罗马法制建设 ,是后世罗马法典和欧洲法学渊源。
发展和完善
出现公民法、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法律概念
历法
命人在太阳历的基础上编制出“儒略历”,后被作为基督教历法,成为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