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
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真题分布、涉及规范概要,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编辑于2025-06-07 10:25:16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真题分布、涉及规范概要,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周 照明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1、了解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2、熟悉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3、掌握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4、掌握照明及照明控制的有关规定5、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6、掌握照明工程节能标准及措施,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周 传动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 1、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了解电动机选择的技术要求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校验 4、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5、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 6、掌握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 7、熟悉低压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 8、了解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真题分布、涉及规范概要,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周 照明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1、了解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2、熟悉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3、掌握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4、掌握照明及照明控制的有关规定5、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6、掌握照明工程节能标准及措施,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周 传动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 1、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了解电动机选择的技术要求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校验 4、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5、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 6、掌握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 7、熟悉低压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 8、了解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供配电
负荷计算3讲
大纲: 1、掌握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 2、掌握负荷计算的方法
内容
概述: 1、基本概念——计算目的、计算内容、实际负荷、计算负荷(假象的持续性负荷)、计算范围(配电点划分,即配电箱、配电干线、母线等) 2、计算负荷的分类及用途——最大负荷或需要负荷(计算电压偏差、电网损耗、无功补偿容量等)、平均负荷(计算年电能消耗量、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最大负荷班平均负荷计算最大负荷)、尖峰电流(用以计算电压波动,选择和整定保护器件,校验电动机启动条件;取持续1s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 3、负荷曲线和计算参数 4、负荷计算法的选择——单位指标法(适用于设备功率不明确的的各类项目,如民用建筑中的分布负荷,尤其适用设计前期负荷估算和对计算结果的校核)、需要系数法(设备功率已知的各类项目,尤其是照明、高压系统和初步设计的负荷计算,5台以下是,不宜采用)、利用系数法(适用于设备功率和平均功率已知的项目,不用于照明)
设备功率的确定 08案下01 09案下08
单台设备用电功率: 1、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2、周期工作制(起重机)——将额定功率换算成负载持续率100%的有功功率; 3、短时工作制——0.5h(ξ=15%),1h(ξ=25%);交流电梯较轻(ξ=15%)、频繁(ξ=25%)、特重(ξ=40%) 4、电焊机——Pe1=Sn√ξcosφ 5、电炉变压器——额定功率因素的有功功率Pe2=Sncosφ 6、整流器——设备功率取额定直流功率 7、电光源设备(直接取灯功率)——白炽灯、低压卤素灯(灯泡额定功率),自镇流荧光灯、LED灯(已含驱动电源功率损耗) 8、电光源——总输入功率或灯功率加镇流器功率损耗P5表 1.2-1
多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 1、合成原则——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负荷不叠加 2、用电设备组——所有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不包括备用设备、专门用于检修的设备(如动力站房起重机)和工作时间很短的设备(如电动闸阀) 3、计算范围(配电点)的总设备功率——各设备组的功率之和,并符合 计算正常时消防不计入、同一计算范围季节性用电设备(如采暖设备和舒适性空调的制冷设备)选较大者计入、计算备用电源的负荷时,根据负荷性质和供电要求选取;应急电源负荷计算见2.6
负荷计算方法
单位指标法: 1、负荷密度指标法:Pc=PaA/1000 Pa:负荷密度 见《配四》P7 1.3-1、1.3-2、1.3-3 容量指标1.3-4 2、综合单位指标法:Pc=PnN Pn:综合单位用电指标KW/户、KW/人、KW/床;N:综合单位数量 住宅设计中应用最广。表1.3.5\1.3.6 JGJ242-2011 3.3及附表A 3、单位产品耗电量法:Pc=WnN/Tmax Wn(单位产品耗电量)、N(年产量)工艺提供1.3.8;Tmax详见1.9
需要系数法: 1、用电设备组计算功率——Pc=Kd*Pe;Qc=Pctanφ; 2、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站的计算功率——Pc= kΣp(ΣKd*Pe);Qc= kΣq(ΣKd*Petanφ); kΣp可取0.8~0.9、 kΣq可取0.93~0.97 3、视在功率和计算电流——Sc=√Pc²+Qc² Ic=Sc/√3Un 需要系数P13 1.4.1~5 4、5台以下不宜采用需要系数
利用系数法: 1、计算步骤: 第一步:Pav=Ku*Pe;Qav=Pav*tanφ;Ku(最大负荷班的用电设备组利用系数1.5.1) 第二步:全计算范围的总利用系数Kut=ΣPav/ΣPe 第三步:用电设备有效台数Neq=(ΣPei)²/ΣPei²(功率和运行方式不同的用电设备组转化为某一假想的各台设备功率和运行方式相同的设备组) 第四步:根据Kut、Neq查表确定Km(P17 1.5.2)任意市场Km(t)=1+【Km(0.5)-1】/√2t 第五步:计算负荷Pc=Km*ΣPav;Qc=Km*ΣQav; 2、有效台数简化计算: 简化计算式——当有效台数为4及以上略去5%ΣPe后在进行比较【m=Pemax/Pemin≤3时,Neq=n(去掉5%以后的);m>3且Kut≥0.2时,Neq=ΣPe/0.5Pemax,若比实际台数多,取n】 实用简化法——略去最小一档ΣPmin ≤ 5%ΣPe设备;最最大一档直接用精确式计算;对其余m≤3的档,以每档的平均设备功率和实际台数带入精确式 3、5台及以下负荷计算: 4台、5台——Pav=Ku*Pe;Qav=Pav*tanφ;Pc=Km*ΣPav;Qc=Km*ΣQav 1~3台——Pe=ΣKl*Pe;Qc=Pc*tanφ【Kl负荷系数)连续工作制设备——实际台数>3时取0.9,实际台数≤3时取1;2)短时或周期工作制设备——实际台数>3时取1,实际台数≤3时取1.15】
单相负荷计算
计算原则: 1)单相用电设备应均衡分配到三相上,使各相的计算负荷尽量相近,减小不平衡度 2)ΣPe.s(单相负荷功率和)≤15%ΣPe.t(三相负荷功率和)时直接与三项负荷相加 3)ΣPe.s(单相负荷功率和)>15%ΣPe.t时,单相换算为等效三相,再与三相相加 4)进行单相负荷换算时,一般采用计算功率。对需要系数法,计算功率即为需要功率;对利用系数法,计算功率取平均功率。如单相负荷均为同类用电负荷,也可直接采用设备功率换算。 注:①判断15%时,单相220V,380V负荷的设备功率直接相加,不用转换。② 只计算设备功率,不用乘以需要系数、利用系数。
单项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简化法: 1、只有相间负荷时,将各相间负荷相加,选取较大两项数据进行计算 当 Puv≥Pvw≥Pwu时:Peq=√3 Puv+(3- √3 )Pvw =1.73Puv+1.27Pvw;当Puv=Pvw时: Peq=3 Puv;当只有Puv时:Peq=√3 Puv 2、只有相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取最大相负荷的3倍 3、 简化单相负荷换算的措施:相间负荷和相负荷(如电焊机和照明灯)应分别配电,使各配电线路均符合简化法的条件。 4、数量多而单台功率小的用电器具(如灯具和家用电器),容易均匀地分接到三相上,在大计算范围中应视同三相负荷。按此约定,低压母线的负荷通常符合式1.6-1的条件,不必进行任何换算。
单项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精确法:P21列表计算
电弧炉负荷计算
普通功率电弧炉的负荷计算,除利用系数和需要系数法外,还可采用电冶炼周期计算法 一台:Pc=1.2Sncosφ1;Qc=Pctanφ1 数台:Pc =1.2cosφ 1Σ(n1 Sr1) + 0.66osφ2Σ(n2 Sr2);Qc=1.2 sinφ1Σ(n1 1) + 0.66sinφ2Σ(n2 2)
负荷分级
负荷分级原则: 1、一级负荷——人身伤害、经济重大损失、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2、二级负荷——经济上较大损失、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3、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
涉及规范:汇总于归纳(配四P43)、供电要求(50052;3、51348;3)、消防负荷(50016;10)、住宅负荷(242;3.2)
尖峰电流
