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生物第二章2.1-2.2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水进出细胞的原理,被动运输,胞吞胞吐,主动运输。
"揭秘细胞的精密工厂!细胞膜作为边界,表面的糖被和受体负责识别与信息传递,而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由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协作完成细胞骨架维持形态并支撑生命活动,生物膜系统则通过膜结构实现高效分工从专一性受体到蛋白质合成,每个环节都展现着细胞的精妙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归纳了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分类、元素组成、结构、功能和相关计算等内容,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细胞内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微量元素:Fe、Mn、Zn、Cu、B、Mo(“铁猛碰新木桶”)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O > C > H >N 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C > O > N >H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50-65°),产生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所有的单糖+除了蔗糖的二糖】
操作: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mL CuSO4溶液)需现配现用,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
材料选择: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材料(西瓜、甘蔗不可以)
原理: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蓝色的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保存,使用时现配现用;甲乙液混合之后,生成Cu(OH)2,而还原糖中的醛基可以把蓝色Cu(OH)2的还原为Cu2O,其为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苏丹Ⅳ),可观察到脂肪颗粒呈橘黄色(红色)
方法步骤:取材-切片-制片(染色-洗浮色-制片)-观察
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因为苏丹Ⅲ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中,而不溶于清水中)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变紫色
操作:先往样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CuSO4溶液)
原理:先加入试剂A,造成碱性环境,只有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中的肽键才容易与Cu2+发生颜色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
注意:先加B液,或B液过量会导致生成Cu(OH)2,影响实验结果
淀粉+碘液,变蓝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水
自由水
概念:绝大多数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
特点:易蒸发、不受束缚、可流动
功能
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结合水
概念: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主要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的水,约占4.5%
特点:不易散失、含量较稳定、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
功能:构成细胞重要的组成成分
无机盐
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含量:占细胞鲜重的1%-1.5%。
构成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eg:Fe2+构成血红素(血红蛋白)、Mg2+构成叶绿素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a2+:含量过低,导致肌肉抽搐;含量过高,肌无力
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后引起肌肉酸疼、无力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正常形态)
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有机物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核酸
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原因:氢键的存在 水是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原因:氢键的存在 水是良好的溶剂 原因:水是极性分子
细胞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强(抗逆性越强),结合水含量越多 注意:自然条件下,同一生物体内或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 处于不同环境下的生物,环境更严峻的,结合水含量更高(eg:寒带植物结合水含量>温带植物结合水) 晒干:失去的是自由水;烘干:失去结合水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