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古诗文默写常考名句20例
【中考必背名句精粹】20句经典诗文,一网打尽历史兴亡、人生哲思与自然壮美!从《论语》的智慧到张养浩"兴亡百姓苦"的慨叹,曹操笔下星汉灿烂的胸襟,《关雎》的比兴之美,再到陆游"柳暗花明"的绝处希望。涵盖三峡疾风、落红护花、新老交替之思…每句皆附核心考点提示,助你精准掌握默写关键。聚焦民生视角、哲理意象与修辞手法,150字浓缩古诗文精华!
"准高三暑假逆袭秘籍:饱和攻击专攻弱科,30天突破致命短板!这套方法的核心是【压得狠 选得准】:首先锁定12门最拖后腿的主科(如数学/英语),彻底断舍离其他科目,将暑假时间极致聚焦关键要找到真懂高考的指导者,制定针对性突破方案,通过量化目标(如提分50分)、解决深层知识漏洞来实现质变成功后不仅能释放高三复习时间,更能大幅提振信心这正是清北学霸验证过的弱科歼灭战精髓"。
"物理必修课:牛顿三定律精要解析!🌟 从基础到应用,掌握力学核心 内容涵盖: 1 三大定律:惯性定律(F合=0的特例)、F=ma的矢量性与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 2 重点对比:平衡力 vs 作用反作用力(⭐易混难点),惯性系与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 3 应用与题型:受力分析基础、求加速度/力/质量、连接体问题,后续关联曲线运动与功和能章节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惯性系,附解题步骤归纳(待补充)" 。
【八上物理】第六章带你探索质量与密度的奥秘!密度(ρ)是物质的核心特性,由质量(m)与体积(V)定义(ρ=m/V),与温度密切相关热胀冷缩使密度减小,但水在4℃时密度最大通过天平 量筒实验,掌握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理解密度在材料选择(如轻强或抗压)、鉴别物质中的应用空气对流现象(如暖气循环)也源于冷热空气的密度差!记住常见物质密度值(水1g/cm³、铁79g/cm³),轻松破解物理难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中考古诗文默写常考名句20例
提示
涵盖理解性、运用性默写高频考点
备考时需重点关注易错字及语境理解
1.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考点:学习方法辩证关系,易错字"罔""殆"。
2. 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考点:乐观精神/志向远大,注意"沧"非"苍"。
3.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考点:登高望远的哲理与豪情。
4.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考点:家国情怀,注意"忧"字顺序。
5.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考点:哲理豁达,"圆缺"易错为"园缺"。
6.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考点:早春景象,注意"莺""燕"动态描写。
7.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考点:奉献精神/比喻手法,易错"蜡炬"。
8.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考点:新旧交替的哲理,注意"生""入"动词。
9.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考点:爱国精神,易错"汗青"(史册)。
10. 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考点:隐逸情怀,注意"篱""悠"书写。
1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考点:比喻雪景,注意"梨"非"离"。
12. 辛弃疾《破阵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考点:壮志未酬,注意"赢"字结构。
13. 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考点:边塞战争场景,易错"燕脂"(胭脂)。
1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考点: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5.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考点:无私奉献,注意"作"非"做"。
16. 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考点:困境中蕴含希望。
17. 郦道元《三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考点:水流湍急的夸张描写。
18. 《诗经·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考点:比兴手法,注意"逑"(配偶)。
19. 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考点:博大胸襟与想象。
20.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考点:历史兴亡的民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