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24-2025:出海篇
这是一篇关于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24-2025:叙事之年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商业篇,出海篇,资产篇。企业求生之路、出海的财富效应、中小企业和个人怎么出海等。
编辑于2025-01-07 21:11:17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24-2025:叙事之年
资产篇
商业篇
出海篇
中国出海3.0
什么是出海:中国的物、钱、人走出国境,寻找全球市场,拓展新的生存空间的历程
出海模式的种类
产品出海:如跨境电商
服务出海:如跨境支付平台
IP出海:如黑神话悟空
产能出海:如比亚迪海外建厂
资本出海:如安踏收购始祖鸟
资金出海:投资境外股票债券
人力出海:海外市场就业
模式出海:如蜜雪冰城海外扩张
出海模式的转变
国际收支平衡表
收支方
贷方:收入,如出口带来外汇收入
借方:支出,如进口要用外汇
贸易关系
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收入比支出多
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支出与收入多
两个账户
经常账户:实际资源流动的账户,如货物服务人力
资本账户:资本输入输出
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
年轻的债务国:借别国的钱买别国的东西,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逆差,没有出海能力
成熟的债务国:借别国的钱卖东西给别国,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产品出海
新兴债权国:卖别国东西也给别国投钱,产品出海是主力
成熟债权国:买别国东西不多但大规模海外投资,产能资本服务IP出海为主
中国出海模式
处在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演进过程
产品出海量很大,增长逼近天花板
产能资本服务出海等模式增长势头更猛
出海模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的一面镜子
企业求生之路
萨缪尔森陷阱
如果中国获得了原属于美国的比较优势,就会导致美国真实人均收入的永久性下降
中国在高端产业的实力越来越强,开始触及欧美的比较优势,萨缪尔森陷阱正成为现实,令美国感到担忧
如果中国某一行业触及欧美国家共同利益,如软件通讯,那么领域企业更容易受到反制和政治打压
从产品出口到产能出海
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实现互惠互利,如海外建厂
拉动海外当地经济的同时,优化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增强全球竞争力
既保护中国的根本利益,又能回应欧美国家对贸易失衡的关切
出海的财富效应
哪些企业能在出海中获益
海外扩张已经开始提升企业的整体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
判断是否要出海,首先要看出海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正的资本回报率
资本回报率=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投入资本
可以通过境外业务和国内业务毛利率的对比,判断企业出海是否有财富效应
适合出海的企业
一类是不需要很多投资,但营收增长比较快的企业,集中在服务业和消费品企业
另一类是需要较大投资,境外业务毛利率比较优势最大的企业
投资者如何从出海中赚钱
出海:更好的投资回报
企业的出海业务确实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2024年A股市场上,出海的赚钱效应也开始显现
出海概念股的挖掘
第一步,从业务增长的角度找到适合出海的行业赛道
黄金赛道:境外业务占比高,境外业务增速高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高附加值行业
如汽车、工程机械、医疗服务、光伏、家电、电池
比亚迪,三一重工,隆基绿能,宁德时代,海尔
白银赛道:境外业务占比还不高,但境外业务增速高
中国比较优势不是全方位的而是点状的
如自动化设备、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美容护理
青铜赛道:境外业务占比高,但境外业务增速下降或缩减
过去依赖性国内低人力成本的行业
如电子、纺织、制造、基础化工
黑铁赛道:境外业务少,增速也慢
本地化色彩浓厚的成熟行业
如银行、医药零售、房地产
第二步,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找到出海带来利润改善的企业
2023毛利率高于20%,且境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境内业务
目前来看出海概念股在A股市场表现优于大盘
中小企业和个人怎么出海
中国企业出海背后的两大能力
超级供应链:不只是规模大,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强大的连接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
数字能力
数字基础设施:社交媒体、电商外卖、移动支付、地图导航
数字人力资本:数字消费者、数字劳动者,短视频营销、线上社群、私域运营、电商服务
新模式和生态
无国界企业
供应链发达,数字化程度高,能采取更灵活的组织方式完成大规模的协作
成长为无国界企业
充分利用好数字基础设施
尽量扎根于国内某个产业供应链
聚焦某个有溢价的细分市场
国际化的管理团队
消费品牌出海:基于中国超级供应链,复制数字营销模式,打造全球消费品牌
出海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中美贸易冲突
中美关系紧张对行业股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光学光电子、电机、汽车
中美关系紧张对行业股价无影响的:光伏、电子元件、风电设备、传媒
中美关系紧张对行业股价有较为显著正影响的:环保、食品、建材、农林牧渔
模式陷阱:先进商业模式并不是在哪里都能成功,真正的本地化必须融入当地社会,避免直接复制模式
文化制度风险:法律、文化、宗教、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