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总论
此图总结概括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当中的中国古代史,较为全面地整理了夏商周到明清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对知识点的理解有较大帮助。
编辑于2021-08-23 22:15:53中国古代史总论
夏(BC2070~BC16c)
政治
社会形态:奴隶社会
早期国家的产生
时空: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长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
特点:多元一体
制度:禹之前禅让制,之后世袭制
世袭制
“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宗法制)成为最基本的政治关系(此后长期存在)
特点: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大同→小康
经济
农业:农耕经济,“神农”传说,“刀耕火种”+灌溉为主的原始阶段,自给自足
商业:有早期的商业交换
手工业
纺织业萌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陶瓷:釉陶(原始青瓷)/彩陶、黑陶
冶金:出土有小件铜器,未广泛
商(BC16c~BC1046)
政治
特点
神权与王权并列(甲骨,人殉)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祭祖等)
制度:内外服制(松散性、独立性)
经济
土地制度:井田制
土地名义上归公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奴隶集体劳作,上缴贡赋
商业:初步发展
文化
甲骨文出现
西周(BC1046~BC771)
政治
分封制
背景: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后,统治疆域扩大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后代
内容
权利:世袭统治权(授民 土 爵)
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缴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王权有所加强,但封国有相对独立性
影响
作用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形成天下共主格局,巩固周天子政治权威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秩序,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扩大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传播了周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强化了文化认同
使周延续数百年
局限:诸侯独立性较强,埋下割据隐患
瓦解
西周后期,生产力发展→封建生产方式产生→诸侯壮大而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春秋战国时各国废分封,行县制,加速瓦解
秦统一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正式瓦解
在封建社会的反复:西汉初年“七国之乱”,西晋初年“八王之乱”,明初“靖难之役”
宗法制
目的:维护、巩固统治秩序
内容:以嫡长子世代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严格的大小宗关系;家国政治
特点(实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作用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明确了权力继承标准,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子主题
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
礼乐制度:别尊卑,明贵贱
含义:各级贵族生活中的规则、仪式、乐舞
目的:政治原则生活化,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发展“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经济
木炭广泛使用,青铜器铸造工艺达高水平
商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货币需求数量增加
土地制度:井田制
文化
金文
书写材料:青铜器
春秋战国(BC771~BC475~BC221)
经济
商业:富足巨商(范蠡、吕不韦)和繁荣商业中心
农业:铁犁牛耕/都江堰、郑国渠
土地制度:商鞅变法,废井田,实行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确定:商鞅变法
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安定人心
保障国家安全
影响:历代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政治
变化不大
分封制:各国废分封,行县制,加速瓦解
文化
百家争鸣:儒,法,道,墨家
背景
经济
铁犁牛耕出现→私田出现→井田制崩溃→小农经济逐步确立
政治
分封制,礼乐制度瓦解→诸侯士大夫崛起→急需强国的思想武器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提出不同治国方案
教育文化
学术氛围宽松自由→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影响
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极大推动社会转型
司南发明
指南针北宋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海提供了客观技术条件
医药学问世
最早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
《诗经》《楚辞》
秦(BC221~BC202)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
经济:封建经济基础的产物
政治: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巩固统一的需要
思想:法家思想奠定的基础
实践:商鞅变法等改革的探索
历史:分封制的弊端
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主要内容
中央行政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加强思想控制:“挟书律”
其他:各种统一,大规模移民到边疆和关中
特点
官僚政治,皇权至上,高度集权,两两对矛盾
文化
书写材料:玉石器,简牍
小篆,隶书
设乐府机构,先秦乐舞已较为发达
“焚书坑儒”
政策
”以法为教,以利为师“;焚书坑儒;挟书律
评价
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统治
不利于思想的长远发展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儒学陷入低潮
实质
文化专制政策
汉(西汉BC202~AD25,东汉25~220)
文化
汉代儒学
汉初:”黄老之学“
政策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成效
文景之治
儒学的崛起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原因
历史原因:秦焚书坑儒的历史教训
现实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人才基础:汉武帝起用儒生治国
思想来源:董仲舒改造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
董仲舒儒学思想
主张——作用
”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一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约束君权,实行仁政
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特点
以儒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阴阳等思想
措施(表现)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教育
儒学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太学,郡国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选官
主要以儒学为标准(察举制,科举制)
影响
积极
形成重教上学的风气,推广道德教化,提升官员素质,巩固统治
消极
文化专制,学术思想政治化,教育功利化,人才单一
西汉
纸出现,汜胜之《汜胜之书》,编订《黄帝内经》,汉乐府
东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出现;纸改进:蔡侯纸;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九章算术》
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维护专制集权
中央官制: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相权一分为二
地方官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武帝推恩令等解决王国问题,加强边疆治理
监察制度:设刺史制度,初位卑权重后成州牧
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权操于上,有较强封闭性)
思想控制:确立儒学的专制地位
经济
政策:抑商,盐铁官营制度
农业:二牛抬杠,一牛挽犁/关中井渠、黄河治理
