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功能性胃肠病
这是一个关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思维导图,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组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 IBS )多见。
这是一个关于41胰腺疾病的思维导图,急性胰腺炎( AP ):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为轻型,预后良好。10%-20%为重型,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
这是一个关于35小肠疾病的思维导图,小肠疾病是指发生在小肠的各种疾病,包括小肠损伤出血性疾病、小肠血管相关性疾病、小肠炎性疾病、肠梗阻、小肠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腹部外伤、感染、粘连等。
这是一个关于3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思维导图,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腹膜炎,介绍了概述、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功能性胃肠病
概述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组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 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 IBS )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肠动力障碍 内脏感觉过敏 胃容受性舒张功能异常 胃酸分泌增加 HP 感染 精神和社会因素(个性异常,焦虑、抑郁) 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脑﹣肠轴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本概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上消化道)引起的餐后饱胀感、早饱、中上腹痛及中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FD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 FGIDs
FD 诊断标准:依据罗马 IV 标准
1.以下1条或多条: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 .2.反复发作,慢性病程(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3.排除器质性疾患(胃镜等)
三步法
1.确定主要症状——疑诊 FD 2.进一步探究——详细评估 FD 所有证据 3.排除报警症状 报警症状:发热、夜间痛、消瘦、呕血、血便、腹部包块和贫血、黄疸等,注意患者症状出现的年龄(45岁以上)和持续的时间
治疗
对症处理
上腹痛为主: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适度抑酸 餐后不适为主:促动力剂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药物 助消化:消化酶制剂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可试用 抗焦虑及抑郁:如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
患者教育
减轻心理负担,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境 低脂饮食,避免进食巧克力、咖啡、浓茶等,细嚼慢咽,少食多餐 暖气的患者应减少咀嚼口香糖、饮用碳酸饮料等 如症状持续存在,规律随诊
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 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的形状可分为:腹泻型(我国多见),便秘型,混合型
诊断
腹痛、腹泻、便秘→IBS?→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胃、肠镜
IBS 诊断要点:警惕报警症状,在除外器质性疾病基础上
腹痛反复发作,症状>6月,近3月症状,大于1次/周;伴有以下>2条 1)排便后改善 2)发作时伴有排便次数改变 3)发作时伴排便性状(外观)改变
警报症状:>50岁,新出现以下症状:体重下降,顽固性腹胀,持续性腹泻,夜间腹泻,粪便带血,贫血、低热等
治疗(对症治疗)
解痉剂:①选择性胃肠道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②肠道动力双向调节剂如马来酸曲美布汀 止泻剂:洛丁胺,蒙脱石散 导泻剂:聚乙二醇,乳果糖 肠道感觉或/和动力调节剂:普鲁卡比利、莫沙必利 益生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抗焦虑及抑郁: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
避免过度饮食、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某些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豆类、精加工面粉和人工食品、山梨醇及果糖
便秘患者应注意调整膳食纤维,可根据情况适量进食谷物、水果、蔬菜、种子、坚果及豆类食品
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患者应避免相应食物; 避免或减少应激事件,保持心情愉悦、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