电动机启动或冲击性负荷时产生的最大负荷电流 1、单台:Ist=KIr 2、多台:Ist=(KIr)max+Ic’ K—起动电流倍数,即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笼型电动机可达7倍左右,绕线转子电动机一般不大于2倍,直流电动机为1.5~2倍,单台电弧炉为3倍,弧焊变压器和弧焊整流器为小于或等于2.1倍,电阻焊机为1倍,闪光对焊机为2倍。(KIr)max—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相差最大的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A;Ic’—除起动电动机以外的配电线路计算电流,A。
起重机的计算电流:(综合系数法) 吨位相差不大:Pc=Kcc*Pn;Ic=Pc*1000/(√3Urm*cosφ);或Ic=Kcc'*Pn;Pn(额定负载持续率下的总功率,KW,不包括副钩电动机功率)Urm—电动机额定电压,取380 ;cosφ—年0.5。 吨位相差较大:Pc=Kcc1Pn1 +0.1( Pn−Pn1) ;Ic=Kcc1'*Pn1+0.3( Pn−Pn1);Pn1——最大一台起重机在额定负载持续率时的电动机总功率,kW,不包括副钩电动机功率 Pn——连接在滑触线上的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持续率下的总功率,kW,不包括副钩电动机功率 尖峰电流: Ip=Ic+(Kst-Kcc)Irmax Irmax ——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Kcc——最大一台电动机的综合系数;Kst——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绕线转子电动机取2
参考书目: 1、《配四》上第一章负荷计算(案例主要考点) 2、《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GJ242-2011(住宅建筑,单位指标法计算) 3、《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1348-2019(3.5.3,消防负荷为主的负荷计算) 4、《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2009(负荷分级)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章负荷分级用电) 6、《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17(电容器考点)
第二周 供配电系统3讲
大纲要求: 1、熟悉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选择的原则 2、熟悉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3、熟悉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选择及接线方式 4、了解电能质量要求及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 5、掌握无功补偿设计要求 6、熟悉抑制谐波的措施 7、掌握电压偏差的要求及改善措施
内容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四章供配电系统、第六章电能质量; 2、《钢铁》上P306式6-43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5、《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08 6、《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 7、《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 14549-1993
第三周 环境保护与节能3讲
大纲要求: 1、熟悉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熟悉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 3、熟悉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 4、掌握节能型电气产品的选用方法
内容
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1案下24) 1、声环境质量标准:配四17章P1657 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及架空线无线干扰限值GB8702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
节能措施: 1、节能方法(钢上P297,6.3) 2、题目——10案上10节能措施判断、11案上3用电设备供电质量和节省电耗技术措施
配电系统的节电设计: 1、提高电压与节电(配四P1534) 2、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节电(配四1537) 3、线路并列运行节能(配四1537)(12案下17变电所线路有功损耗、19案上07电缆有功损耗、21案下07节能电缆功率损耗、21案下08电缆的年有功电能损耗) 4、提高功率因素(配四1538)
年电能耗电量计算:配四24;20年案上04空调系统年有功电能消耗量
变压器损耗计算:(09案下09计及变压器损耗的变压器负荷计算、09案下10变压器有功损耗计算、10案上09变压器容量和负荷率计算、12案下19变压器损耗、13案上08变压器功率损耗) 1、变压器的功率计算与效率(钢上289) 2、双绕组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配四30) 3、三绕组降压变压器功率损耗的简化计算(配四31)
电动机节能:(09案下03电动机节能、11案下01变频调速风机年耗电量计算,02非变频调速风机年电耗量计算,03投资成本简化计算,04风机功率消耗概念题;12案下23变频调速电动机输出功率,24变频调速与液力耦合器调速比较,25变频调速比节能;18案下06变频器调速的年耗电量,0708动力系统的功率因素,09无功补偿量,10耦合器调速时的年耗电量;20案下28电动机的转速与水头的关系,29与水量的关系,30电网侧消耗功率与转速的关系;21案上05节能 1、电动机的节电(钢上298) 2、晶闸管变流装置的节电(钢上306) 3、风机、水泵的节电(钢上306)
其他设备节能:(08案上10车间年有功电能消耗量、14案上05UPS运行耗电量、17案下21补偿后该变电所年节能量、17案下22补偿后电动机馈电线路的的年节电量 1、电弧炉节电(钢上310) 2、照明设备和低压电器的节电(钢上312~314) 3、计量节电(GB17167)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
电能质量:
规范: 1、《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08 2、《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 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 14549-1993 4、《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2008
题目: 12325——【2007案下06】线路末端的最大电压偏差 【2007案下22】公共接入点电压变动 【2007案下24】电压损失 【2008案下05】供电线路电压损失 【2008案下11】电压偏差 【2008案下14】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计算 【2009案上19】线路电压降 [2013案上12] 变压器电压损失 [2013案上15] 母线电压偏差 [2014案上01] 切除变压器引起的电压损失的变化 [2014案上02] 变压器分接头设置 [2014案上09] 主变压器电压损失 [2017案上12] 线路末端电压偏差 [2019案上10] 母线电压波动[2010案下36] 380V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范围计算 [2010案下37] 变压器的电压损失率计算 [2010案下38] 变压器电压损失减少值计算 [2011案上01] 变压器电压损失 [2012案下16] 电缆线路的电压损失 [2012案下18] 变压器电压损失 14549——【2007案下21】谐波计算 【2007案下25】谐波电流 【2008案下25】谐波公共连接点的选取 【2008案下26】谐波公共连接点的选取 【2008案下27】谐波电流限值的计算 【2008案下28】谐波电流的计算 【2008案下29】谐波电压计算[2011案上02] 7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2014案上04] 电流谐波畸变率 [2010案下31] 非特征次谐波 [2010案下32] 负序谐波 [2010案下33] 5次谐波电流分量计算 [2010案下34] 5次谐波电流分量计算 [2010案下35] 7次谐波电压含有率最大值计算 [2010案下39] 7次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 [2010案下40] 谐波的描述2013案上14] 谐波电流 [2016案上13] 母线的电流总畸变率 [2018案下01] 公共连接点谐波电流最大允许值 [2018案下02] 许注入的谐波电流 [2018案下03] 负荷的谐波电流 [2018案下04] 谐波电压含有率 [2018案下05] 母线上电压总谐波畸变率[2020案下11] 7次谐波电流实际值计算 [2020案下12] 7次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 [2020案下13] 企业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2020案下14] 企业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计算 [2020案下15] 企业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含量[2022案下06] 两路谐波源电流之和 [2022案下07] 谐波电流总量允许值 [2022案下08] 谐波电流含量 [2022案下09] 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值 [2022案下10] 多个谐波源的谐波电流和 12326——07案下23电压变动频率
无功功率补偿
规范: 1、《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17(电容器考点)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配四1.11 4、《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1348-2019 3.4、3.6
无功补偿概述:(【2008案上09】企业自然平均功率因数 【2010案上08】平均功率因数和补偿容量计算 【2013案上13】补偿容量 【2014案上06】企业的自然平均功率因数 【2008案下12】母线功率因素提高的措施) 1、功率因素 2、无功补偿的原则和布点 3、电容器装置的认知 4、提高功率因素的途径
同步机无功补偿:08案上07同步电动机输出的无功功率
电容器无功补偿: 1、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基本要求和接线方式 2、补偿容量的计算 1)按主变容量的补偿(全站=低压侧母线+主变) 2)按最大计算负荷补偿(低压母线,不含主变) 3)按平均负荷补偿(低压母线,不含主变) 4)按提高电压要求补偿(为提高母线运行电压所需最大补偿量) 5)电动机就地补偿 6)基本无功补偿容量
[2007案上01] 无功功率补偿 [2008案下13] 母线电容补偿量计算 [2010案下24] 无功功率补偿量计算 [2012案上04]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2017案下10] 无功补偿 [2019案上03] 补偿后的变压器容量 [2020案下17] 变电站高压侧无功负荷计算 [2021案上03] 变压器无功补偿
