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料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资料分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应试要点。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编辑于2025-03-21 01:32:49资料分析
基础知识
第一节 统计术语
1. 现期量与基期量
基期量:作为对比参照的具体数值
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
常用表达方式:与A相比....B.....;B比A....
A是基期量,B是现期量
2. 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3. 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与平均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平均增长率)ⁿ n是现期与基期相差的期数
平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n
4. 拉动增长率
如果B是A的一部分,B拉动A增长了x%,那么x%=B的增长量/A的基期量
结果一般读作百分点,即B拉动A增长了x个百分点
5. 同比与环比
同比:历史同期比较,如2023年4月和2022年4月;十二五和十一五期间比较
环比:与紧邻的上一个周期比较,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
6.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指用100作为分母的分数
百分点:指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差值,1个百分点就是1%,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
7. 比重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整体
8. 增长贡献率
指部分增长量占整体增长量的比重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
9. 成数与翻番
成数: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翻1番为原来的2倍,翻2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番即为原来的2ⁿ倍
10. 顺差与逆差
顺差:出口>进口,叫作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逆差:进口>出口,叫作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11. 指数
用来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量为100,现期量/基期量=指数
常见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区域价格指数等
注意
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比
实际值的增长率=指数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不是绝对值的大小,而是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12. 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
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13. GDP
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14. 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消费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
恩尔系数 ↓ 居民生活水平 ↑
15. 基尼系数
指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数值在0-1之间,0.4作为贫富差距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基尼系数 ↑ 收入分配不平等 ↑
16.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1949年之后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至今
“九五”计划时期→1996-2000年
“十五”计划时期→2001-2005年
“十一五”计划时期→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时期→2011-2015年
“十三五”计划时期→2016-2020年
“十四五”计划时期→2021-2025年
第二节 资料阅读
文字型资料
通常为总--分结构
重点标注时间和主题词
图形型资料
经常柱状图和折线图结合考查
看清图例,弄清对应关系
表格型资料
重点关注标题、注释、首行、首列
综合型资料
文字+图形
文字+表格
文字+图形+表格
第三节 基础速算技巧
计算类
截位法
适用范围
一般用于除法,选项的首位或首两位不同
具体用法
截谁
一步除法,可只截分母;
多步除法,分子、分母均进行截位
截几位
观察选项差距。截取位数越多,计算精度越高
选项最接近的两项首位不同或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大于首位时,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计算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首位或等于首位时,四舍五入保留前三位有效数字计算
公式法
适用范围
当|r|≤5%时,一般应用于增长率较小的基期量计算。|r|越小,计算结果越精确
具体用法
比较类
直接观察法
适用范围
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大一小时,直接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具体用法:a>b,c>d,则a/d>a/c>b/c
倍数比较法
适用范围
当分数的分子分母同大同小,无法直观判断谁大谁小
具体用法
横向看倍数
估算两个分数,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之间倍数,若分子倍数大,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母倍数大,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竖着直接除
近似看作直除,商首位或首两位
高频考点
第一节 增长相关
增长率
一般增长率
题型特征
常见问法
....的增长率/增速/增幅是.....
增长最快/最慢的是.....
.....增长......
选项为百分数
基本公式
1. 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百分点
2.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3. 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4.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
注意
比较增长率时
现期量与基期量倍数关系明显,直接比较现期量/基期量
若现期量与基期量倍数关系不明显,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
混合增长率
题型特征
题干所求为整体增长率,资料给出组成整体的各部分增长率与现期量
题干所求为部分增长率,资料给出整体增长率和另一部分增长率与现期量
解题方法
口诀法
混合后居中不正中,偏向基期量较大的
线段法
“距离与量成反比“计算增长率的具体数值
(各部分与整体)增速差之比=基期量的反比(常用现期量代替基期量估算 )
间隔增长率
题型特征
求间隔一年的增长率,如“...2013年相对于2011年增长了.....%”
基本公式
若第二年相对于第一年的增长率为r₁,第三年相对于第二年的增长率为r₂,则第三年相对于第一年的增长率为间隔增长率
r间隔=r₁+r₂+r₁r₂
年均增长率
题型特征
求一段时间内年均增长率,如“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为.....
基本公式
(1+r年均)ⁿ=现期量/基期量,其中n是现期与基期的年份差
解题方法
比较大小
年份差n相同时,只需比较现期量/基期量
计算
计算量较大时,可代入选项,确定答案范围
增长量
增长量计算
题型特征
常见问法为:“增长/减少了.....”,且选项带有单位
基本公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解题方法
若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采用估算法、尾数法、直接精算
若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常采用百分数化分数法
增长量比较
题型特征
常见问法为“增长最多/最少得是....”
解题方法
若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采用估算法
若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遵循“大大则大,否则百分化”的原则
现期量越大、增长率越大,则对应的增长量越大
现期量越大,降幅越大,则对应的减少量越大
否则,根据公示结合百分数化分数计算比较
第二节 比例相关
现期比例
基期比例
基期倍数
给出现期量和对应增长率
基期倍数=【A/(1+a)】÷【B/(1+b)】=(A/B)*(1+b)/(1+a)
截位直除
先计算A/B,再看(1+b)/(1+a)与1的关系,结合选项排除
两期比例
两期比重
题型特征
....年比重与..年相比上升/下降的是....
....年比重与....年相比上升/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
基本公式
比重增长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A/B-A/B*(1+b)/(1+a)=A/B*(a-b)/(1+a)
A表示现期部分量,B表示现期整体量,a,b表示对应的增长率
解题方法
A、B、1+a一般大于0,故比重增长量的正负取决于a-b
若a>b,则比重增长量大于0,比重上升;若a小于b,则比重增长两<0,比重下降;若a=b,比重不变
两期平均数
平均数增长量=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a-b)/(1+b)
a、b表示对应的现期总量和现期份数增长率
第三节 其他考点
应试要点
第一节 避开陷阱
第二节 利用工具
第三节 借助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