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历史全攻略
这是一篇关于中考历史全攻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八、易错提醒,七、高频对比与综合,六、世界现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三、中国现代史(1949-今),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一、中国古代史。
"准高三暑假逆袭秘籍:饱和攻击专攻弱科,30天突破致命短板!这套方法的核心是【压得狠 选得准】:首先锁定12门最拖后腿的主科(如数学/英语),彻底断舍离其他科目,将暑假时间极致聚焦关键要找到真懂高考的指导者,制定针对性突破方案,通过量化目标(如提分50分)、解决深层知识漏洞来实现质变成功后不仅能释放高三复习时间,更能大幅提振信心这正是清北学霸验证过的弱科歼灭战精髓"。
"物理必修课:牛顿三定律精要解析!🌟 从基础到应用,掌握力学核心 内容涵盖: 1 三大定律:惯性定律(F合=0的特例)、F=ma的矢量性与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 2 重点对比:平衡力 vs 作用反作用力(⭐易混难点),惯性系与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 3 应用与题型:受力分析基础、求加速度/力/质量、连接体问题,后续关联曲线运动与功和能章节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惯性系,附解题步骤归纳(待补充)" 。
【八上物理】第六章带你探索质量与密度的奥秘!密度(ρ)是物质的核心特性,由质量(m)与体积(V)定义(ρ=m/V),与温度密切相关热胀冷缩使密度减小,但水在4℃时密度最大通过天平 量筒实验,掌握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理解密度在材料选择(如轻强或抗压)、鉴别物质中的应用空气对流现象(如暖气循环)也源于冷热空气的密度差!记住常见物质密度值(水1g/cm³、铁79g/cm³),轻松破解物理难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全攻略
一、中国古代史
1. 政治制度演进
- 西周:分封制
- 秦朝:郡县制+中央集权
-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元朝:行省制
- 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顶峰)
2. 经济重心南移
- 关键节点:
◉ 魏晋南北朝:初步开发
◉ 南宋:"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
- 推动因素:北方战乱+南方水利+海外贸易
3. 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
- 战争: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
- 管理:
◉ 元朝:宣政院(西藏)
◉ 清朝:伊犁将军(新疆)、驻藏大臣
4. 科技文化成就
- 四大发明:
◉ 造纸术(东汉蔡伦)→ 推动文化传播
◉ 印刷术(北宋活字)→ 促进文艺复兴
- 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 列强侵华四阶段
- 鸦片战争(1840):《南京条约》开埠通商
- 甲午战争(1895):《马关条约》允许设厂
- 八国联军(1901):《辛丑条约》完全半殖民地化
- 日本侵华(1931-1945):九一八→七七事变→抗战胜利
2. 救亡图存探索
- 技术救国: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
- 制度改良: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 革命推翻:辛亥革命(孙中山,1911)
- 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3. 中共奋斗历程
- 1921中共一大 → 1927南昌起义 → 1935遵义会议
- 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百团大战
-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三、中国现代史(1949-今)
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1953-1957:一五计划(重工业)
- 1956: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
2. 改革开放进程
-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点
- 经济特区:深圳(窗口城市)
- 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3. 外交成就
- 1955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 1971恢复联合国席位
- 2001加入WTO
四、世界古代史
1. 四大文明古国
- 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
- 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种姓制度+佛教
- 中国:青铜器+甲骨文
2. 东西方交流
- 丝绸之路(汉朝:长安→大秦)
- 郑和下西洋(明朝:最远东非)
五、世界近代史
1. 资本主义发展
-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但丁《神曲》)→启蒙运动(伏尔泰)
- 制度确立: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2.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18C末):蒸汽机→工厂制
- 第二次(19C后期):电力→垄断组织
3. 殖民扩张与抗争
- 三角贸易(黑奴贸易)
- 拉丁美洲独立(玻利瓦尔)
六、世界现代史
1. 两次世界大战
- 一战(1914-1918):同盟国vs协约国→凡尔赛体系
- 二战(1939-1945):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成立
2. 冷战与全球化
- 冷战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北约vs华约
- 全球化表现:WTO成立(1995)+互联网普及
七、高频对比与综合
1. 中西方近代化对比
- 中国:被动开放→技术→制度→思想
- 日本:主动改革(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2. 改革成败启示
- 成功:结合国情(如改革开放)
- 失败:急于求成(如大跃进)
3. 材料题答题模板
- 步骤:读题干→划关键词→联系知识点→分点作答
- 常用句式:"反映了...背景/特点是.../影响是..."
八、易错提醒
1. 时间混淆:
- 鸦片战争(184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辛亥革命(1911)≠ 中华民国成立(1912)
2. 概念区分:
- 半殖民地(主权部分丧失)vs 殖民地(完全丧失)
- 君主立宪(英国)vs 民主共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