电容器组相关计算: 1、电容器运行电压与额定电压 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输出容量 3、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电网后引起的母线电压升高或降低 4、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作用及选择 5、并联电容器装置并入电网后引起的变压器/线路电压损失变化(配四P466) 6、并联电容器谐振容量/谐振频率计算(50227,3.0.3) 7、电容器合闸涌流计算(50052,6.0.13条文说明)
电容器回路电流及回路设备选择: 1、电容器回路电流 2、内熔丝及外熔断器的选择 3、电容器串联电抗 4、放电线圈
【2007案下09】电容器串抗后输出容量 【2016案上08】低压无功补偿 【2012案上05】串联电抗器电抗率选择 【2016案上10】谐波谐振电容器容量 【2017案上10】串联电抗器组的容量 【2021案上20】无功补偿容量
电容器配电装置:09案上13电容器布置;09案上22电容器接线
节能型电气产品的选用方法
配电变压器的节能评价:(配四1541)(20案下06~10经济配电变压器的选择、21案下21变压器功率损失率,22变压器时年节电费用,23变压器的功率损耗;22案下20变压器节能
节能变压器的选择:(14案上07变压器经济运行、08变压器有功损失率、16案上07变压器实际运行效率、16案上14变压器的经济运行、19案上05变压器高压侧有功负荷) 1、《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 2、《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DL/T 985-20120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十六章 节能 2、《钢上》第六章 电节能技术 3、《钢下》第二十三章 电动机选择和容量校验;第二十五章 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4、《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 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7、《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 8702-2014 8、《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DL/T 985-2012
第四周 短路电流4讲
大纲要求: 1、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熟悉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 3、熟悉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内容
短路计算的基础: 1、短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短路、短路产生的原因、短路的危害、防止短路的措施) 2、元件的参数(发电机同步、暂态、次暂态电抗、变压器、线路、电抗器) 3、建立电路模型(标幺值法、变比的处理) 4、无限源的计算方法:电路化简 1)同一变化法 2)化简的方法(串并联、星三角、分布系数) 5、有限源的计算方法 1)几个概念(等值电抗、转移电抗、计算电抗) 2)查表法、插入法
短路计算的要点: 1、参考手册及规范 2、短路计算中的电压 3、热稳定及动稳定中的时间 4、动稳定及动稳定中的时间常数 5、电动机的反馈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6、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7、励磁参数对计算结果的修正 8、短路计算中的运行方式
短路计算的应用: 1、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2、不同应用场景的短路计算(发电厂、高压系统中、低压配电网中) 3、设备选择(短路点的选择、设备的热稳定、设备的动稳定) 4、导体选择(短路点的选择、设备的热稳定、设备的动稳定) 5、在电能质量中的应用(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不平衡电压中的负序电压) 6、短路计算在接地计算中的应用 7、短路计算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四章 短路电流 2、《导体和电器的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21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4、《钢上》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
第一周 安全3讲
大纲要求: 1、熟悉工程建设标准电气专业强制性条文 2、了解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3、掌握安全电压及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 4、掌握低压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设计和等电位联结的有关要求 5、掌握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特殊设计要求 6、了解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 7、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及措施 8、了解电力设施抗震设计和措施
内容
电流对人体的效应——[2012案下01] 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2013案上01] 安全用电[2016案上01] 引起严重纤维性颤动电流[2017案上01] 一手到一膝盖时的接触电流值[2018案上01] 接触电流 [2019案下35] 触电接触电流
安全电压及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 1、等电位链接与直接防护——[2007案上25] 提供装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合体[2011案上26] 防雷接地保护的措施[2012案下07] 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小异可导电部分之间电阻[2022案上23] 等电位联接 2、简介防护,自动切断电源——[2007案上25] 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路的动作特性[2012案下02] 间接接触防护电路电流[2007案上25] 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路的动作特性[2013案上03] 安全用电 [2013案上04] 安全用电[2016案上02] 防间接接触保护[2016案上03] 防间接接触保护要求的接地电阻[2016案上25] 间接接触防护电路动作电流 3、接触电压——[2008案-L01] 设备外壳的预期接触电压[2008案-L02] 接地故障时的预期接触电压值[2008案-L03] 接地故障时的预期接触电压值[2008案-L04] 低压发生由击穿或引爆的触点 [2008案-L05] 接地故障时的预期接触电压值[2009案-L01] 接触电压的计算[2009案-L02] 接触电压的计算[2009案-L03] 接触电压的计算[2009案-L04] 接触电压的计算[2011案-L21] 计算回路故障电流 [2011案-L22] 移动设备金属外壳的预期接触电压[2011案-L23] 移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触电压[2012案-L24] 低压系统接触电压[2012案-L25] 低压系统接触时,并故障回路设备外壳电压计算[2013案-TS31] 设备外壳的接触电压[2013案-TS32] 设备外壳的接触电压[2013案-TS33] 设备外壳的接触电压[2013案-TS34] 保护器的最大长度[2020案-L21] 设备外壳的接触电压[2020案-L22] 设备外壳的接触电压[2020案-L23] 线路接地阻抗Rv允许的最小值 [2020案-L24] 设备外壳接触电压[2020案-L25] 设备外壳接触电压[2021案-TS1] 低压配电中性点电阻[2022案-L22] 故障电压 4、工频应力电压——[2013案-L02] 工频应力电压[2017案-L04] 低压侧端电压、低压侧相线与旁的工频应力电压[2018案-TS3] 室内设备外壳接触电压[2019案-TS4] 室外设备外壳接触电压[2019案-TS5] TT系统室外设备外壳接触电压
低压导体: 1、保护导体——[2007案上22] 保护导体类型[2007案上23]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2007案上24] 保护导体截面积的选择[2012案下08] 保护导体截面[2013案下10] 保护导体选择[2016案上24] PE线的电缆芯线截面积 2、等电位连接导体——[2018案上02] 等电位联结号体的阻抗[2021案下14] 辅助等电位联结线最小截面 3、中心线与谐波导体选择——[2013案下09] 谐波导体选择[2014案上03] 中性导体电流和相导体电流的比值[2017案下27] 中性线上的3次谐波电流[2019案上06] 谐波电感截面 4、照明回路导体——18案上04照明敷设线路直径 5、低压电动机回路导体选择——18案上15电动机配电回路的截面选择 6、爆炸性环境导体允许载流量——【2018案上14】电动机配电回路的最面选择【2012案下05】导体允许载流量【2016案上06】防爆电气设备的温度组【2022案上21】爆炸危险环境电缆选择 7、其它低压导体——【2020案上06】电缆持续载流量【2020案上07】照明回路电缆最小截面【2020案上08】动力站等电位联结用铜导体的截面【2020案上09】电动机启动转换回路的导线最小截面【2020案上10】短路热稳定校验电缆截面【2021案下06】电缆相线截面【2021案下09】电缆最小截面
低压电气: 1、低压开关电器选择的基本要求 2、保护电器的选择与参数整定——[2009案上06] 低压断路器整定 [2011案上23] 断路器短路电流 [2012案下03] 断路器瞬时过流脱扣器整定值 [2020案上02] 开关长延时整定值 [2020案上03] 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整定值 3、保护电器整定值与回路导线长度的关系——TN系统、IT系统、提高TN系统故障防护灵敏性的措施(18案上03,21案上04整定值与回路导线长度的关系) 4、低压短路器的选择 1)低压短路器的基本参数(配四970,11.3) 2)电动机回路——【2010案上11】控制电器选择 【2010案上12】电动机保护的选择 【2010案上15】瞬动脱扣器最小整定值计算 【2021案上21】热继电器整定值 3)照明回路——20案下04低压短路器的选择 4)配电线路的断路器额定电流及脱扣器整定电流的选择(配四985,11.3.7)——【2016案下25】断路器定时限过电流和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值 【2014案下03】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器以及短延时脱扣器的最小整定电流 【2014案下04】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器额定电流 【2016案下40】断路器短延时脱扣器电流整定值 5)尖峰电流的应用 5、低压熔断器的选择——[2014案下02] 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 [2014案下05] 熔断器的最小额定电流 [2016案下37] 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 [2016案下38] 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 [2016案下39] 熔体额定电流 [2022案下19] 熔体最小额定电流 1)分类 2)低压熔断器选型 3)灭弧特点 4)低压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比较和选型 6、保护电器级间的选择性 7、其它电器选择——21案下13剩余电流保护器整定值、21案下30接触器线圈的吸合功率 8、低压系统综合问题——[2006案上25] 配电箱系统图 [2012案上06] 低压配电系统接线形式 [2021案上16] 低压配电识图 [2021案上17] PE导体最小截面 [2021案上18] 电缆截面最小值 [2021案上19] 设备外壳的故障电压 [2022案上14] TN-S系统中线断线故障 [2022案上15] 低压配电识图
