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二历史第二单元
这是一个关于初二历史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这是一个关于地理:北方地区的思维导图,本脑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这是一个关于语文:《昆虫记》名著的思维导图,《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书中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内容。
中国近代史,精确细致的归纳出中国近现代进程中重要的历史节点,更好的辅助我们了解历史,会做历史!适合做复习资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背景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口号
“自强”与“求富”
主要内容
1.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
2.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开办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4.建立新式海陆军,巩固边疆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给予教训
1.引进西方技术的同时应该改变旧的关系
2.国家富强是民族独立的前提
运动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
1.经过30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发展起来
2.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由于是维护和巩固经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美日侵略台湾
侵略时间
美国:19世纪60年代
日本:1874年
结果
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带兵撤离台湾
收复新疆
中亚时间
19世纪60年代
俄国时间
19世纪70年代
过程
1.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2.收复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攻克达板城等地
3.人民拿起武器,痛击侵略者
意义
巩固西北边防,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中法战争
1883年底
1.法国军舰闯入福建马尾军港,对清军发动突然袭击
2.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宣战
3.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
4.台湾军务大臣抵抗,击退法军
被迫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
台湾建省的意义
加强东南海防,强化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
甲午战争
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
直接原因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主要战争及结果
1.丰岛海战
日军进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清政府被迫宣战
2.平壤战役
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3.黄海大战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可李鸿章命令舰队躲到威海卫军港,日军夺取了制海权
4.辽东战役
血战4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5.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军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时间及地点
1895年春日本马关
内容及危害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各岛屿彭湖列岛给日本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人民负担,使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为商埠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进一步加深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与劳动力,影响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进入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
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内容
1.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2.要求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贸易机会
危害
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戊戌变法
康有为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5年
核心内容
请求拒合、迁都、变法
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
失败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主要报刊
《时务报》
核心思想
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地位
通俗易懂,风靡海内
《国闻报》
号召变法图强
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3.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救国图强
起止变法时间
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1.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3.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4.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原因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
失败的标志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次救国图强的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来源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连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运动原因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接受 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采取的斗争方式
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杀洋人
义和团运动失败,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 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扶清灭洋”
灭洋的进步性
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意志
扶清的局限性
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灭洋的局限性
对洋人、洋教及轮船铁路通通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抗击八国联军
1900年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
主要内容及危害
1.清政府赔款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作为担保
加重人民负担,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反帝活动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进驻北京山海关铁线沿路
丧失军事自主权
4.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得中国人居住
嗯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便利于帝国主义通过外交途径控制清政府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