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中历史部编版纲要上,总结全面细致,复习用、预习用,效率翻倍!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高中化学钠Na,通过清晰的结构和详细的内容,全面展示了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有助于理解和掌握钠相关的化学知识。
高中历史部编版纲要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高中历史部编版纲要上,总结全面细致,复习用、预习用,效率翻倍!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与西晋
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立未,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建立蜀
229年孙权建立吴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鼠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
八王之乱
316年,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
东晋与南朝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
宋、齐、梁、陈定都建康
十六国与北朝
十六国
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学习汉朝的典章制度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五胡十六国
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朝兴亡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统一
开通大运河
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618年,隋朝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朝曲辕犁
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
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为渤海郡王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755年,“安史之乱”
875年,黄巢起义
907年,唐朝灭亡
朋党之争:牛李党争
结党营私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曹魏: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
隋朝
分科考试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管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三省六部制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意义
相权三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皇帝独断的失误,集思广益
赋税制度
魏晋时期
租调制
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
唐初,租庸调制
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
输庸代役
货币地租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生为本”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特点: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三教并行政策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传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文学艺术
立足时代理解文化发展,透过文化品味时代
自发到自觉、实用到审美
文学:曹操父子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田园诗;南朝骈文《滕王阁序》;南北朝民歌;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书法:王羲之“书圣”;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美术: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朝吴道子“画圣”
科技
南朝祖冲之圆周率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
隋朝工匠李春主持建造赵州桥唐朝雕版印刷术
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
唐高宗《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中外文化交流
鉴真东渡
遣唐使
玄奘西天取经
唐朝: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