重要知识点: 1、系统接地要求与低压系统共接地 2、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 3、电气分离 4、采用SELV和PELV特低压的防护措施、功能特低电压FELV 5、不同接地系统对开关电器的要求 6、预接触电压与接触电压 7、剩余电流保护器 8、工频应力电压 9、各种安全电压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十五章 电气安全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7、《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 第一部分:通用部分》GB/T 13870.1-2022 8、《低压电力装置 第4-44部分:安全防护》GB/T 16895.10-2021
第二周 变配电所布置3讲
大纲要求: 1、熟悉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2、熟悉变配电所布置设计 3、掌握电气设备的布置设计 4、了解特殊环境的变配电装置设计
内容
1、变电所选址:06案下06、07案上06、09案上11 2、主接线设备配置:07案下04隔离开关的选择 3、变压器相关距离与贮油或挡油措施: 【2007案上09】变压器的防火与蓄油设施【2007案下10】油浸变压器【2008案上23】防火间距【2008案上24】储油坑及总事故油池容量【2009案上14】变压器布置【2011案上16】变电所建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的要求【2011案上20】变压器事故油浸的描述【2016案下10】总事故贮油池容量宜为最大油箱容量【2018案下33】变压器室通风窗【2020案下21】卵石层的最小厚度【2021案下25】挡油池【2021案上25】变压器识图 【2022案下11】配电装置识图【2022案下12】主变相关尺寸 4、室外安全间距: [2008案上20] 安全净距[2008案上21] 安全净距[2008案上22] 安全净距[2009案上15] 安全净距[2011案上05] 最小电气安全净距[2013案下21] 电器设备布置[2013案下22] 电器设备布置[2016案上04] 最小安全静距 [2016案下09] 安全净距[2018案下32] 安全净距 5、室外平面布置: 【2006案上24】变电所平面布置【2013案下23】电器设备布置【2016案下07】平面布置图找错【2016案下08】配电室平面图找错【2017案上21】配电装置安全净距【2017案上22】配电装置识图 【2017案上24】10kV变电站布置图识图 6、室内及高压开关室: [2006案下09] 变电所控制室布置[2006案下07] 配电室通道最小宽度[2007案上10] 安全净距[2017案上23] 35kV配电室识图[2007案上07] 通道与围栏[2009案上12] 操作通道最小值[2011案上17] 10kV配电室室内最小净宽要求 [2011案上18] 35kV配电室室内最小净宽要求[2011案上19] 10kV配电室的最小长度[2018案下31] 配电室的最小宽度[2018案下35] 平面图识图[2020案上15] 开关柜室的最小面积 7、低压配电室: [2017案上25] 配电柜布置占地计算[2019案上21] 变电所需要的最小面积[2019案上22] 0.4kV开关柜布置[2021案下11] 低压安全净距[2022案下14] 动力配电箱识图 8、安全净距的海拔校正: 【2012案下04】相同距离海拔修正【2021案下16】配电装置识图【2021案下17】隔离开关支架的最小高度【2021案下18】构架横梁 9、电容器的布置: 【2021案下19】门型架相同距离【2006案下08】电容器布置原则【2007案上08】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2022案下13】电容器的配电装置 10、控制室与二次电气布置
参考书目: 1、《配四》第三章 变配电站 2、《20KV及以下遍地哪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 3、《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2011 4、《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5、《3~110KV高压配电装置》GB 50060-2008 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19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1348-2019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9、《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17
第三周 继电保护6讲
大纲要求: 1、掌握变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的设计要求 2、掌握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和选型 3、了解变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的设计要求
内容: 1、测量与计量的要求 2、二次回路保护设备选择 1)控制回路中其它设备的选择 2)互感器二次回路电缆截面、长度,二次阻抗选择 3、保护配置 4、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5、线路保护整定计算 6、分母线保护 7、电容器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8、3~10KV电动机保护 9、自动投入装置的要求 10、短路保护灵敏性要求
2、【2018案上05】控制线路最大允许的长度【2021案上22】控制回路的电压降【2014案下14】二次电缆电缆的允许长度【2021案上2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2017案上19】配电柜与机旁操作箱的临界距离 3、【2011案上14】继电保护配置【2012案上22】继电保护配置 4、【2006案上11】主变过流保护动作整定电流和灵敏系数【2006案上14】线路无时限单相接地保护装置整定值【2006案下25】变压器35kV侧保护继电器过流整定值和速断整定值 【2007案下16】变压器速断保护【2010案上20】灵敏系数计算【2012案上23】主变过流保护整定计算【2013案上25】变压器高压侧过电流保护【2016案上20】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和动作电压【2018案上09】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2018案上10】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2019案上14】过流保护整定电流 【2022案上07】主变保护整定值【2022案上08】差动保护的电流平衡系数【2022案上09】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 5、【2007案下08】线路电流速断保护【2007案下18】变电站出线配置【2007案下19】单相接地【2017案下07】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2019案上13】线路速断保护 6、【2012案上25】母线分段断路器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 7、【2007案下20】电容器短延时速断和过负荷保护【2011案下21】电力电容器组概念题【2011案下22】电容器短延时速断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的计算【2011案下23】电力电容器组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相关计算【2011案下24】电力电容器组过负荷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的计算【2011案下25】电力电容器组低电压保护装置【2012案上24】电容器组的过电流整定 8、【2006案上12】电动机速断保护动作整定值和灵敏度【2006案上13】电动机低电压保护动作时限【2007案下17】电动机速断保护【2008案上15】异步电动机保护配置 【2008案上17】电动机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2008案上18】电动机单相接地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2008案上19】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电压整定值 【2009案上07】高压电动机保护【2010案上13】整定电流计算【2010案上14】电动机最小瞬动倍数计算【2010案下25】差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计算【2014案下11】异步电动机差动保护整定【2014案下12】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2014案下13】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差动速断【2014案下15】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 9、【2013案上23】备用电源自投
参考书目: 1、《配四》上第七、第八章 2、《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 3、《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2017
第四周 防雷过电压6讲
大纲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和过电压水平 2、熟悉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要求及限制措施 3、掌握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4、掌握建筑物防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内容
过电压分类: 1、按过电压性质分类 2、按作用电压的幅值、波形及持续时间分类
过电压水平及限制措施:【2009案上21】过电压与绝缘【2010案上21】110kV系统工频过电压计算【2010案上23】开断空载电动机的操作过电压计算【2010案上24】限制过电压的措施 1、工频电压升高 2、谐振过电压 3、操作过电压
电压实验: 1、公式(311.1考纲外规范参考) 2、高海拔耐受电压其它规范规定
