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画线段图
作用
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更快更准确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方法
理解题意,完成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并检验。
两个数的和差问题
(和-差)÷2=小的数
(和+差)÷2=大的数
3个以上的数的和差
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例题1
题目类型:已知两数的和,大数拿8个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
思路:线段图记在脑子里,画线段图表明数之间的关系。题中大数拿出8个,说明其间差为 8×2=16
解法1:(1)(和-2×8)÷2=小的数,小的数+16=大的数 (2)(和+2×8)=大的数,大的数-16=小的数
解放2:倒推法,先假设大数已经拿8个给了小数,两个数已经一样多了,总数÷2=平均数,小数变成平均数是因为得到8个,所以 小的数=平均数-8,大的数=平均数+8
例题2
题目类型:倍数关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假设7倍),把大数拿一些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
思路:应该先画出线段图,看大数应该拿多的倍数的一半(如果多6倍,那么应该拿给小数的是3倍),两个数一样多,再看一半倍数所对应的量是多少,从而求出一倍的量(通常是小数),再求出大的数。
画示意图
作用:寻找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分析数量关系。
一要按一定的顺序画图,注意图中各长度的大小关系。
二要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例题
题目类型:长和宽分别变化的长方形面积
题目:一长方形菜地,若长增加9米,或者宽增加6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162平方米,求原来这块菜地的面积。
画图:表示已知条件
思路:通过已知条件,分别求出原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其面积:(162÷9)×(162÷6)=486(平方米)
核心考点
画图解决倍比问题
题目中同类量之间有倍数关系,根据这种倍数关系来解题,叫做倍比问题。
画线段要准确地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通过数据关系求出一份的量(一般为小的数量),从而解决问题。
回字形路面的面积
画图:分别求出各边的面积然后相加,也可求出大和小正方形的面积,然后相减。
复杂的和差问题
画图,需要找出差或和,转换成一般的和差问题。
根据图示数据关系,找准两数对应的差与和。
面积变化问题
题型:通过变化的面积求周长
题目: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增加8厘米,面积增加208平方厘米,求原长方形的周长
画图:增加部分是甲乙丙三各部分,丙为8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64平方厘米,甲的面积+乙的面积=8×原长方形长+8×原长方形宽=208-64 即 原长+原宽=(208-64)÷8=18(厘米),原长方形周长=18×2=36(厘米)
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例1:小华将自己收集的一批卡片分给自己好朋友,先将一半少6张分给小明,再将剩下的一半多3张分给小红,最后自己还剩15张。小华原有多少张卡片?
示意图:(15+3)×2=36 (36-6)×2=60
例2:在运动会入场式上,四年级同学组成队列进场,共组成4个方阵,每个方阵排成6行,每行6人。最外圈的同学拿黄色拉拉圈,其余同学拿红色拉拉圈,一共要准备两种颜色的拉拉圈各多少个?
画图解题:每一个方阵需要红色拉拉圈 4×4=16(个),黄色拉拉圈 6×6-16=20(个) 红色:16×4=64(个) 20×4=80(个) 答:一共要准备红色拉拉圈 64个,黄色拉拉圈 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