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判断推理
这是一篇关于判断推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图形推理。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编辑于2025-02-23 09:45:32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总结: 1.如來图形相同,优先位置规律,如果图形相似,优先样式规律 2.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规律 若无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点线面素角,哪种规律明显优先哪种) 3.再考虑下点的作用,图形间关系,再看有没有其他抖机灵的规律 空间类考法明显,不需要区分 4.看不出来,跳过下一道
位置规律(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
元素灵活拆分/合并
平移
移动方向
横向
竖向
斜对角线
绕圈
折返跑
循环跑
移动步数
恒定
递增(等差)
旋转
元素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角度:45、90、180度等
翻转
左右翻转
上下翻转
样式规律(元素组成相似,元素/线条重复出现)
遍历
方法:缺啥补啥
外框遍历+内部填充遍历
加减同异(注意“样式+位置“复合考法)
相加
相减
求同(保留相同)
求异(保留不同,最常考)
黑白运算(≥2组图)
特征:元素形状和分割区域相同,内部颜色不同
方法:相同位置进行加减运算
“黑+白”不一定等于“白+黑”(需要验证)
黑块数量相同,优先平移
黑块数量不同,优先运算
属性规律(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
对称性(考察最多)
区分轴对称、中心对称
对称轴方向、数量
对称轴与图形点、线、面的关系(e.g.对称轴过边、过点、垂直)
曲直性
全曲线
全直线
“曲线”+“直线”(外曲内直)
开闭性(规律弱,考得少,确实没有其他规律的情况下再考虑开闭
全封闭
全开放
数量规律(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且无属性规律,数量规律明显,数量也有可能作运算)
点数量(线条画出图形外)
线条交叉明显
一团乱线有交叉点
相切较多(切点也算交点)
若同时出现曲线、直线,则考虑是否考:直线交点数、曲线交点数、曲直交点数
若出现圆,则注意考虑是否区分圆内交点、圆上交点、圆外交点
线
直线/曲线数量
不拐弯就算一条直线
有折点就不能算一条曲线
笔画数
一笔画
奇数点数量=0或2
多笔画
奇点:由一点发射出奇数条线,奇点数一定是偶数个,笔画数=奇点数/2
常见笔画数特征图:五角星(1笔),“日”(1笔)及其变形,“田”(多笔)及其变形,圆和圆相切、相交(1笔)
面
注意:黑色部分不当作面
特征:1.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2.粗线条中的留白区域
字符:线/面
细化考法:1.面的形状;2.最大/最小面的形状
元素
特征:出现多个独立小图形
元素种类
元素个数
部分数:线条与线条连在一起叫做一部分(想象可以单独拎起来的算一部分)
特征:生活化的图形、粗黑线条的图形
角(考得少,不优先考虑)
特点
直线相交才算角,直曲相交不算
只数<180度的角
不重复数
特征图
扇形、锯齿状折线图、留缺口的改造图、直角多的图
细化考法
单独数锐角、直角、钝角数
特殊规律
点的作用(线条+明显黑点)
标记作用
点之间连线与图形的关系
图形间关系
相离(图形间无公共部分)
相交(图形间有公共部分)
交于点
相交点的位置(上下、左右、内外)
交于边
相交边的数量、样式:长短、整体/部分、曲直
交于面
相交面的形状、面积
空间类
空间重构
注意折的方向(图形留在外表面上)
橡皮法
三视图
三视图都是平面图
被遮挡的部分看不见
原图有线就有线,没线就没线
有些角度下弧会被压平
截面图
与刀接触的面为截面
一刀切下去,刀无限大,不能拐弯
立体拼合
凹凸有致:有凹必有凸,有凸必有凹
定义判断
解题思维
1.看问题(属于/不属于,符合/不符合)
2.看题干(找关键词,关键句)
主客体
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客体:行为、活动的作用对象
注意:1.并非每道题都有主客体,若出现要重点看;2.若选项主客体与题干不一致,则排除该选项
引导词
方式:通过/利用XXXXX
目的:以XX/达到XXX
原因:因为/由于
结果:导致/从而
前提条件:当XXXX时,在XXXX的情况下
优先看包含定义的句子
若题干只有1个定义,优先看包含定义的句子;若题干是多定义,优先看问题中问的定义
3.看选项(对比择优)
若选项间同构(即意思相似,结构相似),则选不同与其他三项的选项
类比推理
选择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
两词型
三词型
填空型
A对于XXX,相当于XXX对于B
语义关系
近义/反义关系
如果选不出唯一答案,需要进行二级辨析
感情色彩(褒义/贬义)
词语结构大同小异
动作主体
比喻义、象征义
逻辑关系
全同关系
A=B,B=A
并列关系
矛盾关系
除了A就是B
反对关系
除了A、B外还有第三者
包容关系
A是B的一种
A是B的一个组成部分
交叉关系
有的A是B,有的B是A
对应关系
材料、工艺、功能、属性、时间顺序、依据、因果、职业等
语法关系
主谓关系
动宾关系
主宾关系
逻辑推理
翻译推理
推理规则: 1.前推后:逆否等价原则:A→B等价于-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 2.后推前: 除非A否则不B B→A 除非A否则B -B→A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 ……是……的必要/必不可少的条件 谁必不可少,谁放在箭头后面 3.且或的否定 -(A且B)=-A或-B;-(A或B)=-A且-B 4.传递规则 A→B,B→C,则可推出A→C
特征和思路
关联词
先翻译,再推理,不要通过理解题意做题
前推后(充分条件)
如果……那么/就;若……就……;只要……就……;为了……一定/必须……;所有……都……;……是……的充分条件
后推前(必要条件)
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必不可少的条件
且和或
A且B:A和B同时成立
和;既……又……;不仅……而且……
A或B:A和B只有一个成立
要么……要么……;或者……或者……;……和……至少一个;……和……只有一个
组合排列
排除法
读一句,排一句
代入法
题干信息不明确(可能/不可能)
选项代入题干验证
辅助技巧
题干的最大信息作为推理起点
列表
原因解释+日常结论
原因解释
找矛盾:转折词,但是、然而
找理由:能解释矛盾双方
日常结论
不选:逻辑错误;无中生有;偷换概念
慎选:太过绝对/程度较深的词(如一定、必须、肯定/最、极大可能)
优选:可能性词汇(如可能/有的/有些)
逻辑论证
三要素
论点
观点/态度/结论
关键词:因此,所以,认为,由此推出,据此可知……
首尾句原则
论据
条件/原因/例子
论证
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内在联系
加强类
加强/支持/赞同上述论断的是;以下哪项为真,是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加强上述论断的是
搭桥项(力度最强)
补充论据
必要条件: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
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
举例说明: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削弱类
否定论点(力度最强)
拆桥(否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关系)
否定论据
因果倒置;另有他因
真假推理
题干论述有真有假,且真假未知
突破口: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1.A与-A; 2.A且B与-(A且B)=-A或-B A或B与-(A或B)=-A且-B 3.A→B与A且-B 4.有的是与所有不是 有的不是与所有是
反对关系
“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必有一假,可以同假,不可同真(所有所有必有一假)
“有的是”和“有的不是”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不可同假(有的有的必有一真)
宫格黑白块常见考法
位置移动
黑白块相加减
对称
部分数
生活化、粗线条图形常见考法
部分数(黑线条较明显)
面(黑线条内留白较明显)
属性(对称、开闭)
粗线条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