绝缘配合基础: 1、绝缘基础(311.1考纲外规范参考) 2、50064 3、过电压基准值
绝缘配合: 1、架空线路的绝缘配合【2006案下04】断路器最高工作电压【2014案下22】操作过电压限值 2、变电站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2006案上10】电缆终端外绝缘雷电冲击试验电压【2017案上14】电缆内、外绝缘雷电冲击耐受电压【2010案上25】变压器的内绝缘相对地和相间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计算【2013案下25】污秽分级与爬电距离
电气建筑直击雷保护(折线法)【2008案上25】独立避雷针保护半径【2009案上23】变电站防雷【2010案上22】避雷针保护半径计算【2013案下18】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016案下11】避雷针接地装置的地中距离及避雷针的最小高度 1、避雷针保护 2、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3、针线联合保护 4、独立避雷针安装 5、防雷保护接地电阻 6、反击要求 7、接地电阻 8、避雷针安装 9、防雷措施
电力系统雷电波保护:(11案下06 110KV侧避雷器的设置、07避雷器的设置、14案下21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1、基本公式 2、避雷器的选择 3、避雷器保护距离 4、变压器中性点保护 5、变压器防雷 6、GIS防雷保护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2、直击雷防护 3、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 4、防雷装置 5、电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值 6、电缆从户外进入户内屏蔽层的截面积 7、环路的感应电压 8、防雷装置安装(各种截面)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1、【2010案下06】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2016案下29】雷击次数【2021案上11】防雷等级 2、【2006案下24】避雷网及引下线布置图找错【2010案下07】避雷针针尖距地面最小距离计算【2014案下23】接闪带引下线与架空引入的通信电缆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隔距离【2014案下25】接闪杆的防雷要求【2012案下10】高频信号设备接地设计【2020案上20】接闪杆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 【2022案上11】架空接闪线各种距离 3、【2021案上12】防雷引下线钢筋表面积【2021案上13】防雷引下线反击 4、【2012案上09】接地极接地电阻计算【2013案下16】电缆穿钢管埋地的最小长度【2013案下17】补加的最小长度【2014案下17】建筑物基础接地极的接地电阻【2016案上21】工频接地电阻【2016案上22】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2016案下12】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2016案下14】接地的总有效长度【2017案下26】人工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尺寸【2017案下29】建筑物的接地电阻率【2017案下30】水平接地体的有效长度【2018案下25】引下线的冲击电阻【2019案上16】接闪线与建筑物面最小距离【2019案上17】接闪线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2019案上18】接地极的冲击电阻【2019案下12】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2020案上19】环形接地体的冲击电阻【2021案上14】工接地极的冲击电阻【2022案上12】埋地最小长度 5、【2016案下13】电涌保护器冲击电流【2018案下23】SPD每个模数的分流雷电流【2019案上20】SPD的冲击电流【2020案上17】SPD冲击电流最小值 6、【2013案下20】电缆屏蔽层的最小面积【2018案下22】低压屏蔽电缆的屏蔽层【2020案上16】雷击点与屏蔽空间之间的最小平均距离【2021案上15】厂房内无衰减的磁场强度 7、16案下15 雷电闪击感应电压 8、【2014案下24】等电位连接箱之间的导体截面 9、【2017案下28】最大雷电流电流电压【2020案上18】有效电压保护水平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十三章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雷规 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设计规范》 GB/T 50064-2014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434-2012 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第二周 设备选择4讲
大纲要求: 1、掌握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2、熟悉高压变配电设备及电气元件的选择 3、熟悉低压配电设备及电器元件的选择
内容
设备选择:
设备工作的技术条件: 1、开关设备的技术条件——配四311 5.1-1;5222 2、其它电气设备的技术条件——配四311 5.1-1;5222
设备选择的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配四321 5.3-1;5222 6.0.2 13案下01高压电器工作电流环境温度校正选择 2、各种设备的环境条件——11案上15变电站隔离开关设备环境最高温度定义
电气设备选择的步骤: 1、设备的额定电压 2、算回路工作电流 3、按短路条件进行校验 4、海拔及温度对外绝缘的影响 5、电晕要求
主变选择:[2007案上04] 变压器负荷级别确定[2007案下02] 变压器容量计算[2008案上11] 变压器容量[2020案下16] 主变容量选择
高压开关电器: 1、高压断路器 2、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配四5.7.6) 3、高压负荷开关——16案下36 通用负荷开关相关要求 4、高压熔断器——14案下01 高压熔断器选择
电流互感器: 1、选型、配置和接线、接地要求 2、一、二次额定电流——21案上10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负荷 3、准确度级——17案下08 电流互感器最低准确度等级 4、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校验相关计算——13案上22 CT选择与校验 5、测量用互感器相关计算——13案上21 电测量仪表 6、其它相关计算公式
电压互感器: 1、电压互感器额定电压(配四313) 2、截面与压降要求 3、二次接地与开关电器设置要求(配四752 8.3.3.2) 4、安装与选型要求 5、准确度要求 6、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消谐措施 7、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支撑绝缘子与绝缘套管: 1、支撑绝缘子 2、穿墙套管——13案下04、05穿墙套管选择
变电站绝缘子片数选择——22案下26
其它高压电器选择: 1、高压交流接触器(配四397) 2、高压阻容吸收器(配四400) 3、限流电抗器(配四5.7.8)——17案下09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4、交流金属封闭高压开关设备选择
中性点设备选择
1、规范——配四P61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P302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P403中性点接地设备 2、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与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选择 1)中性点接地方式对过电压设备绝缘继电保护影响比较 2)系统和变压器中性点的选择 3)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4)站用电中性点 3、电容电流计算——12案上17电容电流计算 4、消弧线圈的选择——[2013案下02] 消弧线圈容量选择[2013案下03] 消弧线圈电流值确定选择[2009案上08] 消弧线圈容量计算[2011案下09] 消弧线圈的计算容量[2014案上16] 消弧线圈补偿容量[2014案上17] 中性点位移电压[2019案下17] 消弧线圈容量[2020案下18] 消弧线圈补偿容量计算 5、接地变与接地电阻的选择——[2014案上18] 接地电阻器的阻值[2014案上19] 接地电阻器的阻值及最大消耗功率[2014案上20] 接地变压器的最小额定容量和电阻器的阻值 [2016案上11] 接地电阻额定电压和电阻消耗的功率[2020案上13] 接地电阻器的阻值及电阻器的功率[2022案上10] 接地变压器的最小容量
导体的选择
高压导体选择:(50217、配四) 1、导体设计总则——选择计算导体电流所用电压、选择导体的电流、技术条件与环境条件导体材质 2、导体截面选择方法——载流量选择导体、经济电流密度、热稳定计算([2006案下05] 短路计算的方式[2008案上13] 验算进线间隔的导体短路热效应时间[2008案上14] 进线断路器校验 [2006案下03] 导体短路热效应时间)、动稳定计算、电压降、机械强度 3、导体的阻抗参数——导体的阻抗;导体材质、型号参数 4、站内硬导体的选择——【2007案上11】海拔和环境温度对裸导体载流量的影响【2007案上12】导体热稳定校验【2007案上13】短路电流通过硬母线产生的应力 【2007案上14】水平布置矩形母线最大允许跨距【2007案上15】短路电流通过平行导体产生的电磁效应【2009案上18】导体动稳定验算【2009案上20】导体选择 【2013案下07】导体热稳定截面【2013案下08】户外软导线载流量【2013案下24】管形母线选择【2017案上11】母线载流量选择【2020案下19】10kV主母线选择 【2020案下20】10kV母线最大短路电动力【2022案上16】母排弯曲应力 5、架空线截面的选择——【2006案上16】按允许载流选择导体截面积【2006案上17】按机械强度选择导体截面积【2006案上18】按线路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体截面积 【2008案上12】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 6、35/0.4KV直降变电站高压电器及母线规格
