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形与地势
地形是指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而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态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形与地势
地形的分布
1、山地千姿百态、面积广大 2、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山脉的走向。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天山山脉、阴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其他走向的山脉有祁连山脉、阿尔泰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等。(了解喜马拉雅山脉和我国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 3、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平原镶嵌与其中。
4、我国高原面积广阔,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6%,著名的大高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我国四大高原海拔高度不一,高原面貌各有特色。 5、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并且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享有“世界屋脊”的称号。 6、黄土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黄土高原地面广泛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 7、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坦荡开阔、起伏和缓。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8、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地面崎岖不平,交通十分不便。
9、我国邱林很多,特别在东部地区分布相当广泛。自北而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等。这些邱林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主要山峰可超过1000米。目前这些丘陵多已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10、在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面积较大,被称为我国的“四大盆地”。(P28)
11、我国平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我国的平原大多是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开发程度较高,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众多。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P30)
地形与地势的主要特点
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青藏高原向东,地势逐级递降,宛如“三级阶梯”。 2、青藏高原为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地形一般为低平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交错分布,地形类型的多样性和典型性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 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我国的各类地形中,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以及比较崎岖的高原分布的地区,统称为山区。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气候、河流、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到内陆较远处,改善那里的水分条件,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向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使沿海、远洋各航线与内河航运相连,便于发展河海联运。在地势高一级阶梯与第一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最大的水能资源,适于兴建大型水电站。复杂多样的地形,造成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为发展多种产业和综合发展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国东部平原大体连成一片,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有利于耕作业等生产的发展,成为我国开发程度高、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的地区。
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是重要的经济林木生产基地。山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风景秀丽的名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