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物理必知必会
这是一篇关于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建议,12. 实像与虚像区别,11. 永动机不可能,10. 密度测量实验,9. 声速计算,8. 电磁感应现象,7. 受力分析图,6. 比热容计算,5. 滑轮组机械效率,4. 浮力公式应用,3. 物态变化吸放热,2. 动态电路计算(欧姆定律),1.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中考物理必知必会。
"准高三暑假逆袭秘籍:饱和攻击专攻弱科,30天突破致命短板!这套方法的核心是【压得狠 选得准】:首先锁定12门最拖后腿的主科(如数学/英语),彻底断舍离其他科目,将暑假时间极致聚焦关键要找到真懂高考的指导者,制定针对性突破方案,通过量化目标(如提分50分)、解决深层知识漏洞来实现质变成功后不仅能释放高三复习时间,更能大幅提振信心这正是清北学霸验证过的弱科歼灭战精髓"。
"物理必修课:牛顿三定律精要解析!🌟 从基础到应用,掌握力学核心 内容涵盖: 1 三大定律:惯性定律(F合=0的特例)、F=ma的矢量性与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 2 重点对比:平衡力 vs 作用反作用力(⭐易混难点),惯性系与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 3 应用与题型:受力分析基础、求加速度/力/质量、连接体问题,后续关联曲线运动与功和能章节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惯性系,附解题步骤归纳(待补充)" 。
【八上物理】第六章带你探索质量与密度的奥秘!密度(ρ)是物质的核心特性,由质量(m)与体积(V)定义(ρ=m/V),与温度密切相关热胀冷缩使密度减小,但水在4℃时密度最大通过天平 量筒实验,掌握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理解密度在材料选择(如轻强或抗压)、鉴别物质中的应用空气对流现象(如暖气循环)也源于冷热空气的密度差!记住常见物质密度值(水1g/cm³、铁79g/cm³),轻松破解物理难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中考物理必知必会
1.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成像规律
作图步骤
画主光轴标出光心O、焦点F
物点A发出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主光轴→过焦点
过焦点→平行主光轴
过光心→方向不变
光线交点即为像点A'
2. 动态电路计算(欧姆定律)
1. 解题步骤
确定电源电压U恒定
分析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对总电阻的影响
计算总电流I=U/R总
分压:U₁ = I·R₁
2. 例题
电源6V,R₁=10Ω,R₂(0-20Ω)
当R₂从0→20Ω时,求电流表变化范围
解
I_max = 6V/10Ω = 0.6A(R₂=0) I_min = 6V/(10+20)Ω = 0.2A ∴ 电流表范围0.2A~0.6A
3. 物态变化吸放热
记忆口诀
熔汽升吸热,凝液固放热
4. 浮力公式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
排水量计算
轮船满载时: F浮 = G总 → ρ水gV排 = m总g → V排 = m总/ρ水
例题
船排水量5000吨(ρ海水=1.03×10³kg/m³),求V排 解:V排 = m/ρ = 5×10⁶kg/(1.03×10³kg/m³) ≈ 4854m³
5. 滑轮组机械效率
公式
η = W有/W总 = G/(G+G动)(忽略摩擦)
提分技巧
增加物重G可提高效率
减少动滑轮重或摩擦可提高效率
用滑轮组(η=80%)提200N物体,求总功 解:W有 = Gh = 200N×h η = W有/W总 → W总 = 200h/0.8 = 250h(J)
6. 比热容计算
Q=cmΔT
将2kg水从20℃加热至沸腾(100℃),求吸热 解:Q=4.2×10³J/(kg·℃)×2kg×80℃=6.72×10⁵J
7. 受力分析图
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标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正交分解:将力分解到x、y轴
平衡条件:ΣF_x=0,ΣF_y=0
静止斜面物体: 重力mg分解为mgsinθ(沿斜面)和mgcosθ(垂直斜面) 摩擦力f=μN=μmgcosθ
8. 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定律
应闭合电路磁通量变化→产生电
应用
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变压器(交流电压变换)
电磁炉(涡流产热)
实验
移动磁铁穿过线圈,电流表指针偏转
9. 声速计算
t = s/v
介质声速
v固 > v液 > v气(如v铁=5200m/s,v水=1500m/s,v空气=340m/s)
敲击铁轨,2s后听到空气中回声,求距离 解:s = (v铁·t₁) = v空气·(t₁+2) 解得t₁≈0.07s → s≈5200×0.07≈364m
10. 密度测量实验
固体密度步骤
天平测质量m
量筒装水体积V₁
浸没后读V₂
密度ρ=m/(V₂-V₁)
误差分析
若物体吸水→V₂偏小→ρ偏大
11. 永动机不可能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能转化或转移
第一类永动机
不消耗能量做功→违背能量守恒
第二类永动机
单一热源吸热做功→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12. 实像与虚像区别
实像倒立能成屏,虚像正立是虚影
学习建议
制作"物理现象手账"记录生活案例(如彩虹-光的折射)
用PhET仿真实验验证电路规律
每周完成2道综合计算题(如力热综合)
建立"易错概念对比表"(如惯性与力的区别)
通过系统掌握这12项核心能力,
配合《初中物理竞赛教程》拓展训练,
可在学期内显著提升物理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