低压导体选择:(配四、16895.3、50054、51348、50058 1、低压配电线路导体(相导体、N导体、PE导体、等电位连接导体)截面选择——【2018案上02】等电位联结导体的阻抗【2021案下14】辅助等电位联结线最小截面 2、PE导体的截面——【2007案上24】保护导体截面积的选择【2012案下08】保护导体截面【2013案下10】保护导体选择【2016案上24】PE线的电缆芯线截面积 【2007案上22】保护导体类型【2007案上23】保护导体的截面积【2011案上25】防直接电击保护的措施 3、低压电缆导体 4、低压电线、电缆与过载保护及开关设备的配合 5、含谐波的中心导体(N)及保护接地中心导体(PEN)的截面选择——[2013案下09] 谐波导体选择[2014案上03] 中性导体电流和相导体电流的比值[2017案下27] 中性线上的3次谐波电流 [2019案上06] 谐波电缆截面 6、滑触线——【2018案上12】滑触线的最大长度【2021案上24】滑触线的最大压降百分数【2022案上20】滑触线最大允许长度 7、照明回路导体——【2018案上04】照明敷设线路直径 8、电机回路导体——【2018案上15】电动机配电回路的截面选择 9、爆炸性环境导体允许的载流量——【2018案上14】电动机配电回路的截面选择【2012案下05】导体允许载流量【2016案上05】防爆电气设备的温度组【2022案上21】爆炸危险环境导体截面 10、低压电缆——【2020案上06】电缆持续载流量【2020案上07】照明回路电缆最小截面【2020案上08】动力站总等电位联结用铜导体的截面【2020案上09】电动机启动转换回路的导线最小截面 【2020案上10】短路热稳定校验电缆截面【2021案下06】电缆相线截面【2021案下09】电缆最小截面【2022案上18】电缆型号选择
电缆线路: 1、总体要求——电缆型号、电缆导体材质、芯数、电缆绝缘水平(过电压与接地)【2006案上08】电缆保护器通过最大电流时最大残压【2006案上09】 电缆交叉换位的目的 2、常见考点—— 1)电缆持续载流量、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电缆截面 【2006案上06】短路热稳定计算电缆允许的最小截面【2006案上07】按载流量选择电缆截面【2008案上16】电力电缆的最小截面【2008案下02】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 【2008案下03】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2008案下04】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2008案下19】中性线电缆截面的选择【2009案上10】电缆截面选择【2009案下25】低压电缆截面选择 【2011案上10】选取电力电缆截面【2010案下2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电缆截面计算【2006案上15】电缆截面选择【2009案上16】过电压与绝缘【2013案上11】经济电流密度 【2013案下06】导体选择【2017案上13】电缆截面选择【2017案上15】电缆金属层接地方式【2018案下34】10kV电缆截面【2019案上08】电缆截面 3)热稳定校验 4)电缆有功损耗与散热(19案上25电缆的散热量) 5)单芯电缆金属层感应电势最大值、接地方式 6)电缆外绝缘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7)消防设备供电电缆的选择 3、其它规定:【2020案下22】钢管的最小公称直径【2021案下10】排水管外壁【2021案下20】电缆敷设【2022案上19】电缆敷设 1)电缆计算长度(19案上09电缆长度、22案上17电缆所需最小订购长度) 2)保护管外径 3)单芯电缆固定部件的机械强度校验 4)电缆选型与最小截面(含电压降) 5)电缆敷设
参考书目: 1、《配四》第五章、第十一章 2、DL/T 5222-2021
线路
基本概念: 1、各种杆塔 2、杆塔有关参数
线路的电气部分 1、线路参数——单回路导线阻抗、线路的零序阻抗、线路的电容与电纳、自阻抗、波阻抗与自然功率(17案下11 导线间的几何均距、12线路的自然功率、18案下27直线塔标称高、20案下31最大风速计算值) 2、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 3、送电线路的电晕——起晕临界电场强度、起晕临界电压 4、无线电干扰 5、可听噪音
气象条件及组合: 1、气象条件 2、各工况气象组合
风速专题: 1、风速问题的由来 2、计算风压的方法 3、风速换算的方法
导线力学: 1、比载计算(垂直比载、水平比载) 2、载荷计算【水平风荷载(导、地线水平荷载、杆塔风荷载、绝缘子风荷载)、垂直荷载】 真题——【2009案下38】架空线力学计算【2009案下39】架空线力学计算 【2009案下40】架空线力学计算【2011案下38】导线比载的物理意义【2011案下39】计算导线覆冰时的风压比载【2011案下40】垂直荷载的计算【2014案下06】风压比载【2016案下16】导线的垂直比载 【2018案下26】导线综合比载【2019案下27】导线单位长度上的风荷载【2019案下28】档内导线的综合比载【2020案下34】导线比载计算【2021案下31】综合比载【2021案下32】最低点的应力 【2021案下33】导线水平荷载【2022案下28】内部过电压工况下的导线比载 3、导线应力 4、安全系数和导线拉断力 5、悬点应力与张力 真题——[2008案下39] 导线最大应力计算[2008案下40] 导线应力计算[2014案下07] 导线瞬时破坏应力[2017案下14] 高塔处导线悬点处的应力 6、档内计算(弧垂与档距) 1)弧垂计算——最大弧垂计算、最大弧垂判别法、孤立档弧垂计算(19案下30、21案下35) 2)档内线长——17案下13档内线长 3)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2008案下38】杆塔档距计算【2016案下17】水平档距【2016案下18】垂直档距【2019案下29】直线塔杆B的垂直档距 4)极大档距 5)允许档距和极限档距 6)控制档距 7)状态方程与应力——20案下35耐张段电线的状态方程 8)临界档距——21案下34临界档距、22案下30耐张段的控制气象条件 9)代表档距——16案下19代表档距、16案下20导线防震锤的安装距离 7、不平衡张力的计算 8、安装载荷计算 9、拉线强度值计算
金具: 1、绝缘子串与金具的选择——14案下09悬式绝缘子的机械破坏荷载 2、线夹金具计算 3、电线防振计算——16案下20 导线防震锤的安装距离
有关角度的计算:18案下29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30大风时导线的风偏角、22案下27边导线保护角 1、导线悬垂角 2、耐张绝缘子串倾斜角 3、导线风偏角 4、绝缘子串风偏角 5、杆塔转角要求 6、边导线保护角 7、V型串夹角应用 8、输电线路跨越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度要求
线路绝缘配合: 1、空气间隙 2、绝缘子片数的选择——14案下10线路悬式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20案下32绝缘子片数、22案下26绝缘子串片数
导线布置:17案下15导线垂直间距离最小、20案下33导线线间距离、14案下08导线与地线距离、13案下19导地线距离 1、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最小距离 2、导线线间的最小距离 3、导地线挂点 4、两根地线距离 5、水平偏移 6、综合-塔头设计
定位与跨越: 1、跨越时最大弧垂计算——22案下29导线最大弧垂时与公路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2、跨越时的最小距离 3、不同线路相互交叉上下导线之间最小距离
其它计算: 1、输电线路导、地线的选择 2、最小外径 3、雷击——19案下26导线上的感应电压最大值
第三周 变电所操作电源
大纲要求: 1、熟悉直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 2、熟悉UPS电源的设计要求 3、了解交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
内容
电压及接线要求
蓄电池组数与充电装置 1、变电站蓄电池组数 2、充电装置选择——【2009案下18】充电模块的选择【2009案下19】直流表计的选择【2010案下14】充电装置的额定电流计算【2013案下14】充电装置【2017案下04】充电装置模块 【2019案下09】充电装置所需模块数量【2022案下16】直流系统充电装置额定电压 3、充电装置接线
接线与网络设计
蓄电池的选择: 1、蓄电池个数选择——【2009案下16】蓄电池的选择【2009案下17】蓄电池的选择 2、负荷计算 3、负荷统计原则 4、蓄电池容量选择 【2007案下11】蓄电池容量及接线原则【2008案下06】蓄电池容量的选择【2010案下11】变电所所有电源和操作电源以及蓄电池容量选择的设计原则【2019案下06】蓄电池容量 【2017案下03】简化法计算蓄电池容量【2014案上21】蓄电池计算容量【2014案上22】蓄电池的最小容量【2022案下17】阶梯法计算蓄电池的计算容量
设备的选择:【2014案上25】联络用刀开关的最小额定电流【2019案下07】蓄电池出口回路熔断器额定电流 1、选择依据 2、选择要求
电缆选择:——【2007案下15】合同电缆【2008案下10】求电缆截面【2009案上17】直流系统电缆截面的选择【2010案下15】按允许电压降计算断路器合同回路电缆的最小截面 【2014案上24】事故照明回路电缆的允许电压降【2017案下02】母线至电机电缆截面选择【2019案下10】合同回路电缆截面【2022案下18】直流电缆最小截面
直流断路器的保护整定:【2014案上23】蓄电池出口回路的断路器最小额定电流【2017案下01】集中辐射直流断路器选择【2017案下05】直流断路器选择【2019案下08】断路器的灵敏系数 1、断路器的脱扣电流选择 2、蓄电池组出口回路熔断器或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直流短路计算:引出端子短路、直流母线短路
UPS电源容量的选择——【2013案下11】放电容量【2013案下12】初期冲击系数【2013案下15】UPS容量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八章 2、《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定》 DL/T 5044-2014 直规 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2-2008 15.3 继规
第四周 接地装置
大纲要求: 1、掌握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2、熟悉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范围 3、熟悉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要求 4、了解各种接地型式的使用范围 5、了解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计算方法
内容
杆塔接地:[2009案下36] 接地电阻标准要求[2009案下37] 工频接地电阻计算[2011案下36] 接地电阻的选择[2011案下37] 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2018案下24] 架空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
接地网有关计算: 1、接地网电阻 2、引下线截面 3、地电位 4、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 5、接地线与接地极截面选择
1、[2006案下13] 接地装置的总电阻[2006案下14] 垂直接地体接地极间距[2006案下15] 复合接地装置的工频散流电阻[2008案下35] 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2009案上24] 工频接地电阻计算[2010案下09] 接地阀的接地电阻计算[2011案下10] 接地阀的工频接地电阻值计算[2012案上07] 接地电阻计算 [2014案下16] 接地阀的接地电阻值[2018案上16] 变电站接地阀接地电阻最大值[2018案上19] 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的电阻值[2019案上20] 接地器的最大接地电阻 [2019案下08] 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计算[2019案下11] 工频接地电阻 2、18案上18 4根连接线的最小截面 3、14案下19 接地网地电位的升高 4、[2008案下36] 最大接触电位差计算[2008案下37] 最大跨步电位差计算[2009案上25] 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计算[2012案上10] 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计算 [2013案上05] 接触电位差[2016案上23] 接触电位差[2018案上17] 最大跨步电位差 5、[2010案下10] 变电站接地线的最小截面计算[2014案下20] 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和接地线的截面[2021案上09] 接地极
