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教育史导图笔记
下图梳理了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内容丰富全面且简单明了,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学习吧!
外国教育史第十节杜威的教育思想讲述了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新编教育管理学第五章: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笔记,包括教育政策概述、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式、建国以来的教育管理政策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九节 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定义
又称新学校运动,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
新教育运动的主要理论观点
科学方法和精神
典型:德国实验教育学理论
自由和民主精神
培养观察、审美能力、独创精神,有主动、创造精神的人才。典型:爱伦.凯和罗素的教育理论
以经验和兴趣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解决教育与儿童、与生活、与社会相脱离的问题。强调生活教育,现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典型:徳可乐利、蒙台梭利、凯兴斯泰纳
新教育运动的历程
兴起时期(1889-1914)
发展时期(1914-1944)
衰落时期(1944-1966)
新教育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促使反思,推动重新认识,20C欧美广泛深刻影响,重要起点,但注重精英教育,未能解决一些基本矛盾。
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雷迪的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第一所,开端,典范
教育对象
教育目的
学校宗旨
学校课程
时间安排
教育原则
德莫林的罗歇斯学校
利茨的乡村寄宿学校
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
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公民教育”理论
通过个人的完善来为国家服务的目的
“劳作学校”理论
劳作学校的基本精神
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
职业陶冶的预备
职业陶冶的伦理化
团体的伦理化
具体措施
评价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意大利,20c幼儿教育家,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新教育、儿童教育,《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
论幼儿发展
教育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自由是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良好的纪律。把这称之为“工作”
幼儿教育的内容
感官教育
视听嗅味触,以触觉练习为主
读、写、算的练习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
实际生活练习
挑战传统教育模式,体现新教育运动强调自由、尊重儿童的精神。20c学前教育。但有机械训练性质和神秘主义色彩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含义
理论基础、组织中心、宗旨、强调、提出、注重、主张、重视。代表人物:帕克、杜威、克伯屈
发展阶段
兴起(1883-1918)
成型(1918-1929)
转折(1929-1943)
衰落(1944-1957)
衰落的原因
特征
对儿童的重新认识和对儿童地位的强调
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看法的改变
关于学校观念的变化
对教学、课程、课堂等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儿童、教师、学校、教学,课程,课堂
影响与局限
对教育理论的影响
对实践的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理论上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实践中的弊端明显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验
昆西教学法
帕克 顺口溜:教育离不开儿童,学校离不开社会,课程离不开实践,自我探索要加强
有机教育学校
约翰逊
葛雷制
沃特
道尔顿制
帕克赫斯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个别教育制度
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
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
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两个重要原则:自由和合作
过于强调个体差异
文纳特卡制
华虚朋,教育实验计划
个别差异
将课程分两部分:1.共同知识或技能 2.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
20c三四十年代 美国 广泛传播重要影响 但影响学科深入学习,实施困难
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定义: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和道德因素,核心:有目的的活动,本质:自动自发有目的的学习
取消课程体制、分科教学、现有的教科书。分四类型:生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设计
四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判结果
主动性积极性,主人,心理发展规律,合作精神、实际生活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