手工业
“工官”和“匠户”(汉武帝起)
垄断性:政府垄断高利润行业
特殊性:工场制官府、皇帝专用物品
奢侈性:对朝廷财政为一大支出
高超性:“工官”工场代表最高技术水平
封闭性:技术隔绝社会,工艺传承封闭
“工官”
非自由性:“匠户”无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束缚
“匠户”
纺织:丝绸之路、“丝国”
冶金:汉武帝 铁业官营制度供风形式发展
商业:对“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明清
文化
明
宋明理学(见宋)
铜活字;李时珍《本草纲目》;戏曲:传奇剧(昆曲);小说 《三国》《水浒》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局面
明末
李贽:反正统,反主流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认为“理”在生活之中;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主张男女平等
明清之际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提出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顾炎武:主张“众治”
强烈批判君主专制与腐败;提出“众治”主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孤秦陋宋,批判君王把天下当私产;遵循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清初
唐甄
大胆批判君主专制
活跃原因
政治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思想
文化专制主义,西学东渐
个体
思想家们的人生经历及努力
未形成启蒙运动原因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思想
传统文化(理学)的束缚和影响
清
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京剧形成
政治
明空前强化
中央官制:设内阁,实行特务统治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
明成祖:始设内阁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地方官制:废行省,立三司→总督、巡抚统领三司;开始“改土归流”
监察制度:厂卫特务,更严密
选官制度:八股取士
思想控制:宋明理学
清到达顶峰
中央官制:设军机处、行密折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古代君相关系:相权日益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专制主义色彩日渐浓厚
地方官制:因地制宜:行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总督、巡抚制度化大规模改土归流:西南地区;维护、巩固统治→奠定近代中国版图
古代央地关系:地方日益削弱,中央日益加强,中央集权色彩浓厚
选官制度:八股取士→科举制活力不再
思想控制:宋明理学(僵化)、大兴文字狱
经济
政策
明“海禁”政策
明王朝“朝贡”
目的:宣扬国威,获得海外奢侈品
只计政治地位,不计经济利润
短暂“开放”:官方垄断性质
弊端:阻止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使中国社会保守封闭地走向近代化世界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时间:明清时期出现
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往往夭折、发展缓慢
发展缓慢原因
主要原因:明清王朝压抑,闭关锁国政策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束缚
其它原因: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从而影响资本原始积累
农业:-/风力水车
手工业
瓷器
清:粉彩瓷器工艺
纺织业
明: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布真正普及)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商业
商业都会
明清市镇兴起
宋元
文化
宋
宋明理学
背景
汉末魏晋以来儒学独尊的地位动摇
社会动荡,纲纪废弛削弱其权威性
儒学的自身缺陷和佛道思想的冲击
儒佛道融合及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
魏晋玄学(竹林七贤),韩愈,李翱
商业发展冲突传统观念
全民皆商,重义轻利
宋代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和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的推动
重文轻武,科举制改革,书院讲学风气
发展过程
程朱理学
“北宋五子”:理学创立
天理——“仁”
“孔颜之乐”——精神的自足与自由,“修身”
朱熹:成熟
宇宙论(认识论) 理先气后
修养论 格物致知,循序渐进积累,仁者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 存天理灭人欲,道统,三纲五常,正君心
陆王心学
南宋陆九渊:开创者
“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明王阳明:集大成者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影响
积极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
强化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
消极
扼杀人性,进一步禁锢思想,阻碍社会变革
书法家:苏黄米蔡;文人画宫廷画风俗画;民间舞兴盛;宋戏曲:说唱;宋词:婉约派 豪放派;杨辉三角,秦九韶《数学九章》;毕昇活字印刷术;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元
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郭守敬《授时历》;书法家:赵孟頫;元曲:散曲 杂剧
经济
农业
宋:-/水转翻车
冶金
北宋:煤作燃料冶铁
商业
宋:“海上丝绸之路”,北宋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宋:打破市坊界限
政治
北宋极端化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文官政治→参知政事分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削弱相权,加强王权,出现冗官冗费
地方官制:文官任知州,增设通判;设置转运使;精装士兵选入禁军→削弱地方政财、军,加强中央
监察制度:通判监察知州
选官制度:科举制更加严密
思想控制:理学形成
元朝理性回归
中央官制:中书省(长官即为宰相)、枢密院、御史台
地方官制:行省制→维护中央权威,有利地方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宣政院管吐蕃地区;澎湖巡检司管澎湖(台湾);土司制度(西南、西北)
隋唐
经济
政策
唐:严格管制商人、市场
农业
唐:曲辕犁/立井水车、高转筒车
手工业
纺织业
唐:官营纺织业、私营纺织作坊
陶瓷
唐:独立生产部门,首创釉下彩绘/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景德镇与大邑白瓷
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瓷路”)/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陕西耀州窑
商业
商运、商业
唐:“俞大娘航船”(运河)、“陆上丝绸之路”
“市”
唐:“草市”规模扩大,“夜市”繁荣
商业都会
唐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政治——成熟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行政权被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中央行政大大弱化了“家国”色彩,标志封建政治成熟
地方行政制度:道、州、县
监察制度:御史台
选官制度:科举制(明经、进士)
文化
隋
科举制;三教合一;雕版印刷术;隋唐宫廷舞兴盛
唐
三教并行;8c纸由阿拉伯传播;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中国画吸收外来风格;书写材料:绢帛;书法家: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怀素 张旭;《秦王破阵曲》 戏曲:杂技;唐诗 李白杜甫
魏晋(220~581)
北魏孝文帝改革
经济
均田制(土地制度) 见上
租(田租)调(布匹)制(赋税制度)
政治
整顿吏治:严惩贪官,俸禄制
减轻官吏掠夺,有利于巩固政权
迁都洛阳,加强中央集权
文化
革除旧俗(汉化)
巩固与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
经济
北魏到唐前:均田制(后废弛)
内容:将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露田不得买卖
影响
保护统治阶级利益
限制土地兼并,增加自耕农,调动生产积极性
保证财政收入与劳役,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租庸调制
商业: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地区迥异),政府实行行政管理
手工业
冶金:灌钢法
政治
受冲击:中央势微,士族政治皇权旁落
新发展:行政审核,九品中正制,考试选拔形式出现,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文化
儒学地位动摇,儒佛道融合
魏晋玄学
祖冲之圆周率
楷书草书行书 “书圣”王羲之
中国画逐渐成熟
文学自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