参考书目: 1、《配四》 第十四章 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设计规范》 GB/T 50064-2014 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地规 4、《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第一周 传动3讲
大纲要求: 1、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了解电动机选择的技术要求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校验 4、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5、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 6、掌握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 7、熟悉低压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 8、了解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9、熟悉PLC的应用
内容
电动机选择与容量校验(钢下23章): 1、电动机的比较 2、电动机的特性 3、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4、电动机电压的选择 5、根据环境条件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6、电动机绝缘等级、海拔高度的选择 7、常用电动机性能及应用范围 8、电动机选择与容量校验常用公式、表格、例题、真题 9、电动机选择与容量校验 几个重要公式
[2009案下01] 电动机形式的选择 [2010案下03] 电气传动方案选择 [2010案下05] 电动机整体结构防护等级选择 [2012案下26] 电动机转速 [2021案下29] 电动机选择 【2007案下26】负载功率 【2007案下27】电机转矩 【2007案下28】电机实际负载率 【2020案下26】电动机额定功率选择 【2007案下30】飞轮转矩
交流电动机的启动和制动(钢下24): 1、电动机的启动转矩 2、电动机启动对端电压和母线电压的影响 3、电动机的启动时间(17案下35) 4、电动机的制动
1、启动转矩 [2007案下07] 电动机转矩 [2007案下29] 电动机最小启动转矩 [2018案下11] 电动机启动转矩 [2018案下12] 电动机允许的最大飞轮力矩 [2018案下13] 电动机的可用功 [2018案下14] 电动机的转矩 [2018案下15] 电动机额定功率 [2019案下23] 电动机稳定运行的最低端电压 2、影响 【2009案下31】电动机启动校验 【2009案下32】电动机启动电压降 【2009案下33】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2009案下34】电动机电抗器降压启动校验 【2009案下35】电动机串联电抗器选择 【2010案下01】电动机启动时低压母线电压相对值计算 【2010案下02】启动时电动机端子电压相对值计算 【2010案下21】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计算 【2010案下22】电动机的最小启动转矩计算 【2011案下16】电动机启动时定子端电压相对值计算 【2011案下17】保证的最小启动转矩电动机启动时定子端电压相对值计算 【2011案下18】规定启动时间时的电压相对值计算 【2011案下19】同步电动机启动时间概念题 【2011案下20】启动时母线电压下降相对值计算 【2012案下20】电动机电磁转矩 【2012案下29】电动机全压启动 【2012案下30】电动机全压启动 【2013案下26】电机启动时的母线电压 【2013案下27】电动机的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 【2013案下28】每相外加电阻 【2013案下29】单相电阻启动电流 【2013案下30】自耦变压器的容量 【2016案上12】电动机起动时电动机的端子电压 【2016案上12】电动机起动时电动机的端子电压 【2017案下31】启动容量及母线最大允许启动容量 【2017案下32】电动机直接启动时的母线电压 【2017案下33】电动机电抗器启动的电抗值 【2017案下34】电动机启动时母线的电压 【2019案上24】全压起动时低压母线相对值 【2019案下21】绕线型电动机频敏变阻器选择 4、制动 【2009案下11】外加制动电阻值 【2009案下12】电动机的制动节能 【2009案下13】能耗制动的特点 【2009案下14】制动电阻接电持续率 【2009案下15】制动转矩达到最大值条件 【2010案下04】直流回路串接的制动电阻计算 【2012案下27】能耗制动电阻 【2012案下28】电动机制动电阻 【2019案下22】鼠笼型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外加电阻
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钢下25)
[2009案下02] 电动机调速 [2009案下04] 电动机调速 [2009案下05] 电动机调速 [2012案下21] 液力耦合器工作轮有效工作直径 [2012案下22] 液力耦合器调速电动机输出功率 [2011案下05] 变频调速概念题 [2014案下26] 逆变器变频器直流侧电压 [2014案下27] 逆变器变频器直流侧电流 [2014案下28] 逆变器晶闸管换相电容计算 [2014案下29] 逆变器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和电流 [2014案下30] 逆变器逆变侧隔离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2020案下27] 变频调速装置的主要参数 [2022案下22] 异步电动机调速 [2022案下23] 变压器的等值容量 [2022案下24] 交流异步电动机特性曲线
晶闸管变流器及直流电动机调速(钢下26章)
常用的用电设备: 1、电动机 2、起重机回路(滑触线供电) 3、电梯与自动扶梯 4、电焊机 5、电阻炉 6、整流器 7、工业探伤 8、断续和短时工作制用电设备及其导线的载流量
【2008案下21】变压器绕组相电压的计算 【2008案下22】变压器空载电压的计算 【2010案下26】交、直流电动机论述 【2010案下27】直流电动机电枢回路串联电阻调速方法 【2010案下28】直流电动机反电动势和所串电阻计算 【2010案下29】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计算 【2010案下30】变流变压器的二次相电压计算 【2006案上19】整流变压器接线形式 【2006案上20】整流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计算 【2006案上21】计算变压器二次绕组相电流 【2006案上22】计算整流变压器的最大输出电压 【2006案上23】计算整流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2016案下31】整流变压器计算容量 【2016案下32】电抗器电感 【2016案下33】电抗器电感 【2016案下34】电抗器电感 【2016案下35】交流侧进线电抗器电感 【2017案下23】为防止产生自励磁过电压,补偿电容的最大容量 【2017案下24】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流计算值 【2017案下25】换相角幅 【2008案下20】电动机调速系统的静差率 【2008案下23】变压器阀侧绕组电流计算 【2008案下24】变压器等值容量的计算 【2022案下21】直流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
PLC识图
[2017案上20] 电机控制回路识图 [2018案上21]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的最少配置数量 [2018案上22] PLC系统内存容量 [2018案上23] 编程器接入时PLC系统的最大响应时间 [2018案上24] k1线圈吸持电流 [2018案上25] 开关量PLC输入点到S11的理论最大距离 [2019案下24] PLC控制回路 [2019案下25] PLC梯形图编码 [2020案下23] PLC识图 [2020案下24] PLC识图 [2020案下25] 电气识图 [2021案下26] PLC控制系统 [2021案下27] PLC系统控制 [2021案下28] 梯形图识图 [2022案下25] 控制回路图形符号
参考书目: 1、《配四》第六章6.5.5部分电动机启动时的电压暂降 2、《钢下》第二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二十六章、二十七章
第二周 照明3讲
大纲要求: 1、了解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 2、熟悉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 3、掌握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 4、掌握照明及照明控制的有关规定 5、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6、掌握照明工程节能标准及措施
内容
知识点分布: 1、基本概念——光通量;照度(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发光强度;亮度和照度的关系;室形指数、室空间比、顶棚空间比、地板空间比、LPD;照度分级;维护系数;平均照度Eav;照度均匀度; 2、基本规定——照明方式(一般、混合、局部照明、重点照明);照明种类;光源选择;灯具、镇流器选择 3、照度——照度标准;均匀度;眩光限制;光源颜色;反射比; 4、照明节能 5、照明配电系统 6、照度计算——点光源的照度计算;线光源的照度计算;面光源的照度计算;球面、柱面的照度计算;投光灯的照度计算;导光管的照度计算 7、场景照明
设计到的规范手册: 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照明方式和种类、照明光源选择、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照明数量和质量;照明标准值;照明节能;照明配电及控制;眩光值 2、《照明设计手册》第三版——基本术语、照明质量;照明光源、附件;照明灯具;照明配电与控制;照度计算;场景照明(教师建筑照明、办公照明、医院照明、体育馆照明、道路照明、居住建筑照明、商店旅馆照明、观演建筑照明、小型电视演播室照明、会展中心照明、美术馆和博物馆照明、交通建筑照明;照明节能;
真题
照度标注及照明质量的要求: 1、医疗建筑照明标准值、LPD限值——【2007案上16】照明节能 【2007案上17】照明标准值 【2010案上04】照明功率密度计算 2、照明光源色温、照明标准值、LPD限值——[2006案下16] 教室灯具的光源色温和显色指数要求 [2012案下31] 照明器具统一眩光值和照度标准值 [2012案下32] 照明灯具安装位置 [2019案下01] 色温、显色指数和统一眩光值 3、照明功率密度值——【2013案下33】功率密度值计算 【2014案下32】照明功率密度 【2019案下03】照度和功率密度值 【2019案下04】照度标准值和功率密度限值 4、亮度计算——【2014案下35】灯具照射下: 【2022案下02】和平均亮度值 5、办公室等其它场所LPD值计算——【2017案下17】LPD值 【2018案下17】 照度均匀度和照明功率密
