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商朝君主世系及统治顺序关系图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商朝】君主世系及统治顺序关系图 ,商朝经历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国都频繁迁移,直至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商朝也因此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这是一篇关于苏轼人生轨迹和主要作品成就介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苏轼人生轨迹,主要作品与经典名言名句, 历史地位与评价。
这是一篇关于战国田氏齐国君主关系提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齐太公田和,2. 齐废公田剡,3. 齐桓公田午,4. 齐威王田因齐,5. 齐宣王田辟彊,6. 齐湣王田地,7. 齐襄王田法章,8. 齐王田建。
这是一篇关于[李白]个人介绍、人生轨迹及相关作品、成就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基本信息,二、人生轨迹,三、诗词作品,四、名言名句,五、历史地位评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商朝】君主世系及统治顺序关系图
一、商太祖 成汤(子履)
在位时间 :约前1600年-前1588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测)
登基背景 :商部落首领,联合诸侯灭夏桀,建立商朝
关键事件 :
1. 鸣条之战击败夏桀,终结夏朝
2. 定都亳(今河南商丘),确立诸侯朝贡体系
3. 推行“以宽治民”政策,减轻赋税
历史定位 :商朝开国之君,奠定早期国家制度
二、外丙(子胜)
在位时间 :约前1588年-前1586年
登基背景 :成汤次子,因太子太丁早逝继位
1. 延续成汤政策,巩固新王朝统治
2. 在位仅三年,事迹记载较少
历史定位 :过渡性君主,统治短暂且影响有限
三、仲壬(子庸)
在位时间 :约前1586年-前1582年
登基背景 :外丙之弟,兄终弟及继承王位
1. 继续定都亳,维持政权稳定
2. 史料匮乏,具体政绩不详
历史定位 :商朝早期守成之君
四、太甲(子至)
在位时间 :约前1582年-前1570年
登基背景 :成汤嫡长孙,被辅政大臣伊尹拥立
继位初期暴虐,被伊尹放逐桐宫三年
悔过后复位,勤政修德(“伊尹放太甲”典故)
巩固亳都统治,商朝国力回升
历史定位 :从昏君转为明君,商朝中兴关键人物
五、沃丁(子绚)
在位时间 :约前1570年-前1541年
登基背景 :太甲之子,父死子继
1. 伊尹去世,结束权臣辅政时代
2. 迁都于嚣(今河南郑州附近)
历史定位 :开启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继承制交替时期
六、太庚(子辩)
在位时间 :约前1541年-前1516年
登基背景 :沃丁之弟,兄终弟及继位
1. 维持都城嚣的稳定发展
2. 多次征伐周边夷族
历史定位 :延续商朝扩张政策,统治平稳
七、小甲(子高)
在位时间 :约前1516年-前1493年
登基背景 :太庚之子,恢复父死子继制
1. 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
2. 诸侯逐渐离心,商朝权威下降
历史定位 :商朝中期衰落的起点
八、雍己(子密)
在位时间 :约前1493年-前1487年
登基背景 :小甲之弟,兄终弟及继位
1. 诸侯不朝,商王室控制力减弱
2. 都城相发生多次贵族叛乱
历史定位 :统治期间商朝陷入内忧外患
九、太戊(子伷)
在位时间 :约前1487年-前1411年
登基背景 :雍己之弟,以贤能著称
任用伊陟、巫咸等贤臣,扭转衰势
迁都于老丘(今河南开封),复兴经济
击败西戎,重振诸侯朝贡
历史定位 :商朝中期复兴之主,在位76年(传说)
十、仲丁(子庄)
在位时间 :约前1411年-前1402年
登基背景 :太戊之子,迁都引发政治动荡
1. 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
2. 蓝夷叛乱,开启“九世之乱”序幕
历史定位 :迁都政策失败导致王室衰微
十一至十九世 (因“九世之乱”记载模糊)
主要君主 :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
共同特点 :
1. 频繁迁都(隞→相→邢→奄等)
2. 王位争夺激烈,诸侯叛离
3. 祖乙短暂复兴,未能扭转乱局
二十、盘庚(子旬)
在位时间 :约前1300年-前1277年
登基背景 :阳甲之弟,结束九世之乱后掌权
1. 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2. 推行新政,恢复“成汤之治”
3. 甲骨文记载自此趋于丰富
历史定位 :商朝后期复兴奠基者,殷墟文明开创者
二十一、武丁(子昭)
在位时间 :约前1277年-前1213年
登基背景 :盘庚之侄,以贤能继位
1. 任用傅说为相,开创“武丁中兴”
2. 妇好(王后)领军征伐羌方、土方等强敌
3. 青铜器与甲骨文技术达鼎盛期
历史定位 :商朝最强盛时期君主,军事与文化成就卓著
二十二、祖庚(子曜)
在位时间 :约前1213年-前1197年
登基背景 :武丁次子,因长兄早逝继位
1. 延续武丁政策,维持国力
2. 甲骨文记载祭祀活动频繁
历史定位 :守成之君,未显著拓展疆域
二十三至二十九世
主要君主 :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
1. 周部落崛起(古公亶父迁岐山)
2. 武乙“射天”挑战神权,激化矛盾
3. 帝乙嫁妹与周文王,缓和商周关系
三十、帝辛(子受,纣王)
在位时间 :约前1075年-前1046年
登基背景 :帝乙少子,以勇武继位
1. 征伐东夷,消耗国力
2. 建造鹿台,推行酷刑(炮烙之刑)
3. 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自焚鹿台
历史定位 :商朝亡国之君,暴君形象被后世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