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围术期防止恶心呕吐(PONV)
这是一篇关于围术期防止恶心呕吐(PONV)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患者个体差异,手术与麻醉过程的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与持续作用时间,PONV防治药物。
这是一篇关于术后寒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和危害,寒战分级,术后寒战发生原因与危害,术后寒战的预防与治疗,麻醉与寒战。
这是一篇关于围术期肺不张的思维导图,围术期肺不张是指手术后肺组织含气量过少,肺泡不能完全张开,导致肺组织萎陷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治疗管理,诊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围术期防止恶心呕吐(PONV)
PONV防治药物
抗胆碱类药物(东莨菪碱贴剂)
抑制中枢和外周的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减少乙酰胆碱释放,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肌肉痉挛,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呕吐反射。
手术前晚上贴于耳后皮肤,或手术开始前2-4小时口服/贴敷。
避免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
吩噻嗪类(氯丙嗪、异丙嗪)
能够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中的多巴胺受体,降低呕吐中枢的兴奋性,起到镇吐的作用。
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手术结束时静脉给药。
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需监测。
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
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5-HT3受体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从而减轻恶心和呕吐症状。 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地与5-HT3受体结合,从而阻断5-HT3引起的呕吐反射,达到止吐的效果。
手术结束前15-30分钟,或麻醉诱导前(长时间手术)。
麻醉诱导前1小时。
可能引起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
丁酰苯类药物(氟哌利多)
氟哌利多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尤其是D2受体,来减少呕吐中枢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吐作用。
手术结束时静脉给药,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用于术后镇痛。
(5-15mg神经外科麻醉的剂量)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QT间期延长,需监测心电图。
类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
在PONV的预防中,地塞米松主要通过其抗炎作用来减轻手术和麻醉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PONV的发生率。
麻醉诱导前给予单次剂量(8-16mg),高风险患者可考虑多次给药。
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
阿瑞匹坦是NK-1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拮抗P物质(NK-1受体配体),从而预防PONV的发生。 P物质是一种神经递质,与呕吐反射的调节密切相关。阿瑞匹坦通过阻断P物质与NK-1受体的结合,来抑制呕吐反射的触发。
手术前一天晚上和手术当天早晨口服,或根据手术和麻醉的具体情况调整。
可能引起腹泻、头痛等不良反应。
其他药物(苯海拉明、甲氧氯普胺)
苯海拉明
作为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能竞争性阻断组胺受体,从而缓解组胺引起的过敏症状。 它还具有中枢抑制和镇吐作用,可用于防治晕动病和PONV。
根据手术和麻醉需求灵活调整。
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是D2受体阻滞剂,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 在中枢,它可以加速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和呕吐反射的触发。 在外周,它可以增加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胃内容物的排出。
术前或术后,根据PONV风险调整。
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心动过速,需监测。
药物起效时间与持续作用时间
长效药物(地塞米松、阿瑞匹坦):提前给药,确保手术和术后早期发挥预防作用。
短效药物(5-HT3受体拮抗剂):根据手术时间和PONV风险,灵活调整给药时机。
手术与麻醉过程的影响
手术类型:涉及胃肠道的手术PONV风险高,需提前或联合用药。
麻醉深度:深麻醉降低PONV发生率,浅麻醉增加风险,需根据麻醉深度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机。
手术持续时间:长时间手术PONV风险高,需持续或多次给药。
患者个体差异
年龄:儿童和老年人PONV发生率高,需特别注意药物选择和给药时机
性别:女性患者PONV风险高,尤其是育龄期女性。
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病等,需根据疾病情况调整药物选择和给药时机。
PONV史:有PONV史的患者风险高,需加强预防。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
相互作用:如甲氧氯普胺与阿片类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低血压、心动过速等副作用,需密切监测。
禁忌:特定患者如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胆碱类药物,孕妇禁用某些5-HT3受体拮抗剂等。
成人及儿童PONV的危险因素评分
恶心和呕吐病理生理过程相关的神经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