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揭示了那些隐蔽的精神暴力,如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人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超过了肉体的伤害。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性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旨在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实现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这本书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结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帮助读者理解自我成长与人际关系的本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暴力沟通》
概述
作者
马歇尔·罗森伯格
目的
通过同情与理解来改善人际沟通,减少冲突,建立和谐关系
核心理念
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需求与情感
通过非评判的方式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相互理解与支持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组成部分
观察
定义
清晰的描述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掺杂个人的评判
例子
错误做法:“你总是迟到”
正确做法:“我注意到你今天比我们约定的时间晚到了10分钟”
应用场景
在团队会议上,避免使用模糊的评价,直接指出具体行为,以便于后续的讨论
感受
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用思维或想法来掩盖情感
错误做法:“我觉得你这样做很糟糕”
正确做法:“我感到失望,因为我希望我们能更顺利的合作”
在职场中,当同事没有完成任务时,可以说:“我感到焦虑,因为我们有截止日期。”
需要
表述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帮助他人理解我们的感受根源
“我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
“我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性”
在伴侣关系中,向另一半表达:“我需要在我们的沟通中感到被倾听和理解。”
请求
明确表达希望他人采取的具体行动,避免模糊的要求
错误做法:“你总是这样”
正确做法:“请你在每次会议前把议程发给我,我会很感激。”
家庭中的请求:“我希望你能每晚帮我准备明天的早餐,这让我感到被关心。”
非暴力沟通的原则
同情心
理解他人的感受与需求
例子:在朋友遇到困难时,倾听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立即给出建议
自我表达
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例子:在团队讨论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意见
解决冲突
通过理解和对话来处理分歧,而不是激烈争论
例子:当与同事发生分歧时,使用非暴力沟通技巧来解析问题,而不是相互指责
放下评判
避免对他人和自己的评判
例子:在听取他人意见时,尽量不带个人偏见,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观点
非暴力沟通的应用
个人生活
改善与父母、朋友的沟通,增进了解与支持
例子:向朋友表达“我感到孤单,能不能多花一些时间和我在一起?”
家庭
促进健康的亲子沟通,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
例子:与孩子交流时,询问他们的情感与需求,而不仅是批评行为
职场
提高团队协作,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例子:再给同事反馈时,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框架,减少抵触情绪
社区
通过非暴力沟通,促进社会和谐与减少冲突
例子:在社区会议中倾听不同意见,达成共识
常见误区
把非暴力沟通视为一种技巧,而非一种生活方式
误将请求理解为命令
改进:使用“我希望”而不是“你应该”来表达请求
忽视自我感受与需求的重要性
实践与练习
反思日常沟通中的感受与需求
记录每天的交流,分析其中的观察、感受、需求与请求
与他人进行非暴力沟通的角色扮演
找一个朋友或家人,进行模拟的非暴力沟通练习,增强技巧
记录沟通中的观察、感受、需求与请求
建立日记,写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沟通情况,分析其中的非暴力沟通元素
结论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生活哲学
它不仅仅是沟通技巧,更是对待自己和他人方式的改变
提升自我意识与促进理解
通过实践非暴力沟通,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更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