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06案下17灯具选择、21案下01灯具选型
照度计算方法: 1、室形指数——2010案上01/02,2016案下01 2、室空间比、利用系数法、平均照度、光源数——【2006案下18】光源数选择【2008案下18】房间平均照度的计算【2010案上03】平均照度计算【2011案下11】照明的室空间比计算 【2011案下12】照明光源数计算【2012案下34】室空间比 【2012案下35】照明灯具数量配置【2013案下32】房间的平均照度 【2013案下34】需要灯具套数【2014案下34】投光灯数量【2016案下02】灯具数量计算【2016案下05】灯具数量计算【2017案下16】多功能厅所需灯具数量【2018案下16】桌面上的平均照度和灯具数量【2018案下19】灯具数量和总功率【2019案下02】所需灯具最少数量 3、任意光源的点照度计算——【2007案上19】平均照度的计算【2008案下17】一点垂直照度的计算【2010案上05】水平面照度计算【2013案下35】面中心点的垂直照度【2014案下31】平均照度【2016案下03】点的水平面照度【2017案下18】点光源计算照度值【2018案下18】地面正中点垂直照度【2020案下02】点照度计算 【2020案下03】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2021案下02】水平面照度值 【2021案下03】照度均匀度【2022案下03】房间的照度均匀度 【2022案下05】水平面照度 4、方位系数法——【2017案下19】光源方位系数法计算点表面照度 5、连续、不连续光源的照度计算——【2011案下13】连续光源计算照度 【2011案下14】不连续线光源光强的修正系数计算 【2011案下15】照明照度计算【2014案下33】连续线光源计算照度 6、有效空间反射比——【2012案下33】顶棚有效空间反射比【2017案下20】广告灯箱所需灯具数量 7、墙面平均反射比——【2013案下31】办公室空间墙面平均反射比【2016案下04】平均反射比【2019案下05】房间墙面平均反射比 8、柱面照度——【2020案下05】平均柱面照度 9、导光管照明计算——【2021案下04】导光管采光计算
特殊场所照明: 1、体育场——【2008案下15】灯具与场地间的最小净距【2008案下16】照明总功率的计算 2、医院——【2007案上18】应急照明 3、教室照明——【2006案下19】黑板照明灯具选择 4、道路照明设计——【2009案下21】道路表面照度值【2009案下22】道路照明设计标准【2009案下23】道路照明计算【2009案下24】道路照明计算【2018案下20】路面平均照度【2021案下05】路面平均照度【2022案下04】道路照明布置方式
照明设计识图:20案下01照明设计识图
参考书目: 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4 2、《照明设计手册》第三版 照三
第三周 建筑智能化
大纲: 1、掌握火宅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 2、掌握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3、掌握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要求 4、熟悉通信网络及系统的设计要求 5、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 6、了解扩声和音响系统的设计要求 7、了解呼叫系统及公共显示装置的设计要求 8、熟悉建筑物内综合布线设计要求
内容
智能建筑概念与系统集成(智能化集成系统15.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5.2):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8节)——2009案下26 2009案下27 2009案下28 2009案下29 2009案下30 2011案下31 2011案下32 2011案下33 2011案下34 2011案下35 2022案下40 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11、12、13节)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
有线电视系统15.6: 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1案下37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5节)——信号保护导管截面积、前段UPS电源容量 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
安全防范系统15.3: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4节)——摄像头镜头的选配 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镜头的焦距与间距(13案下40、16案下30、17案下39) 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视频编码率(17案下37,18案下36) 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受控区(19案下38、39) 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安防系统布线(19案下40)
公共广播、厅堂扩声及会议系统15.7: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6节)——广播系统功放设备的容量、扩音机的容量(10案下17、21案下38、22案下35);背景音乐扬声器的布置(12案下37、17案下38、18案下37辐射角);扬声器至最远听众的距离(12案下40);距声源某处的声压级;扬声器声压级功率及电功率(12案下36、39、18案下38、20案下40);反射声到达测试点的时间(12案下38);环境照度(22案下36) 2、《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传输线路截面与损耗(16案下28、20案下38);广播功率放大器的功率(06案下21、14案下39、17案下36);应备声压级和漏出声衰减测量(21案下39、 22案下34);传输距离与电压的关系(14案下38) 3、《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 4、《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799 5、《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34 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
公共显示装置与呼叫信号系统15.8: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7节) 2、《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LED显示屏视距与LED的像素中心距(14案下36、20案下39、22案下39);LED显示屏所需最小面积(21案下40)
通信网络15.4: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9节)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节)——直流供电要求、投影机幕布或显示器尺寸与视距
弱电机房工程设计与环境要求15.10: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2节)——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3节)——智能化系统机房(主机房间面积的计算) 3、《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主机房面积计算与导体连接(12案下09、10案下20) 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导体间的静电放电能量(12案下06)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15.5、室内弱电线路敷设15.11、室外弱电线路敷设15.12):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1节综合布线系统、26节弱电线路布线系统)——20案下37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配线子系统信道长度计算;各段电缆长度(07案下37、08案下31、18案下39);主干电缆和光缆所需的容量(07案下36、10案下18、13案下37、38、17案下40);光纤链路衰减(18案下39);管径利用率和界面利用率(08案下34、07案下40、10案下19、14案下37);地电位差(08案下32、07案下38);信息插座数量(22案下37、08案下30)光纤适配器(22案下38)
火宅自动报警系统15.1: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13节建筑电气防火)——11案下29 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2案下01消防应急疏散出口标志灯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1案下26、27、30、07案下34、35、10案下16、06案下23、07案下33防火卷帘、21案下36、22案上25储罐与架空线的最小水平距离、22案下31、32、33
重要考点横向比较: 1、设备容量——13案下39与16案上15 2、不同用途线缆之间的距离——18案下33与07案下39 3、电缆布线——穿径与穿管占比 4、接地要求
参考书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火规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18 5、《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 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民规 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8 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11、《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1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13、《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14、《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 15、《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20 16、《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799-2012 17、《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1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9、《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019 2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